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越乡文化
上碧溪——“廿四间头”和袁氏名人们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文/尹畅晨 摄影/吴德华 求渭生 2008年01月15日09:17:25 

核心提示

“藤绕树下”是上碧溪村一度的名字。
上碧溪的“廿四间头”曾经哺育了袁氏名人们。
袁氏名人包括一代爱国志士、实业家袁涤庵和
   被喻为“马丁飞船拯救者”袁绍文。

   
      冬日的阳光仿佛是一管画笔,将远处的山,近处的水,都涂上了一层绚丽的金黄。
     上碧溪村,这是一个诗意的村庄。前临溪水,背倚青山,一道道芦苇在微风吹拂下,挺拔而飘逸。那天,当我们的车子沿着蜿蜒剡溪,驶入这片土地时,上碧溪仿佛刚从睡梦中醒来,脸上还挂着清晨的朝露。
    我们都不由自主地放慢了脚步,生怕打碎一地平静。
    据说,这里原本矗立着一棵十人合抱的香樟古树,遮天蔽日,郁郁葱葱,暗香浮动。不知是哪一年,一根结实而富有韧性的藤条,从溪流的对岸蔓延过来,它舒展着长长的身姿,摆动着长长的触角,将古树紧紧缠绕后,又继续向前伸展。随着年月的增长,它几乎缠住了整个上碧溪村,也缠住这里的生活。村民们在它身上攀援,在它臂膀上小坐,甚至将它当作小桥通行。因此,有很长一段时间,“藤绕树下”是上碧溪村一度的名字。
    然而,许多年前的熊熊大火,竟将一切毁掉,因为“大跃进”,因为“要烧树炼钢”。一把把锋利的刀斧下,砍伐的手臂发出了阵阵沉闷的声响,那一刻,古树在呻吟,藤条在挣扎。
      只是,多年以后,一切都不复存在,连同它们曾经漫天飞舞的灰烬。
长长的水圳边,几条劳作的手臂在挥舞着,几位村妇在埋头洗涤着蔬菜和衣裳。氤氲水气飘浮间,我看见,一个个浓浓淡淡的身影,在时间的流水中,向前慢慢淌去。抬眼间,一幢幢寓示着新农村建设步伐的楼房如同一件件厚实的盔甲,将射向古村的风雨之箭一一挡住。 

“廿四间头”里走出了两位袁氏名人。


   
      寻访古老建筑的路,在曲曲折折的弄堂间,显得有点漫长。如果你静下心来,与坐在太阳底下的老人们聊一聊,你一定能听到关于“廿四间头”的故事。
      “廿四间头”位于村中央,砖木结构,楼上楼下的房间加起来总共有五六十间。宽敞的天井、生动的檐廊、优雅的月梁、张扬的马头墙,在村人们的心里,它一直是个传奇。
    “具体的建造年月已很难说清,大概是十九世纪末期吧。”故事在老人的叙述中粉墨登场了。
      一个天气沉闷的午后,“丁当丁当”,一阵铁凿击打石块的声音,在石宕上空久久回荡。然后,一个身着蓑衣、头顶凉帽的女人从远处走来了,她淡淡地绕了一圈,淡淡地说:“我想买24间房子的地线石。”
      “24间?”女人的声音在石头缝里拐了几个弯后,便注入了工匠们的耳膜。大伙都吃了一惊,纷纷停下手中的活打量着女人:头发凌乱,脸孔蜡黄,一幅落魄的模样。“哈哈哈……”他们都大笑起来,充满着鄙夷和不屑。坐在一边的工场主也笑了,他一跃而起,走到女人面前。“看你讨饭婆一样的东西,会造得起房子吗?”他高声嚷道,“如果,如果你真的要,买一批送一批!”
      女人没有笑,她睁着一双清亮的眼睛,一字一句地回答:“说话算数,就这么定了!”边说边将几块大洋作为订金塞到了工场主手中。工场主目瞪口呆。
      很快有人传话过来:女人家里开了一爿豆腐店,日子过得拮据。但据说有一日,家里放豆的坛子因为掰得过重,破了个口子,里面的豆便稀里哗啦地流了出来,而且一直往外漏啊漏,永远停不下来了,全家才知是得了一个聚宝盆。
    这事太过跷蹊,工场主不信。但做生意讲信用,话既说出口,怎能收回?于是,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当一大群工匠正在为廿四间头忙碌不停时,当看着房子整齐地码起两排地线石时,在工场主的眼里,依旧充满了问号。
但很快,随着房子的逐渐升高,工场主再一次疑惑了。
    乌云密布,一场大雨眼看就要接踵而至。“怎么办?”工匠们放下了肩扛的木头,犹豫着。旧时盖房子起大梁,都挑日子和时辰,女人也不例外。只是大雨将至,大梁如何可扛?正郁闷间,雨挟带着泥土狠狠地拍打地面。女人将一道焦灼的眼睛投向了远方。突然间,一位过路人映入了眼帘,他拿着铁锅遮在头顶上,匆匆向前奔去。她心里一动,想起挑时辰的人曾说过,“如见着头戴铁帽者,便可起梁。”带铁帽者?!女人心里大喜,马上指挥工匠们开始动手……
      说来奇怪。此后的漫长岁月,当“廿四间头”以雄伟的气势伫立于村中时,村民们一次又一次见识了它的不一般。据说,有一年强盗闯进村子,他们点燃靠在墙上晒谷的匾,想把廿四间头烧了,却怎么也烧不起来;又有一年,一个孩子在灶间玩火时,熊熊火光只把大捆的麦秆烧掉,房子依旧安然无恙。
      老人们说,女人便是一代爱国志士、实业家袁涤庵的母亲,被喻为“马丁飞船拯救者”袁绍文的祖母;老人们还说,袁涤庵便是从“廿四间头”里走向外面世界的。

