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60周年,本文采用线、面、点结合的形式,纵横相间地记述嵊州市60年的发展历程,讴歌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成就。
嵊州市位于浙江省东部,曹娥江上游。东邻奉化、余姚,南交新昌、东阳,西连诸暨,北接上虞、绍兴。境域东西长64.1千米,南北宽55.4千米,总面积1790平方千米,四面环山,中为盆地,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地貌构成大体为“七山一水二分田”。建县有2100多年历史。秦始皇帝三十七年(前210),秦始皇东巡会稽,在剡山星子峰南侧掘土坑以泄王气,曰剡坑,并建县治民,县因以名,曰剡县,属会稽郡。宋宣和三年(1121),改剡县为嵊县,属越州。1949年5月22日,嵊县解放,属浙江省第二(宁波)专区;6月属第十(绍兴)专区,10月属绍兴专区。1952年1月,绍兴专区撤销,嵊县划归宁波专区。1958年11月,新昌县划归嵊县。1961年10月,恢复新昌县建制,嵊县、新昌县同属宁波专区。1964年9月,绍兴专区复设,嵊县仍属绍兴专区。1983年7月,县属绍兴市,实行市辖县制。1992年5月,实施撤区扩镇并乡,撤销11个区公所,乡镇由66个调整为28个。1995年8月,经国务院批准,撤销嵊县,设立嵊州市。12月6日,举行嵊州市成立仪式。2001年12月,调整行政区划,由28个乡镇调整为11个镇、6个乡和4个街道。2005年,跃居全国百强县市行列。2008年,辖4个街道、11个镇、6个乡,下设30个社区(居民委员会)、464个村民委员会,总27.06万户、73.42万人,建成区面积32.5平方千米,距省会杭州121千米
1949年,全县10.43万户、40.69万人,人口自然增长率18.21 ‰。工农业总产值6605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5422万元,工业总产值1183万元。有手工业店、坊360多户,乡间集市16处;蒿新、嵊长、东长、崇(仁)甘(霖)4条公路线,货物周转量379.9万吨千米;邮局1所,邮政代办所29所,信柜29处;中小学校483所,在校生26457人;各类医院3家,床位50张,医务人员158人。
种桑养蚕成效显著 嵊县蚕桑生产历史久远,嵊产茧、丝及织物颇负盛名。但经日本侵略军侵嵊后桑园遭到破坏,至1949年仅存773.33公顷、产茧6555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重视科学养蚕,1950年推广小蚕共育,至1951年,全县有小蚕共育室42个,尤以董大妈(应云妹)小蚕共育室最为成功。1952年,苏联专家前来参观。董大妈共育室等总结出“高温、感光、多回溥饲”的先进养蚕法,产茧量比户养高15斤9两,张产达69斤9两。董大妈先后被评为县一等劳模、省二等劳模和全国“三八”红旗手等,5次上北京、6次受到毛泽东主席和其他国家领导人接见。其共育室被评为省模范养蚕共育室。是年,全县桑园面积增至3286.67公顷,产茧万担。
自发实行包产到户 1959年6月,全县开展每户种“百斤粮”运动。县领导等带头在城隍山开地种“百斤粮”。1960年,长乐公社小昆大队自发实行包产到户,成为嵊县首个包产到户大队。1961年6月,全县1880个生产大队、9498个生产队(含新昌县)中分土地到户、包产(包工)到户的有497个生产大队、2098个生产队,分别占生产大队、生产队总数的22.4%和22.6%。其中分土地到户的14个公社、105个生产大队、427个生产队,包产到户的15个公社、140个生产大队、630个生产队。是年,城东区农技站蚕桑干部杨木水两次给国家主席毛泽东写信,力陈包产到户的13条优越性。1962年,全县实行各种形式包产到户的生产队有3045个,占总数的38.5%。不久,包产到户受到批判、扼杀。杨木水被斥之为“单干理论家”入狱,直至1980年才得以平反。
单相供电试验区成为国家水电部试点 1968年初,浙江省机械科研所协同嵊县电力部门,在上东区土块村进行单相供电试验。初装15千伏安配电变压器1台,架设1.3千米10千伏单相线路供照明和农产品加工,获得成功。1969年10月,省电力局在上东区龙王庙村进行单相供电灌溉试验,又获得成功。随后在嵊县召开全省单相供电现场会,确定里东区为省单相供电试验基地。1970年上半年,全区单相试验网建成,设大门山简易变电所专给里东区供电。在单相供电的试验和推广期间,先后两次在嵊县召开全国性研讨会,里东试验区由省试点进而成为国家水电部试点。至1978年,全县共架设10千伏单相线路480千米,普及了里东、上东等山区的用电。
