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王羲之择居剡县金庭的史料的考释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索直 2011年04月11日10:08:49 

  关于王羲之辞去会稽内史后择居剡县金庭的问题,隋尚杲《瀑布山展墓记》、唐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宋高似孙《剡录》、清康熙《金庭王氏族谱》,以及当地的许多民间传说,为此提供了丰富的史料,得到了文史学者的基本认同。但是,这个问题仍须进一步研究,因为这些史料本身存在着诸多矛盾,还需作进一步的考证,比如:

  其一,裴通记褚伯玉于南齐永元三年(公元501)启高宗明皇帝于右军家置金庭观,时间明显有误,因为明帝建武(494~498)在前,东昏侯永元(499-501)在后,次序颠倒,且褚伯玉早在22年前的齐建元元年(479)已经仙逝,裴通引文明显有误。

  其二,梁《金庭观碑》是一篇颇具权威性的史料,然文中只字不提王羲之故居和卒葬事,甚至找不出和王羲之相关的任何线索。此观系永泰元年(498)敕建,是不是同时存在二个金庭观?《金庭观碑》的作者是沈约吗?

  其三,《剡录》载褚伯玉太平馆在剡县“白石山”,即今长乐镇旧属太平乡的西白山,与裴通“正当右军之家”大相径庭。

  其四,尚杲在“墓而不坟,朴而不甃”的那座所谓王羲之墓上重建的“飨亭”,既然不是王羲之的真身墓,那末王羲之墓在那里?

  其五,《南齐书•褚伯玉传》是研究王羲之金庭观的第一手史料,却未被引起重视。

  本文将对上述史料进行考释,去伪存真,力求作出合理的解答。

  裴通《金庭观右军书楼墨池记》是记明言,释氏裴通于唐元和二年(807)与二三道友游王羲之金庭观,其时金庭观早已明于世上。其文曰:

  越中山水奇丽,剡为最;剡中山水奇丽,金庭洞天为最。洞在县东南,循山趾左去凡七十里,得小香炉峰,峰则洞天北门也。……是以琅邪王羲之领右军将军家于此山,书楼墨池旧制犹在。……通以元和二年三月,与二三道友裹足而游,登书楼,临墨池,……经再宿而还。以书楼阙坏,墨池荒毁,话于邑宰王公。

  小香炉峰在金庭观北。裴通指出了金庭观的具体地点,肯定了剡县金庭为王羲之故居。因为王羲之居于此,卒葬于此,故其后裔建书楼墨池纪念他。

  王羲之择居金庭时,已至暮年,在建设庄园的同时,也就开始择地造墓了,金庭观就是王羲之的卒葬地。按丧制,其七个儿子必须墓庐守丧二年三个月,后裔舍墓庐为观,金庭观就是在这些墓庐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裴通时,金庭观书楼墨池尚在,但规模很小:

  书楼在观之西北,维一间而四顾徘徊,高可二丈;墨池在殿之东北,维方而斜,广轮可五十尺。池楼相去,东西差值才可五十余步。

  裴通及其同游虽“登书楼,临墨池”,但这时“书楼阙坏,墨池荒毁”,旧物已很古远,故话于剡令王公,“征王氏子孙之在者,理荒补阙,使其不朽”。裴文是王羲之居于金庭卒葬金庭的实地采访史料,真实可信,但在引用其他史料方面却显见纰漏,其文曰:

  至南齐永元三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绝,勤求上玄,启高宗明皇帝,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

  褚伯玉在王羲之卒葬地瀑布山置道观授徒,不是永元三年(501),因为他在22年前的建元元年(479)已经去世;又齐高帝建元元年(479)为褚伯玉敕立的是太平馆,而不是金庭观。为了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再来分析一下王羲之择居剡县金庭的另一份重要史料:

  南齐书《褚伯玉传》 褚伯玉(394~479)是晋宋齐间一位著名道家人物,在王羲之卒后,他第一个到金庭置观授徒。《南齐书•褚伯玉传》载:

