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嵊州(县)乡镇企业在改革中崛起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张家康 2012年09月14日17:08:37 

  嵊州(县)乡镇企业的发展过程同全国一样,萌生于50年代,衰退于60年代,复苏于70年代,崛起于80年代,腾飞于90年代。经历了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的农村副业、社队企业、乡镇企业三个阶段。1978年12月,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嵊州(县)乡镇企业在拨乱反正中跃然崛起,在改革开放中发展壮大。据统计,至2000年底,全市已有13257家乡镇企业,就业职工14.6万人,企业固定总资产原值29.3亿元,实现工业总产值146.2亿元,利税总额为15.1亿元。乡镇企业的崛起已成为嵊州(县)工业经济的主体力量和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

  

  嵊州(县)的乡镇企业源于农业合作化时期的社队企业。1956年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农村的“五匠”(泥、木、竹、石、铁匠)和一些掌握手工业技艺的农民,相继参加农业合作社,在农业社内办起集体副业。随着生产的发展和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逐步形成独立核算,自负盈亏的副业专业队(组),这是乡镇企业的萌芽。1958年,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为了尽快实现“农村工业化”,全县掀起了一个公社大办工业的群众运动。县委根据社办工业的情况,确定了社办工业以土为主、从土到洋、从小到大。重点以生产农具、土化肥、农药、粮食加工、土造纸、石灰水泥、木炭、食品加工、交通运输为主。1959年,有社办工业194家(含手工业社),完成工业产值4851万元(含新昌),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51.7%。社队企业贯彻地方工业“四为”服务方针,走出了一条以工补农,农工一体化的道路。

  1959年春,调整人民公社核算单位,把部分社办企业转为生产大队企业。并在“大跃进”背景下发展起来的社队工业,由于“左”的思想指导,急于求成,这些企业大多以“平调”农业社副业队(组)、手工业社和农民的资金、物资、劳力办起来的。1959年后,有的小厂因纠正“平调风”、“共产风”,责令经济退赔而解体;有的因农业减产,集体无力负担补贴而停业。196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发展农村副业生产的决定》,指出:“公社和生产大队一般不办企业。”这以后,几经调整、整顿,到1965年,多数社队企业关、停、并、转,不少社队企业职工离厂务农,只剩下少数修造农具小厂被保留下来,社队企业一度衰落。

  1966年,毛泽东提出:“在有条件的时候也要由集体办些小工厂。”为农村经济发展指明方向。但是“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各级领导机关陷于瘫痪,社会动乱不安,这一指示直到1969年才得到贯彻。1970年省革委会号召社队办“五小”工业(小钢铁、小煤窑、小农机、小化肥、小水泥)。1971年,又提出大办农机厂,要使农机“大修不出县,中修不出社,小修不出队。”一时间,小农机厂在全县农村“遍地开花”。

  随着社、队大大小小的企业逐渐增多,中央、国务院对发展社队企业有了明确的态度,在国家农业部成立人民公社企业局,为社队企业的有序发展创造必要的条件。1977年11月,嵊县正式成立社队企业局,为社队企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管理、指导和服务。到1977年底止,全县社队企业有441家,工业总产值898万元,约占全县工业总产值的9.6%,亦工亦农职工5225名。

  

  1978年12月,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召开,翻开了中国经济发展史上新的一页。1979年7月,国务院颁发了《关于发展社队企业若干问题的规定(试行草案)》,对社队企业的发展方针、经营范围、国家对社队企业的优惠政策,企业内部的基本规章制度、管理机构的建立等问题,作出了明确规定。同年9月,中共十一届四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又指出:“社队企业要有一个大发展……”凡是符合经济合理的原则,宜于农村加工的农副产品,要逐步由社队企业加工。同时国家对社队企业,分不同情况,实行低税或免税政策。党和国家的一系列政策措施,给嵊县社队企业发展带来了蓬勃生机。到1980年,经过近2年时间的调整和整顿,社队企业整体素质有较大提高,其发展更为健康也更加扎实了。1984年1月,全县恢复乡(镇)村建制。同年初,县委贯彻执行中央1984年4号文件,并制定《关于加强我县乡镇工业发展若干问题的暂行规定》,把乡镇工业作为发展嵊县经济的一个主攻方向来抓。同时提出:乡镇工业重点要发展食品工业、饲料工业、建材工业、建筑业、运输业,以及为城市工业和人民生活服务的各种加工业。6月,撤销嵊县社队企业管理局,改设嵊县乡镇企业局。