嵊县花猪成为良种 嵊县养猪历史悠久,蒋镇、友谊、四明、富润等地是有名的仔猪集中产区,仔猪销往宁波、绍兴、余姚、临海等地。1960年全省猪种普查时,统一定名为“嵊县花猪”(旧称六白猪),以骨架大、耐粗饲、繁殖率高、性情温驯、肉质鲜美、母性好、种用年限长而著称,为浙江省三大地方良种猪之一。“三元杂交种”为嵊县花猪新品,生长快,断奶后6个月体重可达90公斤,瘦肉率达55%左右。1962年贯彻以私养为主的方针,政府采取奖售措施,生猪生产快速发展,被列为全省5个供港(香港)活大猪基地县之一。后因在推广杂交中忽视地方良种的选育,嵊县花猪逐年减少,至1973年濒于绝种。1974年,县畜牧部门采取挽救措施,在三界长山建立嵊县花猪育种场,进行保种、选育、提纯,并被列为绍兴地区科研项目。1975年,县成立育种协作小组,在农场、石璜种畜场、城郊林场等10多处建立繁育场(点),进行扩群、繁殖。嵊县花猪被广泛用作繁殖二元、三元杂交猪的基础母本,其中“杜长嵊”(杜洛克猪、长白猪、嵊县花猪杂交)等三元杂交猪生长快速,瘦肉率高。1983年,嵊县获国家对外经济贸易部出口活猪品质优良荣誉证书。1984年,“嵊县花猪”载入《全国地方良种志》。
水利建设卓有成效 1950年,贯彻以“蓄水为主,小型为主,群众自办为主”和“防洪、抗旱为主”方针,全县广泛开展小型农田水利建设。1953年起,实行民办公助,开展挖山塘、造水库、筑堰坝、围新堤、建涵闸等建设,全县第一批小型蓄水工程完工。1956年,西郊乡雅致村、城溪乡东圃村将柴油抽水机改装成电动抽水机,开创电力提水先河。1957年起,按照“上蓄、中分、下泄”的治水方略,全面规划,综合治理,大中型水库工程陆续上马。1958年3月,全县第一座中型水库——坂头水库建成蓄水,南山、前岩、剡源等大、中型水库相继动工,尤是建成后的南山水库,总库容1.05亿立方米,成为以灌溉为主,结合防洪、发电、水土保持、水产、供水、旅游等综合功能的全省最高土坝的大型水库。1962年,全县遭受特大洪水侵袭,水利工作重心转移到堤防建设上,至次年春建成4条确保堤和8条重点堤,防洪标准提高到最高洪峰水位。1963年,成立国营抽水机站,兴建黄泥桥、高家、仙人坑3个机埠,带动了全县机电排灌事业的发展。1966年,在普义乡搞园田化试点后,全县开展以“平整土地、治水、改土、造田”为主要内容的农田基本建设,“山、水、田、林、路”全面规划,实现田成方、渠成网、树成行、排灌自如、机耕到田,推广喷灌技术。1969年冬开始整治上东江,1976年黄泽江和长乐江治理工程动工。至1978年,全县用于水利建设投资共3903.25万元,投入劳力11302万工日,完成土石方11500万立方米,建成水库123座、山塘538处、堤坝134.6千米、水闸14处,总蓄水量达19255万立方米,机电排灌动力1027台21621千瓦、面积1.49万公顷,有效灌溉面积2.54万公顷,旱涝保收面积1.73万公顷。
小水电建设和管理 嵊县四面环山,气候温和湿润,水力资源总蕴藏量约6万千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无小水电设施。1951年5月,长乐区石砩村水力碾米厂利用水碓水头安装自制戽斗式水轮机,带动微型发电机发电,供厂内7盏15瓦灯炮照明,为嵊县利用水力发电之始。1957年,太平乡太白、黄泽镇前良水电站建成,为全县农村兴办微型水力发电站开了先河。1958年起,引水式、低水头微型水电站得到发展。1960年5月,第一座高水头水电站——北山区上东山“松木管”电站建成,与1959年10月投产的溪下山水电站联合供电,形成全县第一个自供区小电网。6月,全省小水电建设现场会议在嵊县召开,嵊县依靠群众、土法上马办电经验,在全省推广。10月,第一座水库电站——前岩水库电站建成。1963年,南山水库电站投产,坂头水库坝下电站建成。至1970年,全县建成小水电站85座,总装机5087千瓦,当年发电620万千瓦时。着力建设水库配套电站,在24座库容100万立方米以上的水库中,兴建坝下电站19座,总装机容量达9304千瓦。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小流域梯级开发,在三溪江流域自雅璜乡大安桥至石璜镇楼家长10千米河段,规划建造14级电站,总装机5915千瓦。1977年,地处偏僻山区的通源乡也建成由21座小水电站组成总装机372.5千瓦的微型电站群,照明、粮食加工、制茶都用上了电。至1978年,建成小水电站203座,总装机15184千瓦,年发电量2150万千瓦时,跃居全省前列。1980年,嵊县被评为全国小水电建设和管理先进县。
