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从种庄稼到“种”文化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文字/ 尹畅晨 摄影/ 裘高太 2007年07月12日08:47:53 

    ·编者按·
     弘扬文明新风,活跃农村文化,编织一条“知荣辱、树新风”的文明之路,是新农村建设的重头戏。从本期起,本版推出“乡风乡韵”系列报道,旨在挖掘乡风文明建设中的特色和亮点,敬请关注。

    一左一右,都是种庄稼的招式

    “咚锵,咚锵,咚咚锵……”
      “我家有个小九妹,聪明伶俐人钦佩……”
      微风拂面,夜色醉人。腰鼓,越剧,篮球,健身舞,木兰拳,管弦乐……在长乐镇上南庄村,一场场与文化有关的故事正在一幕幕上演。
      故事的主角是一群农民。
      依旧是那张黑黝黝的脸膛,依旧是那双沾满泥巴的鞋子。结束一天的辛勤劳作,上南庄村的村民们手持各式“武器”,从家里三三两两地走出来,在广场,在公园,在祠堂,他们自娱自乐,自编自导,开展一项项文化体育活动,像种庄稼一样将文化的“种子”种入了乡村大地,让它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敲敲打打,驱走一天的疲劳

      从“观众”到“演员” 的角色嬗变
      参加了一次活动,竟改变了几十年来保持的一种生活状态,村民周俞娥至今没有忘记那份刹那间产生的激动。
      今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夕阳还留恋地停在山头,不肯离去。几下清脆的哨声传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放下手里的饭碗,70多岁的周俞娥便跑出去看热闹。这一看,便觉得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只见,落日的余辉,照亮了每一张兴奋的脸庞。长乐文化站的干部刘兰芳带着大家正在村办公室前的那块空地上翩翩起舞。跟着跃动的,是一个个不再年轻却充满活力的身姿。旁边一道道惊羡的目光,已将他们团团围住。
      周俞娥站立着,也犹豫着。正在思忖之时,一双双热情的手将她一把拉入了队伍。周俞娥口里推辞着,但一双脚却早已不听使唤,在轻缓的音乐声中舒展开来。“一二三,一二三”,随着有节奏的口哨声,周俞娥脸上洋溢着笑容,迈出了跳健身舞的第一步。
      这一步,她步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起先跳的人少,围拢来看热闹的人多;后来,看热闹的人都站不住了,也都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再到后来,出现了争着上的情形。”说起当时村民们的热情,刘兰芳记忆犹新。
      更让刘兰芳难忘的是那道真诚的目光。那天,她正坐在办公室里考虑发展农村文化的事,上南庄村村支书周良兴找上门来了,“长乐的太平、沃基等村现都在跳健身舞、打木兰拳,咱村的村民也想搞,你能否教教他们?”
      点燃村庄文明之火,发展农村文化事业——两股思路,迅速拧在了一起……
      从此,牵挂的心再也离不开上南庄。每到星期三——上南庄村的文化日,刘兰芳准会出现在上南庄村,脚步在草地上旋转,激情在田野上飞扬……
      文明之花绽放出美丽的光华。与跳健身舞、打木兰拳相辅相成的是,早在三年前,上南庄村就已兴起打腰鼓、越剧演唱、农民吹打、篮球赛等体育文化活动,村里还在全市率先举办了三届农民文化体育节。“以前送文化下乡,我们喜欢,但总感觉不过瘾;现在我们开始自己‘种文化’,节目就从生活中来,我们爱参加,也爱上去表演。”村主任史利波这样说。
      从“拉进来”到“争着上”的态度转变,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嬗变,上南庄村的村民们,在自己喜爱的文化阵地里,红红火火地“播种”着。

