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在剡溪,寻找大禹治水的“遗迹”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濮寿康 2007年08月28日08:55:13 

禹庙

    大禹治剡水的史料:宋朝王十朋《了溪诗》曰:“禹迹始壶口,禹功终了溪。”宝庆《会稽绩志》曰:“剡溪古为了溪,禹治水至此毕矣。”嘉泰《会稽志》中,对了山、了溪指明了具体的方位,即了山在县东北一十二里,南馀粮岭,其地产禹馀粮,了溪在县东北一十五里,源出了山,合县南溪流入于剡溪。其中“县”,皆系嵊州市的曾用名“嵊县”。

    关于大禹:大禹,姓姒,号文命,父鲧,又称夏禹、伯禹、禹等。上古治水英雄,古涂山氏国(今安徽怀远)人。据《史记·夏本记》载:禹是黄帝的玄孙,禹父故后,舜命禹续父业,禹走高山大川,治平洪水,天下朝服。舜故,禹被拥载天子,国号夏,是我国第一个开国王朝之君。禹在治水中,吸取文鲧治水失败的教训,采取“导河积石,岷山导江”引水入海之策,居外十三年,故有禹七次过家门不入的赞誉。

    遗迹之成功桥和金牛节

    禹在舜时,专管水土,称“司空”。那时,我国北方洪水泛滥,南方地势低,洪涝甚重,原民只能与水让地,穴居傍山游猎,大片土地无法垦殖。剡地四周群山、盆地积水荒芜。禹禅舜帝位,曾二次来绍,举行类似财政赋税会议,故把绍地定名为会稽,立会稽为国都(公元前2023年)。禹在会稽察访剡地探索治水之策,吸取了其父鲧治水与水让地的失败教训,用开渠排水、疏通江溪之策,引剡水入海。率众掘开嵊山(今仙岩禹山)与嶀山连接的山位成今之剡溪,今之嶀浦潭乃剡水冲成剡溪第一大潭,古今三界人民比喻是禹化作“金牛”顶开二山,使剡溪水连接曹娥江入东海。也使三界盆地湖荡淤水排泄,可垦殖农桑。后人为念禹在剡治水神力,今在嶀浦村西建巨长石板砌成的“成功桥”,(今仍有桥一半保留),至今人民为纪念大禹恩德,有每年农历十二月十二举行为时三天的“金牛节”会期,进行城乡物资交流。

    遗迹之禹山和响石岭

    大禹在我市的神迹相传较多。相传今日禹山村(仙岩镇),是禹扎寨之地,故称“禹山”。禹山附近有块黄泥坪,相传是禹治水民工安营之地,曾建有“禹亭”。西侧的小山岙下,据传是禹登岸出入的船埠,又是锤打铁器工具的地方,山岙甚奇,白皑皑雪花落地即溶化,相传是沉积余薪所致。此地曾是禹登岸宝地,在唐时建有“宝积寺”,香火盛旺,但余年前已废迹全无。北侧有座拔地而起的车骑山,晋时称“甄山”,山峰是附近的最高处,是禹指挥民工插旗为号之地,旧时也称“插旗山”。山间有块形如倒状如铁锅的圆巨石,传是大铁锅化成;山峰上有块似鼓的圆巨石,传是大鼓化成,用脚猛蹬,会发出“咚咚……”的鼓声,人称“响石岭”。在禹山东北,三界镇戬岙村北山间,有个黑呼呼洞穴,洞口较小,洞深暗,人难以攀登,人称“洞”,是大禹研究治水秘诀的洞室。

    遗迹之余粮石和禹粮岭

    我市八里洋东面有一座临江小山,相传是大禹用馒头祭神之处,禹将祭神后的馒头散落山岭幽谷,馒头入土风化后,成了石馒头,外壳坚脆,内黄白兼有、光泽纯真,称“余粮石”。明朝药物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曰,“余粮石”有止血治伤特效,后人称为“神药”。早在晋时《博物志》载述,余粮石常用作物贸交换之物。大禹祭神的这座小山,人们称为“了山”,山西通岭,称为禹粮岭。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