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王罕岭上觅古踪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索 直 2011年04月02日14:12:49 

  王罕岭是剡东大湖山西的一条古道。大湖山为四明山脉南峰,与天台山脉青天岗南北向相而揖,中为剡界岭,剡溪和奉化剡源江的分水岭,也是四明、天台两脉的分水岭。大湖山峰海拔896米,是嵊州、新昌、奉化三县的交界处,因山岗上有丹池赤水而闻名。山一脉西南倾,至王罕岭,名龙潭岗,为嵊州金庭镇和新昌沙溪镇之界山,黄泽江上游平溪和沙溪的分水岭。王罕岭以金庭镇念宅村(海拔150米)为北端,向南入山,翻越龙潭岗眠牛湾(海拔460米),到达沙溪镇(海拔170米),长10公里。山径崎岖,树木郁葱,泉水叮咚,风光宜人。

   旧传王罕岭是王羲之游憩处,故尔得名。王羲之为会稽内史时,择地剡东金庭经营庄园。辞郡后,修植桑果,携子抱孙,享受田园之乐,并安息在瀑布山中。王罕岭为金庭之南山,是剡东通宁海的一条古道。王羲之游山、采药、访友、求雨,在这条山径上或游或憩,留下了太多的屐痕。他居金庭时,司徒蔡谟被废为庶人,隐居剡东沃洲,疑在今新昌县蔡岙,与金庭南北为邻,相距30公里,往来以王罕岭为必经孔道。王羲之素敬蔡谟,两人既为邻,交往密切。蔡谟于永和十二年(公元356年)冬病逝,病危时,王羲之曾去探望,知其腹泻不止,在九月的一封书信中提及其病况曰:

   蔡公遂委笃,又加带下,日数十行,深可忧虑。

   蔡谟葬毕,正当王羲之在金庭邀集中亲聚会,其子蔡邵、蔡系曾来金庭居,他在致友书中曰:

   二蔡过葬来居。亲亲集事,而君复出为因耳。

   蔡、王情义深笃,王罕岭成为他们互访交友的纽带。又龙潭岗眠牛湾有龙潭,有岩洞曰支龙洞,遇大旱天,乡人径王罕岭赴此迎龙求雨。王羲之在《远近亲和帖》中说:

   又须求雨,以复为灾。

   《晋书•五行志》载:“永和十年,三麦不登;十二年大(旱)无麦”。王羲之随乡入俗,“又须”、“以复”,说明曾多次带领乡人上王罕岭龙潭岗求雨。

   王罕岭这个名字,最初见于文献的,是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咸通元年(公元860),浙东绿林领袖求甫揭竿象山,既而攻占剡县,立罗平国,唐将王式率军进剿。六月,求甫为进退计,率义军主力入宁海。王式从奉化剡界岭入剡,攻占沃洲、新昌二寨,将剡县与宁海义军拦腰截断,然后强攻宁海,封锁海路。义军屡战屡败,伤亡惨重,不得不逃回剡县。自宁海入剡,必经王罕岭,果不出王式所料,《资治通鉴》曰:

   贼果自黄罕岭遁去,六月甲申(初五)复入剡。

   “黄罕岭”即王罕岭,地图上还有称“黄汉岭”的,皆因外地人通音之误。唐宋前,王罕岭上是否有人居住过,今无史料可稽。近邀友好游王罕岭,岭上有外湾、眠牛湾、里湾三个自然村,相去里许,属新昌县沙溪镇。三村多姓俞,与金庭镇岭脚村同宗通谱。今有水泥路经岭脚村通外湾,继入眠牛湾、里湾的水泥路正在修筑中。从里湾至沙溪镇仍是王罕岭旧道,草木蔽径,阴凉可人,原本的卵石路大多毁坏,行人稀少,不几年将殁于荒棘矣。里湾村有一棵古柳杉,曾遭雷击,驱干破裂,叶茂半枝,新昌县林业局挂牌保护,云树龄400年。古杉下有2007年新昌县人民政府所立石碑一块,大而精致,上横书“王罕岭右军旧宅保护区,古金庭观遗址”。遇一里湾村古稀老人,自称俞氏第十世孙,遂向他请教金庭观事。答曰:其母早年曾对他说,这里是王羲之金庭观的古址。随接遥指村东几棵古枫,说旧址就在那几棵大枫树的山坡上,县里有人多次来考察过,沙溪中学有个袁伯初老师,专门在研究这个问题。

   此游令人心潮澎湃。回家后寻读新昌同好陈百刚、竺岳兵、梁少膺诸先生大作,又请友搜罗网上各家之言,方知王罕岭已成为一个文史和旅游热题。吾虽不才,但素仰王羲之,故不甘寂寞题外。又恰巧,近得新修《金庭王氏族谱》一部九卷,希冀能找到一些相关史料,为开发王罕岭添枝加叶,做一点微薄贡献,便仔细地阅读起来。不意中,发现明朝袁诚识《赠南庵》诗中,有“筑成寿域当牛眠”、“牛眠之地是佳异”之句,便自然而然的把它和王罕岭上的眠牛湾、眠牛水库联系在一起了。继尔细读与南庵先生有关的全部诗文,认为“牛眠之地”就是今日眠牛湾的可能性极大。眠牛湾村西200多米的坦冈上,有古废墟,疑是南庵遗址。为了把这个问说清楚,先把袁诚识《赠南庵》诗全文录之于下:

