嵊州新闻网  > > 乡镇网闻  > > 【专题】仙岩镇党委换届试点工作专页  > > 妩媚仙岩
妩媚仙岩

【第四章】实事工程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 2011年03月25日 

 

第四章  实事工程

 

固本强基工程

 

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建设的“领头羊”,发挥好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农村党支部的作用,新农村建设才能稳健推进。为此,镇党委十分重视村级组织建设,以固本强基工程为抓手,扎实推进党务、村务工作,并取得一定成效。全镇共有省级先进党组织1个,市级先进党组织10个,且在农村发展中呈现蓬勃生机。近年来,在固本强基方面重点做了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行政村撤并。2007年9月,根据省市有关精神,全镇开展行政村撤并专项工作,行政村数量由原来的41个减少为18个,除仙岩、西鲍、严坑、强口等四个村保持原村规模不变外,其余村都进行相应的调整,其中禹山村由6个村合并而成,王树村由4个村合并而成,桥石头、舜皇、仁村由3个村合并而成,其余均由2个村合并而成。在此基础上,及时配备好村主职干部和相关配套组织,使村级各项事业不因规模调整而耽误。行政村撤并后,村主职干部职数由原来的78职减少为36职,减少一半以上,极大地减轻村级负担。

二是换届选举。2008年3月开始,全镇以先支部后村委的方式有序开展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通过事先调研摸排,事中严格把关,事后做好交接等步骤,18个行政村全部一次性完成规模调整后的首次换届选举,成功选举产生新一届村级领导班子。全镇也成为全市率先完成的乡镇之一,并未因换届出现一起上访、集体访,该项工作也得到绍兴市委组织部长的亲自批示肯定。换届后,配备完善各类村级配套组织,为全面推进村级新农村建设奠定组织基础。同时,扎实开展村级领导班子培训工作,分市、镇两个层面,分批开展农村法律法规、财务管理、村级经济发展等涉及农村发展的业务知识培训,极大地提高农村干部管理农村、经营事业的本领。2008年,18个行政村共完成实事工程70项,并积极向上级有关部门争取项目资金186万元,平均每村达10万元左右,有效地改善民生,促进和谐。

三是资产融合。为确保新村规范运转,加快建设进程,仙岩镇从村级资产整合入手,通过并村并帐,合心合力谋发展。注重专项指导;在深入调研、开展座谈、广纳建议的基础上,镇专门出台关于加快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力促村级资产整合工作。同时由农村经营管理站牵头,具体开展业务指导,对合并过程中的方式方法等细节问题进行把关,确保整合程序合法、资料齐全,资产整合后新村的财务、村务运转规范有序。实施专项考核;即对村干部实行资产整合工作专项考核,对在2009年底前完成整合工作并运作规范的村,镇对所在村干部给予一定的奖励;对未能按时完成的,则取消各类先进评选资格。出台专项奖励;镇设立专项奖励基金,对在一定时间段前率先完成村级集体资产整合的村集体进行专项奖励,同时享受各类项目申报优先权;其余在规定期限内完成的村,则减半奖励。到2009年1月底,全镇共切出6.5万元专项基金对率先完成的5个村进行了奖励,很大程度上促动其余村的工作热情,取得很好的效果。

(孙秋英)

  

土地整理项目

 

近年来,仙岩镇在嵊州市委、市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在各级国土资源部门的关心指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省全面实施“1211”工程(即建成标准农田100万亩、开发垦造耕地20万亩、整理宅基地村庄100个、建设乡镇基本农田保护示范区100个)的精神,从实际出发,坚持开源与节流并举,在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用地的同时,强化政策引导,科学制订规划,多渠道增加投入,大力组织土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整理工作,对缓解人地矛盾,稳定农业生产,加快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垦造耕地项目。新岩头和强口两个村岩头畈、大东和张溪两个村大地坪畈,垦造耕地面积分别为14.56公顷、12.84公顷,全部项目已基本完成。

二是退宅还耕项目。新岩头村原岩头下和原狮岩坑靠屋、唐天竺村原塘丘庙背后、谢家庄村原谢岩各山头和原施家爿村边、合溪坑村原合溪口犁园底和原日溪坑鹰大湾、闹水村原姚家和原闹水,退宅还耕面积分别为3.02亩、5.24亩、2.61亩、2.46亩、3.35亩、1.30亩、2.05亩、1.91亩、5.14亩,全部项目已基本完成。

