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 乡镇网闻  > > 【专题】仙岩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试点工作  > > 妩媚仙岩
妩媚仙岩

【第一章】新村概况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09年05月07日 

第一章  新村概况 

【西一片】

西 鲍 村 

西鲍村距市区约11公里,建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村落三面环山,青山环抱,前依剡溪,后靠嶀山,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鲍氏从天台迁徙到剡溪东岸定居,是为鲍村。后子孙繁衍,住宅扩建到剡溪之西,居东者叫东鲍,居西者叫西鲍。两村隔江而立,遥相呼应。西鲍村面积1.3平方公里,有水田208亩、旱地50亩、茶园130亩、山林1500亩,是个典型的山区村。上三高速、104国道横穿村前,交通便捷。

西鲍是“唐诗之路”中可圈可点的重要一站。据考证,从谢灵运开始,唐代先后有312位诗人从西鲍走过,包括孟浩然、刘禹锡、杜甫、骆宾王、贺知章……当然,还有李白。西鲍东邻剡溪——也就是李白诗中“湖月照我影,送我至剡溪”中的剡溪,三面环山,占尽江南风光的秀丽、旖旎。

西鲍村虽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但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的西鲍村还是一个贫穷得叮当响的困难村。村里人多地少,村里房屋道路破破烂烂,人称“有囡不嫁西鲍男”。 世代受穷的西鲍人穷则思变,他们开始一系列摆脱命运的探索,曾尝试种香菇、办窑厂、做米面、养兔等多种事业,竭尽所能。然而这些事业并没有起色,更没有让西鲍人走上富裕之路。经过不懈努力,勤劳勇敢的西鲍人逐渐把握住自己的命运。上世纪80年代初,西鲍人用难以想象的勇气,克服重重困难,劈山30亩,创办全村首家工业企业——嵊县造纸厂。幸运的是,造纸厂在当年就实现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从此,西鲍村走上了强村富民之路,实现从全镇最穷村到最富村的跨越式发展。从那时起,村两委会更加坚定工业强村的发展战略,全力扶持企业发展。他们不断加大企业技改投入力度,通过技术改造来扩大企业规模,改进产品结构,提高科技含量,使企业迅速由小变大、由弱变强。如今的绍兴市造纸厂,已发展成为年销售收入超亿元的股份有限公司,成为绍兴市的龙头企业。同时,在该龙头企业的带动下,全村个私经济得到迅猛发展。浙江威力锻压机床厂、仙岩纺织服装有限公司、西鲍水暖管厂等一大批规模企业应运而生,形成纸业、机械、丝织、橡塑胶制品等多行业共同发展的新格局,村已拥有集体、个私工业企业12家。尤其是浙江威力锻压机床厂年销售收入超亿元,已成为嵊州市机械行业的龙头企业。而工业经济的发展,又带动哺育了一产和三产的稳步发展,使西鲍村由一个典型的农业村发展成为一个工农并举、三个文明协调发展的小康村。

依托工业经济强有力的支撑,西鲍村在新农村建设方面起步早、规划好、成绩显著。西鲍村1990年就制定农村发展规划,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村民集居工程、村庄美化工程。如今的西鲍村,是一个深藏于高耸的牌楼之后、三山怀抱中的世外桃源。从牌楼下沿着一条不宽的马路向村子坐落的山脚进去,广玉兰、紫薇立于道路两旁,落英缤纷,现代农民别墅依山而建,山色苍翠。村子前方,便是由省工业设计院设计的村公共服务中心。该中心共投资180万元,建筑面积2200平方米,中心广场2000平方米,内设一厅七室三中心。服务中心门口立着一些蘑菇型的雕塑,旁边有一些城市公园小区常见的健身器材。每到夜幕降临的时候,前来锻炼活动的人使这里热闹非凡。西鲍村非常重视丰富村民的业余精神生活,组建了篮球队、乒乓球队、越剧演唱队、民乐演奏队等,经常开展各类比赛活动,营造安居乐业、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村里还活跃着一支“党员夜访团”,村里党员利用晚上时间去村民家访问,解村民生活生产状况,帮助村民解释、答复他们关心的问题。

西鲍变化覆地翻天,群众脸面喜地欢天。2008年,全村实现工农业总产值4亿元,村集体经济可支配收入140万元,农村人均收入超万元,90%以上农户住上新楼房,自来水、有线电视、电话入户率均达100%。经过多年的发展夯实,西鲍村基本实现了“农村经济工业化、村庄建设城市化、农民生活小康化、生态环境园林化”,先后荣获国家级交通安全村、国家级生态示范村、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省级先进基层党组织、省级示范村委会、省级民主法治村等称号。

几十年的科学发展,西鲍村民已经走出一条辉煌的康庄大道。在建设更加和谐富裕的新西鲍征途中,聪明勇敢的西鲍人披荆斩棘、迎难而上、开拓进取,正在努力地建设着、收获着、跻攀着。

(魏鑫钢)

 

仙 岩 村  

 

仙岩村现有247户、627人。耕地面积158.8亩,其中水田138.8亩、旱地20亩、林地1812亩、水果面积10.5亩。这几年,该村积极发挥农村基层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着力提升村民综合素质。2008年,该村村级可支配资金收入达50.87万元,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15.3元,已连续三年被评为嵊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和先进集体。近年来,在村两委会的领导下,该村重点抓好了以下四方面工作:

完善基层组织建设。该村加强对农村基层干部的培训,切实提高培训针对性、有效性和实用性。通过“开培训班、远程教育、流动党校”等方式对农民进行实用技术培训,培育新型农民,帮助农民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党员服务农民群众和“带头致富、带领致富”的本领,当好农村发展和农民增收的领路人。着眼于管理民主和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加强基层组织凝聚力。加强以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建设,改进农村党组织的活动方式和工作方法,有序推进村民自治,健全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制度;发挥党员在农村脱贫致富、传播先进文化、科技示范方面的先锋模范作用,增强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力。

发展经济增加收入。该村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并把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增加集体和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生活水平和质量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该村工业集聚区的基础设施逐渐完善,有8家企业落户,其中产值上亿元企业5家;另外,仙岩个私经济蓬勃发展,形成“家家办工厂、人人干事业”的良好发展氛围。

