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嵊州市建县以来2230年的历史长河中,东汉贺齐为剡长期间,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这主要表现在如下二个方面:
一、 把剡县县城从江东移治今处,为县城和城墙的创始人。
二、镇压以斯从为代表的大族,推行以土地国有化为基础的屯田制,使依附大族的山越百姓成为屯田客,完成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最终变革。
守剡的年代及形势
贺齐(约169~225)是三国时期东吴的大将,因此,《三国志》将其本传列于《吴志》中,这是无可非议的。但是,贺齐为剡长时,孙策、孙权兄弟才十几岁,其父孙坚尚在江北依附袁术,离孙权立吴国还有20多年,而贺齐在孙权立吴国的第四年,即黄龙四年(225)就去世了。故《剡录》称贺齐为“吴,剡长”,似属欠妥。那末,贺齐是那一年为剡长的呢?《吴志•贺齐传》载:
建安元年,孙策临郡,察齐孝廉。时王朗奔东冶,侯官长商升为朗起兵,策迁永宁长韩晏领南部尉,将兵讨升,以齐为永宁长。晏为升所败,齐又代晏领都尉事。
东汉初平元年(190),汉室腐败,黄巾起义,董卓弄权,袁绍、袁术、曹操联合讨卓。这时,孙策十六岁,与其母、弟居寿春(安徽寿阳)。其父孙坚为长沙太守,率家兵万人,与袁术联合,起兵讨卓,又领豫州刺史。次年二月,孙坚攻入洛阳,战败吕布,董卓逃入陕。袁术命孙坚南归攻刘表,在围襄阳时被箭射死。袁术控制扬州,劝策南下取江东。策向袁术讨还家兵,术仅给千余,故深恨之。孙策居寿春时,广结名士,与舒(安徽庐江)人周瑜同岁,拜母结义。初平二年(195),孙策携周瑜从寿春回曲阿(江苏丹阳),沿途得兵五六千。江东父老知孙氏归,旬日间,云集二万余人,马千乘,长江下流诸郡皆归旗下,孙策遂于建安元年(196)南下取会稽。会稽太守王朗南逃东冶(福建福州市),孙策自领会稽太守。这就是《贺齐传》所云“建安元年,孙策临郡”的这段历史。孙策领会稽后,撤换汉室官员,重新更置县吏,贺齐被举为孝廉,任为永宁(浙江乐清)长,领南部尉。王朗与原东冶侯官商升联合反孙策,又被贺齐战败,遂领都尉事。贺齐为永宁长在建安元年,这是考证他任剡长的重要依据,因为他任剡长是在孙策为会稽太守以前,事记本传开篇:
贺齐字公苗,会稽山阴人也。少为郡吏,守剡长,……转守太末长。
也就是说,贺齐在建安元年(196)前,已历郡吏、剡长、太末(浙江龙游县)长三个职务。但是,本传没有点明任职的具体年代,所以我们只能按汉制地方官三年一个任期进行推测。三个任期为九年。官家子弟一般十八至二十岁牵丝入仕,贺齐“少为郡吏”,当指十八岁。从建安元年(196)上推九年,即中平四年(187),当在这一年,贺齐为会稽郡吏。以任郡吏三年计,至初平元年(190)为剡长。在剡经历移建新县治、筑城墙、战斯从、行屯田,非一任能就,只少联任至初平四年(195),先后达五年。后太末县丰浦民反,遂调太末平乱,“诛恶养善,期月尽平”。可见任太末长的时间不太长。
贺齐长剡前后,董卓弄权,黄巾起义,曹操、袁绍、袁术、刘表、刘备、孙坚等群雄峰起,割踞地盘,准备联合对付董卓,同时又要镇压黄巾。曹操为战争所需,大施兼并土地,开始实行屯田,并以俘获的黄巾兵为屯田民,建立了战时经济体制。这时,孙坚虽领兵转战许、洛,但江东是他的地盘,为长远计,完全有可能学曹操屯田之法,在东吴施行屯田。但也有另一种可能,贺齐在剡县屯田比曹操还要早。我们无法认定贺齐率先在剡县屯田是否授命于孙氏,但有一点可以肯定,孙策命他为东冶都尉后,他即在今福建和浙江的瓯越地区,“郡发属县五千兵,各使本县长将之”,以推行屯田制。因此,我们有理由认为,贺齐长剡镇压大族斯从,揭开了东吴在山越地区屯田的序幕。
移剡县新治并筑城墙
贺齐长剡,有备而来。贺氏为山阴望族,官宦世家,本姓庆,伯父贺纯为名儒,汉安帝时为侍中,帝父孝德皇帝名庆,避帝讳而赐姓贺。贺家广有田产,除有大量佃客外,并广罗青壮,编为部曲,组织属于自己的家兵队伍。贺齐“少为郡吏”,深知与山阴为邻的剡县民风慓悍,要将土地收归国有,必遭大族反抗,故为军事计,得先将本在江东旷野的旧治移置剡山,以备攻守。
