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乡镇网闻 > >谷来 > >新农村建设专栏
新农村建设专栏

从教30年看身边的教育变化
来源: 嵊州新闻网  作者: 袁忠林   2009年10月20日  

   

  我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不久即1979年2月走上教育岗位的,至今已经有三十个年头了。可以这样说,我的教学经历伴随着祖国三十年改革开放的每一个脚步。回首往事看今朝,一句话:变化太大了。

  变化一: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今非昔比。我从教30年,其中前15年都是在祠堂里度过的。任教伊始,正赶上学校办在家门口的年代,全镇63个自然村办了62所小学,多数学校是四壁透风的矮平土房或者办在村祠堂、庙宇中,除了当时还未撤乡并镇前的三个乡镇所在地(谷来、吕岙、显潭)以外,其余59所学校多数都是二复式或者三复式教学班,甚至还有四复式。当时好多学生分不清教室与学校的关系,他们总认为教室就是学校,学校就是自己的教室。一个教室二块黑板三四个年级五六张课桌八九十来个学生的微型小学就是那个年代的最好写照。

  随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为实现教学互补、资源共享之目的,政府逐年对这些微型小学进行撤并,至今62所小学只保留谷来镇中心小学和下属的二所完小。1998年国家投资近百万,对我原任教的学校(双溪中心完小)进行破旧校舍改造,昏暗潮湿的教室已经成为历史。三年前政府又投入巨资对中学和下属二所完小的食宿楼进行全面改造,学生的生活环境又一次得到全面的改善。镇中心小学拆建教学楼工程今年已被局立为重点工作目标,可望在十一月份动工。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已不是一句空头的口号,教学环境已经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任教的头十几年,开学报名工作任务特重,好多孩子因交不起学杂费和书簿费迟迟不来报名,做教师的得挨家挨户上门做工作,为了不让这些孩子因交不起钱而失学,除了苦口婆心做家长思想工作外,每学期总有几个学生的费用得教师从自己不多的工资中替他们垫着。那时做梦都不会想到如今的孩子上学不用交一分钱,新学期报名上学只要自己背着一只空书包就行。杂费全免、课本作业本费全免,对贫困学生国家还拨出专款免住宿费,每个星期还能享受一定标准(每学期175元)的营养餐。我有时一个人静静的会傻想:国家摊子那么大,人口又那么多,要让老百姓孩子实现免费教育,那得花多少钱呀,由此我们可以看到三十年的改革开放,我们的综合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高,因为没有强大的国力支撑,怎么可能实施如此伟大的工程呢?

  变化二:教育设施与教学手段今非昔比。一支粉笔,一块黑板,一本教材,是我刚任教上课的三大法宝。每节课都要在黑板上反反复复写字,不够写了,用黑板擦擦掉再写,一堂课下来,嘴里、头发上、衣服上沾满了一层白白的粉笔灰。尽管教师讲得口干写得手软,学生还是觉得枯燥乏味,教学效果还是不理想。每当遇到要上公开课时,事先得准备一大堆小黑板,自己拿不完还得请大的学生帮忙拿,一堂课下来搬运小黑板与现在搬运家俱一般。后来渐渐引入幻灯片,录音机等电教设备,学生的学习兴趣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特别是像我们山区学校,不是科班出身的教师挺多,普通话水平一直制约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录音机进课堂,学生可以听标准而又感情丰富的语文朗读磁带。如今,我又做梦都不敢想备课上课居然用起了电脑,比如讲“什么叫平行线”这一概念时,以前用半节课都讲不清楚的问题现在只需鼠标轻轻一点,把准备好的课件展示在学生面前,既直观又形象,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更轻松。从粉笔加黑板到幻灯片、录音机,再到实物投影仪、多媒体,这是30年来教学发展的一个缩影,这也是我与广大同事们一个共同的感受。

  那时候许多教师一节课要上二三个年级的学生,教学任务难以完成,所以整天不是语文就是数学,哪有时间和精力去上语数以外的其他一些课程?再说多数学校没有一块像样的操场和一台风琴等教学设施。有一个后来考上人民大学研究生的当地学生告诉我,他一生最大的遗憾就是没有上过一节音乐课,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的我来说,听了此话感慨太深了,不过这种遗憾不会重演,它已经成为一种历史。如今我们全镇三所小学严格按照教学大纲的要求安排日课表,开齐开足课程,现在山里的孩子也能像城里的孩子一样学英语、学电脑,课外还安排好多兴趣小组,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特长与爱好自由选择。

  变化三:师资水平今非昔比。当时为了满足学校办在家门口的需要,没有专职老师,能者为师,师生取长补短,互帮互学。小学学历教小学,初中学历教初中现象在当时不足为奇。八十年代初期国家出台了几项举措,使师资结构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一是对民办教师队伍进行全面考核整顿,淘汰了一批不适应现代教学的人员;二是举办民师班,把素质较高的民办教师通过考试择优选送到师范院校深造;三是教师进修学校招收在职教师函授班,利用寒暑假进行集中面授,双休日辅导老师下基层进行指导。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师资水平逐年增强,为山区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提供有力的保障。

  近年来,为适应现代教育的需要,学校十分重视教师队伍建设,注重师资水平的提高。教师们参加高学历进修和各种教学业务培训的积极性非常高,现在全镇在编小学教师60人,合格学历达到了100%,其中达到本科的6人,大专的35人,通过普通话测试达标和计算机考试合格以上的52人,师资水平的提高为普及教学向优质教学转变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变化四:教师待遇今非昔比。一是政治待遇不断提高:三十年前教师的社会地位和政治地位都非常低下,“臭老九”就是当时教师地位的真实写照。改革开放以后,全社会兴起尊师重教之风。我清楚地记得在我任教不久,我被所任教的当地村民推选为乡人民代表,村民把我请到主席台前,把大红花挂在我胸前,那种荣誉感与自豪感终身难忘。

  二是经济待遇不断提高。任教的第一年我的月工资是25元加2.5元的粮价补贴,第二年起月工资加了5元(即每月30元),并延续了七年,我永远不会忘记自己想买一辆自行车得节存几年的积蓄才能实现自己的夙愿。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特别是近十年来,教师工资每年都有新的变化。今年国家对我们教师又率先实行绩效工资,工资待遇不低于当地公务员水平,我们由衷的感到党和政府对我们教师的重视和关怀。

  三十年弹指一挥间,三十年来给我最大的感触是一个“变”字,而这些变化又是我亲眼目睹,有些还是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透过这些变化,我可以看到全市、全省乃至全国的巨大变化,所有这一切的变化都归功于我们伟大的党,归功于我们三十年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

编辑 乡镇网闻


我来说两句:(留言仅代表网友个人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发表评论]          
嵊州新闻网主办 http://sznews.zjol.com.cn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