三是园地开发整理项目。闹水村盘龙、新岩头与白岩村的李岩头、大东村毛家坪、合溪坑村北面、新岩头村黄泥岗、张溪村南山岗、贤家村大岗头,土地开发面积分别为4.03公顷、3.54公顷、1.85公顷、1.77公顷、3.57公顷、6.18公顷、6.46公顷,工程预算投资分别约为48.85万元、42.50万元、22.44万元、21.34万元、42.36万元、74.13万元、77.46万元,全部项目按计划正稳步推进之中。

2009年仙岩镇将继续加大土地开发整理工作力度,为国家储备更多的土地资源。

(吴创明)

 

新农村建设工程

 

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仙岩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富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新农村建设方针,按照综合治理、整体推进的工作思路,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因地制宜,逐步到位。通过近年来的共同努力,全镇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亮点纷呈。已有1个村获得省级全面小康示范村荣誉称号,2个村获得绍兴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荣誉称号,3个村获得嵊州市级全面小康示范村荣誉称号。

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项目稳步推进。配合市相关单位保质保量按期建好羊角溪、兰溪两座水毁桥;抓紧做好104国道改造配套工程建设、自来水改造、千库保安工程、文化阵地建设等一批实事工程、惠民工程。

二是村庄整治和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舜皇村旧村改造、严坑村异址新建、新岩头保留治理、仙岩村集镇整治快速推进,从各村实际出发,加强分类指导,推进以农村“五整治一提高”为重点的连片环境整治。推进农村垃圾收集处理,全面清除陈年垃圾,按照村庄建设规划设置垃圾收集设施、分拣设施或转运设施。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受益农户覆盖面达到村总户数的50%以上。推进农村卫生改厕,农户卫生厕所要覆盖全村80%以上的农户。深入实施“清水河道”、“农民饮用水工程”,全面整治农村河道池溏水沟,切实解决农民安全饮水问题。退宅还耕建设项目基本完工,等待绍兴国土资源局验收,逐步完成土地整理项目的招标和青苗补偿工作。实施仙岩村旧村改造前期拆迁工作,梓树村农居房项目顺利开工建设等。2009年目标是农村生活垃圾收集处理的行政村覆盖面达到100%,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增卫生厕所的农户分别增加2万户和1万户,新硬化村内主干道50公里以上。

2009年,仙岩镇将在强化规划引导、突出整治重点、推进新社区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加强工作指导、重抓合力共建等六个方面上下功夫,加快步伐,积极稳步地将新农村建设推向前进。

(吴创明)

 

康庄工程建设

 

2005年至2008年底,累计完成投资860万元、全长34.87公里的乡镇路面硬化工程,以及投资720万元、全长25.6公里的通村公路路基开挖及路面硬化工程。在康庄工程实施过程中,全镇始终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范管理、发动群众、分类指导、尽力而为、加快发展”的原则,把农村通村公路建设办成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廉政工程,成绩卓著。主要做法有以下三点:

一是加强领导、落实职责。镇成立通村公路建设领导机构,一把手负总责,具体分管的副镇长具体负责,抽调精通业务的技术人员抓总,制订通村公路建设目标考核办法,层层落实,分级管理,与实施单位签订年度工作责任状,确保规划如期完成。

二是规范管理、用好资金。凡通村公路资金,包括上级补助资金、村自筹资金,镇财政均实现“专户存储、专款专用、单独建帐、单独核算”,财务管理制度健全规范。村自筹资金则必须在工程招标前打入财政专户,确保工程建设到位,保证工程如期进行。为使康庄工程真正成为民心工程、精品工程、廉政工程,全镇对实施的每项工程都实行公开招投标,招标面向全社会,凡具有挂靠市政、公路三级及以上施工资格的工程施工单位均可参加投标,招标过程中力求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在施工管理中,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图纸及公路技术规范施工,建立健全工程质量保证体系,确保工程施工质量和进度,坚决防止“豆腐渣”工程。

三是养护管理、推进廉政。全镇不仅着眼于建设,更着眼于养护。为此,镇通过指定公路养护人员,建立养护制度,落实养护资金等措施,确保通村公路养护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同时,镇成立廉政保障工作领导小组和村级廉政工作监督小组,与施工单位签订廉政建设合同,以确保工程建设资金不滞留、截留、挤占挪用和超范围使用。

(张夏琴、王  飞)

 

个私集聚区建设工程

 

2002年至今,全镇共投入资金5000余万元,先后建成仙岩村、舜皇村、闹水村等七个工业个私集聚区,入园企业70多家,产业主要是机械加工和茶叶收购、加工、销售。

在集聚区的规划、建设过程中,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优化结构,综合利用,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原则,认真做好各个私集聚区整体规划工作。特别是茶叶集聚区建设,结合仙岩山区资源优势,发展循环经济,延伸产业链条,走收购、加工、销售、休闲等综合发展之路,提高综合效益。其次是培育龙头企业,壮大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实施龙头带动战略,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培育龙头企业,以此带动集聚区经济的快速发展。几年来,全镇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服务重点企业、重点项目上,通过多项措施,促使龙头企业上规模、上档次。