剡县自秦置县,至贺齐长剡,已历410多年。南朝宋孔烨《会稽记》曰:“剡县治在江东,吴贺齐令剡,始移今治”。“令”应为长。秦汉分县令和县长,万户以上为令,奉六七百石,万户以下为长,奉四五百石。东汉时,剡县含今嵊州、新昌二地,不足万户,人口约五万,故《贺齐传》曰“为剡长”。江东即剡江东,今浦口盆地。此地为剡江和黄泽江汇合处,水陆宁晏,广有良田,是剡县较早开发的地区。南朝齐郦道元《水经注》载:
江水翼县转注。……江边有查浦,浦东行二百余里与句章接界。浦里有六里,有五百家,并夹浦居,列门向水,甚有良田。有青溪、余洪溪、大发溪、小发溪,江上有溪六,溪列溉散入江。
那时剡江环绕县城,从剡山、艇湖山麓流,今东浦村尚在江东,“查浦”或许就是东浦,故东浦、浦口之名留至今。青溪即今自东向西横贯浦口盆地的四明江,民国时浦口镇曾名青溪乡,大屋、上江村的田坂至今仍名青溪坂。所谓“溪六”指从嵊山南流入青溪的六条支流。“列溉”指渠道化的良田,可见此地农业很发达,故人口亦多,有六个里,达“五百家”,列江而居。里为几个自然村并在一起的行政单位。那时家庭人口多,一家六七人,五百家有三四千人。这大概是剡县旧治的地理人文环境。旧治在江东何处,已无法考证,然旧传“在江东十五里”,约当今浦口街道上江村一带。上江村七百多户,为杂姓村,有县治特征,其地势可免水患。我曾多次访问上江村老,皆说这里曾为县治,并说地下二三尺深处,遍地有瓦砾层分布,挖渠道时曾得一碑,有宛平县几字,今埋在村西池塘砌坎下。然这些口传至今尚无物证。
浦口盆地四野开旷,不利兵事,贺齐长剡的第一要务就是将旧治移至剡山。剡山扼三江之口,为剡中咽喉。贺齐遂择剡山之阳,即今越剧艺术中心和越剧博物馆处建设新治。同时,依江围山,构筑城墙。贺齐所筑的汉城墙,唐、宋时尚在,元朝被拆,明吴三畏令剡,重新修复,但因剡江东移,东城扩至襟带门,即今官河路一线。贺齐建汉城墙的四围大致如下:东今北直街;南即今旧城墙;西由石柱头至城隍山顶,即今海军部队营房西北角冈顶;北则八道岭至城隍山顶,今城隍庙、看守所还留有旧城墙。
镇压斯从实施屯田
屯田始于秦汉实行郡县制后。那时土地实行私有制,但人少地多,军队戌边,便圈进大量土地进行屯垦,以增军资,称为军屯。郡县也圈地为屯,谓之官屯,或曰官田。在军田或官田内部,又划分若干生产单位,谓之屯,形式与井田相似,但为国有,故谓之屯田。到了东汉晚期,群雄割踞,为建立战时经济体制,纷纷强占土地,扩大屯田,以解决兵源和军需,屯田制戛然而起。在这一时期,江东霸主孙坚正率万人家兵北上攻董卓,而江南正相对平静,是实施屯田积蓄力量的最好时机。
东吴的屯田是从镇压山越开始的。山越指居住在东南沿海的于越民族原始民,大致包括秦置会稽郡二十四县,和回浦、东冶都尉治(今浙南、闽北诸地)。于越本是一个独立的部落联盟,自大禹南巡“会计”,用和平谈判的方式实现了与华夏民族的大联盟,从此成为中华汉民族的一部分,故于越民族自称是禹的后裔。会稽是越国的国都,在与吴国的战争中,山越功不可没。后秦置郡县时,瓯越地区不置县,仅置都尉治,封东越(今浙江台州、温州)王、瓯越(今福建福州、南平)王,授以国称,令其自治。直至东汉晚期,山越地区仍较多的保留了部落氏族经济的特点和奴隶制社会的旧制。因此,孙氏要经营江东,解决兵源和国收二大难题,山越地区是一块处女地。
但是,在山越地区推行屯田,要将土地从氏族阶级手中收归国有,就必须依靠军队进行武装镇压。《三国志•吴志》载,东吴镇压山越始于贺齐长剡。贺齐在镇压剡县山越后,又奔赴各地,他的一生是在镇压山越、实施屯田中渡过的。《贺齐传》说他在镇压山越后:“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就是说他把山越中的健壮者招为兵,其它的编为屯田客。比贺齐稍晚的太史慈,也在镇压山越后“进住泾县,立屯府,大为山越人所附”。而诸葛恪则令山越“其从化平民,悉令屯居”。这些都说明将依附氏族的山越百姓变为平民,编入屯田户。这类记载颇多,故学者认为:“正是贺齐等镇压山越人而占有的这一大片土地,后来都成了屯田地区①”。我们只有把贺齐长剡镇压山越置于这样一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中,才能正确认清这一问题的实质内涵。
基于上述情势,贺齐长剡必须有自己的军队,并将旧治移置剡山,建筑城墙,成为军事要塞,以备战时攻守。在完成了上述准备后,贺齐开始征地屯田,果遭大族的武装反抗,《贺齐传》十分详细的记载了这惊人的一幕:
