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从种庄稼到种文化的觉醒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文/施展 尹畅晨 摄/裘高太 赵学干 2007年11月12日08:49:24 

    农民从来不是文化的被动接受者,而是文化的主要创造者。
       一万年前,嵊州的先民创造了灿烂的小黄山史前文化;一百年前,嵊州人民创造了原汁原味的越剧;今天,数十万嵊州农民正在重新向文化创造的主体回归。
      从种庄稼到种文化,是一次觉醒;而从草根文化到百花齐放的文化大繁荣,则是嵊州农民再次创造历史的过程。


              —— 题记

    天气渐寒,农闲时节已近,而嵊州市农民却热火朝天地忙着一项“农活”——“种文化”。他们像种庄稼一样,把文化的“种子”种在剡溪两岸,植入乡村大地,哺育着它们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11月5日晚7点,长乐镇上南庄村,一场好戏刚刚开演。“咚嚓,咚嚓,咚咚嚓……”锣鼓声、唢呐声、小号声,汇成了满天满地的丰收曲。因为要参加嵊州市委宣传部和市文广新局主办的“种文化·金秋大丰收”农民文艺擂台赛,这几天,上南庄村吹打乐队队员特别忙碌,每到暮色四合,他们便齐刷刷地聚在一起,排练参演曲目《喜闹金秋》。
    在黄泽镇,古老的目莲戏的各种道具行头装备一新,参赛人员为了演出哑背疯这一民间舞蹈,已经整整排练了六天六夜!而该镇白泥坎村的传统吹打乐队,今年夏天吸引了上海音乐学院学生半个月的蹲点采访,如今,他们又吸收了新队员,这几天正满怀热情地加紧排练。
    11月8日,嵊州市“种文化·金秋大丰收”农民文艺擂台赛的号角吹响。来自全市的28支农民代表队在舞台上展示了自编自演的民间艺术、歌曲舞蹈、小品曲艺等节目,亮出了各自的拿手好戏。崇仁镇四五村舞狮是传统绝活,他们表演的《庆丰年》把农民们喜庆丰收的心情烘托得格外热烈;金庭镇灵鹅村的高跷,以其特有的内涵和风采而闻名,在舞台上,高跷队员们踩着各色花纹缠绕的高跷,让大家的眼睛为之一亮……
据了解,随着本次擂台赛的开赛,农民的热情再一次被激发了,自发报名的节目达数百只!因为实在太多,筛选到50多只,最后忍痛割爱,精选了28只节目参赛。种种可喜的现象表明,嵊州“种文化”已成星火燎原之势。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可以说,嵊州农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正越来越突出,文化创造越来越丰富,文化发展成果的受益者越来越多。

      从“送文化”到“种文化”,农民角色转变了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前几年,嵊州以“越剧大巴”等形式送文化下乡,反映很好。但是,毕竟不能天天“送”,农村文化建设需要依靠本土的建设,需要农民群众的参与。既要“送文化”,也要“种文化”,让文化的“种子”茁壮成长在乡村大地,这已成为嵊州上下的共识。

