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气温回暖,我市本地大棚樱桃陆续进入成熟期,早熟樱桃成为开春第一果,其带来的可观收益,让果农们喜笑颜开。
昨日中午,记者走进位于剡湖街道沙园村的嵊州市楼益旺家庭农场,农场内樱桃树上果实累累,一颗颗鲜红的樱桃挂满枝头,煞是诱人。农场负责人楼咏鑫正带领工人忙着采摘成熟的樱桃。
据楼咏鑫介绍,今年樱桃于4 月12日开始上市,批发价在35元到40元之间,而樱子预计4 月18日上市,批发价在40元到45元之间。这位1995年出生的退伍军人,在返乡后经历了多样的工作尝试,先是在企业上班,后又前往义乌做生意。近年来,他敏锐察觉到设施农业的发展潜力,毅然回到家乡,助力父母种植樱桃。2024年,他更是投资100多万元,将原有的50亩露天樱桃全部改建成大棚樱桃。
谈及改建大棚樱桃的原因,楼咏鑫无奈地表示:“露天樱桃产量不高,恶劣天气影响较大,鸟吃掉的多,基本上一年下来没有钱赚,所以都改成了大棚樱桃。”事实证明,这一决策十分明智。如今楼咏鑫家的樱桃刚刚开摘,便吸引了不少批发商登门求购。尽管价格相对较高,但销路完全不用发愁。
楼咏鑫介绍,樱桃主要销售到嵊州、新昌、余姚、杭州、上海和台州等地,“量大了之后,销路就不是很愁,每天都被预定完。为确保娇嫩的水果品质,今年我们还聘请泗古坪专业采摘团队,相对来说,他们采摘经验比较丰富。”
一颗颗小小的樱桃,不仅成为了市民餐桌上的春日美味,更成为了果农增收致富的“金果子”,见证着我市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