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山书院,坐落在嵊州市谷来镇二村村北的寨基山南麓。寨基山,一名稽山,原为谷来黄氏茔山,此地位于小舜江畔,依山傍水、环境幽雅。清光绪年间,谷来文人王恩垕把此处风光作为“谷来十八景”之一,并作《寨基晴雪》一诗,是这样写的:“峰影团团树影长,箇中世界本清凉。忽然一夜山头雪,寻到梅花暗自香。”可见,此地环境确实幽雅恬静,的确是一个传道、授业、解惑的好地方,清光绪四年(1878)5月,北山书院就创设于此,书院几经更名,是目前谷来镇中学的前身。办学130多年来,为社会培养了许许多多实用型人才。
(一)创建始末
谷来地处嵊之西北,旧无书院,启蒙受教皆赖书塾学馆。清嘉庆辛未年(1811),嵊县瑠田村文人钱登鳌设席于谷来,讲学传道。同治年间,剡地名儒马铿鸣(字伯荫,清附生,由军功保举训导,本乡城后村人)亦在谷来设馆讲学,子弟数十。后因邻近山村皆闻铿鸣之名,送子弟入馆启蒙,因人数之多,其馆无法容之。因此,北山乡民切愿创设书院,谷来文人黄月辉、马冶峰及热心人士董一齐(字道铨,一字道千,乐善之名遐迩乡里,年八十八)等倡议设立书院,因苦于经费拮据而中止。而真正促使书院创办成功的是源于本乡莫岙村莫氏与真如、五龙二寺的田产之争。事情大体是这样的:
莫岙村莫氏族人早年将田产施舍予真如寺、五龙寺,作为寺产。光绪初年,莫氏因事与真如、五龙二寺发生诉讼官司,欲收回原有田产,结果败诉。莫姓族人随即找到谷来一村的王履泰(1840-1886,字恩浩,号伯渊,因军功保举,议叙为例贡,授县丞衔)商议对策,王履泰认为此事不可强争,如能输公举义,则必能胜。莫姓族人认为若能要回其产就许诺兴于公益。当时,嵊城的乡绅闻知此事,遂请示县令陈友诗,将三十五亩田产充归本县的二戴书院。王履泰知悉后,大为愤怒,随即与谷来乡绅王霞峰、董琢如等人赴省城控告,据理力争。认为此案积案历久,莫姓人氏为此资银耗尽,乡族之公益善举,拮据艰难,惟靠贷济事,若能以产助学,公兴书院,顺应北山乡民之意,实现多年期盼之愿,实乃大幸。最后控告得胜,浙江巡抚衙门着令嵊县县令妥为办理。光绪三年(1877),北乡推湖上院村的董一齐、城后村的马煊(字雪堂,清贡生,由军功保举训导)、王履泰等人到县署商办田产移交事宜。因知县陈国香刚到任不久,闻逢北乡心为公益、兴办学业,大为欣慰,当即捐资二百金以补资用,并着令五龙寺僧移交田亩清册,将两寺庙田产除留足祭祀香火田山外的八十余亩和原归二戴书院的三十五亩,合计近一百二十亩田产尽归北乡兴办书院之用,奠基之费终有着落,遂择址于谷来村北的寨基山下。
接着,三十一都、三十二都、五十六都三图(三区域大致今谷来镇范围)74个村的富户纷纷捐资捐产,以资书院。并请董一齐主持书院营建之事,他自筹建之日起,每日备饭往返20余里,直至完工,并分文不取,为乡里称颂,民国《嵊县志》载有其义行传。次年春,书院落成,名曰“北山”。知县陈国香得悉后,欣慰之至,专此撰写了《叙》,全文内容由谷来二村附生黄骏烈用楷体书写,并刻于石碑,名为《北山书院碑记》。石碑雕刻精美,有龙纹、花草等图案,长2.07米,宽0.85米,碑额篆书横写为“北山书院碑记”六字,正文使用楷书字体,以“当闻天下名山越中为第一,越中名山以剡中为第一”起句,全文800余字(内容附文后),详细记载了北山书院成立之前嵊境各大书院概况及北山书院捐资、创办、命名等情况。目前该碑记珍藏在谷来镇中学,惜有数十字因年代久远难以辨别。
