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地圆说”的艺术想象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竺柏岳 2007年09月13日09:17:03 

     对于宇宙天体特别是对太阳、月亮和地球自身的认识,人类从蒙昧到科学,日臻进步。我们中华民族的祖先早就有所探索,屈原在《天问》里曾提出大胆怀疑:“日月安属?列星安陈?……夜光何德,死则育生?”
    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则形象地提出了“地圆说”的艺术想象。南宋嘉泰三年(1203),辛弃疾任绍兴知府兼浙东安抚使,次年初调任京城(杭州)提举佑神观,不久,于这年的中秋之夜,辛弃疾饮酒达旦,仿《天问》体写下《木兰花慢》的送月词,一问到底。上阕写道“可怜今夕月,向何处去悠悠?是别有人间,那边才见,光影东头?是天外空汗漫,但长风浩浩送中秋?飞镜无根谁系,嫦娥不嫁谁留?”“可怜”即可爱,起句带动进入奇思妙想。词人面对洒下脉脉清辉的浩瀚秋空,插上想象的翅膀,对从东方升起而即将沉入西方的一轮圆月去向,提出设想:它转入另一个“东头”“天外”“别有人间”的世界里去了,然后明天夜里又降临到眼前的世界来。可是,这面“飞镜”(月亮)既“无根”,由谁把它系住,年年月月,由盈而亏,由亏而盈,不断环绕着我们人类居住的世界上空飞奔呢?而神话传说中的嫦娥既不出嫁,又由谁强留在月亮里呢?显然,辛弃疾认为有某种自然力主宰着:一根无形的绳子一端系着“飞镜”,另一端作圆心,让“飞镜”环绕圆心作圆周飞行运动,周而复始。这里萌发出月亮绕地球运行的科学设想,难能可贵。
    词的下阕进一步追索月亮的步伐:“谓经海底问无由。恍惚使人愁。怕万里长鲸,纵横触破,玉殿琼楼。虾蟆故堪浴水,问玉兔云何解沉浮?若道都齐无恙,云何渐渐如钩?”西沉的玉兔哪里去了?如果说,它“经海底”而去,这猜测毕竟没有理由,因为这样一来,海中巨鲸会撞破月亮里的“玉殿琼楼”。可见它并不曾接触大海呀。若说都完整无恙,可怎么它会在中秋之后渐渐变为“如钩”的形状呢?岂不是地球的“那边”有另一世界始终绕地球转动?
    生活在十二世纪的辛弃疾,亲见过东海,又在当时首都临安(杭州)目睹过外国商人乘船从海路而来,使他对月亮与地球的关系产生颇有科学根据的奇想,终于写下这首充满浪漫主义色彩的仿《天问》词章,把神话、艺术、科学三者熔为一炉,达到情与理、科学与艺术的高度统一。后于辛弃疾300多年,才有哥白尼《天体运行论》一书的出版,而且1969年人类登上月球,彻底砸碎神学的枷锁。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卷上》给予辛氏这首送月词以极高的评价:“词人想象,直悟月轮绕地之理,与科学家密合,可谓神悟。”毛泽东也说:“宋朝辛弃疾写的一首词里说当月亮从我们这里落下的时候,它照亮着别的地方。”(《毛泽东文集》第8卷)足见辛氏此词艺术之外所独具的科学价值了。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