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日,嵊州桃形李全面开摘。
当日上午一大早,市剡溪果业协会金庭分会会长王国军带着工人,在自家10多亩的桃形李基地里忙碌起来。枝头红彤彤的桃形李饱满诱人,这位有着30多年种植经验的老果农,去年还在桃形李大赛中斩获最甜、最大桃形李的首个双料冠军。得益于今年适宜的天气和科学的管理,他家桃形李再次迎来丰收。“今年桃形李果子比往年大,质量、甜度都优于往年,是个丰收年。”王国军喜滋滋地说,品质好,客户就多,全国各地都有客户来预订,网上销售也十分火爆。
与王国军一样,从昨日开始,金庭镇一带的桃形李也全面开始采摘。据介绍,嵊州桃形李种植面积已超2.5万亩,总产量达2.5万吨,总产值近4 亿元,惠及种植农户超7000户。作为主产地和种植核心区的金庭镇,种植面积稳定在2 万亩左右,年产量2 万吨,产值3 亿多元。目前,当地果农已形成以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为主体的规模化、专业化种植模式。
为保障丰产的桃形李能卖出好价钱,让消费者及时品尝到新鲜果实,当地政府部门和合作社积极为果农牵线搭桥。市红青果木专业合作社便是其中的代表,每年此时都格外忙碌,每天从果农处收购大量桃形李。合作社负责人王柏松介绍:“每年收购量相当大,在金庭镇我们合作社共有28个收购点在组织采购,销往嘉兴、金华等地。”
据了解,我市通过举办桃形李文化节、美食节、音乐节、擂台争霸赛等形式,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直播等载体,建立桃形李共富工坊,推动销售链共建、共享、共用,多途径拓宽销售渠道,带动果农共同致富。果农们也构建起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全方位多渠道销售模式,通过商超对接将桃形李打入大型超市。还有许多果农借助采摘游、农旅融合等方式,将金庭镇的桃形李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国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