  1985年,中共中央把发展乡镇企业纳入国家第七个五年计划,明确指出:“发展乡镇企业是振兴我国农村经济的必由之路。”并提出指导乡镇企业发展的方针: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与此相应,在1986年以后,嵊县的改革重点放在发展战略和经营战略的逐步转移上。并为进一步推动嵊县乡镇企业的改革步伐,从运行上实现四个转变。

  1.从主要依托国内市场转变为国内、国外两个市场同时开拓,加速发展外向型企业,逐步向外向型经济为主的发展目标转移。全县乡镇企业利用国家的改革开放政策和县委、县府出台的外向型经济优惠政策,同时利用嵊县籍港澳同胞的关系,全方位、多渠道地实施对外经济的拓展。在外经外贸上,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在深圳办企业、设窗口等形式,积极创办中外合资企业。对嵊州(县)当今发展势头较好的服装、领带、绢丝、机械链轮、电机等行业就是在这一时期奠定了较好基础。1991年,全市乡镇企业就实现外贸出口6056万元。

  2.从外延发展变为内涵发展与外延发展并重,依靠科学技术,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990年,全县仅据重点企业统计就有25家企业与50多家大专院校、科研单位挂钩。他们引进新技术,改进老设备,开发新产品,以先进的技术来武装自己。1989年至1991年3年时间,全县乡镇企业列入省级新产品开发计划的有77只,通过省级鉴定50只,创部优产品1只、省优6只、市优5只。1990至1991两年共完成技改总投资5931万元,分别是1989年的11.2倍和38.4倍。这一时期企业的技术水平有了较大程度的提高。

  3.从企业分散经营转向联合经营,发展各种形式的企业团体和企业群体。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变化,全县乡镇企业经受住了1989年以后一个阶段的市场疲软和资金、原材料、能源短缺及生产资料大幅度涨价的严峻考验,在广大农民群众脱贫致富的冲动日益强烈的情况下,各种经济形式纷纷冒出,出现了乡(镇)办、村办、联户办、户(个体)办一起上的“四轮驱动”、全面发展的新局面。到1991年底止,全县拥有联户办企业2648家,约占乡镇企业总数的69%。

  4.企业从传统管理逐步转向现代化管理。1991年,全县97%的重点企业实行厂长负责的集体承包制,企业进行风险抵押,健全监督机制,并全面地实施企业基础管理达标活动。仅两年时间,通过标准化验收38家,计量验收38家,TQC验收11家,QC成果发布共获省、市、县奖32家,通过档案管理升级考评国二级1家,省级34家,会计达标升级21家,现场管理验收21家,合格仓库验收28家,组织各类专业培训班75期,受训人员达5743人次。培训考核评定技术职称资格626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3人,初级622人,会计上岗证225人,大大提高了企业的整体管理素质和管理水平。

  这一时期,是嵊县乡镇企业“异军突起”,成为全县工业经济的“半壁江山”的一个重要阶段。

  

  1992年,在邓小平南巡讲话春风吹拂下,嵊县乡镇企业又迎来了新的腾飞。1992年起,全县开始把工作的注意力转到抓住增强企业的后劲上来,加快了工业重点乡镇的建设,充分发挥他们“聚焦、辐射、示范”功能,县委、县府与工业重点乡镇签订责任状,明确1992年至1994年的目标责任和考核办法。到1992年全县乡镇企业已提前三年完成“八五”指标,发展规模在全省的位次从1991年的第30位上升到1992年的第24位,1993年的第19位,可谓三年跃了三跃,工业总产值每年以40%左右的速度增长,一年一个脚印,年年迈大步,年年有提高。

  随着市场经济的日趋完善,乡镇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面临着考验,又迎得了发展机遇。以加大技术进步为切入点,促进嵊县乡镇企业上档次、上水平、上规模。1993年、1994年两年,全县乡镇企业实际投入分别达1.5亿元、3.5亿元,超过历史的任何一年,比1992年增长50%、350%。如嵊县燃具厂通过投入2000万元的钢瓶生产线项目,使企业发展迈了一大步,同时也带动了蒋镇整个灶具块状经济的形成。同时,开始追求企业的形象和知名度,名牌效应、名人效应等无形资产投入逐渐形成了气候。1992年至1994年3年时间,累计通过省级、国家级新产品鉴定(包括定型鉴定)56只。

  发展外向型经济,提高企业外向度。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嵊县越来越多的乡镇企业立足于拓展国际市场,“多触角、多渠道”引入资金抓合资。仅1992年,全县乡镇企业利用合资400万美元,到1994年末,乡镇企业“三资企业”总数达到88家,出口交货值2.5亿元。三资企业的兴办,不仅引入资金,提高企业的技术装备水平,扩大企业规模,还带来了先进的市场观念和管理经验,影响了内地嵊县乡镇企业整体管理水平,冲出了传统的管理方式,走管理强企之路。

