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告单
村名:甘霖镇殿前村
特色:丝织 榨面
规模:全村400多户人家,从事丝织业250多户,从事榨面产业50多户。
效益:丝织业年产值近亿元,年纯收入1500多万元。榨面年销售总收入2000多万元,年创利约500万元。
“没有昨天的个私经济,就不可能有今天的工业经济;没有今天的作坊,就不可能有明天的企业。”昨天,在殿前村采访,我们深切地感受到这一点。
丝织业总产值 = 一家亿元企业
400多户人家的村庄,250多户从事丝织业,拥有800多台织机。按每台织机年产值十二三万元算,全村丝织业总产值相当于一家亿元规模企业!只不过这个“规模企业”的车间分散于家家户户罢了。
殿前村丝织业起步于1991年,最初,几个头脑灵活的村民买来7台原始的有梭织机,经过十多年的创业,设备升级换代,现在全村800多台织机全部升级为剑杆织机。
循着阵阵织机声,我们走进村民俞平川家,数台剑杆织机正在紧张作业。“近几年形势好,家里的4台织机每天24小时开工,我们夫妻俩一年到头日夜轮班,虽然人很辛苦,但每年毛利有10多万元。”俞平川的妻子用手抹了把汗,微笑着说:“原料和销售有村里牵经户在跑,我们只要管生产就行了。”
如果说250多户织机户是一个大“生产车间”,那么村里的20多户牵经户就可以组成“规模企业”的“采购部”和“销售部”。俞华军是最早购买织机的村民之一,仅过了两年就引进了牵经机,成了牵经大户。他说,村里的丝织原料和销路大都依托绍兴柯桥轻纺城,由于轻纺城的吞吐量极大,因此,很少要担心销路问题。
随着棉料需求量日益增加,近年来,殿前村的织机户织造棉布的产量不断增加,在工价上,每织1米棉布比织1米涤纶布价格高出0.3元至0.5元,经济效益十分可观。然而一直以来,村里许多牵经大户都把棉纱拉到萧山、诸暨等地进行上浆,运输成本较高。
2002年殿前村率先建成全市第一个丝织个私集聚点,今年,总投资近一千万元、占地10多亩的个私集聚点三期已经动工建设,将引入高档棉布上浆机三至四台。
一台上浆机目前市场价格一般为50多万元,而需要配套的场地则需要两三亩土地。等村里有了自己的上浆机,受益的当然是全村的织机户。村党支部书记朱庆良告诉我们,每台上浆机能服务300台织机,如果购买3台上浆机,就能照顾到村里所有的织机。殿前村此次的大手笔,必将为做大该村丝织产业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榨面产业解决300多人就业
每次经过殿前村,总会看到村前小乌溪江沙滩上成排晾晒着的榨面,白白的一片,十分壮观。这样的景观已经存在很多年了。
“谁也说不清殿前村榨面产业的起源,记得小时候我爷爷就已经在做了,当时每次做几斤米,只是自家吃。”村民俞健民家就在江边,如果他爷爷还健在,一定会惊讶于孙子的榨面产业能做得这么大。现在,俞健民的榨面作坊每天要消化500多公斤大米,他购买了拌和机、打粉机、柔软机等机械,生产效率比以前手工时提高了近一倍。
在交谈中,可以感到这位家庭作坊主身上强烈的发展意识。俞健民把自家水井的水样送到市防疫站作了检验,表明水质相当好,他还打算改造作坊的硬件设施,铺地砖、砌瓷砖、吊天顶,为将来注册商标打好基础。只要有梦想,今天的作坊明天就有可能成为上规模的农产品加工企业。
榨面产业还为村里许多中老年劳动力提供了就业岗位。村民张贤夫的榨面产销量较大,雇佣了七八个本村人,在自己致富的同时也给他们带来了不菲的收入。今年50多岁的俞水金已经在张贤夫的作坊做了十多年工,一年至少可收入1万元,榨面是后半夜上工、早晨歇工,有充分的时间照料家里的水蜜桃、水稻等作物,可谓打工、农活两不误。
村主任俞红兵给我们算了一笔“榨面账”:由于殿前榨面名气大,基本上是供不应求。一户人家一台榨面机,每天平均产值2000元,按一年生产200天算,一户年产值可达40万元。50多家榨面户一年总产值就是2000万元!现在村里有300多个中老年劳动力在各家的榨面作坊打工,相当于一家中等规模企业吸收就业的能力。由此可见,“草根经济”的能量实在不容小看。
丝织榨面,工农并举,两大支柱产业推动了殿前村的发展。在村会议室里,我们看到一块“奔小康百强村”大红奖牌醒目地挂在墙上,这是绍兴市委、市政府1993年颁发的——十多年前,殿前村就已经跻身绍兴市百强村。眼下,全村人均收入超过了1万元。
小乌溪江清澈如镜,是因它日夜奔流不息。在荣誉面前,殿前村也没有停下来欣赏自己留下的脚印。走访中我们看到,尽管是酷暑时节,但很少有人在家里休息。我们可以乐观地展望,若干年后的殿前村将变得更加富裕和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