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州市文物简介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市志办 2011年04月13日15:50:56 

  (续上期)

  指道碑 位于崇仁镇横街官路东头水渠边,边上原有四柱桥。此碑为过路行人指道,故称为指道碑。该碑长方形,高0.80米,宽0.40米。碑北面刻指道碑及四方通途;南面刻县政府布告。

  黄氏碑亭 位于崇仁镇东,嵊岭公路边,民国十年(1921)建。方形、四柱、单檐、攒尖顶。原亭内立一石碑(已墟)。

  蟹明井 位于崇仁镇沙塍路南端。井口立一石碑,上刻“咸丰六年七月,店业近邻捐建”。井长4米,宽3.1米。四周卵石砌筑,上施石栏板。相隔30米有同样水井一口,中间隔西镇庙,二井一庙形似蟹眼,故称之为蟹眼井。

  东旺井 位于崇仁镇东,建于清早期。圆形,用卵石砌茶,井口施石圈,直径0.70米,圈栏高0.10米。旁边置水槽3只,2只为圆形,直径各0.77米,一只方形,边长0.67米。

  上方井 位于崇仁镇三市路西端,始建于三国时期。井长3.3米,宽1.6米,四周设栏杆,水位较低,向下设踏步15步,井边石坎上嵌一石匾,上刻“赤乌二年”四字。

  后门塘 位于崇仁镇朝北台门北,建于宋代。塘东西长12米,南北长13米。呈方形,鹅卵石垒筑,塘水从不干枯。

  菱塘 位于崇仁镇伟镇庙前,清代建筑。东西长13米,南北37米。方形,用鹅卵石垒坎。

  前王贞节坊 [博济镇前王村祠堂旁•清代] 建于乾隆八年(1743)。四柱三楼歇山顶,石构仿木建筑。南北向,通面宽5.55米,高约5.5米。石雕斗拱、象鼻昂,明间下枋雕二龙戏珠和飞凤。额枋西面刻“节苦名馨”,下刻“四十四都积善乡旌表国学生郭懋达之妻周氏纯节,乾隆八年拾月”。

  李家祠堂 [城关镇李家村东•清代] 始建年代不详。乾隆三十七年(1772)重建。占地面积627平方米。坐西朝东,砖木结构。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大门、前厅、戏台、正厅,两侧有厢房。前、正厅均五间,通面宽16.8米。硬山顶。五架梁前卷棚轩后双步梁。存乾隆壬辰(1772)十月“清白堂”木匾一方;嘉庆二年(1797)、道光十八年(1838)及同治五年(1866)重修碑3通。

  天章塔 [城关镇东南2公里谢慕山上•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天章”之名,取“得天之彰”之意。建于乾隆三十八年(1773),邑教谕李增复兴建。平面呈六角形,边长3.4米,残高约19米,分六层。砖砌,仿木构。底层西边开门,以上每层设壁龛。宝葫芦顶。塔刹已毁。

  石鼓院 [黄泽镇光明村•清代] 门前原有二石鼓,故名石鼓院。占地面积991平方米,坐北朝南。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前厅、正厅、后厅,两侧有边屋。前厅七间,通面宽27.9米,通进深5.15米。明间为大门,梁架为分心前双步带单步、后双步。正厅三间,通面宽11.5米,通进深7.4米。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梁。牛腿雕狮子。后厅七间,通面宽27.9米,通进深7.95米;二层楼房、梁架穿斗式。檐柱略呈梭形。正厅存清乾隆齐召南书“鹤和堂”木匾1方。

  杨宝院 [城关镇施任村西•清代] 为清前期建筑。坐西朝东。现存门厅和正殿。门厅三间,通面宽11.35米、通进深3.86米。梁架为分心前后双步。牛腿雕刻瘦长形蛟龙。正殿三间,通面宽12.1米,通进深7.8米。梁架为五架梁前后双步。莲瓣纹覆盆础,金柱略呈梭形。檩条用斗拱承托。现辟为村小校舍。

  章家祠堂 [城关镇章村路村•清代] 为清前期建筑。坐西朝东,占地面积760平方米。中轴线自东向西依次为门厅、前厅、戏台、正厅;两侧有厢房。前厅三间楼房,通面宽11.2米,通进深6米。明间梁架为分心前二双步、后双步。戏台歇山顶,无藻井。正厅五间,通面宽18.4米,通进深7.8米。五架梁前双步后单步。