整治村庄优化环境  。该村坚持以人为本,打造新农村建设示范村,从清垃圾、清污泥、改水、改厕等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事情做起,狠抓“五改一化”(改水、改路、改厕、改线、改房、实现环境美化),基本破解垃圾乱扔、人畜混居、房屋杂乱等难题,居住环境不断改善。2008年,投资180万元全面完成自来水改造,家家都用上南山水库直供水;村庄主干道全面完成硬化;投资15万元新建7个封闭式垃圾站、2个生态公共厕所;自来水入户率和农户卫生厕所改造率均达100%;实施路灯亮化工程,安装路灯12盏;投资40万元完成镇中心休闲公园及村庄主要道路绿化。抓紧实施旧村改造工程,总投资800多万元,累计拆除旧房共计12000平方米,进一步加快小康农居样板房建设,第一期已完成5幢现代式小康农居样板房,第二期50多套样板房也在筹建中。

繁荣文化村风文明。该村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引导村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培养文明健康的生活方式,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新农村。利用农民培训学校组织开展技术培训和理论素质教育;多次组织村民到奉化滕头村、黄泽坎头村学习考察,引导群众树立开放意识,转变思想观念;利用村远程教育的资源,每月开课一至二次,增强农民的科学文化和文明礼仪知识;村里统一为家家户户订阅《绍兴晚报》,并利用黑板报、标语、宣传栏等各种宣传阵地,宣传党的方针政策。投资建立农家书社、电教室、活动室及乒乓球室,购置配备电视机、球桌、报刊杂志等设备,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 

 (张 玮)

 

新 岩 头

 

新岩头村是2008年4月由原狮岩坑村、岩头村合并而成,共368户、938人口,下设8个村民小组,中共党员49人,其中预备党员3人,2008年人均收入5159元。村现有土地面积1315亩,茶叶面积77亩,产量4.2吨,产量0.6吨,山林1802亩,水果495亩。

新岩头村最醒眸的是山清水秀。狮岩坑村左仰狮岩,右负象鼻,后连伏虎,中匝犀牛,历来被称为风水宝地。新岩头村近几年着力推进新农村建设,先后获得“绍兴市卫生村”、“嵊州市文明村”、“嵊州市学习型村”、“嵊州市远程教育示范点”等荣誉。

新岩头村是典型山区村,以前集体经济薄弱,几十年间村容村貌不曾有过改变,但在近两年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日新月异的变化,这固然有党中央好政策的原因,更是有一个有所作为的好支部、好村委,他们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生态立村、经济强村、文化名村、和谐新村”建设与发展目标,取得了引人瞩目的成绩。

抓组织建设不放松。加强农村组织建设既是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需要,也是进一步提高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的需要。从本村实际出发,我们主要从三方面进行完善。一是加强对党员的管理工作,不定期召开党员大会,学习政策、理论等,并严格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发展党员;二是完善村民委员会工作制度,理顺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关系;三是积极引导村民委员会在党的领导下开展村民自治,村支部积极支持村委会的工作,使一些应该由村民民主决定的问题,都按民主程序,进行民主决策,完善村民自治制度。

抓环境整治不松懈。村里把环境卫生整治工作作为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牢牢抓在手上,在全村范围以“硬化、绿化、净化、美化”为重点内容,扎实开展新农村建设。一是完善基础设施。基础设施建设是改善乡村面貌的治本之策。近两年来,我们在基础设施建设上狠下功夫,一大批基础工程相继完工,投入约50万元完成自来水工程改造;投入约7万元进行绿色公墓改造;投入约50余万元完成东大塘里、外坎砌筑及里坎旧屋的拆迁工程,今年拟投入20万元对其进行绿化和环线道路硬化;投资35万元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工程,这些工作的完成得到了广大群众的认可和好评。二是建立卫生长效机制。村里专门聘请保洁员和垃圾清运员,具体负责环境卫生保洁、垃圾清运日常管理工作;加大经费投入,不断完善卫生基础设施建设;定期开展环境卫生专项整治活动,重点清理道路两边的暴露垃圾、卫生死角;积极开展爱国卫生月等活动,统一组织除“四害”,确保群众的健康安全,并于2008年12月通过绍兴市卫生局的验收,被评为绍兴市级卫生村。

抓文化繁荣不松劲。新岩头村历来重视文化投入,“再穷不能穷教育”这句话在村民心中一直有特殊的地位,据村中老人统计,在恢复高考制度以来,单一个狮岩坑村就培养出约三十个大学生,其中博士后2人、博士1人。而今在新农村建设中,村两委会也是一直强调用两条腿走路,在抓经济建设的同时,也决不放松文化方面的投入。一是投入约25万元修缮村里的祠堂并加以充分利用,把正厅辟为村活动中心,配备康乐桌、乒乓桌、电视机等设施,大大丰富村民的业余生活;二是把祠堂左边厢房按照市统一要求,开辟为“农家书社”,新岩头村因此被评为嵊州市首批十个“农家书社”示范点之一,现已有藏书约千册,农家书社的成立,进一步丰富了农民的文化生活,让他们在侍弄庄稼之余,又在遍地书声中塑造出另一种精神风貌。三是发扬岩头人不屈不挠的革命精神,投资10万元把右边厢房建成“岩头部队陈列馆”,详细叙述岩头部队的产生、发展、壮大等各个阶段的情况,这一幅幅历史图片重现烽火岁月中革命军人的戎马生涯,也吸引大批后人前来缅怀参观。岩头部队陈列馆比之“石璜缴枪纪念馆”资料更详实、内容更丰富,而且现在还在进一步完善中,努力建成为全市最好的红色教育基地之一。

抓经济发展不动摇。以往由于底子薄,起点低,主要通过争取项目获得拨款,但随着村庄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从投资环境和条件等方面都有改善,正在策划结合实际开发个私集聚小区,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目前,新岩头村正以崭新的面貌、焕发的姿态、最大的热情,全力建设成一个环境优美、民富村强、民风淳朴的现代化新农村。

(陈西洋)

                                         

 严 坑 村

 

严坑村位于仙岩镇最南端、104国道边,距市区约9公里。田地面积近300亩,茶叶40余亩,共100余户人家,300余人口。2003年12月,为配合绍兴市重点项目工程的建设,即在严坑村建造占地300余亩的“嵊新污水处理厂”,严坑村整村迁移。新村位于剡湖街道里坂村和八里洋村之间,由市建设局和市小康办统一规划设计,于2005年8月份开始动工建设。新村占地78亩,规划新建民居房92套,24958平方米,老年公寓楼92套,9200平方米,公共服务中心一幢,2400平方米。