  褚伯玉,字元踞,吴郡钱唐人也。……年十八,父为之婚,妇入前门,伯玉从后门出,遂往剡,居瀑布山。性耐寒暑,时人比之王仲都,在山中三十余年,隔绝人物。

  文中所谓剡县瀑布山,就在王羲之卒葬的金庭,这就非常清楚的印证了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所谓褚伯玉“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的说法。褚伯玉十八岁至瀑布山,时晋义熙七年(411),去王羲之卒只50年,而郗夫人去世才十多年。王羲之百岁后,五代孙王衡将墓庐改置为道观,并舍田460亩,金庭观之名当始于此。

  那末褚伯玉修炼的是那一门道术呢?据《褚伯玉传》载,宋孝建初(454),王僧达为吴郡太守,苦礼邀请褚伯玉。伯玉“停郡信宿,裁交数言而退”。宁朔将军丘珍孙问王僧达面晤事,王僧达答曰:

  褚先生从白云游旧矣!

  这句话是证明褚伯玉居金庭的关键词,因为“白云”就是主治金庭洞天的王氏始祖神仙王子乔,或曰王子晋,《剡录》引《道经》曰:

  王子晋登仙,是天台山北门第二十七洞天。……一曰金庭洞天。周王子晋善吹笙,为凤凰之声。从浮丘公登高而羽化缑山,去后主治天台华顶,号白云先生,往来金庭,风月之夜,山中有闻吹笙者。

  王僧达所说的“褚先生从白云游旧矣”,必是褚伯玉亲口相告,这就有力的证明了他在金庭修炼白云道法的事实。唐天台山白云子《服气精义论》曰“王右军得笔法于白云先生”(1985年浙江人民出版社《两浙著述考》第1600页)。今瀑布山北、华堂村东南有白云洞,传为王子晋吹笙处,故在洞下建白云祠。说明王羲之和褚伯玉皆得道于金庭洞主白云先生王子晋。

  褚伯玉在金庭广有交结。据慧皎《高僧传》初集卷十二《宋始丰瀑布山释僧从》载:

  释僧从未详何许人,禀性虚静,隐居始丰瀑布山,学兼内外,精修王门,不服五谷,唯饵枣栗,年垂百岁而气力体强,礼涌无缀,与隐士褚伯玉为林下之交,每论道说义,辄留连信宿。后终于山中。

  始丰瀑布山即今天台县石梁飞瀑,时有方广寺。“精修王门”指王子晋传下的道法。褚伯玉和僧从同住天台山,相互交流辟谷和服食。王羲之修炼的也是辟谷法,饿得骨瘦如柴,不得不复食。其在一书札中说:

  由食谷也。自食谷,小有肌肉。气力不胜,更生余患。去年尽来停谷啖麦,复平平耳。

  看来,居住在天台山金庭洞天的释道各家都修炼白云先生和辟谷法。褚伯玉居金庭四五十年,名声大振,各地官员相争征聘,宋孝建二年(455),散骑常侍乐询表奏皇上,征聘为本州议曹从事,褚伯玉不从。宋灭齐建,本传曰:

  太祖即位,手诏吴、会二郡以礼迎遣,又辞疾。上不欲违其志,敕于剡白石山立太平馆居之。建元元年卒,年八十六。常居一楼上,仍葬楼所。孔稚珪从其授道法,为于馆侧立碑。

  太祖即齐高帝萧道成。褚伯玉太平馆为齐高帝建元元年(479)敕建,是年褚伯玉遇暴雨卒于缙云恶溪,其徒迎尸还剡,太祖敕于剡西白石山葬之。金庭观在剡东瀑布山,为褚伯玉改王氏墓庐所置;太平馆在剡西的西白山,齐太祖敕建,两者不同,至此自明。孔稚珪《褚先生伯玉碑》曰:

  是以王子晋笙歌,驭凤于天海;王乔云举,控鹤于玄都。亦有羽蜕蝉蠲,影遁形销。

  作为褚伯玉的嫡传弟子,清楚的点明了褚伯玉学白云先生道法而羽化为仙的说法。孔稚珪曰王子晋“笙歌”、“控鹤”之词,典出孙绰《天台山赋》“王乔控鹤以冲天”、“觌翔鸾之裔裔,听呜凤之 ”。可见在王羲之来会稽前,有关王子乔主治金庭洞天的传说早已有之。