1978年,全县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7490万元,人均生产总值257元,工农业总产值25667亿万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1909万元,农业总产值13758万元,三次产业占生产总值的比重分别为56.6﹪、24.1﹪、19.3﹪。财政总收入2876万元。国有经济单位固定资产投资360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16万元。公路里程总长476.2千米,拥有各类机动车2455辆,客运周转量5630万人千米,货运周转量3943万吨千米。电话874户。金融机构存款余额4302.8万元,贷款余额5156.8万元。有中小学校997所,在校学生12.65万人,专任教师5146人。有医疗卫生机构81个,床位965张,每千人拥有医生6.2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8‰。
嵊州经济开发区建设 1992年6月,县委出台《关于经济贸易开发区建设的意见》,确定开发区的开发目标、优惠政策等,选定在交通便捷的城东南(主区)和城北(副区)总面积3.8平方千米地域建立嵊县经济贸易开发区。1992年7月、1993年4月和11月,分别组建县北郊新区、县城西个体私营工业区及鹿山新区开发建设办公室。一批外商投资、中外合资和县内企业纷纷开工。1994年8月,嵊县经济贸易开发区经省政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1999年11月,经济开发区由市政府直管。2000年12月,提出“合力兴工、聚焦园区”发展思路,成为嵊州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节点。2001年2月,调整开发区区域及行政管理体制,将城南区调整为城东区,城东区所属15个行政村划归开发区管委会管辖,6月启动区施工全面铺开,总区域面积20平方千米。2002年5月,罗柱岙工业园区划入经济开发区城北区,10月建立嵊州经济开发区(浦口),经济开发区二次创业全面启动。是年,几十支招商小分队南征北战,外出招商700多批次,有200余名招商人员在东莞、昆山、泉州等地蹲点招商。至2008年底,累计引进外资项目2056个,计划总投资16.10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79亿美元。全区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产值214.79亿元,利润7.21亿元,税收8.28 亿元,技改投入占全市的60%以上,产销均占全市的70%以上,工业税收占全市财政收入的40%左右。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98.37亿元,占规模以上企业比重的45.80%。产值超亿元的企业达44家,省级以上高新技术企业49家。拥有中国驰名商标6个,获中国名牌产品称号3个。浙江巴贝服装服饰有限公司生产的“巴贝”领带成为全国行业标志性品牌,浙江天乐集团有限公司入选中国十大行业隐形冠军企业名单。累计基础设施投入14.20亿元,路网全线贯通,设施完备,绿化面积达69万平方米。区内外来人员生活区、科创中心等一大批公共建筑物相继建成,城市功能日趋完善。