严坑村原名雁坑村,到土改时期更名为广坑村,后被人们改称严坑村。相传,500多年前村里只有一条河,名埠头河,此河与剡江相连,船行到这条河时,得众人拉纤绳而过。后来王、史两家在河的两岸盖起房子,从此有人家,姓氏也从原来的两姓氏到现在的二十二姓氏,河也慢慢变成一条弄,故有“严坑一条弄,讨饭不断种”的说法。解放前村里没有水库、河流,太阳晒几天,田里就裂开大口,庄稼成活率不高,产量也很低,根本不够人们填肚子,所以很多人不得不出去要饭。还有“十三亩半田,两只半饭篮”的说法,即那时村里仅十三亩半粮田,只有马氏与王氏各有一只饭篮子,够填肚子,其他零零碎碎的人家加起来也就半只饭篮子,有上餐没下餐。

解放后,村里兴起挑水库热。勤劳的百姓们凭着自己的双肩在几年时间里挑起西坑水库、凤鸣水库、大岙水库,彻底解决水缺乏的问题。后来又开垦大片荒山,呈现“处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景象。于是就有了“严坑一条弄,户户有田种”的说法。从此,人们再也不用为填不饱肚子而发愁。后来,村民们又做起卖柴、挑盐的买卖,百姓的生活越来越宽裕。

直到今天,村民们才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他们盼望着早日入住新村,团聚在新村、在新村。                

  (金湘煜)

 

强 口 村

 

仙岩镇驻地往西2公里,便是强口村。全村现有3个村民小组,常住人口790多人,山林面积1812亩、耕地面积423亩。2008年村级经济总收入达到750万元,人均经济收入6881元。2001-2002年强口村被评为“嵊州市文明村”,2005年至2006年连续两次被评为镇级文明村,2008年度被市委评为“嵊州市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直以来,强口村是个农业大村。由于信息闭塞,种植品种单一,全村经济发展非常缓慢,集体经济薄弱,村民全靠仅有的责任田维持生活。近年来,村干部调整发展思路,明确“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目标,一方面根据市、镇加快农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经过调研分析,建立100余亩的冬枣示范基地;另一方面攻坚克难,盘活集体资产,增加村级收入,积极招商引资,寻求企业落户强口,共同发展。

近两年来,强口村始终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深化改革促发展,改善环境求发展,突出干部抓发展,使得全村经济和社会事业都呈现持续增长的良好态势。投入资金30多万元实施改水工程,实现全村住户用上南山水库水;加快实施旱厕改造,逐步提高卫生厕所的普及率;积极整治村容村貌,争取资金30多万元整修硬化村级道路3000多米,安装排水管道2000多米,并组织村民清理渠道。“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可谓人尽皆知,但是由于条件的限制,群众获取的知识极为有限,村两委急群众之所急,在发挥远程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多次邀请市、镇两级的专家来村进行实用技术讲座,村人均收入大幅度提高。

致富谋民利、思源办实事。村两委会在大力发展农村经济的同时,积极推进全村的精神文明建设。注重对全体村民的教育,充分利用农闲时节,以村民大会的形式,先后请镇司法所人员来宣传各种法律法规,使村民法制意识明显增强。大力构筑精神文明载体,修建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室,健全文化设施;坚持易风移俗与树新风结合,提倡丧事简办,喜事新办。帮扶弱势群体,构建和谐村居。逢年过节,村里均给十几户困难户、贫困户送去救助金及食用油、米、面等生活用品,让他们切实感受到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与关爱。 2009年春节期间,还邀请市越剧表演艺术团来村表演节目,更是受到村民的极大支持和欢迎。

强口村得以如此快速发展,离不开村里一支优秀的党员干部队伍。强口村2003年成立党支部,现有党员33人。村里通过开展“支部活动到我家”、“我是一面旗帜向我看齐”、“无职党员定责上岗”等主题活动,增强党员的荣誉感和责任感。党员是群众最信任的代表,也是全村开展各项工作的主力军。2008年,强口村根据农村实际,设立两个“党员义务岗亭”,不仅拉近党员与群众之间的距离,密切党群关系,“为民服务”更加落到实处。岗亭已接待群众达156人次、处理问题18起,有效地发挥了党员在“三个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海不辞水,故能成其大;山不辞土石,故能成其高。”前进中的强口村真诚欢迎各界人士到强口,与勤劳聪慧的强口人共创明日辉煌。

(章炜聪)

  

王 树 村

 

王树村,2007年9月由原上王舍村、中王舍村、下王舍村和梓树村四个村撤并而成,现共有农户312户、908人口。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1268.3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350元,在全镇属居中水平。王树村位于西鲍村北面,与张溪村隔江相望,曹娥江从村前穿流而过,清风水利枢纽毗邻而建,104国道穿村而行,交通便利,环境优美。

王树村是仙岩不多的平原村之一。全村共有林地面积3250亩,其中生态公益林面积占一半以上。另有园地83亩、茶叶75亩、耕地391亩,人均资源占有量相对欠足。

公共事业逐步发展。全面落实两项保障制度,一是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使村民享受合作医疗的保障,减轻因病致贫的影响;二是政策性住房保险制度,村出资为农户建立住房保险,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在有限的村级集体经济中,村还专门切出资金,完善公共卫生设施,建立垃圾站房8个,配备保洁员4名,定期清理村内垃圾,保持整洁、干净的环境。同时,加强对农村弱势群体的扶助,建立农村70岁以上老党员老干部关怀制度,不定期开展慰问。

自然风光引人入胜。王树村境内有两大瀑布,分别位于原下王舍村的五分头瀑布和原梓树村的滴水岩瀑布,这两大瀑布与西鲍村的石大门瀑布形成连线三大瀑布群,引来许多人士参观。其次是建在下王舍村的著名经济学家、教育学家、中国人口学会名誉会长马寅初(1882—1982年)墓。1982年,马寅初先生在北京病逝,享年101岁。根据他的遗嘱,骨灰一半葬在北京八宝山,一半运回嵊州安葬。其一部分骨灰遵照他的遗嘱葬于下王舍村其母亲的墓旁。马寅初墓建于1983年,在苍松翠竹之间,墓作平台式,方形,用水泥浇成,墓碑上镶嵌马氏瓷像,正中为“马公寅初之墓”六个大字,墓简朴如其人。墓地四周古松参天,红枫遍山,左侧山弯处有石崖瀑布,清流淙淙,环绕墓前,景色秀丽。