(二)历史沿革
北山书院是嵊县西北山乡唯一的书院,于光绪五年(1879)正式延师课士,书院聘请山长(即校长)一人,教员若干。谷来、王院、竹溪、双江溪等地百余村庄的学生纷纷来此就学,成绩颇著,书院由此闻名于邑。光绪三十一年(1905),为咸趋实学,袁世凯、张之洞等奏请废除科举,清政府准其请奏,随即下诏停止科考。由是各地积极创办新式学堂,谷来的有识之士,根据形势商议将书院改设为新式学堂,在董继文(湖上院村人,光绪廿三年丁酉科举人)、王颂年(字瑞丰,谷来一村人,光绪三十四年岁贡,民国时任余姚县盐场知事)、卞启运(山墩村人,光绪年间廪膳生,民国初年任台属渔团局局长)、马克鸿(字陆飞,横路坑村人,光绪甲申科秀才,民国初为顺安乡议员)等人的努力下,将书院改设为北山高等小学堂。光绪三十二年(1906),谷来又设立了作新初等小学堂,后改名为育英初等小学堂,宣统元年(1909),举坑村马氏宗祠改设为人和两等小学堂,宣统三年(1911),护国岭村永圣庵改设为文华初等小学堂,这三所小学堂和各村私塾的学生读完初等小学后就进北山高等小学堂就读。
民国时期,学校名称先后更迭为北山高等小学堂、北山完全小学、顺安乡完全小学校,学校一切用度主要靠寺庵田产及民间人士捐赠维持。1949年5月22日,嵊县解放,学校由国家正式接管,遂更名为北山高级小学校。1950年2月,改为北山区校。1951年,改为北山区中心小学。1952年,学校增设初中班,下半年初中班入并崇仁中学。1955年,育英小学入并区校。1969年7月,因公办小学下放大队办学,原区校本部办中学,小学迁原育英小学旧址。“文革”期间,区校停办,校产归北山中学(原县第四中学)使用。1972年2月,恢复招生,原北山区校改名为谷来联校。1974年9月,改名为谷来公社中学。1979年9月,改名为北山区辅导中心学校。1984年6月,乡镇建制恢复,改名为谷来乡中学。1985年8月,经浙江省政府民政厅批准,谷来乡改为建制镇,次年2月学校遂改名为谷来镇中学。1994年8月,显潭中学入并。 1998年8月,双溪中学入并,并接收北山中学,校名仍为谷来镇中学。
(三)发展建设
北山书院是当时嵊县西北规模最大的学校,建有正厅三井,每井各三间,前为操场,第一井为大门,第二井讲堂,第三井楼房,东西两侧为学生自学、住宿的厢房,院内有花坛、假山、鱼池等建筑。民国31年(1942)农历四月初七日,一股日军由绍兴王城越界牌岭到谷来,窜入北山高等小学堂,砸坏课桌椅以及大量的教具用品,并在学堂门口杀死一名无辜人员,在黑板上厚颜无耻地写下“大日本皇军绝对不杀人,皇军最爱护学校”的字样后扬长而去,使学校财产受到严重损失。为恢复学堂,顺安乡乡长王文煦还出资捐办了50多套课桌椅。乡公所还动员殷实人家解囊相助,当时顺安乡第一大财主马遵焕(横路坑村人)捐助银元数百,用于学校修缮之用,经过艰辛努力,学堂复课。民国36年(1947),为解学生膳宿问题,学校校长黄康(1926年出生,谷来二村人,谷来乡教育会会员)亲自筹募木材和经费,建楼一幢,砌小灶50余口,让路途遥远的贫困学生带杂粮自炊。当年,国民政府教育部为嘉奖黄康之善举,特制横匾一块,上书“嘉惠桑梓”。
新中国成立后,学校由人民政府接收,政府多次拨款,不断改善办学条件。惟在“文革”期间,因学校由公社贫下中农管理委员会负责管理,给教育事业带来了一定的损失。“文革”结束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教育事业,1984年新建教学楼一幢,1994年拥有16个教室8个办公室的四层教学大楼落成。2005年,20个教室10个办公室的教学大楼投入使用。
