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满耳机杼声,弥望织布忙。
当我们新闻采风团一行一脚踏上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伴同着一种匀密谐和如刷刷细雨似汤汤奔流的浑厚机声走向一座座厂区和一户户农家的时候,我们的面前徐徐展开了一幅里南山乡个私经济蓬勃发展的璀璨画卷……
四围群山环拱、一水逶迤的中叶村为嵊州市里南乡政府的所在地。这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仅有107户人家,284个人口。村民人均不足半亩水田,年人均收入仅2000来元,村民收入来源主要靠200多亩茶园和外出打工。
历史的车轮驶入21世纪,嵊州各地涌动着一股发展家庭个私经济的春潮。城郊一些村富起来了,周边一些村富起来了,尤其是毗邻的苍岩一带百姓也靠发展丝织业富起来了。其时,在市内其他一些乡镇,丝织业已发展了十多年,但对于地处偏远山区的里南人来说,还是属于没人敢轻易下口的“螃蟹”。
乡党委、政府适时将目光投向了中国巨大的丝织市场。虽然这个市场僧多粥少,竞争激烈,但又是一个充满机遇、大有作为的市场。
“看来办织机是条出路。”乡党委、政府一班人坐下来专门研究,并很快形成了共识,提出了发展个私经济、创办丝织小区的设想,“中叶村处于全乡中心位置,在此创办一个丝织小区,对全乡辐射强,影响大。”
然而,在中叶村建造丝织小区涉及到十多户农户的田地调换,部分农户一时思想不通,乡、村干部就多次上门做工作。往往是白天同意调换了,过了一夜又犹豫起来;刚刚做通了一户,正欲借“势”而进、扩大战果,却猛丁碰上一户“钉子”。当时,村里一农户的两三分茶叶田在小区规划范围内,这位农户不肯让出,村支书见状,就把自己的一块近半亩的好田调给他,并一次性给他青苗补偿费,使难题迎刃而解。这位村支书说:“造丝织小区,对村里来讲,尽管眼前无多大利益,但长远看织机户住在这,对发展经济有益,而且会带动相当部分村民,值得!”
就这样,从2002年下半年起,在乡里的统一规划和大力扶持下,中叶村经多方筹资,先后投入40多万元,在村南的5亩荒地上建起了全乡首个丝织小区,首期30台剑杆织机顺利入园,第二期工程也于2003年2月底基本完工,次月第二批30台织机又顺利“落户”园区,并正式投产。
按总体方案,丝织小区总规划占地2万平方米,将安装无梭织机600台,力争在2008年前完成。
针对进入小区的大部分织机户缺乏相关知识与技术这一现状,乡里帮助中叶村从绍兴聘请了一位师傅,就织机修理与管理等方面内容对织机户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培训。由于丝织小区交通便捷,相关服务措施到位,加工成本又低,许多客户都乐意前来加工,周边十多个村的投资者闻讯后也纷纷落户丝织小区。
蒋志银是最早进入小区的一位织机户,家住海拔400多米的里下山村,以前一直在外打工。一听到家乡建成丝织小区的消息,他马上跑去报了名,并购置了4台织机,现在已增至5台,每年的收入颇为可观。
隆隆的织机声奏响了甜美生活的欢乐序曲。仅短短一年多时间,中叶村进入小区的人家和织机从原先的2户4台,迅速增加到现在的23户71台。
村党支部书记金兴良喜滋滋地算了这样一笔账:按每台织机平均年净收入1.5万元计算,71台织机总净收入达106.5万元,村民人均年收入由原来2000余元,迅速增加到2006年的4745元,还解决了全村46位村民的就业难题。
看着小区里的织机户织布赚了钱,许多世代靠茶叶为生的农民再也坐不住了,他们纷纷买起织机,连邻近东阳市一位姓俞的农民也闻讯赶来购置了织机。
原先一直在苍岩殿前搞丝织业的里西景山村村民张志成,看到家乡的丝织小区氛围很好,也欣然回乡办起了两台剑杆织机,手中忙不完的加工单令他全家乐开了颜,每台每天平均50元以上的利润,让跟着搞织机的村里人越来越多。至今,小小的里西景山村已拥有146台织机。
一时间,各村的老祠堂被村民们租去放上了织机,乡里闲置的农机厂和茶厂被改造成了织机厂,还有的农户将柴房、厕所和道地改造成了织机房……
首创丝织小区,在全乡无疑树起了一杆猎猎飘扬的致富大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