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奥运会主火炬24日晚缓缓熄灭,一场精彩纷呈的闭幕式给北京奥运会画上圆满的句号。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总导演陈维亚说,闭幕式文艺表演的主题是为伟大的奥林匹克而狂欢的大PARTY,如果开幕式是一段美好记忆的开始,闭幕式则是这段美好记忆的延续。
“英戈组合”这样炼就
音乐总设计卞留念与德国作曲家克劳斯·巴德尔特合作创作了闭幕式主题歌《爱的火焰》。
这首《爱的火焰》以人们耳熟能详的《茉莉花》的一小节半为主音,拓展,配器,加交响乐团的演奏,气势恢宏,隽远,中国元素非常明显,极具艺术震撼力。
卞留念说,在创作时,就奔着多明戈这个闻名全球的戏剧“歌王”和中国著名歌唱家宋祖英的声线来的。
多明戈方面迅速回函,同意来北京参加闭幕式。而宋祖英对幕后的这些运作过程却一无所知。7月份,宋祖英到工作室试唱,得到的消息仍是“准备上闭幕式,与一位外国男歌唱家合唱”。
8月22日凌晨四点,多明戈乘坐的国航班机从美国准点抵达北京机场,下午三点“歌王”一看到宋祖英,连连说:“你的歌唱得很好,你要教会我中文!”
《爱的火焰》这首歌是中英文对唱。在美国时,多明戈就让他的儿子帮助将曲谱重新整理,标上拼音,在飞机上也一直在默默练唱背诵,到了北京更是一个字节一个音符地修正发音。宋祖英字正腔圆地辅导着“歌王”用中文演唱“浪漫无边”等歌词,一个“边”字,让多明戈反复念了十分钟,直到大家鼓掌为止。
“英戈组合”中西合璧,琴瑟和谐。
“记忆之塔”这样铸成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灵魂”作品“记忆之塔”,是艺术家们和演职人员历经10多个月的艰苦努力铸成的艺术精品。
北京奥运会闭幕式执行副总导演章东新介绍,2006年,闭幕式团队刚刚成立,最初的创意中就有这么一个“塔”,这是从苗族的踩刀梯表演中获得的灵感。396人徒手攀登,更加直观地体现拼搏精神。
“记忆之塔”用了一年时间设计制作,花了30吨钢材,塔能够伸缩,由五层升降结构组成,最高可升至23米。最大承载能力为20吨。最底端直径为20米。
在“记忆之塔”上进行这样高难度的表演,需要胆大心细,更需要表演者有充沛的体能和相互间极强的配合协调。承担这一任务的396名表演者全部都是来自部队的文艺骨干。
据开闭幕式副总导演陈维亚透露,这些演员们在排练中,和编导一起摸索,通过10个月的排练,最终实现了导演的意图。塔刚搭起时,编导们刚上到第一层,就头晕眼花。但现在,演员们能够自如地在塔上进行各种形体表演。从塔底到塔尖,演员们现在只需要12秒左右。
“为了使舞蹈动作更加优美,我们自己加压,训练的强度很大,每次休息时,浑身痛得上不了床,只好往地板上一躺,不一会就睡着了。”队员张雷回忆说。
正是在396名演员们的共同努力下,“记忆之塔”以其强烈的震撼力成为闭幕式的最大亮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