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民族英雄 抗日将领——记乡贤楼迪善将军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沈国本 2011年03月31日11:18:32 

楼迪善

       楼迪善(1906~1941),嵊州市人,黄埔军校第六期炮科毕业,后留学德国学习军事。归国后,正值抗战爆发,即派往炮兵部队服役。因治军有方,战功卓著,职至野战重炮兵第二旅少将旅长兼任七战区炮兵司令。1941年7月,因黄河河防吃紧,在驻大荔炮兵指挥所时患阑尾炎,重病仍坚持指挥,致误医殉国。

  一、孜孜求学路楼迪善,1906年农历十二月初二日出生于嵊州市三界镇大岙村。父楼祥兴,母陈氏在其9岁时已逝。从小随舅父陈茂照生活。陈茂照系教师职业,所以舅父入何校教书,楼就在何校念书,14岁那年他考入公立芝山小学读书。三年后毕业,考入杭州府中学,两年后入浙江省立工业专门学校附设甲科工业部电气机械科学习,四年毕业。时为1926年的中国,军阀割据,社会动荡。21岁的楼迪善空有一身学识却报国无门。于是,他投入了革命洪流,毅然赴广州考入“中央军事政治学校”(1926年1月起,经军委会通过黄埔“陆军军官学校”改组为“中央军事政治学校”)。国民政府定都南京,在南京成立的“中央陆军军官学校”规定在1926年7月后于广州入伍的,均为第六期迁并南京,楼迪善系南京中央军校第六期炮兵科,于1928年四月入校,1929年毕业,同期毕业的嵊县同乡有邢文雄、过则改、陈索夫、陈公侠、郭定远、黄文烈、张松翰、钱立、王伯兆、陈祖舜、任振雄、陈雨田、夏能校、周琦等15人,三界章消尤为中校战术教官。毕业后,再次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校方新组织的留学生预备班,一年后奉派赴德深造。留学德国期间,楼迪善因天赋过人,自己又十分勤奋,所以每次考试成绩总是名列前茅。在德时戒绝游宴,常自励道:“国家派我远来,是要我辈学其所长,归国实用。”1934年以全优成绩毕业,成为我国最早掌握大口径榴弹炮理论的军事专家之一。学成回国后,经军政部长何应钦面试,对答如流,成绩优异,破格分派在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团任少校团附,1936年调任该总队炮兵营中校营长。在部队他以满腔的爱国热情,与官兵苦练军事本领,时刻准备报效国家。

  1936年春,楼迪善与爱人何轶云女士在南京结婚,证婚人为张治中将军,男方主婚人为其父楼祥兴,女方主婚人是桂永清总队长。

  二、治军有方略

  楼迪善任中央军校教导总队炮兵营少校营长时,营部房屋尚未修竣,团部房屋尚无人居住。有人劝他迁入暂住,他说:“上级既有规定,我岂可贪一时之安逸而乱上级之规定!”每遇上级与他谈话时,他必立正恭对,以全仪守纪律。他在营时,无论早操日课,从来没有迟到或早退一分钟。对部下严,律己尤严。所以当时炮营的军事成绩极佳,这都是楼的心血铸成。1936年冬,炮营在一次军事行动中,上下火车时间之迅速,打破了炮兵的记录,被奉令嘉奖。又以马骡饲养得法为全国之冠,被再次奉令嘉奖。为使全营官兵尽快掌握先进武器之操作,楼不辞辛劳,自编教材,亲自示范,做到军械未到,训练先行,为重炮兵部队建设作出了开创性贡献。当时常有部队派员来该营参观学习。楼以治军有方,开始在炮兵界崭露头角。

  三、抗战屡建功

  1937年,七七战起,8月13日中央军校教导总队被编入战斗序列,楼迪善奉命率炮营到淞沪某阵地。他冒着日寇的炮火和日机的轰炸,亲赴各连观测所指挥,对敌兵力集中地、火炮阵地、舰艇锚位集中射击,因屡挫敌锋被友军称为“神炮”。在蕰藻浜战役中立功尤显,由此而调任炮校干训班主任,令赴京筹备。楼以作战事大,未见发表替人,虽经当时指挥者允其指人代理,亦未离去,其勇敢不图苟安如此。炮营交卸时,不但余钱未动分文,每月积存之公款四百余元,亦交与新任,其廉洁又如此。

  1937年11月,奉命参加南京保卫战,楼率部设防于富贵山地区,12月7日,日军进攻南京外围,次日突破一线,向南京城进逼,楼指挥炮兵,精准射击,炮弹击中敌营,打破了敌军速战速决的美梦。旋后,楼奉命至河南开封,经充实调整后转至湖南