袁涤庵1933年在西山八大处。


   
      1906年的春天。冷风吹过江面,撩起阵阵寒意。带着几分旅途的疲惫,28岁的光复会成员袁涤庵留学日本七载后,踌躇满志地回到了祖国。
      “必须苦苦死战,才能救中国。”“须知要拒外人,须要先学外人的长处。越恨他,越要学他;越学他,越能报他。”“不学断不能报。”这些当年曾在日本反反复复诵读过的文字,这些曾经激励得袁涤庵热血沸腾的话语,又一次在他心头跳跃。他觉得一切都像鞭子一样,督促着自己。
      经过数日的颠簸,他应绍兴知府贵福之聘,来到绍兴府学堂,任学堂监督、校长,兼教化学课。而后,他便邀请曾一同东渡日本留学的鲁迅任教务长,兼教生物课,当时的同仁还有革命志士徐锡林。
      时间如风一样疾驰,七年时光转瞬即逝。袁涤庵永远忘不了发生在1907年的那个夏夜,在绍兴轩亭口,鉴湖女侠秋瑾从容就义的镜头。夜色笼罩中,站在角落处的袁涤庵痛心疾首,目光游离间,他捕捉到了周围一道道冷漠的目光。那一刻,他强烈地感受到自己这个身无分文、手无寸铁的一介书生,要想实现维新强国的思想,几乎是一个幻想。
      他毅然离开了学校,去江南制造局和农工商部任职,后来又任天津高等工业学堂教授、奉天造币厂工程师,他还一度从政,担任过甘肃镇番县知事。
  随着世界大战的爆发,外国列强们看到了中国的软弱可欺,趁火打劫,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爱国志士的愤怒情绪再一次被点燃了。经受了教育救国和从政救国的挫折,炮火声声中,袁涤庵最终选择了兴办实业救国的道路。1916年,辞官后的袁涤庵开始接手管理设备陈旧、技术落后的北票煤矿(位于今辽宁省朝阳市),由此而成为当时国内著名的民族实业家。
      探索的脚步从未停止。此后,袁涤庵又投资了多家煤矿,并参与秦皇岛建设及发展纺织业等,并于1921年创办北京市电车公司和北京市自来水公司。
      1924年12月18日,北京的街道上,“叭——”随着一声电车清脆的鸣叫,北京第一条有轨电车缓缓起动了。站在那里,已过不惑之年的袁涤庵感慨万分。周围,如潮般的掌声涌向这位为中国交通史抹上了光辉一笔的嵊州人。
  “九·一八”事变后,袁涤庵拒绝与日本侵略者合作,断然关闭北票矿区,于北平西山八大处建造了袁氏别墅,开辟“剡溪农场”,与家人一起隐居于此。
  在那个与外界隔绝的世界里,袁涤庵自号剡溪老人,以读书自娱,他还不惜重金四处搜求善本古籍和地方志万余册。其中有《大禹导河图》一帧,系由皇宫流入民间。《大禹导河图》详细记载自大禹治水至清朝历代黄河治理、改道图,为自古以来惟一有比例的手绘图,弥足珍贵。
  新中国成立后,袁涤庵将《大禹导河图》无偿捐给国家。其它保留下来的善本古籍于上世纪八十年代由袁涤庵子女赠给浙江大学图书馆,浙江大学为此专门设立袁氏捐赠室。
    1959年,袁涤庵因病去世,享年78岁,安眠于北京福田公墓。