企业向集聚区集聚。工业企业过于分散,不利于有效优化组合土地、资金等生产要素,实现规模、集约发展工业和资源的共享,向园区集中,则可以有效地降低发展成本。因此,必须大力引导工业向集聚区集中。

项目向产业集聚。项目是乡镇工业集聚区建设的载体,要把集聚区建设与调整和培育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相结合,把符合特色产业发展方向的项目优先安排进入集聚区,形成特色。

劳动力向集聚区集聚。乡镇工业集聚区实质是以工业化带动城镇化,以产业集聚带动人口集聚。工业集聚区的的发展,离不开农村劳动力资源要素的集聚,从根本上改变农村生产生活、生产环境。

(杨金铨) 

 

严坑新村建设工程

 

严坑村有300余人口、82户本村农户。2003年12月,为配合绍兴市重点项目工程的建设,即在严坑村建造占地300余亩的“嵊新污水处理厂”,严坑村整村迁移。

新村位于剡湖街道里坂村和八里洋村之间,由市建设局和市小康办统一规划设计,于2005年8月份开始动工建设。新村占地78亩,规划新建农居房92套,24958平方米,老年公寓楼92套,9200平方米,公共服务中心一幢,2400平方米,加上硬化、亮化、绿化工程,总投资为3000余万元。

目前,全村92套农居房工程和新村围墙、砌岸、挖土、放置排污分管等附属工程已完工;第一幢由40户农户联户建造的老年公寓于2008年12月全面竣工,并于2009年元月15日顺利交付使用;现已新村水泥路面硬化和水、电等配套工程建设。村公共服务中心也将在近期内动工,该中心计划设百姓议事厅、办公区、农家书院、远程教育服务中心、各类活动室等。如今,严坑村新农村建设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严坑新农村建设能在如此艰难的情况下取得今天的成绩,主要做好了如下几点工作:

一是抓班子,强核心,打造过硬“指挥部”。俗话说: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如果车头存在问题,势必影响整辆火车的运行。2008年3月14日和4月15日,严坑村分别进行了党支部和村民委员会的换届。新一届村领导班子充入了新鲜的血液,为推进严坑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针对严坑村的实际情况,党委政府给予极大的关心,并予以正确引导,如书记、镇长多次直接到村里指导工作;联村干部牵头召开各种形式的会议并走村入户,多方了解情况,还时常与“村两委”班子谈话,在交换思想的同时也灌输一些必要的理念,使其树立信心。新一届村干部有着较强的组织观念,更有较高的工作能力,为严坑新村建设,时常奔跑于各个部门之间,忙碌在炎炎烈日之下,他们置闲言碎语于不顾,把自己的家庭、事业放于末位,他们不计报酬,克服诸多困难和问题,尽心尽责。“两委”班子做到了有凝聚力,群众也有了向心力,干部、党员、群众拧成一股绳,使新村建设顺利、有序进行。

二是抓民心,理民情,齐心协力建新村。俗话说:家和万事兴。严坑村的一个个村民就是这个大家庭的一个个成员,家庭成员之间思想不统一,意见有分歧,不能和睦相处,甚至互相猜疑,就如同一盘散沙,而内部有问题就更容易受到外部的“攻击”。严坑村的两委会成员利用自己的关系网,经常挨家挨户走访群众,与其谈心、交心,在解民情,理解民心的同时,做一些正确的引导和有力的说服工作。尽可能地使他们团结在“两委”班子的周围,积极配合新村建设。

三是重质量,抓进度,实现新村建设工程早日竣工。质量是工程建设的关键,镇、村两级领导时刻提醒相关人员加强对工程质量的监督和管理。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提出,早解决。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就得抓进度。村书记、主任时常主动与承包方交流、协调,避免一些不必要的麻烦阻碍工程顺利进展,尽可能多的排除一些外界因素制约,让严坑新村建设工程早日竣工。

建设当越九重险,信心确高一着棋。只要有信心,肯付出,相信事情总会一件件解决,困难也会一个个克服。严坑新村定将如一枝优雅、亮丽的荷花亭亭玉立于剡溪一方。让我们为早日把严坑新村打造成一个环境优雅、民风淳朴、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化新农村而共同努力。                                                 

 (金湘煜)



编辑:俞蕾


嵊州新闻网主办 http://sznews.zjol.com.cn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