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县首次知识青年上山下乡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任樟祥 2011年04月01日10:38:45 

  1964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这一决定把上山下乡确立为城镇知识青年就业和造就可靠的共产主义事业接班人的长远方针,并制定了相应的政策措施,为城镇未能升学、就业的知识青年开辟了一条去农村的就业门路。嵊县首次动员和组织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从此开始。

  当时,正处于国民经济继续调整和城乡开展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大环境,嵊县精减全民所有制职工、减少城镇人口和减少吃商品粮人口的工作还在进行。在支援宁夏和精简职工期间,曾有部分知识青年跟随支边和回乡下乡,但当时对城镇知识青年的下乡,还没有统一的规划和部署。中央、国务院的决定下达后,县委作了研究和部署,决定先在城关镇试点。县委要求各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城关镇,结合自己的业务工作,随时随地开展宣传;各部门领导干部要带头动员自己在城镇不能升学和就业的子女下乡;要耐心教育本部门干部和职工响应党的号召,把子女送到农村去,成为搞好这项工作的动力。由于当时正在开展县级机关的“五反”政治学习,而且重点解决县委常委内部的问题,所以县委只安排一位委员负责这一工作,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日常具体工作仍由县委精简办公室办理。

  5月上旬,中共嵊县城关镇委遵照县委指示,着手进行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和组织工作。镇委召开了专门会议,建立了动员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委书记挂帅,并且成立了城关镇城镇人口回乡下乡安置办公室,负责日常具体工作。随后,城关镇委制定了城镇青年下乡插队试点计划,首批动员任务为80至100人,在6月上旬完成。

  为做好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镇委从镇属机关、企事业抽调干部,对全镇18个居委会实行分片包干负责,并发挥居委会干部和镇属企事业负责人的作用,让他们在运动中挑起担子。在这批干部训练期间,就有49名居委会干部,教育与动员自己的子女带头报了名,这对整个运动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随后,对动员对象模底排队,在此基础上制定动员工作方案,有的放矢地开展动员和组织工作。这场运动的开展,城里城外震动很大。在运动中,涌现了不少父母教育子女、子女说服父母、哥哥动员弟弟下乡的先进事迹,但也有想方设法逃避下乡或拒绝动员的。镇委在县委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和配合下,组织了声势浩大的宣传突击周,运用各种场合和形式,向各界人民宣传和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动员和组织城市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的决定(草案)》,进行形势和国民经济总方针的教育,以及知识青年上山下乡重要意义的教育。重点是办好青年政治学习班,并与做耐心细致的思想工作结合起来。针对怕农村苦、怕农活累、怕农活脏和农村无前途、务农没出息的思想,进行集中教育,逐步形成“下乡为贵、务农为荣”的社会新风。期间,知识青年纷纷敲锣打鼓地向镇委递呈了上山下乡决心书。当时,满城锣鼓、满街标语,人心振奋。

  至6月上旬,全镇有255名青年向镇委报了名。经复查、考察,最后审批定案。22日晚,县委召开首批青年下乡欢送大会。23日,城关镇首批90名知识青年下队下场,到农村落户。这天上午,全镇各界一千多人送行。在锣鼓声中,下乡知识青年戴上了光荣花,乘上了专车。这批青年分别安置在方口公社的姚姆山大队、方口大队,崇仁东风茶场、里东禹山头茶场和明山茶场。整个动员和组织工作基本上做到了本人志愿、家长同意、社队欢迎、社会支持。

  在城关镇试点的基础上,从1964年7月下旬起,城关、崇仁、长乐、黄泽各镇全面开展了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动员和组织工作。10月,第二批325名知识青年相继下队下场,其中城关镇217名,黄泽镇35名,崇仁镇40名,长乐镇33名。第二批知识青年分别安置在白鹤、剡北、蛟镇、浦口、方口、通源及城关共7个公社的27个大队,其中自己要求投亲靠友的48名。