目前,谷来镇中学占地面积33056平方米,建筑面积10696.8平方米,绿化面积3503平方米。校园布局更趋合理,教学区、生活区、运动区分布科学,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学生公寓、食堂、教师宿舍等建筑。功能设施更加齐备,智能广播系统、闭路电视、计算机房、图书室等一应俱全。学校藏书23018册,每个班级建有相应的班级书橱。2010年,全校共有15个教学班,在校学生678人,其中住校生490人。教职工49人,其中专任教师43人,中学高级教师5人,中学一级教师15人。
北山书院碑记
当闻天下名山越中为第一,越中名山以剡中为第一,而□邑□居□之上游也。故自魏晋以来,迁流固代有名贤,即崛起于斯者,更世多吉吉□士渴为声名文物之邦。马余自丙子仲春恭膺□□□□□□□简授承乏斯土亲见乎群峰□有□玉拔□之聚□其下□□□□□,又如文人挥毫弄墨愈浩瀚亦愈清□所见之不不负所闻也惟兵焚而后□□□□□□□□□□□□。邑中书院,仅剡山曷足以资培养即于下□倡修二戴添造书齐增捐田亩□数月功□□山□□□□戴□经古文□几蒸蒸日上。惜乎□尚未□寥寥皆由士之居乡者赵阻且长故耳。夫以□邑书院论之,南乡地□村落无多,或就院肄业,或按期□□尚觉易于为力,而西则有辅仁阳山东,北则有芝山,各有收□□另□观摩。惟上北一乡,离城穹远春风进玉披拂沾濡微特彼都人阙然兴。余亦为之取,取于怀兹。幸黄君月辉、马君冶峰诸君于奋兴□于谷来山之北并刃□□建□□北山书院。议以五龙山真如两寺除充公田亩并留祀香火田山外,酋有田八十余亩,又改拨五龙寺后次所充二戴之田三十五亩合并归院永为束修膏火等费。余闻其言,不觉喜形于色,转欢我心,概然称善也。然书院而以北山名者,亦以天星而论北,则斗宿在焉。地兴而论北,则良骥产马,斗主之象,骥为不羁之才。其于文风学校关合最为得体。凡北方之学者□颜其□苑莫能或之易也。况嵊邑之多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其取义更无佳于此者,即以北山名书院。□因嵊之乡而名之,亦因嵊之城而名之,名已预定,而事必速。建成由平地而至,仞工程浩大,经费匪轻。余因捐廉以为首倡,尢望生长其间。聚族是慷慨捐输,乐襄厥举。虽不能广厦万间,亦必与邑之新建二戴相与,颉文页□将见凤翥□翔云蒸霞蔚、异日人出,或涓北山又为剡中之第一焉,未可知也。是为序。
光绪四年岁次戊寅仲夏榖旦
同知行知嵊县事江右陈国香撰
附生黄骏烈书
(本文作者:嵊州市谷来镇人,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会员,现任职于杭州市房产管理局。
参考文献:
1、《古剡马氏宗谱》,民国36年(1947)修,丛贵堂版,马芳益等主修。
2、《嵊县志》,民国23年(1934),牛荫麐、丁谦等撰修。
3、《嵊县教育志》,1992年,嵊县教育志编纂小组编,求达人主编。
4、《谷来王氏宗谱》,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敦伦堂版,王颂年等主修。
5、谷来镇中学网站有关资料及知情人士口述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