  现在让我们回头再读读裴通《金庭观晋右军书楼墨池记》那段牵强附会的话:

  至南齐永元三年,道士褚伯玉仍思幽绝,勤求上玄,启高宗明皇帝,于此山置金庭观,正当右军之家。

  永元三年为公元501年,是齐东昏侯萧宝卷年号;高宗明皇帝为萧鸾建武年号,在公元494~498年。裴通的这段话年代都颠倒了,更何况建武、永元时褚伯玉早已去世。产生这一错误的原因,在于裴通不清楚齐、梁间天台山另外还有一个金庭观,这就是齐退休将军沈约章《金庭观碑》所记的那个金庭馆,“启高宗明皇帝”之句即从此文误引而来。而这个金庭观始建于齐永泰元年(498),比褚伯玉在王羲之故居置金庭观晚87年,比齐太祖高帝为褚伯玉敕立太平馆迟19年。

  沈约章《金庭观碑》 《艺文类聚》、《剡录》、《四库全书》、严可均《全梁文》等历朝志书都以《金庭观碑》的作者为沈约,其实是沈约章,一字之差,让后人迷惑了1400多年。《金庭观碑》的作者自称名“越”,并首任道长,碑记是这样说的:

  桐柏所在,厥号金庭。事昺灵图,因以名馆。圣上曲降幽情,留信弥密,置道士十人,用祈嘉祉。越以不才,首膺斯任。永弃人群,窜景穷麓。……铭石灵馆,以旌厥心。

  那末这位名“越”的道长是何人呢?碑文又自志其生平曰:

  自惟凡劣,识鉴鲜方。徒抱出俗之愿,而无致远之力。早尚幽栖,屏弃情景。留爱岩壑,托分鱼鸟。途逾远而靡倦,年既老而不衰。高宗明皇帝以上圣之德,结宗玄之念,忘其菲薄,曲赐提引,末自夏汭,固乞还山。权憩汝南县境,固非息心之地。圣主缵历,复蒙絷维。永泰元年,方遂初愿,遂远出天台,定居兹岭。所憩之山,实维桐柏。……因高建坛,凭岩考室。饬降神之宇,置朝礼之地。桐柏所在,厥号金庭。事昺灵图,因以名馆。

  这个自称“越”的金庭观道长原来是一位朝廷官员,因年老请辞求道,齐明帝准其还居汝南县,即今河南省上蔡县,永泰元年(498),敕令赴天台山建金庭观,为首任道长,并立碑志文。关于金庭观的所在,碑文未记具体,然1987年浙江古籍出版社曹文趣等《两浙游记选》注徐弘祖《游天台山日记》:“初四日,余欲向桐柏宫,觅琼台、双阙。”注曰:

  桐柏宫在桐柏山。齐永泰元年(公元498),将军沈约章弃官乞为道士居此。唐睿宗时(公元684)为司马承桢置观,号桐柏。梁开平年间,改名桐柏宫。琼台,双阙:琼台在桐柏水库西北,后倚百丈岩,前对双阙,下临龙潭,三面绝壁。

  这就是说金庭观的道长姓沈名越,字约章,其地就在司马承桢后来建的桐柏观这个地方,即今天台城北桐柏水库一带。沈约(441~513)从未当过道士,并自称“佛家弟子”。他是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市德清县)人,一代文史巨匠,齐、梁重臣,齐明帝时为辅国将军、五兵尚书、左卫将军、散骑常侍,梁为吏部尚书、尚书左仆射、侍中,一生为官。他和沈约章同朝为官,故在永元二年(500)母病求解职时,正当金庭观落成,因邀与虞骞等嘉会于此,并以诗相贺。其《游沈道士金庭观》诗“恢武功”,与沈约章将军身份相合。又题中点明道长姓沈,沈约总不会自称“沈道士”吧。《两浙游记选》的这个注,能否解读《金庭观碑》及其作者之谜,有待方家进一步研究,但此金庭观非王羲之金庭观已是不言自明的了。

