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嵊州市全面推进越剧文化传承创新:3月启动“百年越剧诞生地”标识系统建设,4月获评国家级越剧文化生态保护区;越剧小镇二期工程于1月开工,袁雪芬故居修缮项目计划9月开放;第三届“越嵊州 越有戏”乡村越剧联赛小组赛截止到十一月,首次增设“数字越剧展演”单元,以“越剧+文旅”激活传统文化新活力,擦亮百年越剧诞生地的“金名片”。

嵊州,这片孕育越剧的沃土,自1962年袁雪芬筹建“越剧之家”起,便埋下传承的火种。2025年5月18日,“浙江音乐学院越剧学院”揭牌,标志着越剧教育完成从民间戏班到高等学府的三级跃升。这里走出了李玲玉、白雪等名家,更滋养了如陈丽君这般的新星——她以《新龙门客栈》的惊艳演绎,让越剧青春之姿闪耀舞台。

越剧之美,美在清悠婉丽的唱腔如剡溪流水,既有《梁祝》的缠绵悱恻,又有《红楼梦》的哀婉深沉。十三大流派各领风骚:傅全香的“傅派”如珠落玉盘,尹桂芳的“尹派”似月映寒江。演员一颦一笑皆成戏,水袖翻飞间尽显万种风情。全女班表演体系独步梨园,女小生风流倜傥却不失英气,茅威涛在《陆游与唐琬》中演绎的文人风骨,至今令人叹服。而《祥林嫂》改编鲁迅小说的创举,更让越剧突破“才子佳人”的窠臼,绽放深刻的人文光辉。

2025年5月18日,第三届“越嵊州 越有戏”乡村越剧联赛小组赛,在万众瞩目中启幕。“越剧王子”赵志刚携手三位梅花奖得主张琳、陈飞、方亚芬惊艳亮相,其个人超话倒计时动态引爆全网热议。浙江音乐学院新生代与附属学校学子同台演绎《梁祝·十八相送》,传统流派的韵味与现代编曲的灵动碰撞,获评“最佳创新奖”。

剡溪鹿山水云间,绚烂夏花越剧美。这场历时27天的文化盛宴,自5月18日至6月13日,在甘霖镇东王村、嵊州市融媒体中心、崇仁镇董郎岗村(越王谷)、石磺镇三王堂村、三界镇北街村、金庭镇华堂村六个赛区轮番上演。

该十五支乡镇战队以戏为媒,竞展风华。赛制创新亮点纷呈:“非遗传承特别单元”要求每队必含一名12岁以下少年与五名外援,代际接力间,传承的薪火愈发明亮。艺术标准精益求精——独唱限时6分钟,折子戏12分钟,彩妆出演、现场乐队成为硬指标。此次参赛中,包括十三岁的越剧爱好者徐誉童。

嵊州越剧,从“稻桶戏台”的质朴到智能舞台的绚烂,嵊州越剧以“全民参与”为魂,让百年艺术扎根乡土。当剡溪两岸的戏台灯火通明,当古筝倾心一曲《袖舞》时,那水袖翻飞的二十一弦,是那婉转优雅的弦音,是月光在丝弦上凝结的霜痕,是晚风掠过水面时荡开的涟漪,是千年剡溪沉淀的一缕诗魂,在指尖苏醒。

当前,我市第三届“嵊州村越”赛事正以衣袂飘飘之姿,书写“越嵊州 越有戏”的新传奇。正如剡溪之水奔流不息,这场跨越百年的文化盛宴,终将以青春之名,舞向更辽阔的天地。而那袅袅余音,必将随着时代的脉搏,永远回荡在每一个热爱越剧的灵魂深处,在剡溪两岸,翩翩起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