生态高效农业成为主流 1978年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主的农村改革把嵊州的农村和农业发展推向新的历史进程,生态高效农业成为最主流的发展方向。嵊州作为全国著名的“果蔬之乡”、“木兰之乡”、“香榧之乡”、全国经济林开发先进县(市)、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初步形成茶叶、果蔬、畜牧、花卉、竹笋、香榧等农业主导产业,建成各类特色农产品基地5.63万公顷,形成“高山百里干鲜果园,低山百里名优茶园,沿江百里竹笋桑园,环城百里瓜果菜园”的优势农产品区域化布局。全市外拓农产品基地总面积达5.57万公顷,接近市内基地总面积。作为国家级无公害农产品示范基地、浙江省首批7个绿色生态农业示范县(市)之一,有108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无公害认证,20个农产品通过国家有机食品(AA级绿色食品)双认证;有省级各类无公害农产品基地150个。农业产业化经营得到快速发展,2007年,全市198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加工总产值26亿元,销售收入4.4亿元。全市各类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共联结市内基地1.59万公顷,农户26.6万户,全市农产品商品转化率达85%,农产品附加值提高35%以上。嵊州抓农业产业化的做法被《人民日报》头版头条予以介绍推广。在抓生态高效农业生产的同时,不断创新农业信息服务方式。1984年10月,全县第一家农业信息服务组在友谊乡成立,建立74家农民信息联络户,为农民提供商品经济信息2300多条,1985年全乡农副产品商品率达68﹪,比1984年提高17.5﹪;农民年人均收入546元,比1984年增加239元,增长77.85﹪,提高了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1998年,在全国率先提出必须像重视农业科技推广一样重视农业信息工作的工作思路。1999年9月,嵊州市农业信息中心成立,12月嵊州农业信息网开通,嵊州市被农业部列入全国首批、浙江省第一家县级农村经济信息综合服务网络建设项目试点市。2000年5月,农业信息专刊《田园风》对外发行。10月,嵊州农业在线网站开通。12月,首批乡镇农业信息工作站在15个乡镇建立,至2002年4月全市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基本形成,实现农业信息“乡乡通”。2001年5月,嵊州市第一个农业信息化试点村在广利乡木马峧村建立。10月,农业网电话文本语音交互式信息处理系统软件开发成功并投入使用。11月,在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上,时任国务院副总理温家宝对嵊州农业信息网络体系给予充分肯定。嵊州市率先全省实施农技大师和责任农技师为农服务制度,还获得全省信息化建设先进集体称号。
个私民营经济星火燎原 1984年6月,嵊县个体劳动者协会成立,个私经济登上产业舞台。1994年12月,嵊县私营企业协会成立。2002年9月,嵊州市民营企业协会成立。1991年12月,县委、县政府强调促进以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协调发展。1993年,县政府制定有关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政策,个私工业呈现多业并举、遍地开花之势。1997年8月,市委、市政府制定个体私营企业与国有集体企业一视同仁等18条优惠政策,启动培育、帮助个体私营企业发展创新的“2815”工程。2003年起,市委、市政府多次召开发展家庭个私经济的现场会,出台开展村级发展家庭个私企业结对竞争“五比”活动等政策扶持、税收激励措施。至2008年,有个体工商户22102户,从业人员32842人;民营企业4931户,从业人员100440人。建成个私集聚区246个,入区企业3450家。个私经济涉及丝织、机械五金、领带服装、食品加工、厨具、电机、电声等10多个产业门类的基地和100多个产业专业村,个私企业总产值300.88亿元,销售收入141.24亿元。
城市建设日新月异 1986年初,建成区面积2.14平方千米,居住人口39100人。1995年撤县设市后,实施“东扩南进、西延北连”战略。2001年8月,提出加快形成“一个中心,四条轴线,五大组群”的城乡发展格局。2003年,构筑以城区为中心、中心镇为支撑、其他乡镇为结点、新农村建设为基础的城乡一体化发展体系,创建现代化山水园林中等城市。2007年11月,嵊州市顺利通过省级园林城市考评。2008年,建成区面积扩大到32.5平方千米,城市人口增至28.26万,城市化水平提高到50.5%。城区集聚了全市85%以上的经济总量和生产要素。
