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州地名杂识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金向银 2011年09月16日14:13:31 

   嵊州的许多地名是很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内涵的,但没有继承下来,被随意地易名了,觉得很可惜。看来宣传和普及地名知识仍然是一项重要工作。现就如下几个地名的演变谈一些轶事。

  王郎地

  这是一个消失已久的地名,其实就是今天独秀山西麓甘霖镇黄塘岭行政村的驻地黄郎地。王郎就是王羲之,因为独秀山有他的读书处,曾经在这个地方居住过,后人为纪念他,故以王郎地为名。

  东晋永和四年(348),李充奉母宰剡,他的母亲就是王羲之的书法蒙师卫夫人。永和六年(353)十月,卫夫人病逝,葬独秀山,李充墓庐守丧。这时,王羲之为护军将军,给李充发来唁文,表示哀悼,这就是著名的《姨母哀帖》:

  十一月十三日,羲之顿首!顿首!顷遘姨母哀,哀痛催剥,情不自胜,奈何!奈何!因反惨塞,不次。王羲之顿首!顿首!

  因为王羲之的母亲卫氏和卫夫人是宗亲姐妹,故称姨母。永和七年(354),王羲之为会稽内史。九年(356)兰亭修禊,值李充服阙赴京任大著作郎,故没有参加兰亭诗会,写了一首《嘲友人》诗表示惋谢,并将独秀山墓庐托付给王羲之照料。永和十一年(355),王羲之称疾辞郡,归耕剡县金庭,李充墓庐就成为他的读书处。因为王羲之名声大,墓庐的主人李充反而渐渐被淡忘了,乡人在这里建右军祠纪念右军将军王羲之,并奉为乡主,这就是今独秀山西麓、黄郎地村东的桃源乡主庙。

  桃源乡主庙以三月三日为会期,纪念王羲之,并在庙侧立鹅字碑,建鹅池、墨沼,成为剡中名胜。南宋时,嵊县教谕施浍(1107-1168)率弟子游;隐居贵门的给事中李易筑舍而居,并以《独秀山》、《浴鹄池》诗纪事;绍熙二年(1191),浙东马步军都总管丽水人姜特立将军游,作《独秀山》、《鹅池》、《墨沼》诗三首;直至民国时建的仰高亭园林中还置有流觞曲水。姜特立《独秀山》诗曰:“山云独秀卓而坪,旷兀郊中不等平。川岳回环兴谠论,村墟磊落羡芳名。”说明羡王羲之“芳名”而命名的王郎地村在宋朝前已经有了,一直延用至民国《嵊县志》,但后来居住在这里的村民,忘记了这段历史,加之嵊人土语王、黄同音,便随意地把他叫作了“黄郎地”,一直讹传至今。

  两头门

  甘霖镇原来的名字叫两头门。据说在晚唐时期,剡县西乡有一个富村,街市长一里余,名骆家大路。一日,罗隐秀才路过骆家大路,见日将西沉,便寻户投宿。怎奈他相貌奇丑,被人嫌弃,屡遭拒之门外,竟不得食宿。无奈出村东行,暮昏中见田野有一户人家,走近一看,串堂两门,蓬室简陋,遂诣门求宿。主人贫而好客,为之备食,且卸门为隐作床。次日晨,隐感激不尽,赠以吉言,临别叹曰:“大大骆家大路不如两头门”。后知宿者竟是罗隐秀才,士夫络绎来访,门庭若市,日益繁茂为市镇,而骆家大路反而日渐消退,乡人便传说罗隐是“圣旨口”,此地遂以“两头门”为名。罗隐(833—910),字昭谏,钱唐(今杭州市)人,晚唐著名诗人。咸通晚期入京,时剡县金庭王忠信在朝为右省谏议大夫,隐为门生三载,乾符元年(874)试进士不第,诗曰:“自愧三冬学,来窥数仞墙。”王大夫告老金庭后,朝廷衣貌取人,罗隐再试不举,广明二年(881)白身返乡,路过金陵(今南京市),重访营妓云英,英曰:“罗秀才尚未脱白”,江东人遂称其为罗隐秀才。时钱镠镇东南,爱其才,请掌书记。常游剡,颇多题咏。至金庭谒恩师,诗曰:“却看金庭芝术老,又驱车入七人班。”盖因时人以王忠信比建安七子之刘桢。剡人深爱罗隐,说他是天上下凡的真命天子,因为错投到了一只母老虎的胎里,故相貌奇丑,连进士都不得中。但他说话仍然是“圣旨口”,剡中各地,如南山八宿屋等,皆有“罗隐今在这里宿,蚊虫叮毛竹”的传说。