走向市场的农民吹打乐

        从“不识简谱”到“自我造血” 的素质演变
      “我们村的各项文化体育活动,都是由村民自发组织的,并自掏腰包,没用村里的一分钱。”农民吹打乐队的邢仁勇自豪地说。
      经历了十几年的“市场风云”,他们的路越走越宽。有一回,村里计划要拿出一部分资金支持吹打乐队,二十几位队员坚定而又异口同声地回答:“不用!一分钱都不用!”
      支撑这种态度的,正是他们从“不识简谱”到“自我造血”素质演变的底气。
      说起吹打乐队的组建,退休教师邢以强讲了个有趣的故事——
      十几年前,邢以强被聘为农民乐队的“音乐教练”。上第一堂课,他转背在黑板上工工整整地写下谱曲“12345”,没想,身后竟跟着响起一阵粗厚的声音“12345”,他们竟念起阿拉伯数字来。一时,邢以强脸上直冒冷汗。后来,他只好在“1”上面写上“多”,“2”上面写上“来”……
      但很快,这群特殊的“学生”将对待庄稼的热情,用于学习吹打乐上。
      每当暮色四合,他们便不约而同地聚在一起,头挨着头,腿并着腿,吹奏弹拉,共同探讨,相互请教。“一年365天,我们有360天是聚在一起练习的。”他们说。
      慢慢地,先是曲不成调,到后来一天天流畅起来。有一位队员,因忙于学习而疏于家事,学了一段时间后便被老婆“骂”了回去。后来,他眼见成员们吹得越来越响亮,心里很不是滋味。那一天,面对队员,他拿起乐器放到嘴里试吹。但奏出的乐曲却生涩刺耳,与队员们流畅、悠扬的旋律相比,已是大相径庭。一张脸,顿时羞得通红……
      随着年月的推进,这一支由清一色“泥腿子”组成的农民吹打乐队,已经能演奏《春天的故事》、《希望的田野上》、《东方红》等60多支曲子,在60多种不同手势的跃动下,焕发出勃勃生机。他们吹打着走出家门,走出嵊州,走向了全国各地。在杭州第七届艺术节、东阳横店的中国第二届农民旅游节和绍兴黄酒节上,都留下了他们的身影。去年,农民吹打乐还被入选全国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经济与文化密切相关。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农村文化才会出现飞跃;而反过来,“种文化”也必将成为孵化经济的“助推器”。
      激情燃烧的日子,仍在继续。如今,上南庄村农民吹打乐队已走出了一条产业化发展的新路子。除为村里的红白喜事免费演奏外,遇到其他村或外地邀请的,随便演一场,每人便可赚得50至100元的出场费,粗略一算,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
      有了收入,吹打乐队的队员将腰板挺得直直地。当队里需要添置设施、需要活动经费时,经常是几双手齐刷刷地递钱过来。“演出了名气,挣到了票子,然后又投入到道具、服装的改进上……‘吹打乐队’已进入了良性循环时期。”面对这支生龙活虎的农村文化队伍,周良兴感慨地说。

“泥腿子”,忙完田地耍绝活

      从“搓麻将”到“吹拉弹唱”的村风转变
      当文化的“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后,结出的“果实”更为丰硕。
      腰鼓队的朱燕四年前刚从邻近的石岭村嫁过来。每天吃完晚饭后,夫妻俩便柔情蜜意地手牵着手来到村公园。一个“舞台”敲鼓,一个“后场头”打鼓。当橙色的街灯穿透了暮色,两道目光穿越人群,久久地交织在一起。“自从村里搞起各类文体活动后,我们夫妻俩很少吵嘴,感情更加融洽了。”一双眸子,闪着幸福的光芒。
      “我们腰鼓队队员都是家庭妇女,从25岁至70岁各个年龄段都有。以前相互缺少交流,碰到家长里短,说说闲话是常有的事。几年排练下来,大家共同语言多了,就像亲姐妹一样。家里碰到什么烦心事,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帮着解决。”60多岁的腰鼓队队长邢益芬说。
      邻里和谐,随之带来的是心情的愉悦。跳健身舞的胡银钗对此深有感触:“我一人参加腰鼓、健身舞两个文艺队,业余生活非常充实。现在体质增强了,心情也开朗了,感觉生活有滋有味。”
      几盏亮堂堂的白炽灯,映在祠堂古戏台上,也映在每一张痴迷的脸上。在这里,又一期越剧培训班正在举行,村民们唱的唱,敲的敲,吹的吹,拉的拉,一副乐陶陶的模样。
      多一个戏台,就等于少几处赌场。如今,只要你迈进上南庄村,就不会再听到“哗啦啦”的麻将声,更没有打扑克的吵闹声,有的只是欢声笑语,越音袅袅。“我们现在学东西都来不及,哪有时间去赌博或搞迷信活动?”他们齐声回答。
      “村里的事情大家更同心了。”周良兴说,“几年前村里搞环境整治,总有个别人反对;现在,大家一条心‘种’文化,还真‘种’出了名堂,大家聚在一起,有说有笑,气氛融洽,什么事情都解决了。”
      “咚嚓,咚嚓,咚咚嚓……”不知什么时候,村那边,又一场“戏”上演了。一时,锣鼓声、唢呐声、小号声响声震天。鼓点在唢呐声里跳跃,唢呐声在小号声中交织,汇成了满天满地的丰收曲。
      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不仅仅是文化体育给这个村子带来的曼妙生机,还有一种在农村这块土壤里产生的巨大生命力……
      这就是“种文化”的魅力。

这个舞台上,每一位都是主角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