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专题频道 >> 【专题】聚焦2011·嵊州两会 >> 两会要闻
政协委员提案:农村环境卫生亟待改善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11年03月24日11:45:24 

本网记者实地采访,感慨:昔日美丽乡村,今何在?

村口垃圾遍地,河道中漂浮着废弃物。

    “全省上下都在提倡建设美丽乡村,然而现在我市部分农村的卫生状况却很不理想。”在刚刚过去的市“两会”中,来自红旗幼儿园的张向军委员提出了一个非常现实的情况,并根据自己对农村卫生状况的观察,形成了一个提案——《进一步加强农村生活垃圾的彻底整治》。

  村级环卫状况不容乐观

  张向军的老家在崇仁镇的一个村,“两会”之前,她特地回了一趟老家,拍下了几张村口的照片,“你们看,这里就是村口。”张向军指着电脑上的照片给记者看,“这里是一个垃圾的集中区域,但是平常很少有人来清理。”

  记者看到,照片中,垃圾堆上还冒着烟,“长时间没人来清理的话,村民就只能用焚烧的方式解决了。”张向军对焚烧后产生的烟雾很担心,“里面有很多塑料什么的,焚烧后对身体可能会有影响。”

  在另外一张照片中,一幢新房的边上是一条河流,但河边上满堆的垃圾却非常刺眼,“现在农村越来越富裕,新房子也造起来了,可这样的画面实在太不协调。”张向军有些感慨。

  “我们小时候,村子里多么干净啊。”张向军说,她的外婆家就在甘霖镇的白泥墩村,她说以前外婆家村的那条河流是那么清澈,然而现在河流上却漂着很多垃圾。

  昨天,记者在白泥墩村看到,路边堆满了垃圾,河道中也漂浮着不少废弃物。在路边开小店的谢姓大伯告诉记者,去年的时候,垃圾还是有人管的,但这段日子,有将近一个月的时间,没有人来清理垃圾了。而河道中的垃圾似乎一直没有人管,都是靠水流自然冲走的。

  记者在白泥墩村随机采访了几位村民,他们对这样的情况均表示了不满:“过几天天气热了,就要臭起来的啊。”

  症结是缺乏管理机制

  张向军介绍说,她第一次提出这个提案是在2007年。提案提出后,市委、市政府很重视,随后就在农村建造起了一批垃圾房,也增添了很多垃圾桶。在此后的一两年中,农村卫生状况有了很大改善。

  但近年来,由于整治不彻底,没有长效管理机制,职责不明,农村又面临着垃圾污染严重的局面。张向军对此非常遗憾,“目前大部分乡镇没有一套合理的机制来解决这个问题。”

  昨天,记者采访了甘霖镇环卫所所长沈伯正。他告诉记者,目前该镇的农村环卫工作基本上是根据这样的模式在运营:村里给环卫所缴纳一部分费用,环卫所派出人员进行垃圾清理。但一旦双方在价格等方面谈不拢,村子的垃圾就会面临无人处理的情况,白泥墩村垃圾遍地就是因为这个原因。

  至于河道的垃圾清理,沈伯正表示,目前他们环卫所的设备、人员配置均达不到清理要求,“主要还是村民的素质要提高,不能将垃圾倾倒在河道里。”

  沈伯正说,目前他们环卫所资金其实并不充裕,且只有40来名工人,“按照现在模式能勉强维持局面,但如果要进一步提高村一级的垃圾处理质量,还是需要更多资金。"

  张向军在今年的提案中,给出了这样的建议:村收,镇运,市处理。

  具体解释为:由村负责建设垃圾房等环卫设施,然后制定专门的保洁人员进行维护,并运送至统一的垃圾堆放处。乡镇一级建立集镇垃圾中转站,建成后中转站接收各村垃圾房送来的垃圾。市一级环卫部门则对运送到垃圾处理场的垃圾进行集中处理。

 
编辑:何东铭
  相关文章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