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 今日嵊州 | 数 字 报 | 嵊州专题 | 国内新闻 | 浙江网闻 | 
时政经济 -- 社会文化 -- 国内新闻 -- 嵊州专题 -- 数字报
  
   嵊州新闻网 >> 新闻频道 >> 今日嵊州 >> 社会文化
尊史·缅艺·颂师赋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通讯员:徐淇昉 2025年06月10日16:25:00 

  余素仰研史之士,撰述之师也,盖彼皆深谙文墨,心存敬史,尤重近代贤达,彰其正义,故余深尊崇之矣。

  倪师长,名和钦,沪上复旦大学之俊彦也。昔乃剡县‘马寅初’庠序之师监,才智卓越,文笔过人。隐退经年,八旬有二,犹体魄康健,喜攀峻岭之兴,好探岩壑之景,或邀同窗宿于乡野高谈;或赴古迹著书立说;或偕夫人游胜景之地;或寻挚友于村邑聚欢;或踏古街觅旧时古踪;或问学子寻古村石桥,往来高雅,所绘景致,皆成锦绣,其作妙也。虽古稀之年,犹乐此不疲,奔于名胜,书刻华章,志在颂剡土之光。每至宗祠,必摄影作赋,以增剡溪之胜色。吾辈观之,敬服之至,自愧弗如哉。

  余素怀敬慕,欲谒德高望重之师者也,然事职隔远,归梓牵绊琐事,兼故里距师居亦迢迢也,是以,未得拜见。前月,倪师与沪上同窗避暑于外,直至月初方归。八月初五白露夜,同邑之徐师有请,赴之,乃有剡县史署楼向前师者,诸位乡梓忠义之士者,喜庆倪师高座,共聚一堂,余时方得亲睹师颜矣。

  噫嘻,久慕高师之名,得以晤面,作揖致礼,仰慕之思,足慰愚心。席间,论余祖父徐士达昔之政迹,忠于朝廷,体恤民情,深具家国情怀,心系桑梓,尤为建宗祠之善举,诚乃吾族之大幸也。惜乎旧址已灭,喟然嗟嗟。

  倪师左侧,楼师在焉,二师倾心而论,商榷倪师之庠序创史之误,愿觅佐证,以正史记。楼师,博学多才,大义凛然,必能纠史之讹,以助史实。

  席终欲散兮,倪师情重,命余与楼师座于左右,合影留谊。毕,倪师乘余之驾而归。途中,倪师论及当世不学无术之辈,深恶痛绝名利之徒,谬赞与余,尊史孝祖,今已稀如晨星,吟诗作赋,文采斐然,后生可畏也。余闻之,愧怍难当,余惟承祖父之遗绪,文脉相承耳,无实学也,倪师高誉,何敢受此欤。

  夜色缓驾,倪师复云,八月初一辰时,彼驻足后庄村邑,得村民之引,觅得‘火烧塘等’之地,于孙庙竹林下,道旁见一墓碑,此孙琴文之墓也,乃由傅全香亲立,然草木障掩,几不可见。倪师怅然叹曰:“孝女立碑,此情可悯。”遂亲理荒草枝叶,摄之,归后翻录全碑之文,亦载于彼之佳作。倪师谨读碑文,深叹尔尔。惜孙琴文生平之难而不屈,艺人路艰而品行高洁,犹令人赏识也。倪师言,此墓碑,亦乃孝女碑也,名人之遗珍,安可任其灭没于荒郊乎?

  嗟夫!余今闻之,亦慨然系之。初,傅全香原名乃孙泉香,孙家窘迫,傅家收之,则更名为傅全香是也。后勤勉向学,终成越剧‘傅派’之宗师也。

  忆昔,其父谆谆教诲,授以《玉蜻蜓》之谱,且遗言在耳:“人外有人,山外有山,勿以功高而自矜,勿以名重而忘本。”虽为亲父,实乃良师哉,痛惜长辞,泪目何堪!于己卯年冬至,为父立碑,时,傅全香已七十有七,距其父孙琴文亡故已六十二载矣,然犹未忘慈父之义,师恩之德。

  呜呼!余闻倪师之述,大感倪师之高义,深钦傅全香之孝悌也!世之嫁女,忠孝几何?时余感之,为诗云尔:

  琴文之女孝心坚,为父立碑刻铭篇。细读碑文恩如山,玉蜻蜓谱泪涌泉!

  贤良倪师怀大义,亲理孙公荒墓前。览得孝义碑文情,流于佳作美名传!

  徐淇昉書

  時為甲辰年八月初八日

      

  附录:作者简介

徐淇昉

  (作者)徐淇昉,男,汉族,1976年6月出生,籍贯为浙江嵊县(今嵊州市),民国官员徐士达之孙。他的祖父徐士达,不仅政绩显著、清正廉洁,更是文采斐然,博通经籍。徐淇昉继承了他祖父的优良基因和天赋,且自幼对传统文化怀有浓厚的兴趣,深受其祖母丁梅兰的启蒙与教诲,更得其父亲徐荣生的悉心传授。在其深厚的家族历史背景与深厚的家族文化底蕴所熏陶之下,徐淇昉继承了家族优良的文化传统,寄文学之志,笔耕不辍。

编辑:何东铭
嵊州发布微信公众账号
嵊州新闻网
《爱嵊州》APP
《今日嵊州》数字报
  延伸阅读
专题推荐
· 【专题】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 【专题】嵊州市庆六一第二届小记者文艺晚会暨少儿富乐市集
· 【专题】一步一履总关情
· 【专题】2025年中国网络文明大会
· 【专题】网络中国节·端午
· 【专题】瞬间·嵊州
· 【专题】达人看热点
· 【专题】聚焦2025年全国两会
· 【专题】探索“产城人文” 深度融合发展新路子
时政经济
社会文化
国内要闻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