  在第二批知识青年下乡前,县委精简办公室两次召开安置工作会议,认真研究安置政策和各项具体问题。对社、队干部与社员,主要是讲清知识青年参加农业生产对农村带来的好处和深远的意义,消除他们怕加重负担、怕减少收入、怕难领导的思想顾虑。在此基础上,积极做好住房、口粮、自留地、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等方面的安置准备工作。仅1964年,通过采用租、挤、修、建和以小换大等方法,解决了住房131间。同时,国家财政每年拨出了安置经费。1965年起,由1964年平均每人130元调整为230元。另外,人均供应建房木材0.3立方,还增发布票、棉絮等,解决下乡知识青年的实际困难。

  城镇知识青年下乡,普遍受到真情热情接待。知识青年下乡时,有关公社、茶场敲锣打鼓地到几里外甚至十几里外的车站迎接,帮助青年搬行李、铺眠床、挂帐子。社员看到知识青年刚下来,没有菜吃,就自动送来鸡蛋、猪肉、洋芋、蚕豆、茄子、干菜。有些队在知识青年未下乡前就替他们种上了萝卜、白菜。

  知识青年下乡时,县委精简办公室和各镇组织了18名干部分头跟班下去,同下乡青年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商量,做了一段时间的巩固工作。各公社党委和大队党支部也都确定一位书记、副书记或队长,主管这一工作。白鹤公社党委发动全社共青团员,对下乡青年开展“一交三包”活动,即与知识青年交朋友,包知识青年的学习、劳动、生活,使下乡青年思想安定,较快地在农村扎根。但也有因安置点选择不当,有些社队缺乏对下乡青年的管理,不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上的困难,甚至歧视知识青年,不实行同工同酬,致使下乡青年经常返回城镇。

  1964年12月,根据县委部署,召开了全县下乡知识青年代表会议。会议总结和交流了社、场、队做好安置工作和教育、培养、发挥知识青年作用的经验,同时也表彰了下乡青年的优秀事迹,全体代表还向全县下乡知识青年发出了在农村干一辈子革命的倡仪。

  1965年1月,在县委精简领导小组及办公室撤销后,为了加强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的领导,成立了嵊县城镇人口回乡下乡安置领导小组和办公室。为进一步做好安置巩固工作,4月上旬在方口公社石佛桥大队召开了全县下乡知识青年安置巩固工作现场会议。会议交流了石佛桥和前王大队关心和培养下乡青年,制订下乡青年生产、生活“一年早知道”规划的经验;交流了石佛桥和前王两个下乡小组与贫下中农同甘共苦、自力更生、达到自给的经验。通过这次会议,增强了生产队、居委会和青年家长互相配合、共同做好安置巩固工作的责任感和主动性,也提高了下乡青年在农村落脚生根、积极劳动、自力更生的自觉性。

  1965年至1966年,各镇继续开展此项工作。1965年知识青年下乡113人,1966年195人。在安置工作中,根据实际情况,采取适当集中安置、“三五”成群插队的形式,安置到田地比较多、劳力比较少,生产比较稳定的社队和集体茶场,主要形式是“集体户”,即吃、住、劳动集在一起。

  1964年至1966年,虽然是嵊县城镇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开端,但已经发挥了较为显著的作用:一是有效减轻了国家财政负担。二是缓解了城镇就业压力,促进了社会稳定。三是为农业战线输送了大批生龙活虎的青年劳动力,促进了农业生产和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知识青年参加农村社会主义建设,促使许多地方增加种植面积和精耕细作,提高了农作物产量,有利农林牧副渔各业的发展和集体经济的巩固。同时,知识青年的下乡,充实了农村干部队伍,传播了文化科学知识,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据1964年至1965年两年的统计:下乡知识青年加入共青团的24人;被评为五好青年、五好社员(场员)的27人;推选为大队会计、民兵连长和团支部委员职务的18人,推选为妇女代表、生产队妇女队长的10人;有63名下乡青年担任了民校和耕读小学的教师。四是移风移俗,改变社会风气,不仅促使农村青年安心农业生产,而且也有利培养和造就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接班人。据县精简办公室对1964年下乡知识青年情况的统计分析,劳动报酬能够自给和基本自给的近90%,自给有余的约占四分之三。知识青年由身居城镇、四肢不勤、五谷不分、依靠父母生活的消费者,逐步成为从事农业、自食其力的生产者。知识青年经过磨练,提高了自身素质,有利于更快地形成一支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新型农民队伍。

  本文作者:嵊州市档案局退休干部,副研究馆员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