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早期报刊
1、《嵊新民报》
嵊州历史上第一份报纸——《嵊新民报》于1932年1月,在嵊县东前街药王庙里创刊。主编为蒋契南。该报纸由嵊籍著名人士马寅初题写报名,当时的国民党军政要员周岩、魏颂唐、谢冠生等人均为之题词祝贺。
《嵊新民报》虽然是由国民党当局和士绅商人为他们自己利益而办的报纸,但其办报宗旨为“开发嵊新文化,发扬民意,报道地方建设,加强治安教育”,主要刊登新昌、嵊县两地要闻。抗日战争期间,该报以大部分版面报道抗日消息。新闻采访人员大都由教师和工商界青年知识分子兼任。《嵊新民报》发行量在200-350份左右,除副刊外,主要报道全国各地抗日战场战斗消息,小部分刊登本地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动态,如粮食涨价、紧急抽壮丁、县府公告训令等,对士绅商人所干坏事也有所揭露,也有部分版面刊登一些商业广告。
民国28年(1939年)4月,《嵊新民报》与另一报刊——《剡声日报》合并,更名为《嵊新剡声合刊》,4开2版,由孙兰椒、严健吾负责管理。1939年6月,因发表《认清我们的敌人》一诗,引起当局不满,浙江省政府勒令停刊。7月,以《民众日日新闻报》复刊。后因日本飞机经常轰炸,无法继续办报,《嵊新剡声合刊》于1940年1月终刊。
2、《剡声日报》
1932年8月,陈醉云和张耀创办了《剡声日报》。其办报宗旨为:开通民智、提倡自治、鼓吹建设,力争成为新嵊两县人民之喉舌——举凡人民所欲言者,人民所欲言而不敢言者。曾开辟“剡溪文艺园地”宣传抗日救国。1939年与《嵊新民报》合并,更名为《嵊新剡声合刊》。
3、张珂表、钱叔亮主编的嵊县进步刊物
张珂表(1908~1938),又名契如,嵊州市石璜镇寺根村人。早年就读于崇仁公学,1923年,考入杭州商校。 “九•一八”事变后,积极投入抗日救亡运动。1933年,开始接触左翼文艺书刊和马列著作。1935年,从上海生活书店购回一批进步书刊,举办流动图书室。10月,组织“明生读书会”,主编《剡声日报》副刊《明生》、《我们的园地》等,宣传抗日救亡主张,传播民主革命思想,引起当局不满,被迫停刊。同时他还担任《嵊新民报》副刊《焰影》编务。1936年春,开办大众书店,出售和寄送进步书报。11月下旬,化名章一民,致函苏州高等法院,呼吁立即释放“七君子”。期间,团结竺增撰、钱叔亮、周丹虹等进步知识分子,为嵊县共产党组织的建立奠定基础。1937年夏,赴上海参加薛暮桥主办的“中国农村经济研究会”。1938年4月回县后,与斯浪清等发起组织“嵊县乡村救亡协进会”,开设群力书店,创办《群力旬刊》、编辑《要闻简报》。中共党员王寄松从上海回嵊开展抗日活动,曾共同建立流动宣传队,深入城乡开展抗日宣传。9月,嵊县中共党组织建立初期,加入中国共产党,为中共嵊县临时委员会宣传委员。1938年1月,任中共嵊县工作委员会宣传部长,兼任中共城区区委书记。6月,任县委副书记。以县抗日自卫委员会政宣组负责人的合法名义,编辑《抗敌》。1938年2月更名为《抗日自卫》周刊和《抗战快报》。
钱叔亮(1904—1977),乳名善初,字毓良,笔名苏林、阳生、重行等,嵊县剡源乡(今嵊州开元镇)杜塘村人。童年就读于嵊县瑠田、坎流和剡山小学,后考入杭州安定中学、上海复旦大学中文系(肄业)。1927年,加入国民党。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支部书记、总支书记、区委宣传委员、党团书记、城区区委书记等职。在剡山小学任教时,先后兼任《嵊新民报》、《剡声日报》、《抗日周刊》编辑和《群力旬刊》主编。1940年9月,任《新越日报》编辑,后又接办《战旗》旬刊。
4、中共地下党刊物——《联声》
1940年6月,日寇由萧山、绍兴等地向浙赣沿线进犯,并流窜至长乐、开元、太平一带。日军的烧杀抢掠,激起了民众武装抗日保卫家乡的热情。在当时中共嵊县县委书记邵明的指示下,坎流小学校长周柏生以“联乡自卫总队”的名义,办起了油印《联声》小报,张珊珠负责编印。这份以宣传抗日、报道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消息而闻名的秘密报纸,成为嵊县宣传抗日的最强堡垒之一。
《联声》小报为日刊,内容有时事、消息、时评、短评等。小报具体编印工作由张珊珠老师负责,这位柔弱的上海姑娘为了革命事业,一心扎根山乡,与当地群众建立了深厚的感情。她在认真做好教学工作的同时,还举办了民众夜校和妇女识字班、建立姐妹会等,了解社会各阶层的情况,宣传我党抗日主张。
5、其他小报。当时宣传抗日主张,鼓舞民众抗日斗志的还有:1933年3月由当时长乐妇女会主办的《长乐妇女》和1940年6月由叶向阳主编的《长乐新音乐之友》。
二、建国初期的报纸