      参加了一次活动,竟改变了几十年来保持的一种生活状态,长乐镇上南庄村村民周俞娥至今没有忘记那份刹那间产生的激动。
      今年初夏的一个傍晚,几下清脆的哨声传遍了村子的角角落落。放下手里的饭碗,70多岁的周俞娥便跑出去看热闹。这一看,便觉得周身的血液都沸腾了——
      只见,落日的余辉,照亮了每一张兴奋的脸庞。长乐镇文化站干部刘兰芳带着大家在村办公室前的那块空地上翩翩起舞。跟着跃动的,是一个个不再年轻却充满活力的身姿。旁边一道道惊羡的目光,已将他们团团围住。
      正在思忖之时,一双双热情的手将她一把拉入了队伍。周俞娥口里推辞着,但一双脚却早已不听使唤,在轻缓的音乐声中舒展开来。“一二三,一二三”,随着有节奏的口哨声,周俞娥脸上洋溢着笑容,迈出了跳健身舞的第一步。
      这一步,她步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
       “起先参加的人少,看热闹的人多。”说起村民们对“种文化”热情的演变,刘兰芳记忆犹新,“后来,看热闹的人都站不住了,也都加入了我们的队伍。再后来,大家伙都争着上啦!”
    从“拉进来”到“争着上”的态度转变,从“观众”到“演员”的角色嬗变,上南庄村的村民们,在自己喜爱的文化阵地里,红红火火地“播种”着。
    俗话说:“秧好一半稻”。嵊州农民作为越乡文化的主要创造者,一直在以自己的方式满足自己的文化需求,越剧、吹打、舞龙、舞狮、高跷、目莲戏、围棋……深厚的传统文化积淀,为“种文化”提供了丰富的资源。
    嵊州市委宣传部的一份农村基层文化调研报告显示,近年来,随着“钱袋子”越来越鼓,越来越多的嵊州农民希望有更宽广的“戏台子”,唱响文化大戏,享受更高品质、适合农民特点的精神文化生活。今年3月,全省农民“种文化”百村赛打响,嵊州市农民积极参与,长乐镇上南庄村、甘霖镇施家岙村成为嵊州市参赛村的代表,两个村分别以吹打乐和越剧,在百村赛上充分展示了嵊州农民的文化特色。大家在享受文化的同时,也找到了自我展示的机会。一位农民喜滋滋地说:“以前送文化下乡,我们喜欢,但总感觉不过瘾;现在我们自己‘种文化’,节目就从生活中来,搞的活动又多又好,我们爱参加,也爱上台表演。”
    田野里的火种,一经点燃,便会漫山遍野地燃烧。农民的热情,在党委政府的正确引领下,通过职能部门的指导培育,立即在嵊山剡水之间焕发出可喜的新气象。
    而多年来,嵊州市文化阵地、文化队伍建设的有序推进,也为种文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目前,全市已创建省级东海明珠5个,绍兴市级文化明珠6个,省级民间艺术之乡3个,绍兴市示范乡(镇)3个和文化特色村19个,市级文化特色村46个和一类文化村200个、二类文化村100个。此外,还有一大批文化样板村及乡镇、村一级的文化广场正在蓬勃涌现。文化队伍也在不断扩大,据不完全统计,全市从事专业文化的有200多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有300多人,业余文艺骨干近1万人,全市还有群众文化队伍120多支。

        从“种庄稼”到“种文化”,农村气象更新了
      如果说口袋空空的农民不可能有幸福感,那么,住上了新房但是精神空虚的农民也不可能有幸福感。建设和谐社会,农民不可缺位;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要现代新农民。从种庄稼到种文化的转变,为嵊州农村气象的更新提供了很好的契机,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一座青砖红瓦的古戏台,一位雄姿英发的“女英雄”在台上引吭高歌,这个场面是绍兴电视台《兰花剧场》的一个镜头。乍一看架势,谁都以为这是专业绍剧团在演出,却不曾想这是嵊州三界镇清水塘村的一群普通农民在排演。
  近年来,三界镇老百姓的“钱袋子”越来越鼓,开始了对精神生活的追求,希望拥有自己的“戏台子”,能唱大戏,寻找自娱自乐的文化活动方式,享受更高品质、适合农民特点的精神文化生活。在镇党委、政府的支持下,一批文艺骨干根据自身特长,相继成立了三个绍剧团。在自娱自乐的同时吸引当地村民的积极参与,分别排演了现代绍剧《沙家浜》、《杜鹃山》、古装戏《辕门斩子》等。
  众多老百姓的参与热情也在高涨。例如《沙家浜》这只戏中需要一位只有一个动作的群众小演员,就有十多位小朋友要求参加。在排练的日子里,这些业余演员都自带乐器,几乎每天都准时参加排练,从不抱怨。为增加上台表演的实战机会,他们不计报酬轮流到各村演出,个别演员还倒贴各种招待费用。三界镇绍剧团去年参加了绍兴市首届绍剧折子戏大奖赛,与专业绍剧团同台演出,获得了表演铜奖。
与此同时,传统文化艺术在全市乡村得到了复苏和发扬光大。近年来,随着农村文化活动的开展,各地的传统戏剧、民间艺术迎来了第二春,金庭镇步云高跷、黄泽镇的哑背疯、崇仁镇的大头荷等一大批散落村坳、即将失传的民间艺术重新焕发了生机。

