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58岁的钱昌云是竹溪村的一位普通农民,说起这三十年的变化,这位农民有着太多的感慨。三十多年前,村民都以种茶叶、毛竹为主要收入来源,大多数人家住的是泥墙屋。“当时县里提出农村要搞远景规划,提出楼上楼下电灯电话,高山远山森林山,低山近山花果山,村村通公路,户户通广播这样的设想,后来就将这些设想画在了村里的墙上。”钱昌云对50年前的规划图印象不减。
不久,图画中的许多梦想一个接着一个地变成了现实。上世纪七十年代初,“枫谷线”通车,村民在家门口就可以乘车直达县城;村里修起了小水电,用上了电灯;头脑活络的村民办起了工厂……
“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我搞竹制品加工有了一点积蓄。”钱昌云告诉记者,三十年前,他白天在生产队里干活,夜里就在家里做一些毛竹架子、竹椅子等,年收入就有1000多元。到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他在村里第一个批下了藤竹椅厂的营业执照,当起了“老板”。
1994年,钱昌云花了10多万元钱在村里第一个建起了漂亮的四层楼房,老老少少的村民都到他家来参观,成了山村的一条爆炸性新闻。随后几年,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效益也越来越好。而村里的闲散劳力也到他家来做工。目前,钱昌云每年要消化掉藤条30多吨,单这一项的成本就达60多万元,每年要付给20多个工人的工资就有30多万元,他的藤竹家具漂洋过海,产品供不应求。
说起现在的生活,钱昌云感到很满足:“现在儿女们的日子都好过了,我们老两口晚年的生活也不用愁了。我们农民只有一个心愿,就是国家安定太平,我们的生活也会越来越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