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门吕氏宗谱,是记载嵊州吕氏起源和繁衍的总谱。嵊州吕氏始祖为吕规叔,就是鹿门书院的创办人,吕规叔名讳大椇,历官婺州教授、河南府推官、监察御使,致仕赠奉议大夫。南宋淳熙元年(1174),他从婺州(金华)迁居鹿门,创办鹿门书院,以养教乡里子弟为业。“凿山垒石一朝成,结构精庐三十楹”,鹿门书院很快建成,当年其侄祖谦就来书院讲学,叔侄共商办学事宜。而规叔却安家于白宅墅,当年是简陋的房舍,唯以宅旁种梅花而得村名。
一、白宅墅的古迹
白宅墅,古称梅墅,所以贵门吕氏宗谱记载叫《梅墅记》。其村庄的历史与鹿门书院一样古老,距今已有836年。据有关诗文考证,在吕规叔安家之前,白宅墅已有居民散布,但无村名,规叔安家后始叫出村名。规叔在白宅墅培养长成了四代人,到第四代人才出宅拓展安家立业之地,如雅安、后宅等村,均是吕氏第四代人肇基建村的。
宋淳熙七年(1180),朱熹任浙东常平茶盐使,因嵊地久旱灾重,来嵊赈灾,驻于三界,他乘竹簰,翻山岭,登上鹿门拜访吕规叔,规叔出村口迎接,相逢于平桥曲水上,这桥今称“访友桥”。当时简陋的石桥毁于洪水,于道光癸未年(1823)重修为石拱桥,现存的石桥是吕氏村人出资于光绪十九年(1893)重造的,为单孔八字形梁式结构。原桥旁有巨石,朱熹手书“石泉漱玉”,后刻字于石顶,今在桥头还清晰可见。“石泉漱玉”是朱熹以诗人的眼光,对桥下山泉溪流的写照:山泉清冽,铮淙流泻于山石之间,苑若玑珠滚动,琴瑟和鸣。朱熹来访后,桥下泉流称为文公泉,又名漱玉泉,正所谓泉以人名,泉以文名,隐没于山野的溪泉也流出名声。现在的溪流边,村人造有两口井,因一口小,一口大,合成一“吕”字,外人称之为吕字井。
规叔的父辈们对朱熹理学的创树都有所帮助。如规叔的伯父本中,就推荐朱熹的老师刘勉之为官,虽为秦桧所阻,但本中已在朝廷表示倾向,也是对朱熹道义的支持。朱熹的理学在初创时,多有不能自圆其说、不完善之处,在别人抓住一点不及其余,大加攻击时,规叔和侄祖谦,每以公道论之不置贬词,更以汲精集萃,为创说吕学之用①。所以有人写诗,猜度朱熹与规叔相见的心情,有“桥上清风桥下波”之叹。朱熹来白宅墅,因是公事之外的活动,时间十分抓紧。规叔的“别墅”在老池塘的上方。时当春天,老梅绽放,暗香浮动,琼花竞开,两位老友禁不止走出家门,来到村下一石坡斜坦地,边赏景边谈道论经,兴趣盎然。这块石头皮后来就叫谈道处,稍高的石头就叫迭书岩。朱熹回舍,随手拿起规叔用过的文房四宝,写下“梅墅堆琼”四字,这四字是赞颂规叔的,后来就镌刻于石成为古迹。朱熹与吕氏人素为道义之交,像这样专程拜访、与吕氏族人亲近接触还是第一次。朱熹回到三界,还意犹未尽,又写诗赞颂规叔:“人道公心如明月,我道明月不如公;明月照夜不照昼,公心昼夜一般同。”朱熹的诗以清新晓畅著称,似这般用比喻颂人是鲜见的。
规叔之子祖璟,曾任淮南安抚使,训兵抚士,致仕时宁宗皇帝御诗送行,并赠武功大夫,赐建演武更楼。贵门更楼,其全称是演武更楼,不是什么别的更楼。祖璟回乡除亲老行孝外就是组织人马练武习艺。贵门至白宅墅的大路就成了骑马射箭的地方。其时,规叔的第三代也去做官了,第四代人已长大。状元公李易,河南人,辞去给事中之职,因在朝时与祖璟交好,也慕名来到白宅墅,于独秀山下卜筑安居。他还独出心裁,在石头上刻下“独秀山前是我家”七字,以示弃官隐逸的决心,惜今他刻的字已无迹可寻。不过他是个行吟诗人,几乎写遍了嵊州的风景名胜,其中也有“独秀山前是我家”的这首诗(收录在《剡录》中),写他卜筑斯地的安然欣然。李易在白宅墅安家生活多年,因无子嗣,由吕规叔的一位玄孙叫汝惠的,过继为后,还当了华亭县令。
白宅墅村背后的竹林,是古老的竹林,原为“可竹山居”的主人,即白宅墅吕氏祖先所栽,距今也有两百来年。白宅墅吕氏村人不仅栽竹,还赋竹以品格精神,乾隆庚午年(1750)的《直节拟竹文》说,“东南之产,惟竹最美”,美在“竿竿挺秀,节节俱通”,美在“不藏一私,不留一欲”贡献于人。原栽之竹如有柏、榧长寿,应该与现在村边古枫的年龄不相上下,今见古枫保护牌上的树龄为100多年,显然是将之年轻化了。据传,现在雅安、后宅山场上的母竹均来自这片竹林,莫非竹林的繁衍也和吕氏宗亲的人丁兴旺一样,都以白宅墅为渊源么。
