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专题】聚焦2011·嵊州两会 >> 行走乡镇看亮点
下王镇:让山更青水更绿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记者 吴锡英 2011年03月13日13:55:47 
    “青山绿水是先人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是我们赖以生存的美丽环境,是发展旅游经济的主要依托,也是我们子孙后代引以为豪的永恒记忆……”在下王镇各个村的路口和村店门口,印有下王镇青山绿水美丽图案的倡议书贴在了醒目处;“严禁在河道水库电鱼、毒鱼、炸鱼,违者依法查处……”在通往下王镇的公路两旁和沿溪的江边,一块块警示牌矗立着……

  走进下王镇的任何一个地方,“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下王”的浓厚氛围,让你深切地感受到一个山更青水更绿的下王镇正在积极创建之中。   

  路边村中无垃圾

  一只编织袋、一把铁钳子、一副白手套,60多岁的俞仁木老人每天清晨带上“老三件”,骑着他的电瓶助动车从家里出发,转悠在下王镇的每一条公路上,一只飞舞的塑料袋、一张飘动的废纸都是老人清理的对象。老人说,从去年的12月份起,他担任了全镇沿路沿江的保洁员,将路边和江边的垃圾捡拾干净是他的职责。

  “要将下王镇打造成青山绿水的旅游镇,抓好环境卫生是最基本的一个环节。”镇党委书记俞均良说,2010年,下王镇重点实施的“青山绿水保护工程”是进一步巩固该镇“省级生态镇”建设成果的重要举措,也是为“生态立镇、旅游强镇”提供基础保障。  

  “我们村里的每一位干部都有卫生包干区,每一处包干区都经得起镇政府不定期的暗访和明查。”下王村党支部书记童元朝告诉记者,自从该镇在全镇19个行政村开展村容村貌整治工作以来,自觉维护村容村貌的整洁美丽、不乱扔乱倒、不乱贴乱画,做到户户整洁、村村干净、处处清洁、天天如一,已成为每一个村民的自觉行动。

  记者在下王镇走访中发现,公路两旁和村内的主要道路及公共场所,基本见不到飘动的塑料袋和存量的垃圾堆。

  水中游鱼清可数

  走近下王镇的每一条小溪,特别是十八都江、四都江中,或静止或游动的“石斑鱼”随处可见。

  鲜美的“石斑鱼”是下王镇农民创收的一部分,以往,用电瓶偷偷摸摸捕鱼或毒鱼、炸鱼的现象时有发生。这对下王镇的生态发展十分不利。于是,从去年下半年开始,该镇通过发放倡议书、张挂横幅、设立警示牌等形式进行广泛宣传,禁止非法捕鱼,对一些从事非法捕鱼的村民,镇干部与村干部一起逐个上门做思想工作。通过一段时间的宣传和动员,如今,很多村民养成了用网捕鱼的习惯。

  单晓燕是从绍兴下派到下王镇童家坞村的驻村指导员,说起下王镇的生态很是感慨。她说,夏天去十八都江游泳,水中来回穿梭的小鱼像按摩员一样,这样的“鱼疗”只能在下王镇才能享受到呢!

  继漂流项目成功开发后,去年该镇又成功举办了以“动感下王、多彩乡村”为主题的首届“乡村旅游节”,吸引了大量游客前往。如今,开发石舍露天浴场景点已成为下王镇新一轮的生态旅游项目,打造“水中游鱼清可数”的生态环境成了全镇上下的共识。

  山中树木不乱砍

  下王镇的小溪村有一座占地1000多亩的松树山,树木茂盛得像一个原始森林。据村干部介绍,小溪村已经封山10多年,为的就是等候时机将这座山开发成一个原始森林般的景点。

  与小溪村一样,如今,下王镇许多村民的生活来源,已不再像以前那样,靠砍树卖树过日子了。名茶、烤笋、板栗、花木等特色农产品成了村民的主要收入来源。“现在的村民,基本上不会去自家的山上砍树,更没有乱砍滥伐的现象存在,保护生态资源,为子孙后代造福已经成为村民的自觉行动。”小溪村村支书徐志根说起对于生态的保护信心满怀。

  据悉,下王镇开展的“青山绿水保护工程”主要以建设绿色下王为出发点,以改善生态环境和人居环境、提升广大群众的文明素质为着力点,以推动该镇“生态立镇、旅游强镇”的战略目标实施为落脚点,着重开展了保持环境整洁、禁止河道非法捕鱼和禁止乱砍滥伐、杜绝环境污染等方面的工作。

  “只要大家能够齐心协力,下王镇的山必将更青,水必将更绿,家乡必将更加美丽富饶!”如今,下王人民已经积极行动起来,以高昂的热情、主人翁的姿态、负责的精神,正在共同为“打造保护青山绿水,建设美丽下王”而努力。

 
编辑:何东铭
  相关文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