村庄建设扎实推进。随着104国道拓宽改道工程的实施,王树村的部分土地和房屋在改道规划之中,村在积极配合做好相关政策处理的同时,全面开展新村规划,以拆旧建新为抓手,一手管理好新小区建设,统一样式和建造标准;一手严格按照拆旧原则,实行一户一宅。同时,配备好水、电等基础设施,努力建设美好家园、宜居乐园。

(王廷祥)

 

张 溪 村

 

张溪村位于镇西,三面环山,土壤肥沃,环境优美,民风淳朴,清王公路自村口而过,交通便捷。全村由原张岙、嵊溪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村民委员会驻原张岙村。全村区域面积约5.1平方公里,共348户,1002人,耕地面积776.8亩,山林4672亩、果园60亩、园地322亩。全村以蚕桑和种植为主,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80万元,人均收入6250元,是个典型的农业村。

据传,祖先为繁衍生息,来此处看看土地肥沃,就择地定居,取名“张岙”。“张”,当地方言是看看的意思。后来因地处山麓,就把“沃”改成“岙”。

近几年以来,该村在仙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科教文卫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

经济有新发展。张溪村地处偏远,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落,集体经济薄弱。全村主要以发展农业为主。茶叶面积161亩,水果面积6亩,其中蚕桑为农业发展之重,2008年全村蚕茧345张,产量达13.41吨。在大力发展农业的同时,各家各户也自谋出路以提高生活水平。外出打工者甚多,同时也有在家自办纺织工厂、个私企业等,促进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的多元化发展。

民主有新进步。张溪村党支部始终坚持加强党的领导和为人民服务相结合,坚持抓人和抓机制相结合,坚持务虚和务实相结合,努力使各项工作在实践中得到落实,在落实中得到推进。加强农村党员党性教育,提高基层党组织战斗力。2008年5月,组织开展行政村调整后的第一次村两委会换届选举,成功选出新一届两委会成员,其中支部书记和村主任继续连任。新班子上任后,不仅正常开展日常性工作,还解决一大批积累性矛盾,真正达到“平稳中换届、换届后提高”的预期目标。

设施有新完善。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村庄面貌焕然一新。2004年,投资63万元对张岙桥进行修葺,并投资25万元硬化道路。为进一步美化村容村貌,还专门聘请专人负责村内卫生,进行垃圾集体清理,实行日产日清模式。为改变全村历年来靠山取水的现状,村两委会大力筹措资金修建水库,保证家家户户能吃上放心水。

文明有新提高。发展科教文卫,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张溪村于2008年重新修葺村务办公楼,内设老年活动室、村务办公室、综合会议室等。医疗卫生条件也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走入农村,2008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2%以上,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充分保障。

张溪村两委会一班人正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新农村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为目标,以饱满的工作热情,带领全村广大群众向更新更高更强的目标迈进。

(章一品)

 

大 东 村

 

大东村由大地坪村和东鲍村合并而成,位于上三高速东侧,紧邻曹娥江。行政村撤并后共390户、962人,党员43人。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为732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00元。山林资源比较丰富,林地5804亩、园地347亩,是典型的山区村。

村民种植蚕桑的历史较为悠久,以往50%以上的农户养殖蚕桑。因经济效益、环境等因素的影响,现规模逐步缩小,基本每年养殖的蚕桑在160张以上,桑地面积150亩左右。

村民的主要农业收入来源于茶叶,全村共有茶园374亩,主要产龙井、辉白等,2008茶叶产量达36吨。近年来,村民不断改进茶叶品种和质量,并依托茶业合作社和名茶市场,茶叶附加值逐步提升,已占农民农业总收入的40%左右。

村级经济稳中求进。大东村无工业经济基础,村级集体经济较为薄弱。近年来,村充分挖掘自身资源,通过退宅还耕、园地整理等项目的实施,逐步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为推进村级公益事业的发展奠定基础。2007年至 2008年,村分期实施园地整理100多亩,既改善土地种植条件,也很大程度上为村级集体经济“开源”。

社会事业日益发展。投资2万元,对村级办公用房进行修缮,并设立老年活动室、会议室、计生服务室等,为开展各项服务活动提供公共活动场所。投资8万元,改造全村自来水运输管网,扩大水源,保证旱季自来水供应的畅通。投资3万元,新建村公共卫生设施,建立公厕1只,垃圾收集站房(箱)5只,并配备保洁员1名,负责定期打扫清运垃圾。投资5万元,在市航管站的指导和帮助下,及时更新埠头的轮渡船只,在提供村民出行便利的同时,最大程度上保证其出行的安全。

新一届村级班子成立后,根据本村实际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理清村庄发展思路,制定一系列实事工程,将新建村级办公用房,继续开展土地整理项目,建设“农家书社”,完善远程教育网络,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徐全焕) 

 

 

(二)西二片 

舜 皇 村

舜皇村由原王舍岗、石坑、舜皇山三个村合并而成,全村总户数332户,883人,茶叶生产是该村的支柱产业。舜皇村近年来先后获得“嵊州市文明村”、“嵊州市级文化村”、“绍兴市级卫生村”、“绍兴市环境整治示范村”等称号,并被冠名为“嵊州市金钱松自然保护区”、“绍兴市金钱松自然保护区”。

该村地处嶀大山上,村庄群山环抱,山清水秀,生态环境优越,人居环境舒适。同时由于山高路远,农业基础设施脆弱,青壮劳动力和能人外流,村级集体经济薄弱等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新村成立后,新村班子面对现实,扬长避短,以饱满的热情,全身心投入到新村工作中去。目前,该村班子之间团结一致,党员干部以身作则,广大群众积极参与,实事工程扎实推进。

    新村成立后,围绕新村发展,确定“生态立村、茶叶强村、开放兴村”的发展战略,以及“形成优势、提升质量、培育品种、集约发展”为主题的“茶叶兴村、产业强村”工作思路,充分挖掘境内茶叶资源,以“科技化、良种化、名优化、绿色化、产业化”为重点,做深做大“舜皇云尖”品牌。创集聚小区,建茶青市场,大力发展白茶等名优茶基地,促进茶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拉长茶叶产业链,使茶叶生产分工更细、茶叶从业人员更专业、茶叶质量更优质、名茶效益更明显。全面加强公益林建设,充分挖掘该村丰富的坡地资源,做好“山”字文章,做大高山蔬菜基地,鼓励村民发展毛竹、板栗等特色林业生产,增加经济收入,不断提高村民生活水平。