  新沃民居 [石璜镇新沃村•清代] 为清前期建筑。坐北朝南,三进,占地面积92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厅、前厅、后厅,两侧均有偏屋,前后厅之间有2.7米宽横巷相隔。除门厅外均为楼房,门厅三间,通面宽10.3米,通进深4米。梁架为分心前后双步。前厅三间,通面宽11.5米,通进深6.85米。硬山顶。梁架分心前后双步带单步。每进之间有封火墙相隔,檐廊月梁有雕刻。牛腿瘦长。

  贵门更楼 [贵门乡贵门村北•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据民国《嵊县志》载:宋吕祖,任淮南安抚使致仕归,赐建演武更楼。现建筑为清嘉庆三年(1798)重修。占地面积600平方米。上、下两层;下层为石砌台基,高约4米,南北各砌拱券洞门为出入通道,中为天井,即演武场;北洞额书“贵门”二字。上层为四合院,四周设檐廊。东为更楼庵,西为鹿门书院,两侧为厢房。传宋时朱熹在此讲学。

  双虹桥 [雅璜乡雅璜村口•清代] 据清道光《嵊县志》载:桥建于清嘉庆三年(1798)。双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山溪。全长29.5米,宽3.5,净跨7.35米,矢高5.7米。中设桥墩,块石砌筑,宽1.34米。

  环水亭 [甘霖镇黄胜堂村北300米•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于清嘉庆七年(1802),1945年重修。亭周围原四面环水,故名。平面呈正方形,边长5.9米,高4层,四檐翘角。底层用石柱,以上用木柱,有梯可至第三层,第四层虚设,高仅1米。第四层外墙按方位书“东南西北”四字,顶作葫芦形。

  甲秀坂贞节坊 [甘霖镇甲秀坂村东•清代] 嘉庆十年(1805)旌表,十六年(1811)建成。东西向,四柱三楼,歇山顶,石构仿木作。通面宽5.26米,高约6米。石雕斗拱,额枋雕人物故事和狮子图案。阑板刻“节孝杨辉”“嘉庆辛未年(1811)”等字。

  灵鹅贞节坊 [金庭镇灵鹅村•清代] 嘉庆十八年(1813)建,东西向。四柱三楼,歇山顶,石构仿木作。通面宽5.3米,高约5.6米。石雕斗拱,额枋浮雕双龙戏珠、双凤朝阳等图案。正脊石雕龙吻。阑板刻“旌表故儒竺正俊之妻王氏纯节”、“龙飞嘉庆拾捌年(1813)十一月立”等字。黄胜堂祠堂 [甘霖镇黄胜堂村•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七年(1827)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44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前厅、戏台、正厅,两侧有东西厢房。戏台单檐歇山顶,八角形藻井,用十六列斗拱分层收缩到顶。正厅七间,通面宽20.2米,通进深8.25米。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存道光七年(1827)、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三年(1914)、民国八年(1919)祠堂附祭碑4通。

  黄胜堂祠堂 [甘霖镇黄胜堂村•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始建年代不详,清道光七年(1827)重修。坐北朝南,占地面积744平方米。中轴线上自南向北依次为大门、前厅、戏台、正厅,两侧有东西厢房。戏台单檐歇山顶,八角形藻井,用十六列斗拱分层收缩到顶。正厅七间,通面宽20.2米,通进深8.25米。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存道光七年(1827)、光绪三十年(1904)、民国三年(1914)、民国八年(1919)祠堂附祭碑4通。

  龙王庙 [蒋镇清水塘村•清代] 道光十四年(1834)建。坐北朝南,占地面积350平方米。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厅、戏台、正殿、两侧有东西厢房。戏台歇山顶,藻井圆形。正殿五间,通面宽20米,通进深7.8米。梁架为五架梁前卷棚轩后单步梁。石柱上刻“道光甲午(1834)仲冬”等年款。

  璞岩石牌坊 [里南乡璞岩村•清代] 道光十四年(1834)建。南北向。四柱三楼,歇山顶。石构仿木作。通面宽5.35米,高约6米。石雕斗拱,明间斗拱间嵌“圣旨”二字石匾,额枋雕二龙戏珠等图案。阑额刻有“道光十四年(1834)八月”等铭文。

  玉成桥 [谷来镇砩头村东•清代•省文物保护单位] 道光十六年(1836)建。七孔石拱桥,南北走向,跨竹溪江。桥身北长南短,南首宽2.9米,净跨12.5米,矢高6.3米。拱券用梯形块石干砌。南首引桥由西向东,置踏跺14级;拱顶部位构成10.5米长的平台桥面,无栏杆,北首置踏跺。券面石上刻“玉成桥”三大字,边刻“道光十六年(1836)举坑马正炫建”。