中国茶叶之乡 嵊州境域汉代就有种茶、采茶、饮茶的习俗,晋代常年煎饮甚行,唐朝是浙东著名的产茶大县。“剡溪茶”为朝廷贡品,“泉岗辉白”清未被列为全国十大名茶之一。18世纪初珠茶出口英国,被誉为“绿色珍珠”。民国25年(1936)8月,当代茶圣吴觉农选定三界创办浙江省茶叶改良场。1996年,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授予嵊州“中国茶叶之乡”称号。后实施“名茶战略”,开发四大系列10个品种的名优茶,“桂岩雾尖”、“泉岗辉白”、“舜皇云尖”等多次荣获省级以上的优质名茶金银奖,嵊州成为全国珠茶加工出口中心、全国园艺产品(茶叶)出口示范区、龙井茶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区。2004年3月,龙井茶炒制“茶王”赴法国表演炒茶技术,获巴黎市民好评。2008年,有茶园面积1.07万公顷,外拓茶叶基地1.4万公顷,年产茶叶2万吨,产值达3.8亿元,其中名优茶3800吨,产值2.9亿元;无公害茶叶基地面积0.85万公顷,占茶园总面积的80%。133家珠茶精加工企业年加工出口精制珠茶130万吨,占全国珠茶出口量的60%左右,年出口额6亿元以上。
百年越剧发源地 起源于“落地喝书”的越剧自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在嵊州诞生来,至1949年从业人员近万人。50年代,县内农村业余越剧团数以百计。80年代起,半农半艺的区社剧团蓬勃兴起,几乎村村有剧团,以常年性、季节性和临时性3种形式演出为主。90年代初,区社剧团逐渐成为民间职业剧团,建成全国首家专业戏曲博物馆——越剧博物馆。后投资3000万元建造越剧艺术中心,改善越剧艺术学校的软硬件设施,还修复一大批古戏台,设立100多个越剧戏迷角。2001年,实施“特色经济强市、越乡文化名市、国际领带都市”战略,扶持培育越剧产业。民营剧团稳定在120个左右,从业人员超4500人,产业总收入达1亿元。越剧产业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至2002年有戏剧服装企业5家、举办培训班30多期,向全国专业越剧团输送演员和演奏员1000多人。新编的大型历史故事剧《貂蝉与吕布》、《柳永与虫娘》、《蔡文姬》、《王羲之》成为久演不衰的精品剧目。2008年,嵊州越剧艺术学院开始筹建。越剧被省文化厅列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丛书中的重要项目,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民情日记》创新发展 1998年3月,雅璜乡提出乡干部开展记《民情日记》活动,5月以“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凝百家心”为主题的《民情日记》活动推开。6月,市委组织部提出建立乡镇《民情日记》制度。12月14日,市委书记楼志浪赴雅璜乡调研,将《民情日记》主题完善为“串百家门,知百家事;解百家难,连百家心;办百家事,致百家富”。统一印制《民情日记》本,记载内容增至10项,每篇从事由、要求、结果三方面完整记录,《民情日记》活动由过去为群众排忧解难转变成为农民发家致富出谋划策。12月,市委制定《嵊州市乡镇民情日记活动管理办法》,对活动主题、对象、责任、考核、管理以及记载内容、形式、要求、反馈、归档等10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并建立乡镇干部首问责任制。全市1200多名乡镇干部,进村入户记民情,自觉把农民情绪作为“第一信号”,把农民满意作为“第一目标”,把农民富裕作为“第一追求”。1999年3月,雅璜经验在绍兴市推广。10日,全省农村基层组织教育整顿工作座谈会推广《民情日记》活动。29日,省委组织部发出《关于学习雅璜经验,在全省农村推行乡镇干部记〈民情日记〉的通知》。4月,市委把开展《民情日记》活动作为抓好农村工作、加强干部队伍建设、推进基层组织建设的主要载体,发出《关于推广雅璜经验进一步深化民情日记活动的通知》,建立一周一汇报、一月一检查、一季一交流、半年一评比、年终一考核制度和《民情日记》公开公示制度等一系列配套制度。各乡镇还建立农民议政会制度,直接听取群众意见、建议和呼声。2000年,部分乡镇设立为农业、农村、农民密切相关的服务窗口,解答农民疑惑、排除群众忧难,提高办事效率。