守剡长。县吏斯从轻侠为奸,齐欲治之。主簿谏曰:“从,县大族,山越所附,今日治之,明日寇至。”齐闻大怒,便立斩从。从族党遂相纠合,众千余人,举兵攻县。齐率吏民开城门突击,大破之。威震山越。
剡中盆地是闽浙丘陵中一个最典型的构造盆地,四山环绕,广有良田,资源丰富,一万年前有小黄山原始部落遗存,是于越人最早居住的地方之一。其北紧邻会稽郡治山阴县,信宿即可往回,遇危接应比较快捷。南又与东越国相邻,屯田成功则可威慑山越。果然,贺齐遭遇了斯从等大族的反抗。斯从为剡县山越中的氏族阶级,其势力盛大,且与其他大族“轻侠为奸”,虽为县吏,实为地方势力的代表人物。屯田制在土地和劳动力二个方面将严重冲击氏族利益,当贺齐欲治斯从时,主簿就提出了“今日治之,明日寇至”的警告。
贺齐怒斩斯从,拉开了战斗的序幕。这是一场有计划有准备的战争,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因此,当斯从族党纠合千余人攻县城时,第一道防线就是三米高的城墙,徒手不得入,皆被围在城外。大族们仓促行事,徒众皆乌合之众,又无战斗经验,当贺齐集中兵力,猛然开门突击时,早已猝不及防,乱作一团,四野鸟散。官兵乘胜追击,将他们赶入山区,为屯田扫清了障碍。
经过这次战斗,剡县大族斯氏皆逃奔东阳、诸暨等邻县和西白山区的小村落里,东阳、诸暨的斯氏则成为望族,人口众多,其所存《斯氏宗谱》皆以斯从之弟为一代祖。
贺齐剡县屯田的历史意义
一、 在东吴地区,贺齐在剡县镇压山越,掠取土地,实行屯田制是开创性的,并获得成功,首创军队管理地方屯田的战时经济体制。我们说东吴的屯田是军政一元化的战时经济,可从《贺齐传》中找到依据:
齐进兵建安,立都尉府,是岁八年也。郡发属县五千兵,各使县长将之,皆受齐节度。这就是说齐贺讨平瓯越地区的山越后,在建安(今福建建瓯)建立了管理屯田的都尉府。这是东汉建安八年(203)的事,说明他调离剡县后,投入了平叛东越和瓯越国的战争,军力迅速扩大。建立都尉府后,为在各县开展屯田,给每县县长兵五千,很快在各县建立起了屯田组织,并由他统一指挥。这就是军队管理屯田的明证。如果用现代话来说,贺齐创造了一个“剡县经验,贺齐模式”。
二、贺齐长剡,是剡县生产关系变革的里程碑。剡县是山越居住的山区,东汉时,经济文化发展比平原地区滞后,带有奴隶制经济色彩的氏族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广大山越百姓,没有土地,人身依附大族,过着奴隶般的生活。实行屯田制后,氏族阶级削弱了,山越百姓有的编入军队,有的成为屯户,地位发生了根本性变化。这一点,也能从《贺齐传》中找到依据:
十八年,豫章东部民彭材、李玉、王海等起为贼乱,众万余人,齐讨平之,诛其首恶,余皆降服。拣其精健为兵,次为县户。
山越人变为屯田户后,以家庭为单位耕种屯田土地,参予收获分成。因为是战时经济,统治者比较体察老百姓的利益,往往会提出刺激劳动生产积极性的政策,以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那时,屯田制实行收成分配,屯户私家有牛耕,则按五五分成,如果使用公家的牛耕作,则按四六分成。这种政策对刚刚获得人身自由的山越屯户来说,无疑是一个天翻地覆的转变,故在孙氏统治东吴时,山越人踊跃从军,孙权二十万军队中,山越人占其半。所以,屯田制的推行,镇压的是山越中的大族,广大山越百姓则从中得到了益处。
三、屯田制促进了剡县经济的快速发展,随之而来的是人口的迅速繁衍。待到三国纷战终结,司马氏统一中国,成立晋朝时,剡县的县官已经由“长”升格为“令”,即由不足万户,变为万户以上。随着战争的结束,国家的统一,作为战时经济体制的屯田制完成了历史使命,为西晋的占田法所代替,恢复了土地私有制,即百姓按每丁七十亩,女丁和半丁三十亩分得土地,由屯田户变为小农户;官员则按九品占田,一二品五十顷(合5000亩)如下每减一品减五顷,建立了士族庄园经济。取消屯田分成制,恢复了亩税制。剡县因为较早实行屯田制,西晋占田法得以顺利实施。西晋时期,官员和士族入剡占田的人较少,剡县成为一个小农经济的社会,经济得到长足进步。
①(参见1987年人民出版社高敏《魏晋南北朝社会经济史探源》第80 ~103页《东吴屯田制略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