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越地区,自古以来水木清华,物产富饶。越地古邑嵊县,位于四明山、会稽山以及天台山三大山脉环绕之区,自古以来便是越州地区生产优质茶叶的主要区域。三国时,会稽“山有金木鸟兽之英,水有鱼盐珠蚌之饶。海岳精液,善生俊异”①。其中的“精液”,就包含了绍兴的茶叶,其中最重要的是嵊县的“剡茶”。嵊县的茶叶,历史悠久,起源于汉,名扬于唐,声冠浙东,誉满天下。
剡茶简史
茶叶,原产巴蜀云贵,秦并六国,四海一统,开筑灵渠,茶遂由水道传至荆楚吴越。《神农本草经》载,在距今约5000多年的神农赤帝时代,先民就已经了解茶的药用价值:“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②“荼”就是我们今天的“茶”。我国最早的字书《尔雅》记述:“槚,苦茶。”东晋郭璞《尔雅注》也有记载:“(茶)树小如栀子,冬生,叶可作羹饮,今呼早采为荼,晚采为茗。”这是对茶叶生长采摘的最早记载。茶在古代除称“荼”、“槚”以外,还有“蔎”、“荈”、“茗”等名称,直至唐代陆羽著《茶经》,才统一称为“茶”,实为“荼”字的减笔写法。
据《上虞县志》载,绍兴早在东汉时期,上虞东南山区及与嵊县三界、里东接壤之地,已有野生茶树,名为“大茗”。《嵊县志》载,两晋、南北朝时,县境内种茶、饮茶已经较为普遍。唐代,剡县已经成为浙东地区的产茶大县。越地名茶不少,其中主要是剡县的“剡溪茶”。诗人刘言史《与孟郊洛北野泉上煎茶》诗云:“粉细越笋芽,野煮寒滨溪。”③可见越茶在唐时十分珍贵,连取火、拾薪、汲水、煎煮等一系列程序都由诗人亲自动手,且洛北离越州有数千里之遥,竟视为珍品,越茶之誉,可见一斑。陆羽在后来的《茶经》中亦记:“浙东以越州上,余姚县生瀑布泉岭,曰仙茗,大者殊异,小者与襄州同。”④瀑布山茶即四明茶,四明山在上虞、嵊州、新昌、余姚与奉化之间,而主峰在嵊州,所出“大茗”亦出自四明山系。
剡茶始于东汉而盛于唐代。东汉永和年间,会稽太守马臻营建了规模巨大的人工湖——鉴湖,极大地改变了越中地区的山水气候条件,到魏晋南北朝时,良好的水利功能、相对安宁的社会环境以及物阜民殷的地理优势,吸引了大批士人安居于此。于是,在醉酒之外,饮茶品茗之风大为流行,许多宾客也慕名前来品茗游览,于是,在越地民间开始出现了以茶待客的社会风俗。在南朝刘敬叔作的志怪小说集《异苑》中有这样的描述:剡县陈务妻,少与二子寡居,好饮茶茗,以宅中有古冢,每次辄先祀之。某夜,母梦见一道:‘吾长年来赖相保护,又享汝嘉茗,虽泉壤朽骨,岂忘翳桑之报?’及晓,果于庭获金十万。⑤这则神怪笔记虽旨在宣扬乐善好施的义举,但也说明当时普通人家亦以饮茶待客为风尚,饮茶之风已经深入民间。
唐时,社会安定,太平盛世歌舞宴饮,推动了茶叶生产的发展。史料记载,唐时越州之会稽、山阴、剡县、诸暨、萧山、上虞、余姚都为著名产茶区,所产总称为越州茶。茶圣陆羽于此时隐居浙江东苕溪上游著述了传世名著《茶经》,期间,据《新唐书·陆羽传》载,陆羽曾几次来会稽、剡县、山阴、诸暨一带考察,并于大历二年(767)来越州监制茶叶,由于他对越州茶的深入了解,《茶经》中有不少关于越州茶的论述,并留下了“月色寒潮入剡溪”的佳话。唐长庆至大和年间(821——835),越州隔日小市,设置茶肆,茶客满座,喧闹非凡。同时,官方又采取了贡茶制度,加速了越地茶叶生产的发展。当时,剡茶的产地遍及越州各个县邑,对外总称越州茶,陆羽《茶经》中所称“越州上”,就概称了以剡茶、仙茗为代表的全部越州茶。
宋代,绍兴日铸茶异军突起,力压群芳,成为名闻全国的优质名茶。同时名列前茅的还有剡县的剡溪茶。宋高似孙在《剡录》中说:“会稽山茶,以日铸名天下......然则世之烹日铸者,多剡茶也。”剡溪茶与日铸茶同在会稽山系,气温、雨量均相近,得以齐名天下,当非偶然。会稽山系是绍兴山岭中的高峻者,其间古木参天、松篁交翠,云雾缭绕、沟壑纵横,日照充沛,宜于产茶。