  尚杲《瀑布山展墓记》 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重修的《金庭王氏族谱》中,有一篇隋大业七年(611)沙门尚杲《瀑布山展墓记》,其文曰:

  尝闻先师智永和尚云:“晋王王右军乃吾七世祖也,宅在剡之金庭,而卒葬于其地。我曰踪迹之,而罢耄不能也,尔在便宜询其存亡。”杲谨佩不遗。大业辛未,杲游天台,过金庭,卸锡雪溪道院。访陈迹,览佳山,因记先师遗语,求右军墓,得于荆榛之麓,略备邱茔之制。墓而不坟,朴而不甃。杲惧久加荒秽,邱陵莫辨,征其八世孙乾复等共图之。立志石,作飨亭,以便岁时禋祀。呜呼!升平去大业才二百五十余年,而荒湮若此,则千载之后将何如哉!

  吴兴永欣寺沙门尚识,大业辛未三月丁丑

  是文虽仅见于家乘,但无一妄言虚词,又《金庭王氏族谱》确有乾复其人,故可笃信其真。况且,吴兴有王羲之田庄,其与弟书曰:

  坟墓在临川,行欲改就吴中,终是所归。中军往以还田一顷乌泽。田二顷吴兴,想弟可还以与吾,故示。想弟居意,故如往言。

  王羲之为会稽内史前,本欲定居吴兴(今湖州市),准备将在临川(江西抚州市)的母亲坟墓迁至吴兴,故要求从弟归还为其代管的二顷田舍。仅管后来王羲之改变主意,择居剡县金庭,但吴兴的田庄仍为其后裔所继承。七世孙智永和尚是著名书法家,主持永欣寺30多年,嘱徒尚杲回金庭寻墓,自在情理之中。

  尚杲来金庭,在瀑布山下荆棘中找到的只是一个似墓非墓的小丘,未必是王羲之真身墓。王羲之的真身墓必在瀑布山中一个比较隐蔽的地方,一般人都不会知道,乾复也不会将其公之于众。这个荆榛之麓的小丘,可能是早已有的王氏后裔祭拜王羲之的衣冠墓。尚杲于此“立志石,作飨亭”,这就是我们今日看到的这座王羲之墓亭的旧址,所以近年省、市文管会重修时,地下只有掘出一些南朝梁大同元年(535)的墓砖,并没有发现其它遗物。从褚伯玉设馆,至尚杲筑飨亭,是为今日金庭馆之雏形。宋《嘉泰会稽志》云“王羲之墓在诸暨县苎萝山”;唐何延之《兰亭记》云“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一里兰渚山下”,此皆王羲之后裔为祭祀他而筑的衣冠墓,并不是王羲之的真身墓。那末王羲之的真身墓在哪里呢?或许至今还是一个迷。瀑布山这么大,人们很难找到他。但有一点可以相信,他至今还安息在瀑布山的地下,人们有希望等到发现奇迹的那一天。

  结论

  一、王羲之任会稽内史时,择剡县金庭建设庄园,其规模按晋占田法三至四品官可得田4000~4500亩。

  二、晋永和十一年(355)春,王羲之称疾辞官,常居金庭庄园,植果艺园,采药炼丹,会友优游,尽田里之乐,过晚年逸民生活。

  三、晋升平五年(361),王羲之卒葬金庭瀑布山,其子于山麓墓庐丁忧。墓庐为金庭观建筑之始。

  四、晋义熙七年(411),钱唐褚伯玉在墓庐设馆授徒,修炼白云道术,30多年后羽化,云游四方。此为金庭观之始,或名金真观。

  五、清康熙《金庭王氏族谱》载,王羲之五世孙衡(423~489),字孟平,官义兴太守,“自有广居,舍宅为观”。并舍田四百六十亩、山地若干为观产,遂建右军祠,设书楼、墨池和纪念墓。此为金庭观格局形成之始。

  六、隋大业七年(611),正当王羲之逝世250周年,尚杲来金庭访王羲之墓。王氏裔孙乾复等于瀑布山麓建飨亭,即今金庭王羲之墓旧制。

  七、唐元和二年(807),裴通游金庭观,并为之记。这时,观已破损,由剡令王公征同王羲之后裔重修。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