  蟾 冈

  蟾冈是一个黄土垅丘,唐朝以前,石氏居住在这里。宋朝后,石氏式微,它姓渐入,易名上冈。明朝后,上冈和上江混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定名上江村,为原四明乡驻地,今属浦口街道。在今上江村中欲唐庙清乾隆六十年(1795)《戏田碑》中还能看到“蟾冈”的名字,村中牟香生等老丈还知道上江原本叫蟾冈的传说。

  古人称月亮为蟾宫,科举时登科叫“蟾宫折桂”。剡县石氏是汉万石君石奋的后代,从南朝宋至晚唐间一直居住在这里,据新昌《石氏宗谱》载,三四百年中出了十多个进士,为官宦世家,其中二十八世石丕为司空,故以“蟾冈”名地。石氏入剡一世祖是石奋十九世孙石弥之,他的孙女石令嬴为梁武帝萧衍的妃子,赐名阮修容,生一子萧绎,是为梁元帝。令嬴乳名嶀娘,《剡录》中有关梁诏亭、皇书亭的记载就是纪念她的。据《石氏宗谱》,石弥之入剡后入而复出,居地不详,至二十二世嶷、二十三世令彦、令宠家谱方记“居剡”,嶷孙司福“葬上冈”,其后至三十四代唐刑部员外郎石秦潮则一直聚居蟾冈。唐开成二年(837),石秦潮第三子元遂从蟾冈徙居石牛镇(今新昌县城关镇西)为新昌石氏一世祖,从此大发,而蟾冈石氏渐次衰落。石元遂舍蟾冈石家园宅地1900丈、田687亩建福感寺,《剡录》记曰:“福感寺:晋天福四年建,号报恩,大中祥符改。”这就是民国期间的福山寺,乡人俗呼上冈寺,即今四明乡乡政府旧址。

  由于蟾冈易名上冈,上冈又改名上江,连新昌石氏也不知道他们祖宗居住过的地方了,有人则把“上冈”注为“在今嵊州市上东地区”。近几年,石氏几经周折才找到上江村,在寺北蟾冈原石氏陵园重建石秦潮墓,每年清明,新昌各村石氏派员前来祭扫。

  闹 墅

  闹墅即今仙岩镇闹水村,相传是南宋驸马公竹简的行乐处。竹简是嵊州仁村、灵鹅、厚山、东郭、范村等地竹(或竺)氏的一世祖,据《竹氏宗谱》载,字文甫,为进士、驸马、太子少保,封淮宁伯,但《宋史》等文献无字可稽,仅谱曰“绍兴六年(1136)隐于剡溪山中”,是一个因元兵南侵逃来剡中的北方士大夫似属可信。仁村、厚山谱曰“以乾道四年(1168)戊子七月十二日薨,卜次年三月十五日葬于闹水之原”。而东郭谱则曰“葬东郭”。谱录宋绍定四年(1231)西山真德秀《驸马公万木园图序》曰“昔公种树于闹墅也”,又曰“植木万本,遂匾其行乐之处曰万木园”。可见其别业名闹墅。这是竹简入剡后唯一可识的行踪。

  数十年后,万木园树木繁茂,士大夫游后诗文题咏,竹简孙竹珮将其汇为一集,为大理寺少卿时,请真德秀作序。理宗于宝庆年间(1225-1227)移宫山阴(今绍兴市),真德秀为侍读,知参政事,珮请序。真德秀庆元进士,知泉州、福州,拜参知政事兼侍读,立朝声隆。韩侂胄立伪学后,他恢复并弘扬程朱理学,著述颇丰,这篇《万木园图序》就是一篇绝妙好序。序首先记载了竹简钟情树木,梦遇神仙,告诉他种树就是德行,所以他告诫子孙要爱护森林。又以西汉大臣黄霸(?-前51)守颍川郡时广栽树木福被后人推为循吏的史事,赞其德行为“善政之一端”;又以春秋战国时韩宣子受聘于鲁国,看到执政的季武子(?-前535)园中树木茂盛,赞为“嘉树”,褒其不忘先祖所栽,是为孝举,故曰“周礼尽在鲁矣!”《图序》把植树和树德、爱护树木和孝敬祖先联系起来,弘扬人类热爱自然保护森林的崇高理念。

  嵊人读“墅”和“水”,几乎是同音字,闹水就是闹墅。今闹水为俞氏所居,说村下有瀑布,水声热闹,故而为名。闹水之名从何而来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不要忘了闹墅主人爱护森林的那种崇高境界。

   厚山村

  厚山村的竺氏先祖以“忠厚”名村,告诫后代“欲如山之敦固而不可摇耳”这是竺氏以“厚山”名村的文化意义和精神元素。一个多么好的名字啊!但现在忽而变成“后山”了,实在使人匪夷所思。

  在厚山《竺氏宗谱》中,有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制订的《家训》十六则,其第一则即为《绵祖德》:

  昔周公封于鲁,使伯禽之国,训以“忠厚”,为开国之基。我族命名厚山,良有以也。盖族之忠厚者,必致子孙于绵远,而浇薄者流,不数传而辄替,故两徙于兹而此名不改。其取意于“厚”,使子孙毋习放薄;取象于“山”,欲如山之敦固而不可摇耳。使子孙不念祖上命名之义习为挑达,矜尚浮夸,非吾族之贤裔也。况存心以忠厚为本,作人以宁静为先,此持身之宝即裕后之基。岂可以祖宗之积厚,而流传者竟以浇薄而渐致凌夷乎!