    舜皇村利用原有的山林资源,积极开展“绿色村庄创建”活动,逐步打造成城市边上的原始森林。舜皇村位于海拔600多米的嶀山上,因为独特的地理环境,这里山清水秀、空气清新。与平原地区相比,舜皇村发展工业并不具有优势,所以“绿色生态”一直是舜皇村的发展目标。除茶叶等传统产业外,舜皇村还有祖辈传下来的190多棵国家珍稀树种金钱松,其间还夹种着数量不少的青枫和桂花树。全村将保护金钱松列入村规民约,所有破坏者都要受到处罚。

新村合并后,村班子一直把实事工程和精神文明建设作为工作的突破口来抓。到目前先后完成如下工程:一是新村新区建设工程;投资28万元,已完成环村公路平基工程560米,并实施全面硬化工程。二是冬春两季绿化工程;投资9万元,已种植高档树木,国家二级金钱松1000枝,桂花树450枝。三是村庄环境整治、生活污水处理工程;投资19万元,埋设排污管道150米,新建公厕2处。四是修复水利工程;投资4万元对两只山塘水库进行除险加固,清淤扩容。五是路灯亮化工程;投资12万元安装路灯装置,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六是村中道路硬化工程;投资35万元完成村中道路硬化工程。七是停车场改造工程;投资3万元对石坑的停车场进行平整、砌筑外砼挡土墙,目前已基本完工。八是文化建设工程;投资近40万元在石坑、舜皇山建成两个文娱活动室,在中心村新建文娱活动室、培训室、老年活动室、计生服务室、党员活动室、新村办公室。九是投资68万元,新建个私集聚小区1500平方米。十是农民增收工程;去冬发展白茶基地100亩,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培育一只名茶品牌,建成一块合格白茶基地。

舜皇村正按照科学发展的要求,充分发挥行政村调整后的集聚优势,为经济社会和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而不懈努力。   

 (郑津津)

 

唐 天 竺 村

唐天竺村由原塘丘、天竺两行政村合并而成,地处仙岩镇最高海拔650米的高山上。全村共372 户, 1002人口,拥有六个自然村:石船、牛团岗、大清坑、背乡、湖塘、天竺寺。全村长年外出打工达360人,在家务农的大多年老体弱,2008年人均收入只有4820元;村集体经济薄弱,是仙岩镇村级经济最贫困村之一。

农户经济收入主要来自外出打工和炒制茶叶两块。各自然村之间交通不便,严重制约经济发展。2008年村级换届选举以来,村两委决心为摆脱贫困现状实干创业,在结对部门绍兴市公安局的帮扶下,仅一年时间,村容村貌和村民愿景都发生巨大的变化,取得可喜的成绩。

实施环村道路的硬化,解决村民行路难的问题。本来一到雨天,村内道路就泥泞不堪,一走就带起一腿水和泥,给村民的出行带来非常大的不便,也严重制约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因此村委会决定实施康庄工程,先对环村路进行整治,经过努力,环村道路已经完成硬化,现在村内道路的硬化工程也正在积极进行中,预计在年内就可以完成,为村民实现奔小康建造一条大路。 

实施村内道路亮化。2008年村里出资3万元在村主要干道内都建造路灯,给村民一个明亮而温馨的出行空间。

建造公厕和污水处理系统,对村内卫生进行集中整治。原来的唐天竺村既没有通自来水,也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厕,一到雨天村内很多地方就污水横流,给村民的健康带极大的困扰。村委会先是在2007年改造自来水,又在2008年建造公厕,而现在的污水处理系统的建造也已完成,一个整洁、卫生、优美的村容村貌正呈现在村民面前。

建造高山名茶基地,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靠山吃山,因地制宜,唐天竺村发挥自身高山无污染的优势,依托嵊州市“名茶之乡”的平台,2008年在村后荒山新建茶叶基地50亩,2009年计划扩建50亩,然后逐步与农户联合,改造原有品种,使之形成规模。预计这将每年给村集体经济带来万元以上的收益。

修建村“李氏祠堂”,丰富村民精神生活。该村距市区较远,文化生活贫瘠,村民空闲之余大多以打牌和麻将消磨时间。现已投资20万元,用于村祠堂主厅的修建工作,2009年完成剩余工程。祠堂建成后,将大大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而正在修编完善的家族宗谱也将起到很好教育意义。

在上级领导的关怀下,在村领导的努力下,在村民的积极参与下,唐天竺村在短短几年的时间里就取得非常大的成就,无论是修路、整治环境卫生,还是建造茶叶基地、修建祠堂,干了些惠及后人的大好事。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漫步从头越,相信唐天竺村的明天一定会越来越好。                                         

 (钱正能)

白 岩 村

 

白岩村距集镇约4公里。村落三面环山,青山怀抱,风景秀丽,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建村已有300多年的历史。徐氏世代定居于此,是为白岩村。后子孙繁衍,居上者叫上白岩,居下者叫下白岩。两村隔路而立,遥相呼应。

全村村域面积1.5平方公里,白岩村拥有农户256户,人口640人,主要从事制茶业和高山蔬菜种植,有水田409亩,旱地168亩,茶园525亩,果园266亩,山林5500亩,是个典型的山区村。

2006年实现康庄工程道路硬化,交通便捷。村所在地共有各类专业户20多家,主要从事种植业与养殖业。2008年人均收入达到5000元。历年来,白岩村先后获得“嵊州市生态村”、“嵊州市安全村”、“嵊州市优秀基层党组织”等多种荣誉。

近几年,白岩村加快新农村建设,在发展特色产业和完善基础设施及加快农村科教文卫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很大成就。白岩村一直把加快农业产业发展作为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紧紧抓住富民增收这一主要目标,在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带领下,成立仙白农副产品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已取得长足发展。

完善基础设施,加快推进新农村建设。白岩村在行政村合并后首先完成村集体资产的整合,有利于村统筹管理,2006年对通村公路实现改建和硬化,并兴建两个停车场,大大方便与外界的联系和经济往来。2007年对村办公室和老年活动室进行改造,使面貌焕然一新,让老年农民朋友在休息之时有可休闲娱乐之处。2008年村口至茶山的道路和村中道路实现硬化,总计约1.3公里,大大方便村民的出行和生产生活。2009年计划对剩余路段实行硬化,并改造村自来水管道。                                               