二、雅安村的梯屋
据贵门吕氏宗谱记载,雅安村开址于南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距今748年,始祖为吕汝霖,是规叔的玄孙。雅安村古称龙山,谱中之记叫《龙山山居记》,就是讲雅安村的起源和发展的。现在的雅安村是嵊州吕氏族人聚居最多的村庄,全村500多户,绝大多数姓吕,光吕氏人口就有1000多人。
雅安村住房多为梯屋,直到现在总体风格没有改变,故剡西人有“北有小昆,南有雅安”之说,意思是指梯屋里也出人才。梯屋与梯田类似,皆依自然地形而建,所不同者,一为居所,一为耕作土地。雅安村的梯屋是为聚居所需而形成的建筑群落。谱中说:“村落依山层叠似龕”是最简单的写实。梯屋多为两层,都是石砌坎墙造成一地坪,在此坪上建成房屋。从楼上开后门而出,即是上一个地坪上的底层房屋。这样层层叠叠,依山坡砌坎墙建房,就形成了村庄宜于自然采光的梯次型的建筑群落。雅安村整个村庄座北朝南,中有一条叫馒头岭的石嵌大路,相通各住房出路,直到万工塘边,才有一狭小平地。原先的万工塘是一处沼泽,面积达十亩,后来沼泽淤塞成为缓坡之地。而池塘又为村庄所必需,所以又号称耗费一万人工(包括兵工)疏浚遗沼,筑堤砌岸建塘,故称万工塘。万工塘边至今还在的最早公共建筑是创于明初的吕氏宗祠,它是嵊州吕氏最早的宗祠,又称明禋堂家庙。民国之初,直到新中国成立,上世纪六、七十代,都是区、乡的办学之所。雅安村的庄基,相对于中间一条馒头岭,东西两边各有一隆起的山丘,居东者为龙头山,居西者为柏树墩,这两处山丘,也算是离村最近的云山高处,小时候是我放鹞的地方。依高丘地形顺势而下建造梯屋,屋向朝南,就不得不有点偏东偏西了。站在云山高处看雅安的梯屋,只见黑瓦片的屋顶鳞次栉比,高低相连,错落有致。为保证梯屋的牢固,首要是坎墙必须砌结实,以牢固的坎墙保障梯屋不倒塌;其次是排水要有出路。雅安村的梯屋都挖有后坑,那是让雨水、屋檐水冲刷而下的通道。而作为一个村庄,一旦任雨水顺势乱流,没有固定通道必造成坎垮屋塌。雅安村幸有一条石砌阴沟汇通村中大部分排水直泄万工塘。这条阴沟经过村中低洼处的里塘,里塘可以汇集上半村的排水,水满后就从塘边的阴沟排出。阴沟都埋在各层梯屋的底部,不占面积,阳沟的水都流入阴沟。从这阴沟的规划可以想见当年村庄的建设一定是有总体规划和设计的,虽然处在小农经济各自为计的封建社会,为了村庄的安全和宗族繁衍,也不得不服从这总体规划和设计。
梯屋的屋基面积都不大,一般是几分地,号称“台门”的梯屋面积大一点,也不会超过半亩。平地上造屋,只要请木匠、砖匠即可,雅安村造屋则要先请支坎头的技匠,村中还真出了不少坎头匠。方井头的吕荣见就是一个支坎头的技匠,后来建造象鼻水库时他还成了有名的土专家,以土办法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难题。雅安村村民造屋,都十分珍惜土地,从不占用正规耕地。行文至此,也要讲到雅安村的耕种之地。那耕种之地,村民统称田坂,其实没有多少水田,大多是旱地坡地。梯田都在山湾里,面积都不大,还有放不下一口稻桶的稻田。有一处平地水田较多的田坂叫“下成蹊”,地名就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缩语(土改时土地证地名写成“下陈溪”),从吕氏祖先取的这个地名,也可以看出村民对土地的珍惜,对水田平地的向往。这种珍惜土地的好传统至今还保持着,雅安村虽然造了很多新房,大多没有占用耕地,有的新房就是劈开石坡,以石基为地坪造成的。尽管现在的新房越造越高了,有三层的、四层的,还有五层的,在设计装修上也比老梯屋讲究,但梯屋的样式仍然没有改变。