    播撒新种子,抽出新枝芽
      白衣、红裙、红帽子,黑管、小号、萨克斯,地处偏远山区的谷来镇榆树村这支由7名农村妇女组成的铜管乐队一出场,便让大家眼前一亮。队长袁文萍自豪地说:“除了参加村里、镇里的一些活动,我们还经常被邀请到邻村演出呢!”
      农民文化不是停滞的,它将随着时代的前进而发展。许多新的文化艺术形式和手段,也被“引进”到农村来,成为农村文化的一个新亮点。
      地处王羲之故居风景区的金庭镇华堂古村,村里的大伯大爷们受到城市里时装表演的感染,于几年前成立了老年模特队,每当有游客前来游览,他们就会穿上老式服装扭胯表演一番,让游客在浓浓的古村氛围中领略新潮的乡村文化。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农民管乐队、农民模特队的出现,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的一个新天地,也许还显示着农民文化发展的一个新趋向。
正如嵊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长何国英所说的,“随着农民在经济上脱贫,必然要求在文化上脱贫;随着物质生活的富裕,必然要求精神生活的富裕,特别是当他们勇敢地拿来这些新的形式和手段来表现自己时,也就说明他们在表现新农民的新生活,从而赋予了新的内容。”他们这样做,也许仅仅出于个人的艺术爱好和冲动,但在客观上,却体现了时代的要求,履行了时代的使命。对于这样一个新事物,这样一种发展变化,我们能够小看吗?

    种出文明新风,种出社会和谐
      “我们腰鼓队队员都是家庭妇女,从25岁至70岁各个年龄段都有。以前相互缺少交流,碰到家长里短,说说闲话是常有的事。几年排练下来,大家共同语言多了,就像亲姐妹一样。家里碰到什么烦心事,大家都会想方设法帮着解决。”一位农村腰鼓队队长这样说道。
      农村文化的阵地,先进文化不去占领,落后的文化就会乘虚而入,作为嵊州市委分管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何国英深感自己肩头的责任之重大,因此对这一道理几乎是逢会必讲,农村文化工作也一直作为嵊州市宣传文化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研究落实。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撑”。显然,口袋空空的农民不可能有幸福感,而住上新房精神却依旧空虚的农民也不可能有幸福感。建设和谐社会,如何改善、丰富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显得十分重要。
       在谷来镇榆树村,铜管乐队共有七名队员,说起参加铜管乐队的初衷,队员们说,主要是因为当时农村文化活动少,闲来无事大家搓麻将、打牌,觉得那样很没意思,所以听说村里想成立一支乐队,大家便自告奋勇报名了。
    三界镇沈家湾村农民陶醉于各类吹打活动,天天训练。吹打对于他们来说,就像吃饭散步一样平常。一有空,他们想的就是去吹打,因为吹打,而快乐,自豪。说到种文化的好处,黄荆山村沈元林的妻子说:“丈夫自从参加友谊绍剧团后,就再也没有参加过麻将、扑克等赌博活动。”
“种文化”异彩纷呈,却有着共同点——倡导和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在文体活动活跃的村庄,村干部和村民们说,现在不仅人际关系更好了,干群关系也更融洽。三界镇友谊片的一些村民说:“每次有活动,干部都和我们一起看,一起演,一起欢呼,一起鼓掌,时间一长,感觉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近了。”

         从“播种子”到“育成林”,养护机制初现了
      十年树人,百年树木。一棵种子播下去能否成活、成长和繁衍,决定于它身处的土壤与气候。在嵊州,团队化、产业化和社会化运作等多种养护机制逐渐形成,源于农村、长于农村的“种文化”已然盛于农村。
抓住文化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人”
       “蔡老师,为我们唱一曲吧!”
     听说我们专程采访“种文化”活动,长乐镇沃基村村支书邢力钟请来了村里的“戏曲顾问”蔡兰香。77岁的蔡兰香敛了敛神,放开了嗓子:“那一日钱塘道上送你归,你说家有小九妹……”
  “你是专业的吧?”面对我们的疑惑,蔡兰香点了点头,笑道:“对,我曾经是专业剧团的演员,但现在是地地道道的农民。”
  在蔡老师的指导下,沃基村在文化乐园里办起了“越剧角”,成为越剧演唱队一年四季占领的阵地。每到夜晚,华灯初放,戏迷们便自动聚集在那里,丝弦管乐伴奏,各路唱腔汇集,自娱自乐,沉醉其中。
      在沃基村,还有许多与蔡兰香一样的热心人,在他们的带动下,沃基村先后组建了木兰扇队、腰鼓队、老年门球队、象棋围棋队等7支文体队伍,吹拉弹唱显才华,书琴棋画写文章,在这个村子里,共有85%的村民参加过文化活动,成为当地农村文体活动的主角。
在嵊州全市农村中,有一支以上文艺队伍的村已经占到40%多。在一些人口少经济弱的村,几个村组成一个团队,定期开展活动。像三界镇的蒋镇绍剧团,演员来自邻近9个村,他们白天在做着各自的工作,但几年来,每周三晚上的集中排练或表演却是雷打不动,这种坚持就是团队的凝聚力使然。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也是文化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近年来,嵊州市文化馆积极送戏下乡,同时对农民进行面对面指导培训,为全市农村文化的繁荣到了积极的示范推动作用,文化队伍得到空前发展。据统计,全市目前有从事专业文化工作的200多人,从事群众文化工作的300多人;活跃在城乡有一定影响的达800多人,其中文艺创作100多人、音乐舞蹈200多人、戏曲曲艺120多人、器乐演奏近200人。这些文艺骨干带动了一大批文艺爱好者队伍,全市有群众文化业余骨干近万人,其中加入各种协会的约1000人。这些活跃在各个领域的文化人才,成了嵊州种文化的主力军,保持了农村文化活动的长盛不衰。