元、明时剡茶继续发展,并作为贡品,岁岁进贡。民间,已将茶视为生活必需品,列入“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之一。如明山阴“六一居士”张岱曾募歙人自制日铸茶,称其香味浓郁,色如方箨方解,绿粉初匀,呼为兰雪,名“过松萝”。当时,绍兴除日铸茶、瑞龙茶外,有名的即是嵊县剡溪茶、山阴丁倪茶、花坞茶、小朵茶以及诸暨石笕茶,而且作为名品盛产不衰。此时,绍兴地区茶叶已有较大规模运往京城,据《万历绍兴府志》载,每年由绍兴运送北京的茶叶值银三万余两。明末清初,越茶分绿茶、红茶两类。绿茶又分圆茶、长茶两种。圆茶又称珠茶,原名玉珠,外形浑圆绿润,身骨重实,清香浓郁,经久耐绝。其产地以嵊县、平水为中心,嵊县是绍兴府的产茶大县。
清代,越地茶业步入鼎盛时期,其突出的标志就是珠茶的崛起。在17世纪中期,即清初,当时嵊县内有南山货、北山货之称。南山货即嵊县南部所产之茶,北山货为绍兴南、嵊县北所产之茶,但无论南北,其主要产地在会稽山系主峰所在的绍兴越南、嵊县北山等地。杭州的龙井茶为贡品,而绍兴平水、嵊县所产珠茶以其玲珑的外形、清冽的内质代日铸茶而驰名中外,誉满海内。当时平水茶区包括绍兴、嵊县、新昌、诸暨、上虞、余姚、奉化、鄞县、东阳等地,整个产区为会稽山、四明山、天台山各大名山深谷所环抱,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康熙年间,珠茶外销英国,由英国至欧洲大陆,而后至北非、俄罗斯等地,风靡全球。至光绪中叶,越茶年出口量为2000万斤。清后期,官府增加茶税稽征,除捐税外又在水陆要道设置层层关卡征收厘金,其时外销又被洋行操纵,茶叶生产开始举步维艰。民国时,茶叶生产又现日暮途穷之势,到解放前夕,越茶出口仅为20万担。由于战乱、灾害等因素的影响,到1949年,嵊县茶叶产量只有3万2千担。
解放后,嵊县茶叶生产进入一个枯木逢春的崭新时期。历经不断发展壮大,到1954年,产量达到近5千担,占全省产量12%,全国的4%。至2000年,嵊州全市茶园面积已达12万余亩,茶叶总产量达20万担以上。名茶品种不断创新,有泉冈辉白、桂岩雾尖、舜皇云尖、越乡龙井等著名品种,其中北漳的麦饭石茶作为后起之秀,影响日隆。最近20年来,作为嵊州的一大特色产业、致富产业和支柱产业,茶叶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嵊州先后获得了“中国茶叶之乡”、“全国无公害茶叶出口基地示范县(市)”、“中国出口茶生产基地”和“龙井茶国家原产地域保护区”等荣誉称号。2009年,加工出口珠茶6万吨以上,出口量占到全国的60%以上;茶园面积、产量产值、绿茶出口量、出口总值等均居全国前茅,嵊州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无公害茶生产中心、名优茶生产中心、绿茶加工出口集散中心。而今,嵊州茶叶又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面前,继续发挥着独有的魅力,享誉四海。
名士与茶
越地素有“名士之乡”的美誉,众多名士或生长于此,或仕宦于此,或游历到此,他们赞叹此地人文之盛、山水之美,或倾服于此地土地之丰、风俗之淳,留下了许多茶典佳话。
茶圣陆羽在著《茶经》的过程中,多次来到越中,在会稽、剡溪各处深入农家,采茶觅泉,评茶品水,诵经吟诗,观赏山水,优游林下。现存《全唐诗》中,保存有《歌》和《会稽东小山》两首。陆羽遍访各地,而能存下《会稽东小山》一诗,足见流传之广和陆羽对它的喜爱程度。诗言:月色寒潮入剡溪,青猿叫断绿林西。昔人已逐东流去,空见年年江草齐。⑥我们从诗中透露的信息,可知陆羽是在一个月色寒夜去剡溪的。当时越州盛产茶叶,而以剡溪茶驰誉各地。这次事件大约发生在唐大历二年(767),当时陆羽的好友皇甫冉在任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薛兼训处任事,而著名诗人鲍防也在越州任从事,是薛兼训的得力助手,于是皇甫冉通过鲍防邀请陆羽赴越监制茶叶。陆羽在会稽、剡县一带监制茶叶和考察茶事的活动很多,而这里也是王羲之、王献之父子活动和移居的地方。陆羽取道曹娥江前往剡溪,在剡溪溯江而上,想到当年王徽之雪夜访戴的故事,而访戴也恰好与此时为同一条水道。岁月流逝,物是人非,两岸青猿之声不绝,江草生长照旧,不能不使他发思古幽情,叹人生之倏忽。这首诗虽不是具体的吟茶之诗,却留下了当年陆羽访茶作《茶经》的足迹,留下了一个茶文化的首创者和奠基者、一个诗人丰富的内心世界以及优秀的艺术才情。