  董氏纯节坊 [富润镇范三村东•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道光十六年(1836)建。南北向,四柱三楼,歇山顶。石构仿木作。通面宽6米,高约6米。石砌台基,长8.5米,宽2.85米,高0.53米。台基四周原有石栏杆围护,现仅存东面。额枋浮雕双龙戏珠、双凤朝阳、九狮图等。明间斗拱间嵌“圣旨”二字石匾,阑额刻有“道光十六年(1836)九月”等年款。

  禹王庙 [城关镇禹溪村•清代] 相传禹治水毕功于此,后形成村落,亦名“了溪”。为纪念禹治水之功,建禹王庙,塑大禹像,并将村名改为禹溪。该庙现为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坐北朝南,今存正殿三间,通面宽9.7米,通进深8.5米。硬山顶。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梁。有道光十九年(1839)“重建禹王庙记”碑1通。

  清水塘民居 [蒋镇清水塘村•清代] 道光二十年(1840)建。门前有旗杆石,欲称“旗杆台门”。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148平方米。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厅、中厅、后厅,两侧各有侧屋七间。门厅五间,通面宽19米、通进深4.6米。梁架为分心前后双步。中厅三间,通面宽11.9米,通进深8.3米。梁架为五架梁前双步、后两个单步。后厅五间,为楼房,通面宽19米,通进深9.8米。梁架为分心前后双步梁带单步梁。旗杆石上刻“道光二十年(1840)”款。

  后朱贞节坊 [甘霖镇后朱村东南•清代] 道光二十四年(1844)建。南北向,四柱三楼歇山顶。石构仿木作。通面宽5.43米,高约6.2米。每根石柱下有石砌台基,宽1米,深1.8米,高0.45米。明间斗拱间嵌石匾,西面刻“圣旨”二字,东面刻“恩荣”二字。额枋浅浮雕仙鹿、蝙蝠、云纹及全家福人物图案,阑额刻“大清道光二十四年(1844)岁次甲辰桂月”年款。

  阮庙 [城关镇阮庙村•清代] 道光三十年(1850)建。民国《嵊县志》载:系阮肇故宅。始建年代不详,道光三十年(1850)重建。坐东朝西。现仅存正殿三间,通面宽11.5米,通进深8.3米。硬山顶。梁架为五架梁前卷棚杆后双步。存康熙十六年(1677)“启圣碑”和道光三十年(1850)“重建阮庙碑”2通。

  东丘庙 [友谊乡长新村东•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正殿建于道光间,包公殿建于同治十二年(1873),观音殿建于光绪二年(1876)。庙宇坐北朝南,占地面积1030平方米。平面呈“凸”字形,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路廊、前殿、戏台、正殿(东岳殿);正殿东为观音殿,西为包公殿;戏台两侧有厢房。路廊东西向开门作通道,北面与前殿相连。戏台藻井圆形,内置十二组斗拱收缩到顶。正殿三间,通面宽12.4米,通进深12米。梁架为五架梁前双步、后双步带单步。东观音殿和西包公殿布局、结构相同,均三间,通面宽10.4米,通进深10.1米。前有长方形天井,梁架五架梁前后双步梁。存光绪二年《重修东岳庙碑》1通。山口节孝坊 [开元镇山口村北•清代] 咸丰九年(1859)建。东西向。四柱三楼,歇山顶。石构仿木作。通面宽6.2米,高约5.8米。额枋浅浮雕双龙戏珠,飞凤朝阳等图案,阑额刻“旌表国学生钱登槐妻周氏妾王氏节孝,大清咸丰九年(1859)十月立”等字。

  魁星阁 [城关镇李家村东•清代•市文物保护单位] 建于清中期。俗称止水亭。亭西北300米为长乐江,原常有洪水之患,百姓盼望洪水到此为止,故名。亭呈正方形,边长5.92米,分三间,高四层,四檐翘角,顶葫芦形。中设木梯,可上至第三层,每层西面辟窗。石砌台基。底层用石柱,上用木柱。内存“魁星阁记”碑1通。

  竺氏民居 [富润镇范三村•清代] 俗称竺氏大屋。为清中期建筑。坐北朝南,占地面积978平方米。中轴线自南向北依次为门厅、中厅、后厅,两侧各有檐廊及侧屋十间,中厅东西各有一墙相隔,设五山屏风式山墙,檐廊设门。中厅三间,为二层楼房,通面宽11.4米,通进深8.9米。梁架为分心前后双步梁带单步梁。檐枋、月梁均有雕刻,牛腿雕刻倒挂狮子。

  (未完,待续)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