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三张照片见证水竹村巨变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刘育剡 2012年06月06日17:14:52 

  我望着家乡——水竹村的三张村景照片,不禁感慨万千。这是三张跨越60多年历史沧桑的照片,它见证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水竹村发展的历史,可以说它也是中国农村建设与发展的一个缩影,它证实了一条真理——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

  1949年拍摄的水竹村景

  水竹村原属绿溪乡,行政区域撤并后归属长乐镇。它坐落在嵊义公路边上,距嵊州市城关西南35公里,是一个依山傍水的小山村。解放前在这里聚居着100多户刘姓村民,他们都是汉高祖刘邦的56代后裔,在其《刘氏宗谱》中,精确地记载着他们2000多年来的历史沿革和生息繁衍的情况。这里的人们遵循着汉高祖刘邦、光武帝刘秀、蜀汉昭烈帝刘备的“三祖遗训”,世世代代辛勤劳作,正直为人。但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的旧中国,总是摆脱不了“葛籐缚裤腰,柴枝当棉袄,糠菜难肚饱”的贫困生活。今天,展现在我面前的第一张村景照片是在解放前拍摄的,从中可以看出,村前是常受绿溪江洪水肆虐的荒滩,村里是低矮、杂乱、破旧的住房,还隐约可见曾被日本鬼子烧毁和遭敌机轰炸的断壁残垣,呈现的是一派荒凉的山村景象。但在这个穷山村,使我们欣慰的是在80多年前,村民们已看到了一线黎明前的曙光。

  那是在1937年后,老共产党人邢子陶同志奉中共长江局之命回浙江开展党的工作。1938年5月他担任了中共宁绍特委组织部长兼中共嵊县县委书记。水竹村的镜清小学曾是他教过书的地方。他知道这里有很好的群众基础,为此,他决定在水竹村建立党的地下组织。当时的嵊县西乡尚是国统区,党的组织发展工作须坚持“隐蔽精干、长期埋伏、积蓄力量、以待时机”的方针。他先后调派陈布衣、杨源时、唐友清等同志到水竹村镜清小学,以教师职业为掩护开展党的工作;并于1938年8月建立中共水竹分区委地下党组织。后来村中许多老人回忆说:这些新来的老师明显不同于过去的先生,一是他们不仅精语文、算术,而且懂得历史、地理和世界文化,他们经常对学生开展抗日救国、爱我中华、以俄为师的新思想教育,积极鼓励学生勤奋学习,不怕困难,努力成为兴我中华之人才;二是他们经常和村民打成一片,关心村民的疾苦,并鼓励青年农民去参加抗日救亡的队伍,因而村民非常热爱和敬重他们。

  1940年4月以后,嵊县遇到了百年未见的干旱,江水断流,土地干裂,农田无法耕种,眼看秋粮将面临绝收,老百姓陷入了困境。而此时的一些奸商和贪官污吏却相互勾结,抢购粮食,囤积居奇,牟取暴利。一时粮价飞涨,一场特大的饥荒已经出现,嵊县各地已不断有饿死人和自寻短见的情况发生。6月3日,在中共绍属特委的直接领导和嵊县中心县委的组织和发动下,一场全县性的大规模饥民请愿运动开始暴发,这就是向国民党政府开展斗争的著名“六三”农民运动,它是嵊县党史上的一个重大事件。当时水竹村的刘茂德等同志在中共水竹分区委的领导下,带领水竹广大农民踊跃参加了这次斗争活动,他们成为嵊县“六三”事件的主力军之一,有的在斗争中还负了伤。这次农民运动后,中共地下县委为防止暴露目标,决定对水竹村的党员老师逐步作工作调动。当这些老师离开水竹村时,上百位村民自发地站在村前桥头欢送他们,随之出现了依依惜别的动人情景。而当时的广大群众并不知道他们是中共地下党员,只知道他们是关心老百姓疾苦,爱学生如子的从未见过的好老师。此后在这些老师的教育和爱国精神的感召下,水竹村有10多位优秀青年参加了革命队伍。

  1942年,又是水竹村民永生难忘的一年。农历六月十一日一场特大的洪水席卷了水竹村,村庄农田被毁,作物绝收,不少村民只好外出要饭度荒。而这年日本鬼子又进村侵扰,烧毁村中房屋10多间,还派飞机狂轰烂炸,致使全村百姓处在水深火热之中。据多位年老长者亲眼目睹证实:现在村边田畈中尚有两颗落地后未爆炸的炸弹深埋于土中,成为见证历史的遗物。1950年元旦,人们终于迎来了新的时代,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水竹村。当时村中的妇女干部组织秧歌队,到村口载歌载舞地欢迎亲人的到来。那年秋季进行了土地改革,宣告一个新时期的开始,农民终于过上了耕者有其田的幸福生活。此时的水竹村民还高兴地办起了农民京剧团,去各地开展巡回演出,那时的农民确实进入了一个笑逐颜开的新时期。

  水竹村开始重视生产,发展经济,改善生活主要还是在60年代。1965年在“四清”工作组的帮助下,建造了绿溪江上第一个水库,使潺潺的清水穿村而过,既解决了全村人民的生活用水,又解决了村下畈100多亩粮田的灌溉问题。该年10月份,为提高村民经济收入,增强集体经济实力,在上级政府和农技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村党支部开始把发展茶叶生产作为重要经济工作来抓,通过连续8年的努力,发展了新茶园350亩,珠茶总产量突破了千担大关。从此茶叶经济成了村民的主要经济收入,水竹村也成了闻名全县的茶叶专业村。

