越剧,这朵绽开在戏曲舞台上的艺术之花,已经走过了110多个春秋。现在,当我们回眸这段非同凡响的越剧历史,只见沿途开满了各种姹紫嫣红的鲜花,而其中最为亮丽的是绽放在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的战地越花。这朵越花在党的领导下,在改革的春风里,在战火的硝烟洗礼中,开放得那么的多姿多彩,那么的璀璨夺目。
我们把时间定格在1937年。那时正值抗日战争爆发,一大批越剧演员分别从上海、杭州等大城市返回家乡避难。为养家糊口,演员们组织起来,就地在家乡演出零散的节目,受到大家的欢迎。浙东四明山抗日根据地所在的余姚、慈溪、嵊县、新昌等几个县,正是越剧的发源地和流行地区,根据地的抗日战士都爱看越剧,有的还能唱几句。然而,旧戏班唱的都是传统老戏,其中有不少糟粕,与打日本鬼子的救亡活动毫无关联。1938年8月,嵊县的爱国人士在党的领导下,办起了“越剧艺伶训练班”,排演历史戏《卧薪尝胆》,剧情以越王勾践刻苦自励、发奋图强的精神打败吴王的故事,鼓舞人们的抗日斗志,对抗日宣传起到一定的作用。
1943年4月,中共浙东区委和三北游击司令部进驻四明山区的余姚梁弄,开辟了全国19个主要革命根据地之一的四明山革命根据地。当时黄源同志是浙东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浙东行政公署文教处处长,他经历了一件难忘的事:1943年7月7日,浙东区党委召开纪念“七七事变”6周年的群众大会,有1万多人参加。这天天气闷热,当区党委领导正在发表讲话的时候,天突然下起了大雨,老百姓一下子就散场了。过了一会,天又放晴了,大会准备继续召开,尽管作了种种努力,老百姓却再也聚不起来了。就在这时,在离会场不远处来了一个戏班子,他们把锣鼓一敲,老百姓争先恐后,纷纷奔向那里看戏。这个戏班子就是嵊县来的著名女子戏班“高升舞台”,黄源同志不禁迈开双步去观看。戏演得很好,观众看得全神贯注,其间时时爆发出掌声。出于职业的敏感,黄源开始关注高升舞台,知道这个戏班子于1930年春在嵊县崇仁戒德寺创办的,班主为崇仁镇裘光贤,他为人正直,带班经验丰富,培养了众多的越剧名伶,其中有花旦筱丹桂,小生张湘卿、马亦琴,老生筱灵凤、商芳臣,老旦周宝奎,长衫丑角贾灵凤,架子大面裘大官等。这是黄源同志第一次感觉到越剧的魅力和越剧的宣传影响作用。
第二天,黄源经过一夜的思考,脑子里出现了新的想法。一方面他派了两位同志去联系高升舞台,给予戏班子在根据地演出的许多方便,如免去演出的场租费,不干预演出的剧目等。另一方面,黄源打算在根据地组建一支唱越剧的宣传队伍,激励根据地军民的斗争意志,为抗日救亡服务。浙东区党委十分赞同黄源的想法,并由他组建实施。当黄源知道越剧的发源地在嵊县时,就特地与戏曲剧作家伊兵商量。因为伊兵原名叫周丹虹,是嵊县开元镇人,由他去嵊县组织越剧班子到根据地来,是最好的人选。伊兵不负众望,从嵊县招了好多越剧演员,来到了根据地梁弄。为能进一步扩大队伍,增加抗战文艺宣传的中坚力量,又吸收了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越剧戏班高升舞台。两者结合后,组成新的“社会教育工作队”,伊兵为指导员,高岗为队长。
社会教育工作队成立后,区党委组织社会教育工作队认真学习了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讲话》的精神,提高大家“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为抗日战争出力”的自觉性。紧接着区党委针对实际情况,提出了对越剧改革的三大主张。第一大主张是实施改戏与改人,在保留有进步意义的历史戏前提下,改革老戏,提高越剧艺人的思想觉悟,由队长高岗负责实施;第二大主张是强调男女合演,男演员演男角色,女演员演女角色。在曲调上,在以往低沉哀伤的调子中加入了高亢激昂的音调,使唱腔铿锵有力;第三大主张是最重要的,那就是排演抗日斗争内容的现代戏。
要演戏,首先得有剧本,指导员兼剧作家的伊兵当仁不让,连夜奋笔疾书,创作了《血钟记》《桥头烽火》等数个现代戏剧本,由社会教育工作队排演后演出。这些戏取材于抗日根据地的真人真事,揭露了日本侵略者阴险狠毒、凶残暴虐的豺狼本性;歌颂了根据地军民英勇抗日、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为发动鼓励城乡群众支援抗日斗争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社会教育工作队在根据地党委的领导下,从1943年9月到1945年9月的两年时间内,在这朵越剧改革的战地越花中,闪耀着一个个刚劲坚毅的身影。你看,在战地演出现场,浙东区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浙东行政公署文教处处长黄源手举燃烧的毛竹竿,为舞台演出照明;工作队指导员兼剧作家的伊兵正兴冲冲地把刚写就的抗战剧本送到排演场地;工作队队长高岗扛着道具,正带着工作队的越剧演员们跋山涉水,奔向抗日前沿的舞台;而钱水红、钱文月、金桂芳这些来自嵊县的工作队演员们正在舞台上扛起“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抗日大旗,倾情地表演着自己扮演的角色。正是他们在根据地党委的领导下,浇灌这朵越剧改革的战地越花,使其在中国百余年的越剧史上留下了永不消逝的馥郁芳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