    “自我造血”,种文化的不竭之泉
      长乐镇上南庄村农民吹打乐队除为村里的红白喜事免费演奏外,遇到其他村或外地邀请的,随便演一场,每人便可赚得50至100元的出场费,粗略一算,每年有几千元的收入。
      有了收入,吹打乐队的队员将腰板挺得直直地。当队里需要添置设施、需要活动经费时,经常是几双手齐刷刷地递钱过来。“演出了名气,挣到了票子,然后又投入到道具、服装的改进上……‘吹打乐队’已进入了良性循环时期。”面对这支生龙活虎的农村文化队伍,村党支部书记周良兴感慨地说。
      这正是产业化运作模式的一个成功典例。嵊州农村中比较活跃的一些群众文艺,比如民职剧团、吹打乐队等,无不把文化活动与农民增收结合起来,用经济效益来推动发展。甘霖镇施家岙娘家戏班与剡溪漂流旅游开发结合,让游客聆听原汁原味的越剧唱段,又增加了村民增收的机会。
      从输血到自我造血,嵊州“种文化”活动开展步入良性循环轨道。从2004年起,嵊州市财政安排2000万元文化发展专项基金,用于发展文化艺术和文化事业,这对一个财政收入不是很高的城市来说,可谓舍得花本钱了。近几年,嵊州全面启动了越乡文化“六百工程”,完善了城区、集镇和农村三级文化网络阵地建设。在农村,百个企业活动中心、百个农村和社区活动中心等不断建成,群众自娱自乐的社区文化活动角每年演出1200多场。
      政府引导,社会协力。社会化投入渠道的逐步拓宽,为种文化创造了有利的环境。出于爱好,越来越多的农民舍得在文化方面投资。谷来镇有支妇女们自发成立的腰鼓队,所需的经费都是自筹的,组织者陈国琴办有一家塑料厂,为了解决排练场地问题,她还主动邀请大家到她们家里活动。目前全市农村文化建设资金除了政府、村集体投入外,还吸引了社会力量参与,如村民集资、老板出资、企业赞助等越来越多。如三界镇的绍剧团,党委政府除拨出扶助资金十多万元外,还牵线实施与企业老板接对联姻工作机制,3年共获得16位老板的资助,总金额超过12万元,解决了设施购置、正常排演的资金问题。长乐镇文联下属共有8个社团和协会,协会举办活动资金多数来自企业赞助,三年来社会力量支持文化活动的金额已超过50万元。
      在原来一些文化基础设施薄弱的村,政府大力支持,社会各界也纷纷解囊,以最短的时间修建起了文体活动中心。仅去年一年,通过新建、改造等多种形式,仅一个三界镇就兴建了村级活动中心35个。城市的人们也纷纷支持“种文化”,大学生进村帮助“种网络文化”,各方面专家进村辅导,农民的绘画和舞蹈也进城表演展览,城乡互动,共建共享着农村文化。
      过去,农村文化有淡旺季之分,平时难有影子,只有到冬季农闲时才热闹起来,被农民称作“忙时闲,闲时忙”。如今,嵊州市通过探索实施农村基层文化建设的长效机制,农村一年四季欢声笑语不断。
      源于农村,长于农村,盛于农村。农村“种文化”活动,在嵊州市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的精心浇灌培育下,这一株株茁壮成长的树苗即将长成为枝繁叶茂的参天大树,广大农民也期盼有更多的“文化绿色森林”覆盖剡溪两岸。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