2001年5月,开设网上《民情日记》专栏,及时动态了解活动情况,督促、检查有关部门单位答复。开展《民情日记》活动后,乡镇干部下村的人多,下去的频率高,呆在机关、泡在院子的少;跑田头、爬山头、串户头的多,光进干部家、不进群众门的少;主动与群众打成一片的多,见群众摆架子的少;依法办事、讲政策、说服教育的多,强迫命令、不讲方法、粗暴蛮干的少。一旦发现矛盾和问题,及时调解处理,各种纠纷解决在萌芽状态。至2002年,全市1200多名乡镇干部下村771982次,走访农户1724562户(次),记载《民情日记》304853篇,有处理结果的265613件;及时解决各类纠纷42219件,兴办实事和办理经济发展事项98739项,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开展《民情日记》活动的做法,被多家新闻媒体关注,新华社、《人民日报》、《瞭望》、中央电视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光明日报》、《农民日报》、《人民政协报》、《党建文汇》等近30家市级以上新闻媒体刊播发表报道110余篇,并受到中央、省和绍兴市领导的肯定,时任浙江省委书记张德江先后5次对《民情日记》作过批示,并到雅璜乡考察,还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胡锦涛的称赞。
“八郑规程”全国推广 2006年初,在三界镇八郑村进行基层民主管理规范化建设试点,创造出以“八项民主制度(民主选举制度、村务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工程招投标制度、村务公开制度、民主管理监督制度、村干部谈听评制度、村干部工作追究制度)、八大工作流程(选举流程、村务决策流程、财务管理流程、招投标工作流程、村务公开流程、村务监督流程、谈听评流程、村干部责任追究流程)”为主要内容的“八郑规程”。3月,“八郑规程”经村民代表会议讨论通过,成为八郑村民主治村的主要依据。6月18日,嵊州市委、市政府与求是《小康》杂志社共同举办“中国‘村治模式’论坛”,“八郑规程”成为与会专家学者一致推崇的村治模式,并在“2006第二届中国全面小康论坛”上被授予“中国十大政府创新典型”奖。7月19日,省委副书记、省纪委书记周国富调研嵊州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时充分肯定“八郑规程”。8月28日,省委书记习近平在台州召开的乡镇干部座谈会上,对嵊州的“八郑规程”民主治村模式及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着力创建和谐新农村的做法给予了充分肯定。
小黄山遗址考古发掘 1984年,嵊州市在文物普查中发现位于甘霖镇杜山村、总面积10万多平方米的小黄山遗址。2005年1月,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确认该遗址下部堆积为新石器时代早期遗存,3月22日正式进行考古挖掘。至2007年1月,发掘面积3000多平方米,发现壕沟、房基、灰坑、墓葬等一大批遗迹,出土陶器、石器2000多件。小黄山遗址被考古学家评价为“比较稳定的大型村落型遗址”,为曹娥江流域发现的最早新石器时代遗址,是全省及东南沿海地区新石器时代的考古突破,为研究跨湖桥文化来源提供全新视角和崭新资料。浙江新石器时代历史从此前推千年,河姆渡文化、跨湖桥文化也找到了重要源头。小黄山遗址新石器文化早期遗存保存完好,出土文物储藏坑发现多,石磨盘、石磨石出土数量丰富,为人类文化从采集经济到农耕经济的过渡与转变,为稻作农业的起源与发展等经济、社会、文化问题的探讨提供了一个内涵丰富的范例。嵊州小黄山遗址的发现位列2005年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之首。