元稹和白居易同为中唐时期的诗人,因其诗文齐名,世称“元白”。元稹于唐穆宗长庆3年(823)出为越州刺史兼浙东观察使,“工夫两衙尽,留置七年余”。(《醉题东舞亭》)在越州任上七年,颇有政绩,也留下不少诗篇。白居易于唐德宗建中3年(782)避难越中,对越中山水风土有较为深刻的印象,穆宗长庆2年(822)出任杭州刺史,元稹即于次年赴任越州,于是两人经常互相递诗问候,热情赞美越中风光,如“天下风光数会稽”、“会稽天下本无俦”。元、白二人都嗜茶,其中元稹《白氏长庆集序》和《旧唐书》白居易本传中都记载了这样一件事:元、白的诗篇可以拿到市场上去换茶叶和老酒,商人们求诗之切使得其价一篇抵一金。唐时,越州平水、剡县一带,盛产佳茗,剡溪茶驰名全国,又多在平水镇上交易,因此平水是越州茶的集散地,元、白诗篇的“市场化”就发生在这里。这也从一个侧面说明饮茶在当时已遍及民间,茶成了生活必需品。
“东南山水越为最,越地风光剡领先”。嵊县地跨剡溪两岸,境内的青山秀水、茂林修竹吸引了历代名流俊彦前来游学,先后曾有王羲之、李白、杜甫、王安石、汤显祖、陆游等来此游历、讲学或定居,使嵊县更显人杰地灵。
旖旎的山水,悠久的历史,众多高贤名士带来的中原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融,积淀了丰厚、广博的民俗,流传于民间的风俗、物产、戏曲等自然条件和人文资源多姿多采,形成了嵊县独特的文化传统。
(本文作者:任职于绍兴市图书馆历史文献部。)
注释:
①绍兴市志·第四十四卷人物·第一章·朱育.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6.
②(魏)吴普.神农本草经.长春:时代文艺出版社,2008.
③⑥李莫森编注.咏茶诗词曲赋鉴赏.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2006.
④陆羽著;萧晴编译.茶经.北京:中国市场出版社,2006.
⑤刘敬叔撰.异苑.北京:中华书局,1991.
参考文献
1.(后晋)刘桒等撰.旧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2.(宋)欧阳修,宋祁撰.新唐书.北京:中华书局,1975.
3.(宋)陆游著.陆游集.太原:三晋出版社,2008.
4.(宋)高似孙撰.剡录.
5.(明)萧良干修,张元忭等纂.万历绍兴府志.
6.(明)李楫修,莫旦纂.成化新昌县志.
7.(明)徐渭著,孙一砚校刊.徐文长秘集.
8.(明)张岱著.陶庵梦忆插图珍藏本.济南:山东画报出版社,2005.09.
9.(清)悔堂老人著.越中杂识两卷.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3.
10.(清)彭定求等编.全唐诗1.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2008.01.
11.嵊县志编纂委员会编.嵊县志.杭州市:浙江人民出版社,1989.
12.牛荫麟等修,丁谦等纂.民国嵊县志.上海市:上海书店出版社, 1993.
13.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嵊县委员会文史资料委员会.嵊县文史资料第6辑嵊县风物.1989.12.
14.上虞县志编纂委员会编.上虞县志.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0.
15.绍兴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重印.嘉泰会稽志(影印本).1992.
16.嵊州市志编纂委员会编.嵊州市志1986-2002.北京市:方志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