  1938年在武昌成立德式机械化榴弹炮十一团,楼奉命任上校团长。即将非战斗人员及眷属集中于衡阳管理处。全团官兵奋力督练,不到半年便分别配属各战区参战,炮团驻湖北鄂城,10月25日,在大群日机的掩护下,日舰多艘沿江西犯,在石灰窑附近楼团长亲临第五连阵地,冒着敌机的狂轰滥炸,沉着指挥,击沉敌舰一艘,重伤两艘,战果辉煌。奉令犒赏1000银元。那时,敌舰二十余艘溯江上冲,空中敌机俯冲轰炸扫射,当时炮连官兵面有惧色,楼团长厉声而喊:“好男儿报国此正其时,本团长能死于此,诸君不能牺牲乎!”全连振奋,勇挫敌锋。

  1939年,在防守黄河老河口时,楼迪善因指挥田家镇战役有功,受到当时中央军政委员会通报表彰并升任炮兵总队少将总队长,未到任,即转调重庆中央训练团少将队长。

  四、悲壮殉国

  1940年7月,楼迪善调任陆军野战重炮兵第二旅少将旅长并兼七战区炮兵司令。即赴西安开始整训旅属编队,他早起晚睡,无时不以部队臻于上乘为职责。1941年起,受命西北炮兵统归督训,益矢勤矢慎,以符众望。是年夏,驻守山西中条山、王屋山之我军遭受日寇疯狂扫荡,敌我双方均投入了数十万兵力,战事异常惨烈,是役我第三十九集团军总司令曾万钟阵亡。为防敌西犯长安,河防吃紧。楼旅长奉命组织指挥炮兵防御,指挥所驻大荔就近指挥,抗敌渡河,并保护陇海铁路潼关段之“闯关车”畅通,责重事繁。非因公,不肯出指挥所一步。始患疟疾,有人劝其去西安医治,他笑道:“如此小病,何须大惊小怪,即使大病,我也不愿离开,免有陨越。”旋愈,后又患阑尾炎,虽经医劝须去西安医治,但楼将军以职责关系西北安危,不肯离去,致病情危急仍不愿离职就医。胡宗南亲自来楼处,督促卫士强拉他上车去西安广仁医院就医,终因病情恶化,来不及施行手术便与世长辞。时为1941年农历七月三十日。在病危时楼旅长猛力以拳击腹喊:“国难未酬,我身已亡,咳!”终年36岁。遗妻何轶云时年28岁,儿子楼一中三岁,女儿楼秦羊半岁。无积蓄,无房产。后在代旅长王观洲支持下,将楼旅长遗体安葬于西安翠花山烈士陵园。其时,楼旅长的父亲楼祥兴已去世,二姐早出嫁,长兄迪龙务农,二、三、四诸兄都已逝,遗侄三人都由楼旅长资助在重庆初中肄业。

  楼将军于民族危亡之时投身疆场,征战南北,亲历抗日四大会战,身先士卒舍命抗敌,直至以身殉职。其虽非死于枪林弹雨之中,却比战场血刃之死更为壮烈。究其因,枪林弹雨生死难卜,而染疾不治必绝无疑,迪善将军舍命而取国家民族之大义,更显壮烈!伟哉!

  五、来者可慰

  1945年9月,抗战胜利后,何轶云带着儿子楼一中来杭州母亲家居住,女儿秦羊在3岁那年因患脑膜炎无钱医治而夭折。母与子准备过自食其力的生活。谁知内战爆发,兵戎再起。不得已于1949年随胞兄、胞姐去台湾谋生。去台后,楼夫人何轶云女士历尽艰辛,母兼父职,克制悲痛,努力教育和培养独子成长,一中体察母心,不负所望,发愤学习。在台湾完成大学学业后,去美国留学深造,获得博士学位。曾任美国菲力普石油公司研究中心材料发展组主任,正工程师。何轶云女士已于2000年2月4日在美去世,享年86岁。一中与妻夏慧芬女士,及男孩二人,均在美国生活。2006年春,家乡嵊州市三界镇大岙村边,楼迪善将军的纪念碑落成,其子楼一中博士回乡致奠。期间楼一中为大岙村通村公路硬化工程捐款壹千美元以表爱乡之情。

  而今,民族复兴,国家繁荣,家乡面貌日新月异,将军的遗属生活美满事业有成,这些,足以告慰英雄的在天之灵。

  注:本文根据以下参考资料整理:(1)黄埔同学陈雨钿先生回忆(2)李椒良先生撰写的《迪善公传》(3)楼祥敏先生撰写的《抗日将领楼迪善》(4)楼旅长部下和西安黄埔同学会提供的有关资料

  作者:沈国本,现任职三界镇政府,农艺师。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