(竹  明)

谢 家 庄 

谢家庄村由原谢岩、施家爿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总区域面积3.53平方公里,村委会驻原谢岩村。2008年,全村共有250户农户,总人口620人,人均收入4820元。耕地面积465亩、茶叶面积371亩,产量23.5吨;山林面积5245亩、园地面积370亩。村经济总收入375万元。

谢家庄自古以来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剡溪支流强口溪源出于此,全长约5公里的溪谷中,两面山岩突兀,古木参天,遍山修竹。一条九曲回肠般的盘山公路,从谷底一直伸向天竺山顶,沿路风景,让人流连。沿路层层梯田蔚为壮观,飞禽叫声动听悦耳,俨然一个超逸尘世的清幽世界。“见水石清妙,徘徊不能去。”难怪当年谢灵运游历此地,流连忘返,在这里过起惬意的隐居生活。

2006年,投资660万元的天竺至谢舜公路完成全线20.6公里的路面硬化。从此,一条平坦宽敞的水泥路直通谢岩、施家爿,给谢家庄的全面新农村建设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谢家庄独特的地理优势、优越的气候条件非常适合特色农业的开发。优质的土壤适合茶叶的种植,茶叶作为本村的主打农业项目,作为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这里的气候条件也为高山蔬菜——作为近年来镇政府加大投入的新农业项目,在谢家庄得到扶植培育,生根开花,使得村民的收入年年递增。

谢岩,在古代可是个小有名气的地方。作为一代山水诗人谢灵运的隐居地,唐诗之路的重要一站,此地丰富的旅游资源不容小觑。我国山水诗的开创者、著名史志家和旅游家谢灵运慕名而来,曾在这里居住。这位晋代大文豪在其所著《山居赋》对这里就有述载:“在距嶀浦十里处的谢岩,有弹石处。”《剡录》云:“县北十五里有谢岩,灵运游此,四顾放弹丸,落此为祠。”《嶀山赋》曰:“灵运弹飞岩嶂,慕此堪栖。”村由此得名谢岩。

所谓弹丸石,即康乐弹石,传说谢灵运从嶀山东北放弓弹石,石头落在什么地方,就在这里建祠,供乡民烧香拜佛,普济众生。结果弹石落在谢岩,故在谢岩建祠。除弹丸石外,他还在这里建有石屋精舍,并且常来游憩。公元425年春,石壁精舍开始动工,“南檐临涧,北户靠岩”。石壁精舍建成后,从此“远僧有来,近从无缺。法鼓朗响,颂偈清发。”人迹罕至的谢岩顿然活跃起来。

古代的谢家庄有谢灵运到此隐居,当代的谢家庄也是出人物的地方,那就是围棋国手马晓春。多年来,围棋世界冠军马晓春是哪个村的人,嵊州一些马姓村子一直为此争论不休,一些村子在没有证实的情况下,将世界冠军的名字“揽”进自家村子。马晓春的父亲马尧祥曾多次到各地去考证“血缘”,但都没有结果。《剡溪马氏宗谱》的出现揭开世界冠军马晓春的祖先之谜。从此,这个被长时间无人问津的小山村再次散发出耀眼的光芒。

谢家庄村开展新农村建设以来,始终坚持古村保护和新村建设一起抓的方针政策,希望打造以“唐诗之路”旅游业为特色的文化古村。重新修订村庄规划,硬化道路,新接路灯,整修线路,接通自来水,新建公共厕所、垃圾房,改造村级公共活动室,古村焕发新颜。

2008年,谢家庄做了十件深得民心的实事工程:1、推行农村合作医疗保险。2008年全村共有人口640人,参加农村合作医疗保险达91%。2、办公室维修。投资9800元用于村办公室的维修。3、自来水工程。为进一步提高村民用水质量,投资8000元用于改造村内自来水管。4、退宅还耕。村里整理退宅还耕共2.5亩,总投入1.5万元。5、修理水库。为保障农田用水方便,投资3000元用于水库维修。6、古樟树的保护。保护历史古迹和文化遗产一直是我们的宗旨,村投资2000元用于保护古樟树。7、卫生整治工作。为提高村内环境卫生条件,村投资2000元用于改善卫生条件。8、修缮大会堂。投资2000元用于修理大会堂。9、路灯改造。村投资1500元用于整改村内路灯。10、改造老年室。投资500元装修村老年活动室,丰富老年人的文化生活。                                     

(王妮兰) 

 

(三)东一片

 

 

 

仁村位于嵊州市仙岩镇东面,距离城区16公里,四面环山,土壤肥沃,环境优美,民风淳朴。2008年行政村规模调整时由原仁村、曹家和下麻厂3村合并而成,共21个村民小组,615户人家,人口1624人,水田1114亩,旱地175亩,茶园435亩,果园74.4亩,山林4292亩,水面10亩,农村经济总收入2530万元,人均收入7300元。

根据《竹氏家谱》记载,宋徽宗时,驸马竹简官封都尉,因与奸臣蔡京不合,辞官隐居剡县。见禹山山明水秀,甚宜耕读渔樵,遂安家落户。第七世孙竹禹均迁居至此,为继承和发扬先祖积德、慈仁、信义相先的风尚,故名仁村。人们还有“禹山仁村”之称。

近几年来,该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在发展特色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加快科教文卫发展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一定成效。

仁村是个典型的山区村落,全村以农业发展为主。投资70万元修建农田机耕路和水库,共完成机耕路1300米,兴修水库5个,保障农田灌水和抗洪需要,大大改善农民的生产条件,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投资250万用于村基础设施建设,村内主干道路面实现硬化,道路两边都种植花草,实现绿化,并在村内安置35个路灯。修建公厕2个,安置垃圾桶8个,并请专人负责日常工作。

该村干部以提高农村经济收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认真落实各项有利于农民的政策。上面各项政策,村干部都在第一时间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或宣传窗通知大家,确保家家户户了解政策,对于有疑问的村民,村干部也会耐心的解释。该村现已顺利完成农村医疗合作保险、农田补贴、种粮直补、油菜补贴等工作。

为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该村花大力气修建宣传窗,完善村内广播系统,为村民宣传和播放国内外新闻和十七大精神。在村办公室安装远程教育设备,不定时为村民播放各种农业技术,休闲之时为村民播放各种爱国主义影片。村内设置老年活动室,并安放电视机、麻将、象棋、围棋等娱乐工具。经常为老年人举办活动,使老年生活丰富多彩。