  华堂主人清且贤,丰标洒落蓬莱仙。安居乐道无外慕,筑成寿域当牛眠。

  牛眠之地信佳异,千里来龙萃真气。翠泉丹障环四旁,中结茆庵独高致。

  主人于此日栖迟,春风对酒啼黄鹂。长夜凉阴覆枕席,秋深佳色盈东篱。

  三冬咏梅兼咏雪,清思悠然更超越。不知城郭有红尘,不期五更朝紫阙。

  有时坐对南山云,我为主兮云为宾。此心自得个中妙,不羡权谋与华要。

  权谋华要都成空,个中妙理谁能到。

   南庵先生讳昺,字晖仲,生于明宣德二年(公元1427),卒于正德四年(公元1509),居华堂,是王羲之三十九世孙。书香门第,家境富裕。年近半百,妻姚氏多疾,遂择地金庭南山之袅龙山卜筑寿域,以“牛眠”名其地,并在墓防筑庵而居,额曰南庵,故谓之号。南庵实际上也是他为四个儿子准备好的墓庐。王羲之在瀑布山上予卜寿藏,在山麓建读书楼而居,号曰澹斋,后为其七个儿子的墓庐。这是金庭王氏“结庵守茔,孝悌兴家”的传统。关于南庵先生的生平,族谱简传曰:

   南庵先生天性淳和,孝友无间。学古多闻,长歌短韵,力追古人。居乡慎重自持,言不妄发。尤喜赈乏,绝济危困,宗族乡党称为善人。齿德并茂,邑主延为上宾。予卜乐邱于袅龙山,筑庵曰南庵,建楼曰岁寒。每于风晨月夕,携樽散步,吟弄其处。名公巨卿,投赠诗章,烂然成帙,以寄其景。

   成化十五年(公元1479)五月下旬,山阴名士朱纯来嵊,邀友求芝访南庵,留宿旬日,作《南庵记》,并饱览山水,标为翠寒坞、红香沼、兰坡、竹径、瓜畴、芋区、鹿疃、鸥订八景,以诗酬唱。先后游者有镏牧、陈涓、梁潜、罗珒、龚锦、袁诚识、徐志献、吕汝声、何鉴等,诗文厘为一帙,请朱纯为之序曰:

   坞有巨松,因曰翠寒,沼有莲,故曰红香,竹径在其左,兰坡在其右,种瓜若干畴,栽芋若干区,疃有鹿,溪有鸥,遂成八景之作。

   从这些诗文中,可以比较清楚的判定,南庵所在的“牛眠之地”,与今王罕岭顶的眠牛湾地望、地形皆相吻合。如朱纯序曰:

   其山起自四明,绵亘数十里,与大湖山、九垒相联属。有旁支曰绕龙,盘旋隐伏,尤为秀异。右军之裔孙晖仲辟寿藏其中。又结屋数楹,扁曰南庵,为行乐之所。

   绕龙山即前文所说袅龙山,明确指定脉从大湖山来。金庭观所在之鸟头山,是撞天岗的支脉。鸟头山和袅龙山以流入济渡村的溪里坑为分界,故以袅龙山为金庭之南山。陈渭《赠南庵》诗曰:“丘壑徜徉年半百,笑指南山是归宅”。

   眠牛湾村海拔460米左右,地势坦缓,四山环绕,朱纯称其为“行乐之所”,实为南庵先生避暑优游之地。袁诚识诗曰“长夜阴凉覆枕席”,吕汝声诗曰“阴森六月无炎暑”,求芝诗曰“不知人世有炎埃”,相当于今日正在兴起的避暑山庄,而且景色诱人。

   “牛眠之地是佳异”。的确,眠牛湾的地形非常特殊。大湖山一脉直落,至566高地,分为二条支脉,北龙潭岗,二脉于回,形成一个封闭式小盆地,简直像古老的火山口。令人不可思议的是,这个集雨面积0.3平方公里的瓢形小盆地,竟能筑起一个可蓄66万立方米的水库,犹如高原明珠。请问,水从那里来?唯一的答案是,这里有极其丰富的泉水资源。这就是说,建水库前,这里确有一个永不枯涸的龙潭,其下则是万丈深渊,飞瀑奔腾,故朱纯序曰:

   庵西有溪出万山中,折而北流,既清且驶,若轮捷矢激,重厓溅石,声纵铮不已,尤快人心。

   500多年前,南庵先生已经在这里建设了一座令会稽文人墨客心心向往的避暑山庄。传承着王羲之兰亭雅集的书圣文化。何鉴《游南庵》诗曰:

  群山万木锁烟岚,谁解于中结小庵。莫道今宵非胜集,当年兰亭意都含。

   这座园林天人合一,有大自然中的巨松野鹿,竹径兰坡,也有人工栽培的瓜园芋田,香荷露花,兼有山水和田园两种风光。相信每一个园林设计者,当读过八景诗,看过这一张地形图,心中一定会顿起微澜。我们非常赞赏新昌县人民政府开发王罕岭的设想,如果把眠牛水库开发为避暑式的山庄园林,一定会像朱纯《南庵八景•翠寒坞》诗说的那样:

  万树团阴拥翠幢,悬崖雪溜洒淙淙。凭诗寄与青莲叟,不用巢云向九江。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