构筑大交通格局 1994年,确定“敞开三门,十字贯通,建好环城,连接重镇”的公路建设大目标,投资4070万元,先后拓宽改造104国道三界、城关、仙岩等地段,敞开北大门,基本缓解了104国道“瓶颈”制约。嵊张公路建成,打开东大门;全长8.1公里的环城公路完工。是年11月28日,上三高速公路嵊州段一期工程单幅通车,实现全省一级汽车专用道“零”的突破。贯彻“先通后改”的建路方针,投资6000多万元,改造县乡公路240多公里,至1998年,全市实现水泥(沥青)路乡乡通。2000年6月,投资2.58亿元,37省道(嵊义线)41.36公里全线改建成二级公路,西大门畅通。12月,投资8.9亿元、全长31.84公里的上三高速公路二期工程嵊州段全程通车。2005年12月28日,历时两年多、总投资27亿元、全长73.38公里的甬金高速公路嵊州段按期完工,实现与上三高速公路嵊州段的十字贯通,完善市内“三纵两横”的公路主骨架。2006年,投资5.8亿元、总长2318.6公里的乡村康庄工程完工,提前一年实现全市等级公路通村率和硬化率的“双百”目标。
民间艺术根深叶茂 20世纪80年代前后,嵊县竹编厂、黄泽木雕厂、嵊县紫砂厂、嵊县泥塑厂等一批民间工艺类企业,打出品牌,产品远销海内外,为嵊州赢得“中国竹编之乡”美誉。2005年,市艺术村创立,聚居100多名民间艺人,建起32家工艺企业,促进民间工艺创作繁荣,精品力作不断涌现,仅根雕就获得30多个国家级的金、银奖,还被省委宣传部提名为文化产业示范基地。民间工艺迅速复苏,除艺术村竹编、根雕、泥塑、紫砂等传统工艺外,仿古木雕、戏剧服装、石雕等其他民间工艺产业集聚发展。2007年,荣获“中国根艺之乡”称号。
外向型经济蓬勃兴起 1984年12月,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成立,开创绍兴市中外合资企业先河。1986年,县政府派设嵊县驻深圳办事处。1991年12月,台商独资企业浙江泰越美术制品有限公司成立,首开外商独资企业到嵊投资先河。1993年7月,中保投资有限公司在保加利亚开业,首开嵊县境外投资之举。1992至1993年,合同利用外资3561.1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256.11万美元。“十五”期间,招商引资成为“一号工程”,2002年定为招商引资年,制定15条优惠政策,成立“一号工程”办公室及10个招商局,外出招商700多批次,合同利用外资首次突破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70.7万美元。2004年起,突出产业招商和土地招商策略,设计“百家企业闯境外”等载体,出资鼓励企业外出参展。2001至2007年,实到外资5亿美元,约为1984至2000年历年总和的12倍;实现外贸进出口总值29.74亿美元,其中自营出口27.36亿美元,分别为1994至2000年历年总和的8倍和9倍。2008年,新拓展海外市场23个,出口国家和地区数增至148个,较“九五”末期增长了一倍多,有效化解了因金融危机导致单一市场外贸形势恶化带来的风险。外贸出口首次突破10亿美元,成为嵊州外贸出口史上的里程碑。
创建国际领带都市 1984年,浙江省第一家领带合资企业——浙江佳友领带有限公司在嵊县诞生。1992年,投资1200余万元的浙东服装城建成,1995年4月更名为中国领带城。1998年1月,浙江金天得领带企业集团成立,为全国首家领带集团企业。8月,佳友“俊仕”牌领带成为全省领带行业第一个省级名牌。1999年2月,省委书记张德江在《瞭望》周刊刊登的《两亿条领带保卫战》文章上作“量的扩张向质的提高转化”批示,促动嵊州领带企业界经营理念反思,增强品牌意识。至2002年,嵊州领带品牌从80年代末的几十个发展到数百个,其中获浙江名牌4个,浙江著名商标6个,通过国际质量标准体系认证的领带企业十多家,在13家中国著名领带品牌企业中嵊州市占12家。2000年6月,嵊州市被省政府定位为21世纪国际性领带都市。9月,中国领带在线网站开通。2001年3月,占地68.07公顷、投资5.08亿元的嵊州领带工业专业园区投入建设。11月,提出构筑国际性领带都市的战略措施。12月,浙江金天来领带印花公司在美国纽约开设领带展示展销厅,从此,嵊州领带走向国际市场。韩、日、意大利等国生产基地移师嵊州。2002年10月,嵊州市场发展总公司、浙江金天得领带集团有限公司与香港欧亚领带丝巾批发中心在香港九龙亿京广场合资创办中国领带城香港有限公司,为香港第一家领带专业市场。12月,嵊州市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领带名城。2004年,全国领带服饰质量检测中心建成。2005年,嵊州领带发展模式被省委、省政府列为全省三大发展模式(万向模式、温州模式、嵊州领带模式)之一。2006年10月,嵊州市被中国纺织服装品牌影响力传媒大奖组委会授予最具产业影响力纺织之都,11月被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对外合作协调中心命名为中国•嵊州领带产业国际合作基地市。至2008年,全市有领带企业1100多家,年产领带3亿多条,产量占全国的90﹪,占全球的40﹪,产值超100亿元。