仁村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领导下和村民的支持下,正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新农村建设中,相信仁村必将成为一个充满欢笑、人人羡慕的小康新村。

(陈海洋)

 

   

 

禹山村位于仙岩镇东北面,距离城区仅18公里处。 禹山村是由原吴家店、床角岙、高坎爿、火铣湾、白泥孔和禹山茶场六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共428户,人口1194人。水田589亩、旱地852亩、茶园1298亩、山林3224亩,农村经济总收入580万元,2008年农民人均收入5066元。

禹山村,相传曾是禹扎寨之地,故称“禹山”。禹山附近有块黄泥坪,相传是禹治水民工安营之地,曾建有“禹亭”。西侧的小山岙下,据传是禹登岸出入的船埠,又是锤打铁器工具的地方,山岙甚奇,白皑皑雪花落地即溶化,相传是沉积余薪所致。此地曾是禹登岸宝地,在唐时建有“宝积寺”,香火盛旺,但今已废。北侧有座拔地而起的车骑山,晋时称“甄山”,山峰是附近的最高处,是禹指挥民工插旗为号之地,旧时也称“插旗山”。山间有块形如倒状如铁锅的圆巨石,传是大铁锅化成;山峰上有块似鼓的圆巨石,传是大鼓化成,用脚猛蹬,会发出“咚咚……”的鼓声,人称“响石岭”。

禹山村地处相对比较偏僻,集体经济收入薄弱,村民收入普遍较低,为提高村民收入,村干部和群众都做了相当大的努力,在仙岩镇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近几年来已有相当大的改观。投资150万元完成主干道路的硬化工程,大大改善交通问题,增加与外界联系,提高村民的收入。

禹山村主要以茶桑为经济收入,人均拥有茶园1.1亩、蚕茧1.2张。因传统小农经济思想的影响,以一家一户分散经营为主,管理粗放,规模化程度低,防御自然灾害能力十分薄弱,茶桑又无自己品牌,市场竞争能力差,村民收入仍然较低。为改变这些问题,村领导班子已经提出相应对策,加快村民致富步伐。为提高村民农技水平,村里多次邀请市农业局专业人士为村民辅导农技水平,解答疑难问题。并合理利用远程教育、电脑、电视等渠道,不断提高村民农技水平,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建立茶桑专业合作社,加强贩销队伍培育,拓宽销售渠道。引导名茶名桑经营户合作创业,统一标准,按质论价,拉大差价,以市场的杠杆从根本上改变茶桑农粗采滥制格局,提升名茶质量,打响禹山品牌,扩大禹山农作物的市场影响力和占有率。同时通过合作社统一管理,统一施肥,探索专业队治虫,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降低成本,提高防治效果。                                 

(杜黎胜) 

 

(四)东二片

 

桥 石 头 村

 

桥石头村坐落于仙岩镇的东北面,由岙底、兰溪、桥石头三个自然村合并而成。全村共482户,1476人口。耕地面积1035亩、茶叶面积586亩、产量32.9吨。蚕茧378张,产量17.6吨。山林面积8356亩、水果面积23亩。2008年村经济总收入1100万元,人均收入6321元。

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推进,农村经济构成日趋多元化,传统农业对农村经济的拉动作用越来越小。为此,该村因地制宜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发展高山菜、名优茶、生态鸡,积极培育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切实提高农村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加强农民技能培训,依托农技大师、农民信箱、乡镇农校等平台,切实提高农民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按照“做给农民看、带着农民干”的思路,把培养经济能人作为农村经济发展的突破口来抓,如本村28岁村民徐永,年养殖生态鸡12万羽,已走出嵊州,走向上海等大都市。

2008年,该村切实为民办实事,由于2007年台风影响,外出必经的两座桥(兰溪桥和羊角溪桥)倒塌,给村民出行带来诸多不便,村干部急群众之所急,经常走访有关部门,落实资金,累计投资300万元于2008年年底完工,使道路恢复畅通。村里面的道路不宽阔,去年年初,村干部商量后,向有关部门争取资金60余万元,既建成拦河大坝,又拓宽村前公路。新建宣传窗,使一些信息能及时让村民知道。实施亮化工程,使村民晚上出行更方便、安全。对村办公设施进行更新,对办公楼进行修缮,其中三楼新增大会议室和小会议室,一楼更新为老年活动室,为老年朋友提供娱乐、休闲的场所。上述实事工程,使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桥石头村也注重科教文卫事业的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近几年来,医疗卫生条件不断得到提高和改善,2008年农村合作医疗参保率达90%以上,农民的基本医疗需求得到保障。

今年4月17日完成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换届选举工作,一批守法守纪、想干会干、廉政勤政、创新创优的优秀人才,被选进村两委班子。桥石头村将在两委班子的带领下,积极转变发展观念,克服重重困难,向着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阔步迈进!

(周晓颖)

 

闹 水 村

 

闹水村位于仙岩镇东面,距离城区仅15公里。浦兰公路穿村而过,地理位置优越,交通方便。该村由姚家和闹水两个自然村合并而成,有15个村民小组。村域面积3.5平方公里,共319户,817人。水田580亩、旱地98亩、茶园367亩、果园6.3亩、山林4649亩,2008年农村经济总收入697万元,人均收入7480元。该村先后被评为“嵊州市级卫生先进村”、“嵊州市级文化先进村”、“嵊州市级基层先进党组织”等荣誉称号。

相传在风调雨顺年景,两湾流水汇合于村前溪坑,直下村前龙潭,长年哗哗作响,甚为喧闹,如逢天旱,人们到村下深潭挑水,又闹缺水之荒,两者均有“闹水”含义,故名闹水。

近几年以来,该村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切实增加农民收入。在村党支部的带领下,成立粮食种植专业合作社、茶叶专业合作社,建成茶业集聚区,并外拓茶业大户10多户,茶园面积2万多亩,其中村支部书记俞香财先后被评为“全国农牧渔业丰收奖一等奖”、“名优茶开发示范全国第20名”,他创办的企业幸福茶厂所生产的“叶王牌”名茶先后被评为浙江农博会金奖、中国精品博览会金奖等。

