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筱丹桂之死》画本之谜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金 宝 山 2011年04月29日11:56:32 

  1947年秋,上海滩曾流传一种题为《筱丹桂之死》的连环画传单,揭露社会黑暗,引起广大越剧戏迷的义愤。 筱丹桂,原名钱春凤,浙江嵊县人,著名越剧女演员。幼时为童养媳,13岁入科班学艺,擅演花旦。1937年进入上海,以丹桂剧团名义,先后与张湘卿、张桂莲、徐玉兰等合作,唱红上海滩。1946年,袁雪芬、范瑞娟所在的雪声剧团,在中共地下党的支持下,首次改编鲁迅小说《祝福》,把它搬上越剧舞台,轰动一时。在雪声剧团的影响下,筱丹桂演出了《吴山点点愁》、《寒夜曲》等有进步意义的新戏。1947年7月,“越剧十姊妹”联合义演《山河恋》。这是一部进步剧目,暗喻“渴望和平民主,反对内战,反对分裂”,从而引起社会强烈反响。不久,此剧即遭国民党当局勒令停演。筱丹桂接近袁雪芬等进步演员,又参加了《山河恋》的演出,引起国民党爪牙、恶霸张春帆的极大不满。他霸占筱丹桂耍尽流氓手段,对她又是骂又是打,百般凌辱。筱丹桂忍无可忍,于1947年10月13日愤而服毒自尽,以死抗争,留下“做人难,难做人,死了”八字遗言。死时年仅27岁。

  “筱丹桂自杀”的消息不胫而走。赵宏本闻讯,义愤填膺,彻夜难眠。此公自幼家境贫寒,勤奋自学,无师自通,30年代初即开始职业连环画生涯。那时赵宏本33岁,血气方刚,对国民党反动统治和社会恶势力恨之入骨,打算画一套以筱丹桂被迫自杀为题材的连环画,以唤醒民众奋起抗争。为避免敌人认出他的画风,他改变了走笔风格,运用白描手法,画了连环画传单,全套十多幅,题为《筱丹桂之死》。他把每一幅画作都刻成蜡版,用宣纸油印,夜夜赶印,没几天工夫就印了数百套,装订成册。然后分别装进一只只大信封,写上他熟悉的社会名流和读者的家庭地址,利用夜深人静之时,分批悄悄地投入邮筒。赵宏本的《筱丹桂之死》连环画传单,根据地下党提供的真实材料,比较详尽地揭示了事件的原委,矛头直指腐败的国民党当局。连环画是通俗的画本,拥有众多的读者,不仅大人爱看,连孩子也看得懂。《筱丹桂之死》一传十,十传百,一时间上海滩上到处有人在悄悄谈论“筱丹桂之死”,骂声不绝:“张春帆是杀人不见血的恶霸,害人性命,要断子绝孙的”,“他有后台,所以不吃官司” 。“世道不公,连一个艺人也不放过”结果惊动了国民党上海当局,下令追查《筱丹桂之死》的画者及策划者。由于赵宏本事先采取了防范措施,国民党警察查不出结果,只好不了了之。

  解放初,张春帆被捕,以恶霸、反革命罪被判处死刑。1964年,彩色故事片《舞台姐妹》公映。赵宏本看了这部电影,逢人便说:“剧中进步演员是袁雪芬的化身,被恶霸逼死的年轻女演员是根据筱丹桂的身世创作的一个典型人物,我画过她的连环画,对她是熟悉的。”赵宏本从事绘画70年,解放后任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编审,其代表作有《孙悟空三打白骨精》、《白蛇传》、《桃花扇》、《小刀会》等连环画。2009年5月19日在沪病逝,享年86岁。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