打造中国厨具之都 1985年,全市第一台煤气灶在三界镇蒋镇村制成,点燃“中国厨具之都”的星星之火。1996年,长乐镇阳山村一电机厂尝试用电机组装吸油烟机成功,展开厨具产业集群之旅。1999年,绍兴普田电器、浙江迪贝电器跨入全国吸油烟机行业中规模较大企业行列。2005年,嵊州成为继广东顺德、浙江宁波之后的国内第三大厨具生产基地,中国五金制品协会授予嵊州市“中国厨具之都”称号。2008年,全市有厨具企业200多家,15个系列、80多个品种,占全国总产量的20%左右,“普田”、“美多”、“双发”、“亿田”等成为国内著名品牌。年生产能力近450万台,销售收入15亿元以上,利税1.5亿元。
2008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7.02亿元,人均地区生产总值29559元。其中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1.62亿元,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21.20亿元,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4.20亿元,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为10.0︰55.8︰34.2。农林牧渔业总产值32.04亿元;工业总产值561.49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80.45亿元、利税15.56亿元,销售收入亿元以上工业企业50家;建筑业总产值90.61亿元、从业54065人;重点能耗企业万元产值能耗下降34.1﹪。财政总收入19.32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10.01亿元。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81亿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7.14亿元。进出口贸易总额117178万美元,其中自营出口10.81万美元;全年新批准外商投资项目18个,合同利用外资2039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307万美元。客运周转量75745万人千米,货运周转量58257万吨千米。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84.51亿元,贷款余额132.77亿元。新增城镇就业人员10072人,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24%左右。拥有固定电话用户32.45万户,移动电话36.30万户,互联网用户数13.65万户。有中小学校115所,在校学生8.65万人,专任教师5240人。有医疗卫生机构198个,床位1850张,卫生技术人员2351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3‰,首次出现负增长;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4400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9187元。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73万嵊州市民励精图治,攻坚克难,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按照“五个统筹”要求,实施“工业立市、开放强市、特色建市、实干兴市”战略,为早日建成“实力嵊州、富民嵊州、活力嵊州、人文嵊州、生态嵊州、平安嵊州”而努力奋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