  因为读音相同,“厚山”是很容易误为“后山”的。或许先前已经发生过混淆,竺氏先祖才立家训警示,要求子孙们慎守不移。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嵊县人民政府实施大乡改小,于1950年6月上东区新置后山乡,乡政府就在厚山,随后,厚山村也就变成了后山村。设后山乡是政府行为,但有二千多人口的竺氏难道忘记祖训了吗?改后山者是不经意的,但恰恰是文化“浇薄”的表现,诚如竺氏《家训》所料,厚山之名终于被“流传者竟以浇薄而渐致凌夷”了。鄙以为,像厚山这样有悠久历史又凝结竺氏理念的地名是应该继承的。历史地名的继承性是地名学的一个重要原则。

  谢 岩

  谢岩村在仙岩镇,位于强口溪谷底,是山水诗派开创者谢灵运(385-433)石壁精舍所在地,其《山居赋》称为南居,至今已有1500多年历史。谢灵运在这里事佛养生,留下了许多诗文,其中一首诗的题目是《石门岩山宿》,后人取“谢”和“岩”为村名纪念他,唐方干诗“谢公岩上冲云去”即指此。宋朝王十朋《嶀山赋》和高似孙《剡录》皆载其事。谢岩也是今围棋九段国手马晓春的故乡,仙岩镇镇政府在此开设棋室,以培养幼儿围棋。

  谢岩因谢灵运而成为嵊州历史上的著名古村,不仅出了个马晓春,据说从改革开放来的三四十年中,这个不到200户的深山小村竟有近百人考入大中专院校,而且民风敦睦,所以村民说谢岩风水好。确实如此,谢灵运为了寻找南居,走遍了剡溪两岸,当他来到这里时,一眼看中,故在《山居赋》中曰“无假于龟筮”,便“择良”而居。他还作《石室山》诗:“灵域久韬隐,如与心赏交。合欢不容言,摘芳弄寒条”,表示择居后的喜悦之情。石室就是岩洞,在谢岩村西的山上,其所处正如诗所云“石室冠林陬,飞泉发山椒”。村人名曰仙君洞。仙君即谢灵运,乡人建谢仙君庙纪念他,并奉为乡主。

  近些年来,有不少学者和媒体到谢岩来考察访问,谢岩丰厚的文化底蕴和秀丽的自然环境已引起了旅游部门和开发商的重视。但在改设行政村时,谢岩和里、外施家爿合为一村,两村村民为取名争执不下,最后取一个“谢”和一个“家”,折中而定,谢岩就变成了“谢家村”。自此,谢岩这个千年古村将从历史中消失,这对申请谢灵运《山居赋》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造成一定的损害。

  胡 村

  近年来,三界镇动石溪上游一个名叫桥墩的小山村忽儿闹热了起来,这是因为这个村中上世纪出了一个著名的文学家胡兰成。胡兰成曾经是大名鼎鼎的女作家张爱玲的丈夫,大陆刮起了张爱玲热,侨居并卒葬日本的胡兰成在台湾和日本也热起来了。前几年拍电视连续剧《张爱玲》,我曾陪同扮演胡兰成的著名台籍演员赵文瑄访问桥墩,他一见到钟灵毓秀的山水,感慨不已,问这问那,乐得像个小孩,请摄影师摄了许多镜头。后来他有点懵然的问我:“胡村为什么叫桥墩了呢?”我把他带到一座古石桥上,对他说:“溪南、溪北本是一个村,大多姓胡,故名胡村,住在溪北的叫桥下,溪南的叫桥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嵊县、上虞以这条溪为界,溪北划给了上虞县,叫胡村,溪南仍归嵊县,便改名桥墩了。”胡兰成故居在桥墩,因为户数少,一忽儿并给这村,一忽儿并给那村,桥墩这个村名在嵊州地图上已找不到了。如果胡兰成的老屋拆光了,他不久就变成上虞市胡村人了。这是由于行政区划变动造成名人里籍地名模糊的一个例子。

  胡兰成政治观点捉摸不定,文学上却是一座高峰,研究他的人越来越多。随着他的作品在国内陆续出版发行,日本朋友、台湾同胞会不断来踏访桥墩,进行文化交流,胡兰成故居很可能成为嵊州市又一个新的文化亮点,故恢复村名是必要的。

  (本文作者:系嵊州市政协退休干部。)

  相关文章
编辑:钱徐良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