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 乡镇网闻  > > 【专题】仙岩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  > > 解放思想大家谈
解放思想大家谈

李君如:今天,我们该怎样解放思想
来源: 作者:刘玉梅 2009年04月13日 

    李君如,中共中央党校副校长,研究员。全国邓小平理论研究会副会长 、中国改革开放论坛副理事长。

  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1991年度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获得者、1992年度全国“五个一工程”优秀论文奖获得者、第11届中国图书奖获得者、第二届(2005)中国发展百人奖获得者。

    解放思想必须落实到解放生产力上来

  记者:今天解放思想的目的是什么,最终的落脚点应该在什么地方?

  李:解放思想不是抽象的概念,而是和党和国家一个阶段的中心工作紧密相连。解放什么总是根据各阶段的中心任务和存在的问题决定的,今天的解放思想主要是围绕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目的在于更好地把发展转移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通过深入地调查研究,集思广益,研究和寻找解决发展中所遇到的矛盾和问题的方法、措施和制度。

  记者:您怎样看待社会上,包括学界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观点和声音?

  李:解放思想要落实到并体现在解放生产力上。而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坚持改革开放。通过改革来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并不容易。改革开放过程中的风风雨雨,我们都共同经历了,谁也不会忘记。对于今天我们改革攻坚过程中面临的这样那样的问题、风险、挑战和考验,我们必须认真对待、认真解决,绝不能掉以轻心。但是,对于这些问题的分析,要实事求是,是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不要以“反思改革”为名否定改革的方向和道路。因为,正如党的十七大所指出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同时,“改革开放作为一场新的伟大革命,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不可能一蹴而就。最根本的是,改革开放符合党心民心、顺应时代潮流,方向和道路是完全正确的,成效和功绩不容否定,停顿和后退没有出路。”这些重要论断,是我们研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的科学指南,必须牢记。事实上,我们的改革开放尽管有许多令人揪心的问题要研究和解决,但谁也不能否认,这30年,中国的社会生产力能够获得“魔术般地”发展,靠的就是改革开放。

  历史,无疑是最好的老师。我们要把这30年放到1840年到1949年和1949年到2050年这两个100年的历史长河中去考察,我们可以看到,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历经磨难的中国人已经站起来,富起来,抬起头走向世界,中华民族已经走上了成功的复兴之路;再把这30年同改革开放前的30年相比,我们还可以看到,中华民族能够走上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复兴之路,靠的是改革开放,靠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记者:今天,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的十七大提出了“继续解放思想”的战略部署,其深层意义在哪里?今天解放思想应该重点解决什么问题?

  李:30年前的真理标准讨论引发的思想解放运动,以及之后的历次思想解放,给我们一个十分重要的启示是,解放思想必须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及其具体表现出发,落实到并体现在解放生产力上,在今天,最重要的,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

  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毫无疑问,要从我国现阶段的基本国情出发。对于现阶段我国基本国情的认识,有这样两点是必须注意到的:一是我国依然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和落后的社会生产力之间的矛盾;二是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已经呈现出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的特征,这些阶段性特征都是我国基本国情在今天的具体表现。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我国经济社会在现阶段呈现出来的新的阶段性特征,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根据、实践基础和科学内涵,特别是其第一要义、核心、基本要求、根本方法作了深刻论述。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转变到科学发展的轨道上来,实现“以人为本”的发展,“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已经成为今天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任务。

  而要真正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这个“转变”,并不容易。最重要的,还是要始终不渝地坚持解放思想。因为,自从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科学发展观以来,一方面,我国经济社会在统筹发展中出现了许多积极向上的新气象;另一方面,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存在的一些深层次矛盾和潜在的风险仍然在发展,并且出现了许多新情况。实践告诉我们,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应该再来一次思想大解放。

  首先,从经济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胡锦涛总书记深刻地指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关键,是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也就是说,发展方式能否转变,已经成为科学发展观能否落实的关键。现在,我们尤其要把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由主要依靠第二产业带动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由主要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而任何一种经济发展方式能够持续地发挥作用,背后都有一定的思想和利益的驱使。因此,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总是与转变思想观念直接或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真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而不是仅仅在口头上讲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研究阻碍我们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旧观念,把我们的思想从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要求的旧观念中解放出来。