袁绍文1935年在美国时的留影。


   
      如果说,当年的袁涤庵是用自己的创业之举在寻找壮大国力的强国之途;那么长大成人后的袁绍文,则以另一个高度,寻找着报效国家的机会。
    “爸爸,我要去学造飞机。”跟随父亲一路颠簸着走过童年和少年时代的袁绍文,在硝烟迷漫中,当他又一次目睹了日军飞机的滥轰滥炸后,心里有了强烈的屈辱感。那一天,他向父亲表达了自己的心愿。
    父亲愣住了,“为什么?”
    “打日本!”袁绍文的回答很简单,却很坚定。
    袁涤庵沉默了。其实,在他心里,他很希望绍文能介入到他所创办的事业中。但自《塘沽协定》签订后,日本的侵略行为已是变本加厉,他们常常找借口派飞机在京城上空转来转去,有时竟随心所欲乱丢炸弹。一时间,只要一听到飞机的轰隆声,人们就四散躲避。如今,父子俩忧国忧民的情怀如此相似!他不能阻止儿子的心愿。
      1934年的一个夏日,金色的斜阳下,旧金山散发出令人陶醉的光芒。行走在人群中的袁绍文,此刻觉得眼前一片晴空,未来仿佛在他面前蓦然展开了无限的希望。
    经过几年寂寞的求索,袁绍文先后获得航空工程硕士、博士学位。随后便进入美国瓦尔梯姆公司、维多飞机公司从事航空事业的研究。
1941年12月7日,难忘的一日。日军发动了蓄谋以久的“珍珠港事件”,经过1小时50分的战斗,美国太平洋舰队全军覆没。这一事件后来被人们列为影响世界的一百件大事之一,同时也对美国的航空事业有很大的刺激作用。
    几个月后,正在美国为生活辗转奔波的袁绍文受邀进入了美国马丁飞机公司。在那里,他利用三维震动原理对大型水上飞机“马丁战神”进行了改造,使之在珍珠港事件周年纪念日之前重新回到美国海军手里。在“二战”的最后两年里,马丁飞机公司一共生产了20多架这样的飞机。这些被称作“自由飞船”的美国海军空中运输队,向战区输送了大量的军事人员和军用物资,并及时将前线受伤的伤员送回来,挽救了成千上万美国士兵的生命。
    为了纪念袁绍文和他的“马丁战神”对二战胜利所做出的贡献,人们称袁绍文为“马丁飞船拯救者”。
      随后,他又成功研制高速攻击型轰炸机,获得“马丁-袁翼Y-3C”发明专利。1943年,又成功研制了美国麦克唐纳飞机公司的直升飞机……
蓝天下,看着自己研制的飞机一次又一次飞越万里,袁绍文心里一片平静。然而,每当夜深人静时,他的心却泛着层层波澜。海茫茫,心切切,他忘不了那片故土啊!
    1946年的初春,经过几番周折,袁绍文终于回到了阔别11年的祖国。但他很快发现到处都是一副破败的景象,连年的战乱,使百姓们流离失所,袁绍文的心在流血,富国必先强兵,中国一定要自己生产飞机!在父亲的支持下,他开始筹办飞机制造厂。但很快,局势急剧下转,国民党政府公开撕毁了停战协议,大举围攻中原解放区,引发了全面内战,一时间,战火横飞,袁绍文的飞机厂也陷入了困境。
    “科学没有国界!”带着一丝遗憾,带着一丝失落,袁绍文再一次离开北平,到美国继续他钟爱的航空事业。
重返美国后,袁绍文接受了布鲁克林理工学院的聘请,任该校的研究顾问兼教授。在那里任教10年后,他又先后去加拿大拉瓦尔大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和华盛顿大学,教书育人几十年。可以说,他把自己的一生都奉献给了世界航空事业。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