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物故事
章红艳:大珠小珠落剡溪
来源:今日嵊州 作者:尹畅晨 2008年01月25日09:36:49 

    与琵琶结缘三十余载,她已获得多项国内外大奖。去年11月底,她的琵琶经典作品《十面埋伏》被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收藏,这一殊荣意义非同凡响。

    人物档案:章红艳,浙江嵊州人,中央音乐学院副教授,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香港海外文学艺术家协会荣誉会员兼高级顾问,享有“中国的琵琶皇后”之美誉。

    一连下了几天的冬雨,空气中有暗香浮动。剡溪边的一栋居民楼里,刚刚回家乡省亲的“琵琶皇后”章红艳如一株飞雪中绽放的腊梅,浅浅吟笑。
    江水潺潺,冷风瑟瑟,她敛神屏息,开始十指弹拨。顿时,普通的琴弦在她的手下像生出了翅膀,轻而易举地使我们的心跟着她,跟着她所演绎的故事飞翔。
      她时而喜上眉梢,时而深沉婉约,时而泫然欲泣,一副投入的神情,令我们由衷地赞叹,她无愧于“中国琵琶皇后”的美誉。
     转轴拨弦,访问学者传播中国文化
       一年前,美国哥伦比亚大学。一场小型音乐会正在举行,章红艳手持琵琶演奏着乐曲《十里埋伏》。她的身边,围聚着一大群金发碧眼的美国人。随着一双纤手于琴弦的上下跳跃,一个个惊叹号弥漫了整个房间。
    一曲终了,余音绕梁。“这是什么乐器?中国的吗?”他们迫不及待地询问。
    “是中国的一种古典乐器,它的名字叫琵琶。”章红艳耐心地解释着。
    充满疑问的脸顿时有了神迷和向往,“听了你的音乐,我们很想到中国去!”
    一种紧迫感再次涌上章红艳的心头。她觉得此次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担任访问学者,让她充分认识到美国人对中国传统乐器了解实在太少了,自己有责任将中国的传统文化推广得更远更高。
    其实,早在几年前,哥伦比亚大学曾多次向章红艳发出赴美国演讲的邀请,但都因工作等原因而耽搁了。
    然而,一次普通的美国之行改变了一切。那天,她到林肯中心演出,借机参观了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在这所全美一流的大学里,她领略到了学生们对知识的渴求,于是,她和学生们进行了交谈,但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对中国不甚了解,对琵琶这种中国民族乐器更是一无所知。
回来后,一颗心再也按捺不住了。几个月后,这位中央音乐学院的副教授、著名的琵琶演奏家在哥伦比亚大学开始了为期一年多的访问学者生涯,研究课题是《琵琶与中国文学》。
    远赴他乡的日子充满了跌宕起伏。一年多来,她通过讲学、演示和举办音乐会,让那些美国人在欣赏到高雅优美的琵琶音乐的同时,也了解中国的传统文化。她的每一次音乐会,都吸引了大量的听众;她的每一次讲座,都会赢得热烈的掌声。当他们尖叫着说“你改变了我的生活”时,一种自豪感在心底悄悄滋长。