闹水村在行政村合并后,率先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整合工作。为方便村民出行,硬化村口至坟山的村中道路约1.5公里。对五联水库进行加固,既确保下游村民生命财产安全,又解决了全村饮用水和农田灌溉用水问题。建起垃圾收集房,使村庄更加卫生整洁,实施退宅还耕项目,增加耕地8亩,现正开工整理土地约62亩。2009年将对大岭下水库进行加固,贯通五联水库旁至姚家的通村公路。

闹水村在经济得到发展的同时,注重加快科教文卫发展,积极推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建成占地500平方米的村级公共服务中心,内设治安调解室、老年活动室、村务办公室、综合会议室、农民培训中心、体育活动中心等。开展多种形式宣传教育,特别是群众性文化活动开展得有声有色,建起“农家书社”,包括图书阅览室、教育培训室、文化活动室和宣传文化长廊等,丰富了农民朋友的业余文化生活。

闹水村每月召开一次村民代表会议,每年举行两次听证会,吸引广大村民参政、议政,赢得了群众高度信任和支持。  

(俞  吉) 

贤 家 村

 

    千岩竞秀、茂林修竹,是对贤家村最好的写照。贤家村由原丁家山村和王贤村两村于2007年9月合并而成。新村辖13个村民小组,有298户,人口727人。区域面积为3.32平方公里,土地589亩,茶园255亩,山林面积4693亩,村民委员会驻在原丁家山村。

据传几百年前,天台阎姓人来现在王贤村定居,专为下王的大财主管山。后子孙繁衍成村取名王阎,为书写方便,又体现崇高德行,将“阎”改“贤”,遂称王贤。而丁家山的由来如是说,从前这里的山和地都属于丁姓人所有,村子建在山湾中,故定名为丁家山。

贤家村地处山区,经济收入单一,村级集体经济及农民的主要收入来自于茶叶、蚕桑等传统农业。朴素的贤家人过着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日子。但正是这朴素的民风孕育出嵊州民间艺术的瑰宝——抛菜瓶。

菜瓶杂耍最早起源于清朝,距今近200年。丁家山的先人去杭嘉湖一带打工,看到当地有此杂耍,道具是菜瓶、汤碗、闷碗等,心想这些道具家里都有现成的,学这个能在农闲时娱乐,便记在心上,用心练习,渐渐能抛接和耍出多种花样。先人将抛菜瓶的技巧传授给村里人,在他的影响下还组织菜瓶会,从此一代代传承。丁家山的杂耍从抛菜瓶开始,后来充实滚锡钗、发流星等内容,还配备乐队,演出队伍最多时有30多人,解放前哪里有庙会或庆典什么的,都会应邀赶去演出。现在年轻人大多外出打工,抛菜瓶这一优秀的民间文化遗产几乎快要消亡,令人欣慰的是这种困境得到有关部门的重视,希望抛菜瓶能在年轻人的手中传承下去。

王贤有个距今两百多年的民宅,建得相当气派,风格特别。占地2700平方米,最难能可贵的是至今保存得相当完整,其中的台门是由紫竹蓬做成,有一定的历史价值。据说是仙岩仁村的竹氏人家看中王贤好风水,于是建造气派的宅邸,在此落地生根。

俗话说好山水出名人。贤家还出过不少杰出人士,在当代有据可查的就有两位:一位是徐宝才,1956年出生,曾任原嵊县和平区书记,市农业局副局长,现任市人大农村工委副主任;另一位是徐积余,1956年5月出生,曾任中央警卫团8314部队正连长,现任江西省宜春市外经贸委专职副书记(副处级)。

历史蕴藏着文化宝藏,但贤家的新农村建设更是生机勃勃,让所有人都为之振奋。贤家是一个交通闭塞的小村子,要随着山路盘旋好几个弯才能到达,以前是泥路,晴天黄尘滚滚,雨天是一路泥泞,给村民生产和生活带来极大不便,也制约了村级经济的发展。自从实施新农村建设后,贤家村在村干部的带领下,一件件实事陆续完成,通村的泥路变成水泥路,把一个基础条件不好的村落变成逐步向小康迈进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已完成新农村建设项目有:①道路硬化。2008年共投资11万元进行村内道路硬化。②小区建设。2008年12月,在丁家山完成竹编个私集聚区建设,面积约500平方米。③村庄整治。共投入50余万元,在王贤建成标准化公厕1座、垃圾收集站房6间、污水处理池1个,并完成自来水改造和集污网管的铺设工作。④完善设施。投资1万元在村办公室建成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网点一个,接通宽带,配备电脑、电视机等设备;全村新增调频广播2只,并对王贤的变压器进行扩容和线路改造。

在建新农村建设工程有:①经市立项,共投资76万元,对村大岗头(土名)约100亩的土地实施园地整理项目,并计划于用三年的时间发展成名优茶基地,以此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②投资10万元,拟打通丁家山至贤家的机耕路,计划于2009年完工。

拟建新农村建设项目有:①计划投资20万元,对丁家山环村公路进行道路硬化,总长度约2000米,于2009年年底前完工。②计划投资10万元,对贤家村办公楼前道地进行硬化,添置部分办公设备,于2009年10月底前完工。③计划投资10万元,在王贤建成村老年活动室一个,于2010年年底前完工。

(李  洁)

 

合 溪 坑

 

合溪坑村位于仙岩镇、下王镇和浦口街道的交汇处,全村246户,598个人口,耕地307亩,其中水田257亩,旱地50亩,园地380亩,林地9441亩,茶园388亩,果园300亩。落户该村企业1家。2008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605.74万元,农民人均收入6400元。合溪坑是一个村务管理民主科学、村民安居乐业的小山村。

抓关键、强核心,选好配强村班子。多年来,合溪坑村把选好两委会班子作为关键来抓,敞开门户,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选好配强党组织领导班子。

制度、促规范,建章立制形成合力。结合合溪坑村的实际,建立和完善了党支部和村委会各项规章制度,形成“两委”分工协作、村务管理规范的新局面。

抓中心、谋发展,因地制宜壮大经济实力。合溪坑村合理开发土地资源,提高土地效益,提高产出比例,有效激活了土地的潜在活力和增收能力。2008年实施了土地整理项目10余亩。

    抓稳定、聚民心,密切党群关系促和谐。合溪坑村“两委”以推行民主政治和科学决策为中心,努力维护群众利益,密切党群关系,着力建设和谐合溪坑。                                

(杨金铨)



编辑:李航程


嵊州新闻网主办 http://sznews.zjol.com.cn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