  其次,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问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进入21世纪以来,人民群众对于民生的要求,已经从80年代解决温饱、90年代“奔小康”,到今天要求政府提供更好更多的由全体人民共享的医疗、教育等公共产品。与此同时,解决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与社会之间的不平衡的呼声越来越高。党中央在这个时候提出要树立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不是偶然的。党的十七大要求我们把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内在地统一起来,以民生为重点加强社会建设,这就要求我们继续解放思想,把我们的工作思路从单纯抓经济转变为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上来。这里的复杂性,在于我们既要从全局出发解决这些难题,又要考虑到各地的经济发展状况和财力各不相同,既不能因循守旧,又不能脱离现实。实事求是地解决好现阶段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的问题,也有一个思想解放的问题。

  再次,从政府治理的角度来看,我们必须在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问题上来一次思想大解放。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好,经济与社会统筹发展也好,都离不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都离不开改革开放。我国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为目标的经济体制改革,从农村起步,转入城市以后就以国有企业改革为重点。3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告诉我们,国有企业改革每推进一步,都离不开政府改革的深化。党的十七大提出,十七届二中全会部署的,并由全国人大审议通过的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是以转变政府职能为重点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这场被人们叫做“大部门制”改革的国务院机构改革,发生在经济体制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接合部,既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又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内容。这次改革将努力建设一个服务政府、责任政府、法治政府、廉洁政府,并将按照权力制约的原则,形成决策权、执行权和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机制。这里讲的“建设”,实际上是“政府的转型”,是非常深刻的改革。许多国家改革的历史表明,实行大部门制度是一场很不容易的攻坚战。因此,我们必须以思想解放为先导,以科学发展观为指针,破除长期以来形成的全能政府等不合时宜的陈旧观念,树立政府治理新理念,扎扎实实地推进这场深刻的改革。

    实现人的解放是解放思想的关键

  记者:有观点提出,新一轮解放思想最根本的问题是实现人的解放问题,您在一些文章和报告中,也强调最大限度地实现人的因素的解放,是解放思想中生产力要素解放的根本,那么,为什么实现人的因素的解放在解放思想中如此关键,能谈谈您这方面的具体想法吗?

  李:社会主义的任务,不仅要使生产力中的人成为推动生产力发展的主体,而且成为在生产关系乃至整个社会关系中都成为具有创造力的主体,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持久地推动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我们讲“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一个重要的任务,就是把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解放出来,使现实的人成为生产力发展和社会发展的主体。这可是一篇大文章!要做好这篇文章,除了要不断推进和深化经济体制改革,而且要配套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先进文化建设和文化体制改革、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体制改革,在全面改革中整体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

  首先,要深化政治体制改革,人的因素的解放与经济体制有关,与政治体制也有关,与民主政治的发展有关;其次,要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人的因素的解放与人的素质的开发和提高,即与教育、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有关;再次,要加强社会建设,形成利益协调机制,人的因素的解放还与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包括解决好城乡之间、地区之间、经济社会之间的发展不平衡问题,化解社会矛盾有关,即与社会和谐有关。这里,我把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的建设和发展,都同社会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特别是人的解放和发展联系起来,是因为只有这样来考虑问题、指导改革、部署工作,才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有机地统一起来,才会不迷失改革的方向从而确保改革的成功。我们过去说过,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变革,是历史唯心主义的“空想”。同样,离开生产力的发展抽象地谈论民主政治、先进文化、和谐社会等等,也要当心陷入这样的“空想”。所以,只有把社会生产力中“人的因素”与“物的因素”有机地统一起来,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中“以人为本”的原则与“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原则有机地统一起来,才能更好地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才能在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我理解,这就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提出来的一个深刻背景。

    解放思想需要坚强的党性做保证

  记者:新一轮解放思想开始以来,在有些地方的有些干部中,存在一种叫得响,做得少,甚至是只说不做的现象。口头上大喊解放,实际上保守依旧的现象并不是个别,您认为怎样才能保证把解放思想落到实处,真正达到扎实有效?

