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实人类 “多地区起源说”
尼安特人骨骼模型
![](http://img2.zjolcdn.com/pic/0/12/20/45/12204552_181342.jpg)
尼安特人头骨化石
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考古学研究室副教授李宁利、李法军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我们应该理性点去看待这个新的研究结果,不能轻易地就认为“中国人有尼安德特人的血统”。李宁利说,科学家们已经证明尼安德特人在欧洲生活过很长时期,因为在欧洲多个地区都发现了尼安德特人早期和晚期的化石,但他们如何到达欧洲,以及如何消失都仍未知。过去国外科学家们一直倾向于人类“本地进化论”,如今国外这项研究结果证明了欧洲和亚洲大陆之间有过基因交流,加强了人类“多地区起源说”的科学性。但是他们交流的路径、时间和方式仍需要探讨。
李宁利强调,研究DNA只是其中的一种手段、方法,但不可以因此就认为中国人有尼安德特人或者是欧洲人的血统。首先,在考古学界,“中国人”的概念很晚才有,这个概念包含了地域性和一定的政治色彩,不能用现代人的视角笼统地理解“中国人”和“欧洲人”的概念;其次,DNA不是万能的,延续几十万年的“血统”问题难以单纯通过DNA来解决,结合考古学上的发现、文化流动等各方面因素综合考虑。
此外,李宁利对于国外研究团队此次的研究方式也存有一定的疑问。例如,在无菌实验室里,研究人员尽管已是万分小心谨慎地在操作,但由于受到了时间和环境的侵蚀,以及考古发掘的破坏,这些DNA往往残破不全,并且受到细菌感染。此外,为了“抢救”占极小比例的尼安德特人DNA,研究人员借助专门攻击遗传物质的限制酶来破坏细菌DNA。但最大的挑战仍未解决,那就是摆脱人为污染,即在操作过程中散落的人的皮肤细胞,因为这些杂质会导致研究分析的对象成为现代人DNA,而不是尼安德特人的DNA。(编译:许俏文 来源:纽约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