    “音乐家要拓宽视野,就必须走出去,必须了解西方音乐。”在哥伦比亚大学所在的那条名叫百老汇的街上,聚集着大大小小上百个剧院,这给章红艳提供了许多去现场感受来自世界各国高水准演出的机会。因此,她每周都会抽空买票去听各种音乐会,回来后便思考和探索东西方音乐如何融合、如何交流的问题。虽然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但她感觉受益匪浅。
    正如每一种文化都有它的源与流,章红艳的奔走很快有了回报。2007年11月,美国国会图书馆杰弗逊大楼里,音乐在到处流淌。聚光灯下,章红艳郑重其事地接过美国国会图书馆和美国国家民俗中心的作品收藏证书和艺术成就奖,该馆收藏的是章红艳的琵琶经典专辑《十面埋伏》,其中收录了《霸王卸甲》、《春江花月夜》、《月儿高》、《阳春白雪》等八首传统琵琶名曲。
    “章红艳作为当代中国杰出艺术家,为中国传统音乐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收藏这张经典专辑,可以让全世界共同分享这一艺术成果。”收藏典礼上,国会图书馆亚洲馆馆长这样表达着自己的心声。瞬时,一道道敬重的目光将她团团包围……
    轻拢慢捻,东北巡演演绎完美版本
      阳光和煦地抚照着大地。正是2008年新年伊始,踏着厚厚的积雪,一台由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和澳门特别行政区联合主办的澳门乐团巡演东北的交响音乐会正在哈尔滨举行。
      载誉归来,停止不了矢志者的脚步。舞台上,刚刚从美国飞回的章红艳正在悉心演奏琵琶协奏曲《草原小姐妹》。她双臂舒展,十指跳跃,一会儿放牧嬉戏,一会儿暴风骤雨,一会儿紧张搏斗,饱满的热情,娴熟的技巧,把大家带入了美丽辽阔、变幻神奇的蒙古大草原……
      当最后一个音符在激情澎湃的旋律中渐渐隐去时,会场沉寂了片刻,很快,如潮的掌声涌了上来。那一刻,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名誉会长、作曲家吴祖强教授感慨万千。他说,著名指挥家邵恩和章红艳对这部作品的诠释和表达,是中国民乐与西洋乐的巧妙结合,是一个比较完美的版本。
      台下,掌声再一次响起。
      事实上,一直以来,章红艳都在以自己对音乐的独特感悟,寻找着另一种更和谐的交融——琵琶与西洋乐的“联姻”。
      早在十几年前,她在中央音乐学院读硕士期间,便经常“泡”在两种文化里。下了琵琶课,看西方歌剧;听了琵琶演奏,听交响乐。有几次,老师把她从剧场里拖出来:“你倒好,听一遍还不够,还听B角、C角。”
      一次偶然,注定了她的琵琶与交响乐的结缘。那天,学院乐队组织学生上台演出,当晚她却病了,没体力上台,只好坐在台下做观众。闭着眼睛听了一半,却觉得感觉不对:“中国乐器像个性强的人的组合。”想着想着,灵感从心底悄然而生。从此,她给自己持续多年的组合画上了休止符。
       经过一番苦思冥想,在硕士毕业音乐会上,章红艳打破惯例,率先举办了琵琶与管弦乐队协奏曲专场音乐会,使民乐与西乐有了第一次全面的接触。
      她成功了。经久不息的掌声,表达着大家对章红艳的认可,“琵琶与交响乐团”成为她艺术生命中最值得期待的主题。
      几年后,她应邀前往德国与慕尼黑广播交响乐团合作演出《霸王卸甲》,首次排练后,音乐会的主办方当即决定取消本国一位作曲家的作品,当地的经纪人还与章红艳相约,明年再来,后年再来!通过异域文化界的认可,章红艳向世人证明了,自己的技法与风格在国际舞台上已经争得一席之地。
  2002年,在纪念香港回归5周年大型演出上,章红艳率领由两岸三地500名琵琶乐手组成的庞大军团,演奏著名的《阳春白雪》,成为那场音乐会最激动人心的辉煌亮点。恢宏激越的气势、从容不迫的风范,她的演奏与琵琶浑然一体,她是当之无愧的“琵琶皇后”。
      2003年10月起,她又站在了中央音乐学院弹拨乐团演出的舞台上。与以往不同,她不单是乐手,也是音乐总监;她不单倾心于演奏,更情系“弹拨交响” 的发展。通过台上对乐团深情的一望,章红艳坚定地告诉观众:好的音乐,观众会欣赏,会接受。


    弦弦掩抑,越乡娇女心系剡溪两岸
      日子如同满树的枝丫,在思念中绽放着新芽。一眨眼,几年过去了。故乡可好吗?徜徉在剡溪边上,章红艳的目光穿越了岁月,穿越了往事……
      是故乡,让她对音乐有了最初的萌动。
      同许多音乐名家一样,章红艳在自己的父母身上得到了最早的音乐启蒙。7岁那年,从事文艺工作的父母在章红艳身上,及时地发现了她对琵琶有着近乎天然的感觉。从此,那段情缘再也割舍不下。
      几年后,她上北京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小。在众多乐手的轻拢慢捻中,考官闭眼辨音。轮到章红艳时,考官睁开了眼,发问:“你父母干嘛的?”
      章红艳回答:“母亲唱越剧,父亲弹琵琶。”
      考官不由地叹道:“怪不得……”
      从此,琵琶便如同一叶小舟载着童年的章红艳,顺着潺潺的剡溪水,驶向了外面的世界。
      从附小到附中,从民乐系本科到琵琶专业硕士,章红艳在中央音乐学院完成了她在琵琶演奏道路上最初的也是至关重要的蓄积。对此,中国交响音乐泰斗、著名指挥家李德伦感慨地说:这位来自越剧之乡的女孩子,之所以能勇敢而成功地步入国际乐坛,是与她从幼年起便接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有关。
      在此期间,她还获得全国少年民族乐器比赛第一名、中国乐器国际比赛奖、海内外江南丝竹比赛第一名、杨雪兰音乐教育奖……
      依旧是那熟悉的面容,依旧是那寂静的小巷,朴素的古城墙上甚至还能捕捉得到儿时的笑声。这些年来,她如同候鸟一样南来北往,与亲人与家乡团聚的日子实在稀少。然而,每次回来,她都会和家人一起,到处走走看看,吃上一碗正宗的嵊州汤包,然后到城隍庙逛逛,上越剧博物馆欣赏一下里面陈列的照片和越剧文物。
      乡情如水,温柔绵长。章红艳说,越乡文化底蕴深厚,她很想用自己的音乐去表达对家乡的眷恋。今年,她打算在嵊州举办一个专场音乐会,这是15年前她在家乡举办的第一次琵琶演奏会的后续。“在奥运年里要在剡溪之滨弹的就是《十面埋伏》,把自己最好的琵琶演奏作品拿出来献给家乡人民。”章红艳说。
      微风乍起,吹皱一江冬水。
      这位越乡儿女怀抱琵琶开始弹拨。越音袅袅,琴声铮铮,那声音,穿透了岁月的烟尘,渗透了几十年的执著,在剡溪岸边久久回荡……

  相关文章
编辑:俞蕾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