  李:我认为,解放思想,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科学发展是相当不容易的事情,它需要坚强的党性做保证。因为,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地方利益、部门利益是不完全吻合的,怎样统筹城乡之间、区域之间、经济社会之间、中央地方之间以及干部和群众之间的一系列矛盾问题,是解放思想,科学发展中碰到的最难的问题。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是以人为本,是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这一目标中的任何一项的落实都不可能一蹴而就,都需要做很多方面的工作和努力。这中间需要打破很多的传统观念和做法,改革的力度和难度都相当大。所以,要保证解放思想和科学发展真正落到实处,有几个方面的问题需要强调。其一,在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过程中,做表面文章,说一套,做一套,这种风气蔓延下去,比什么都可怕。目前有些地方之所以存在说一套,做一套的形式主义现象,主要是因为对科学发展观没有很好地理解和掌握,因而,进一步做好科学发展观的宣传工作非常必要;其二,要完善贯彻科学发展观的考核体系,包括上级对下级的考核,群众对各级政府、各部门的考核。这方面的工作其实有的地方已经开始做了,像江苏的群众给领导干部打分,就是对干部考核的一种形式,也是一种有效的探索,各地都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探索一些考核的办法和措施;其三,要健全考核监督机制,建立一套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考核机制体制。建立一套科学发展观的考核体系对我们今天科学发展观的贯彻落实很重要,也很必要,因为只有建立了一个体系,才能有一个评判的标准和依据。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机关,一个领导的工作做得如何,也就有了一把衡量的尺子。无论上级领导,还是社会各界群众,谁都可以随时拿起这把尺子对各单位、各部门的工作进行监督和丈量。

    要发挥好群众在解放思想中的主体作用

  记者:目前,河南各地都在开展以实现“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为目标的思想解放大讨论,您怎样看待这种大讨论的作用和意义?您对河南思想解放向深度推进,进而有效推动生产力的解放有何具体的意见和建议?

  李:改革开放以来,河南取得了历史性的进步,几任省委书记都为河南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都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很好的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河南在以往发展的基础上,取得了新的进步,为以后的进一步发展和腾飞奠定了基础。十七大以后,我曾到英国,当时英国有人提出,中国经济会不会像有些国家一样发展一段时间以后就会停下来,我就说,中国经济好像一个动车组,动车组和传统火车不同,传统火车是靠火车头带动其他车厢,而动车组则除了车头之外,有的车厢也有动力。十六大以前,我们中国经济快速发展,除了火车头拉动以外,广东、福建、江苏、浙江、上海等车厢也有动力,因此,中国经济得以以百分之九点几的速度发展。十六大以来,我国经济到了两位数的发展速度。为什么,除沿海省份以外,内地许多省份也在扮演着重要的加速角色,加入到快速发展的行列,在这个快速发展的行列里,河南居于重要地位。

  这些年河南的发展围绕解放思想、解放生产力的主线,做了许多好文章。其一,工业、农业协调发展,耕地没减少,粮食没减少,工业发展上去了。其二,实现了经济、文化的比翼齐飞。文化不可小看,文化决定人的素质,而河南人的素质关系到河南改革发展的状态,这些年,河南经济文化的比翼齐飞, 塑造了河南新的形象。其三,城镇化、工业化、市场化的相互联动。河南能取得如此好的成绩,是有不少经验值得总结的。今天,我从郑东新区的CBD中心区经过,看到那里的状况已和发达省份的工业区相当接近。此外,中原城市群的形成,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以及工业发展也都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这些成绩都可圈可点,有不少值得总结的地方。

  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目前,河南正在进行以“三新”大讨论为主题的新的思想解放,说明河南省委马克思主义自觉性较强 ,没有停留在已有的成绩上,而是以思想解放为契机,以新崛起为目标,以新的解放为动力,这是一个很好的思路,对于河南今后的发展一定会带来积极的效果。我相信,省委、省政府和各级干部群众一定会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在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方面创造出很多更好的经验。希望河南这个中原大省能在进一步的解放思想中,给东西南北创造出鼓舞人心的经验。

  我认为,在新的解放思想过程中,党委、政府树立开拓创新精神是关键,而群众的主体作用决不可忽视。一个地方的发展如果没有广大群众的自觉参与是不可能成功的,河南的这次“新解放、新跨越、新崛起”的思想解放大讨论,就是要让每一个人都知道河南所处的方位,让每一个人都知道今后河南的发展目标,让每一个人都了解自己在河南今后的发展中应该做些什么。如果每一个人的积极性、创造性都发挥出来了,那么,不仅党委、政府的决策能够得到很好的贯彻,而且能够创造出乎意料的奇迹。因此,群众是思想解放的主体,解放思想要充分发挥好群众的参与和推动作用。 


编辑:李航程


嵊州新闻网主办 http://sznews.zjol.com.cn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