由万工塘边经馒头岭走到方井头,那是公路未通时,一条走出村庄,到长乐赶市的必经之路。方井头村口有一路亭,俗称横路廊。亭子的两根横梁上写有一副对联:水复山重行行且止,迎鸿送燕纷纷然来。亭子有对联并不稀奇,而把对联写在横梁上却不多见。对联装饰在屋柱上叫楹联,在门边叫门联,而在梁上,是否可称梁联呢?这个路亭不是梯屋,却取了个“梯云亭”的名字。由亭子而下,是整齐的36级台阶,用36块长条石板铺成。据说此亭是明末清初建造,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运输这36块石板就够艰难的了。据老辈人说,36级踏步两边还有两棵大枫树,都是合抱之粗,绿荫如盖。路亭伴配古枫,成了村子不可多得的风景。炎夏之际,常有村人走到枫树下乘凉聊天。我生已晚,只见到过一棵枫树,这枫树有三人合抱之粗,已显老态龙钟,仍勉力支撑一片蓝天,给人若大阴凉。不料,竟于2005年7月23日,在无雨无风之天轰然倒地。瞬时以它奇伟槎枒之躯,挡住了道路,压倒了茶山,还因倾斜之力压垮了坎头。有不少村民循声赶来,看到古树倒地惨象,都叹可惜。原来是因树中空洞力不能支,失去平衡而倒地,也算是寿终而去。有的人还想从树洞中找点什么枫胶出来(传说枫胶乃枫树之精华,可入药治病),无奈空空如也。悠悠岁月,沧海桑田,枫树已见证太多,付出太多。古树之死,引起村民关注,盖因古树构成村景,为村民所习惯,为村庄不可或缺。雅安村座龙山之基,南有九州层峦,独秀峰特耸;双溪润山泽地,争鸣淙淙;万工塘镜面敞亮,尽揽天光云影;横路等松林列队成龙,蛇蟠山、爬蟹山巨树成栋,郁郁葱葱。其清妙秀异之气降而生人,蕴之为德性,村人喜读乐耕,代有才俊。举诸清代以来,文有举人燮煌,遍写贵门嵊地山水,诗文一色空灵,作主村中旗杆台门;武有进士培廉,手能举起石臼,职掌守备浙闽堤塘;更有墓掘最后王朝,同盟辛亥,听孙文一呼,百应而上的忠勇大丈夫。这都是从鹿门书院就教,从梯屋走出的仁人志士,无论走上仕途,还是归于草根,都显示过他们生命奔放的雄姿,那都是突破梯屋局限的人生表现。
还是回到梯屋上来。我对村民在老式梯屋里生活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有些梯屋在底层靠后坑的墙上开有后门,夏天炎热之时,在后坑摆上长条凳,再放一块木坂,睡午觉是很凉爽的,似乎有凉气从坎墙的石头缝里吹出来;还有的则利用人家的坎墙搞起绿化、美化,往石头缝里塞进一点泥土,就能种花、种草药;有的人家则利用潮湿的后坑,挖个小井,还能积点水,作洗涤用。因为梯屋居住集中,村庄里召集会议、动员公益事情、宣传政策都简易方便。宣传员站在龙头山或柏树墩,拿起喇叭筒一喊,村民们都能听到,更有耳灵腿快好动的小孩义务转告,很少留有听不到的死角。梯屋,可说是丘陵地带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农民因地制宜的劳动创造。村民以梯屋的形式聚居于雅安村,可能还有对自然环境择优而居的考虑。曾有记载称,古时雅安村的生态环境是“乔木参天,有烟霞之气;飞泉泻涧,有琴筑之音;修篁翠绦,有渭川之思;美草奇花,有梓泽平泉之态。”又有古诗写雅安村的地形风景:“指点飞龙下碧空,岚光遥接鹿门东,一山烟雨迷离外,十里风云变幻中;掉尾溪边清几许,举头崖际翠千丛,蜿蜒自是钟灵秀,大地盘旋气象雄。”这诗里有几个地名,鹿门即今贵门,掉尾溪即汇集文公泉顺流而下的下陈溪。它描写的是自然地形风景。其实,雅安村的梯屋,更是独特的风景,那是多少代村民劳动创造的风景呀!
① 吕学为宋代吕氏宗族之学说,吕氏家教促成吕学学风的形成,基本特点是“不名一师”的学风,多识前言往行以蓄其德和重文献之传统。吕学与朱熹的理学有传承渗透又有扬弃,所以鹿门书院的师范匾额为“理学名宗”。吕氏家族本是奕世相传的得“中原文献之统”的文献世家。全祖望《劄记》云:“吕正献公家,登《学案》者七世十七人。”正献公即规叔的世祖公著。从公著到祖谦之子延年共七世,共有十七人被入《宋元学案》,其中规叔的曾祖希哲专列《荥阳学案》,伯父本中专列《紫微学案》,堂侄祖谦专列《东莱学案》,其余还有十多人则分别列于有关学案中。这样名儒辈出、世代相传的家族,在整部《宋元学案》中也是独一无二的。贵门乡雅安村吕氏宗祠原有一对联曰:“宰相亦何荣,代有勋劳报国;文章乃不朽,世推道学传家。”联中的“道学”就是吕学,或称吕氏家学。吕学至祖谦发扬光大,其流风所及直至明清。清季有人评祖谦学说,谓“本于天资,习于家庭,稽之中原文献之所传,博之四方师友之所讲,参贯融液,无所陋滞。”后来,祖谦的学说一派,发展成为东南学派,即金华学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