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学艺术
感受千年剡溪82——嵊籍辛亥志士尹锐志、尹维峻姐妹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撰文/尹畅晨 2011年09月02日17:14:57 

巾帼双杰 姐妹花保镖

孙中山和保镖尹锐志、尹维峻姐妹

尹维峻和裘绍的墓地碑文

   

  为了撰文辛亥女杰尹锐志、尹维峻姐妹,特地顶着炎炎酷日跑了一趟西绣衣坊。

  西绣衣坊,乍一听这名字,便觉充满了女性的韵味,让人顿生对江南的向往之情。而现在,正是江南最为浓烈的季节,去那里访古寻幽,找一找当年尹氏姐妹寓居过的住所,感受一下清凉朴雅的小巷风情和浓郁的人文气息,也不失为一件快事。

  西绣衣坊位于市中心,一条斑驳的小巷松松垮垮地直通向鹿山脚下,走到尽头处,拐一个弯,便可遭遇车水马龙的大街道。与城市的高楼大厦对比,它已显得格格不入,置身其中,只是让人感觉岁月的苍老。

  就是从这里,走出了一对与秋瑾并称为近代中国“三女杰”、后当上孙中山保镖的辛亥姐妹。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她们用满腔的爱恨情仇,优雅地栖居在很多人脑海深处的诗意记忆区。

  可是,百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走遍整个巷子,却寻不着当年两姐妹的房子。询问住在那里的老人,也一概摇头。

  隔了一百多年的人和事,谁又说得清?

  

  古人云:“女子无才便是德”。在封建社会,知识霸权一直垄断在男人手里,因此男人的世界显得生龙活虎。而身为女子,只能受缚于无知的大网,即使有少数漏网的,也只是读些《女四书》、“三从四德”而已。

  尹锐志、尹维峻姐妹就出身在这样的家庭里。父亲顽固、封建、迂腐,母亲又是典型的旧式女子,脑子里都是“男尊女卑”、“相夫教子”的观念。如果循着他们的路线走下去,尹氏姐妹的命运大抵与父母无异。

  但嵊州人素来民性强悍,富有反抗精神。自小,尹氏姐妹就经常在台门弄堂里倾听“牛大王竺绍康”、“嵊县强盗王金发”聚集帮会、揭竿而起,反对清廷政府的故事。后来,她们又听说远在绍兴的“鉴湖女侠”秋瑾冲破封建家庭束缚,自费留学日本。同时,还创办《白话报》,以"鉴湖女侠秋瑾"署名,发表《致告中国二万万女同胞》《警告我同胞》等文章,宣传反清革命,提倡男女平权。 

  同是女子,却有如此的胆识和气魄!那一刻,姐妹俩的目光被迅速点燃了。

  1905年是中国教育史上的重大转折点,它正式废除了沿用1300年的科举制度。科举制度说白了,就是儒家学说灌输在国民头脑中的“学而优则仕”的思想。在封建社会中,读书人本着“十年寒窗苦,一举成名天下闻”的目的走上仕途,这似乎成了古代读书人的唯一出路。

  正所谓上帝关上了一扇门,必定会打开另一扇窗。科举制度的废除无疑成为革命烈火的助燃剂、历史前进的推进器。也就在那段时间,为提倡女子教育、宣传男女平等,辛亥革命志士谢飞麟在嵊县县城办起了一所爱华女校。爱华女校,取爱我中华之意,自创办之日起,就坚持教育与实际相结合,培养了一大批赤胆忠心的革命志士。

  当时,15岁的尹锐志便就读于此,并受爱国主义和民主思想的熏陶,心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当时,在徐锡麟和秋瑾的指示下,嵊县设立了一个联络革命党人的办事机构,聪明的尹锐志每天上学放学都要经过,知道这是一个秘密的革命机关,便格外留意。

  一天,她发现两个人鬼鬼祟祟地躲在角落里,竖耳一听,原来是官方派来的密探,与办事机构中的内奸在约定时间,阴谋里应外合,企图将革命党人一网打尽。尹锐志弄清情况后,立即巧妙地向组织汇报,使得革命党人迅速捉出内奸,并做好应变准备。这样一来,官方派来的人无从下手,只得败兴而归。

  见尹锐志人小胆子大,且富有斗争精神,光复会的同志便破格将她吸收为会员。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