  推进产权制度和经营机制的转换,进一步完善乡镇企业经营责任制,把经营承包工作纳入科学管理和标准化管理的轨道。通过大胆筹集社会闲散资金,积极兴办“红帽子”企业,奏响股份合作制试点的前奏曲,发展工贸结合型企业。重视以特色产品为主体的专业市场建设,改变原先的从生产到生产、从企业到企业的状况,把全县乡镇企业的经营主体转入、把经营融化在市场大流通之中。到1994年对311家乡镇企业实施了各种形式的改革,通过改革不仅盘活集体资金4866万元,吸纳个人股金1275万元,更是理顺了产权关系,调动了经营者和职工的积极性,为全县乡镇企业的发展注入了活力,奠定了良好基础。

  

  1997年9月,党的十五大的召开,国务院《乡镇企业法》的颁布实施、邓小平理论的确立等一系列重大事项给乡镇企业再度辉煌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乡镇企业原始的优势逐渐消失,结构性矛盾、机制性矛盾、素质性矛盾日益突出,制约着全市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在困难和机遇并存面前,给嵊州乡镇企业增强了重组机制优势、优化经济结构、推进两个根本性转变的迫切性和紧迫性,自觉地采取一系列措施,调整企业的发展战略和战术动作。

  追求集约化程度,发挥规模效应,加强发展基础。组建企业集团迈开大步,1995年,全市乡镇企业组建“天龙燃气具集团”、“百兴制衣集团”、“兴发实业集团”等3家企业集团,1998年又新组建绍兴迪贝机电集团和羽田集团,这标志着嵊州市乡镇企业已开始向规模型、集团型、集约化方向发展。同时,块状经济形成特色,区域规模发挥优势。到1997年全市已较完整地形成纺织、领带、服装、电机、灶具、建材、造纸、工艺等块状,出现以“龙头带动、家庭联动”,“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良好格局,并日益成为嵊州乡镇企业长期发展的重要基地,显示出地方工业经济发展的特色和优势,不断产生集聚效应和辐射作用。

  抓大扶小,扶优扶强,重点骨干企业再上台阶。全市乡镇企业的生产要素加速向城关镇和优势企业集聚,重点镇的经济比重继续提高,重点企业的支撑作用越来越大。1997年在全市乡镇企业中,有钢铁厂2×10吨炼钢炉及其配套项目、三禾公司的开发储伟器、机械厂的扩建超细粉碎机、压缩泵电机厂的调整冲床等一批重点项目相继建成投产,钢铁厂、奥力电机厂、防火附件厂和压缩泵电机厂争创绍兴市级管理示范企业获得成功,其中钢铁厂被命名为省级管理示范企业,奥力等企业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浙江佳友领呔有限公司的“俊士牌“,在1998年被评为省级名牌。

  多轮驱动,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近几年,市委、市政府把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作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出台《关于加快个体私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特别是党的十五大的召开,明确提出一切反映社会生产规律的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都可以大胆利用,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加快发展个体私营经济提供了强大的理论依据和思想武器,为大胆放手发展创造较为有利的时机和条件,同时,促进了全市个私经济发展的又一次浪潮。全市个体私营工业企业已从1992年的2667家发展到1999年的10383家,占全市乡镇企业总数的89.6%,工业总产值、销售收入和利润已分别占全市乡镇企业的64.7%、69.2%、67.9%,税金达58.6%。个私经济不仅总量得到快速发展,其单体规模也逐年上升,1999年销售收入超千万的企业达6家,同时在排定的35家重点骨干企业中占28家,个私经济已经成为全市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重组机制优势,优化经济结构。1995年以来,经营承包方式在市场经济浪潮中劣势日渐明显,不利于企业进一步发展。一些采用承包、租赁方式经营的企业,实际上产权关系并不明确,经营关系短期化问题突出,发展机制还不够顺畅,减弱企业扩张和提高的动力。根据企业自身和市场经济要求,根据嵊州乡镇企业跨世纪发展的需要,进一步加大了改制力度,进行二次改制。对此1999年6月,市里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大我市乡镇集体企业产权制度改革步伐的意见》,为“全面彻底、半年完成”乡镇企业改制目标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和舆论导向,在全市范围再一次兴起乡镇企业改革热潮。至年底止,全市乡镇企业实施改制的企业26家,其中转让、拍卖17家、股份合作制改造3家、完善承包和资产流转租赁3家、破产2家、兼并1家。乡镇企业经营机制的转换和产权制度的改革,既活化了生产要素,又调动了经营者、职工的积极性,增强了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能力。

  (本文作者:系嵊州市组织部退休干部。)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