  为解决农副产品加工难和村民生活用电的问题,村里于1967年开凿渠道,引用绿溪江水建成了水轮机发电站,于是成了全县首批自行发电的新农村。许多老人当时高兴地说:“天上星星亮晶晶,我们村上亮堂堂,”广大村民心中乐开了花,不少村民开始购进了收音机。

1982年拍摄的水竹村景

  水竹村坐落在嵊义线西边,中间有绿溪江相隔,村前的一座小木桥是外出的主要通道。每逢雨季和台风过境期间,山洪暴发,江水猛涨,木桥常被冲倒。此时的村民过江劳作或去镇上赶集购物,只得翻山越岭多绕10多里的大弯子,真是受苦遭累。为此要建造一座永久性的桥梁,是水竹村几代人的梦想。1976年村党支部下决心多方筹资2万多元,终于建成了长40米,宽5米的水泥大桥。当时村民风趣地说:“台风洪水都不怕,汽车嘟嘟开过桥,人们坐着哈哈笑。”

  1977年,为不断适应茶叶产量成倍增长的需要,在县林业局和技术干部的支持帮助下,边实践,边创新,终于建成了全县最先进的珠茶流水线加工厂,极大地减轻了茶农制茶的劳动强度,提高了制茶质量,增加了茶农收入。新茶厂的建成,吸引了外地茶区广大干部和群众不断地来水竹村参观学习。水竹村成了一个茶叶生产的先进典型。

  1979年,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改革春风吹进了山村。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充分发挥村民能歌善舞的特点,村里成立了越剧团。村剧团常到江西、福建等省及本省兄弟县市演出,受到当地群众的好评,当时还为外地县市培养和输送了不少演职人员。1980年村还化4000多元钱,购置了全乡第一台20吋彩色电视机,建立了放映室,较大地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村民自豪地说:“住在山里头,知道全中国,看到了全世界。”

  村民的生活用水一直是水竹村的大问题,群众有顺口溜说:“住在溪江边,平时吃脏水,雨季喝浑水,干旱没有水。”为切实解决这一问题,村里于1983年建造了高扬程机埠,村民终于用上了自来水。山村能够建造自来水,也是全县首批村之一。纵观水竹村60多年经济发展史,可以分成两个阶段,前30年是稳定发展期。此期的农村虽然还是单一农业经济,但已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从1982年拍摄的第二张村景照片看,因战乱被毁的房子基本上已修复,村民已住上了比较整齐划一的砖瓦房,村前抵御洪水的保村大坝已建成,已呈现了“村边粮田一畈畈,村后茶山一湾湾”的秀丽山村新景象。

  2011年拍摄的水竹村景

  水竹村经济大发展,村容村貌大变化,应该是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的30年。如果对水竹村的快速发展加以总结的话,我们认为主要是两条:一是中央改革开放的大政策和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二是水竹村民历来重视教育的优良传统,造就了一批有文化、能刻苦、善创新的人才,促进了山村建设的发展。要讲到重视教育的作用,水竹村可说是一个范例。小小的山村办起村小学始于1912年,早于许多大的集镇,至今已有100年历史,该校造就和培养了一大批文化之人,特别是一批中共地下党员在校任教后,培养了一批富有爱国思想,勤奋好学,勇于创新的学子,使他们解放后成为国家建设的人才,有的还成为当代名人,如著名画家刘蒙天、刘文西、茶人刘祖香等等,他们为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了不小的贡献。据不完全统计现在水竹村的后人遍布全国29个省市,解放后有大学毕业生226人,有中级职称以上人才110人,曾任科局级以上干部52人,副处级以上干部25人,副省级干部2人。水竹村小学已四移其址,现在已是设施一流的中心小学,它正努力地培育着新一代的祖国建设人才。

  如今的水竹村又旧貌换新颜了,它已成为一个美丽的新农村。从2011年拍摄的照片看,防洪大堤沿江而筑,这既是大堤又是环村公路,村中遍地新房,高楼林立,道路硬化,轿车可以环村运转。村中有幼儿园,老年活动中心,水泥篮球场,村办公大楼。群众文化生活也十分活跃,村里建立了歌唱队,排舞表演队。目前又一轮新村规划正在设计审定中。结合土地整理项目,面积达90亩的高山休闲农庄也正在开发建设中。现在这个尚不足1000人的山村,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人有了英雄用武之地,如今在家务农的仅有300多人,却有600多人奔赴全国各地投身于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现在这些出外的游子,在大年三十和正月初一,才能回到家乡来。到那时你到村中去,你才会惊讶,一个仅200多户的山村竟有100多辆轿车停在那里。90年代前农村那种以拥有自行车、缝纫机、电视机为荣耀的时代永远地结束了,现在村民平均收入已突破了万元大关。

  回顾过去,展望未来,今天屹立在操场旁的古樟树,它是村的标志物,它见证了水竹村700多年的历史沧桑,如果它有灵性的话,一定坚信中国必能成为世界最强大的国家,同样水竹村一定会和全国各地的农村一样,在新时期中再跨上一个新台阶,因为那是中华民族自1911年以来的百年之梦,更是共产党人90年来的理想和奋斗目标。

  现在,我们可以向先烈和先人告慰的是他们未竟的事业我们正在继续,他们追求的目标我们正在努力实现!

  (本文作者:现任嵊州市新四军研究会副会长。)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