《嵊县报》和《嵊县日报》 1956年,为了适应农业合作化的高潮,加强党对农业合作化和农业生产的具体指导,密切党同群众的联系,满足广大农民对提高政治和文化的迫切要求,中共嵊县县委决定创办一张自己的地方报纸——《嵊县报》。
《嵊县报》于1956年3月13日创刊,创刊号上有:中共嵊县委员会关于创办《嵊县报》的决定和作为创刊词的《见面话》。社址在嵊县城关镇。其办报宗旨为“以社会主义和爱国主义思想教育人民,动员和组织广大农民在工人阶级领导下,为逐步实现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发展农业生产和支援社会主义工业化而斗争,为提前完成和超额完成五年计划和党在过渡时期的总任务而奋斗”。报纸主要宣传我党的方针、政策,交流经验,也登载一些国内外大事。《嵊县报》有几个栏目比较优秀,如《嵊县古今》、《铁面话》、《要紧话》、等栏目让人记忆犹新。初刊时为8开2版,每逢3、8日出版,发行5000余份。1956年5月,改为三日报。1958年5月,改为《嵊县日报》,其报头为集被毛泽东主席称为“马背书法家”的舒同的字体。发行1.2万份。1958年11月,新昌县与嵊县合并,《新昌报》与《嵊县日报》合刊,称《嵊县日报》,发行2.05万份。到1961年2月11日《嵊县日报》停刊,共计出版了1247期。
三、文革时期的报纸
1、《嵊县战报》和《嵊县风暴》文革前期(1967年-1969年),嵊县成立了“联总”和“联委”两大造反派,也各自有《嵊县战报》和《嵊县风暴》两大宣传机构。除了不停地刊登中央及省市领导的言行外,主要宣传自己派系的政治主张和自己存在的合法性,都标榜自己是真正的毛泽东思想捍卫者,攻击对方的政治主张。其语言相当匮乏,都是一些“最最重要”、“无限忠于”、“打到”、“拼死讨伐”、“誓死捍卫”等充满火药味的词句。同时,两大造反派系下面还有一些分支小报,如:笔者处有一份《嵊县火线通讯》是由省联总所属嵊县联总赴杭控告团主办的油印小报。
1967年中央发出了要求各“文革”组织回本单位实现大联合的通知。 9月8日,北京市革命委员会、北京卫戍区发出布告,要求外地来京人员不许在北京设立联络站,出版报纸。社会上流散状态的“文革”组织报刊开始急剧减少,继续存在的多是有较大影响的各单位造反组织报刊,一般在内部发行。1968年7月,随着工人、解放军宣传队进驻学校、机关,红卫兵开始上山下乡和毕业分配,“文革”组织报刊逐渐走向衰亡,大多数都在1968年底至1969年中停止出版,只有少数改为革命委员会、红代会、工代会机关报,“文革”组织报刊的出版历史基本结束,《嵊县战报》和《嵊县风暴》也分别退出历史舞台。
2、《嵊县工人》和其他战报
1968年6月14日,经浙江省革命委员会批准,建立了“三结合”的嵊县革命委员会。县革命委员会成立后,党、政、财、文大权归县革命委员“一元化”领导。原县委、县人委及所属部、委、办、局的印章一律停止使用,与省、市革命委员会上下对口,设办事组、政治工作组、生产指挥组、人民保卫组。县公安局、检察院、法院实行军事管制。同年10月,全县各公社、镇陆续成立党政一元化的革命委员会,取代原公社、镇的党政机关。与此同时,县属厂矿企业、医院、学校等也相继成立革命委员会或革命领导小组。
这期间,嵊县革委会虽然没有它的机关报,但其主要声音还是通过《嵊县工人》传了出来。同时其各下辖的革命领导小组也办了一些类似文件的报纸如:嵊县革委会除害灭病领导小组的《卫生战报》;嵊县革委会粮食局领导小组的《粮食战报》;还有:《夺煤战报》、《抓革命促生产战报》等等。这些报纸随着文革的结束自然而然地结束。
四、改革开放后的报纸
1、《嵊县农技报》
《嵊县农技报》于1982年2月创刊,由嵊县农业委员会主办。4开4版半月刊。每期发1.5万份。1983年起自办发行。1984年5月起,改由中共嵊县县委农工部、嵊县科学技术委员会合办,并经省出版局批准公开发行。编委主任先后为裘樟芗、马家本,副主任兼主编吴增贵。社址在嵊县城关镇。其办报宗旨为适应落实农业生产责任制的新形势与广大农村干部和农民学科学、用技术的需要,紧密联系实际,指导科学种田。报纸第一版报道农业综合情况和粮食生产情况,第二版报道林牧渔业,第三版报道茶叶、蚕桑和生活服务,第四版报道乡镇企业、科技信息、水利农机等。
2、党委机关报
1993年2月5日,原嵊县县委在1992年11月10日试刊的基础上把原《嵊县农技报》更名为《嵊县经济报》,办报方向由专业报改为县委机关报,《嵊县经济报》报社定编为正科(局)级全民事业单位。 1995年12月6日,嵊县改设为嵊州市,《嵊县经济报》也更名为《嵊州报》;(其报头为集鲁迅的字体,据说当时从鲁迅手迹中并未找到“嵊”字,从“剩”和其他“山字旁”的字中取了一半拼成“嵊”字。其实日本著名的《朝日新闻》也是集我国唐代书法家欧阳询的字体,“新”字也是由“親”和“析”各取一半拼成的)。1998年7月1日,《嵊州报》又更名为《嵊州日报》。2003年国务院发出整顿县市党报后,《嵊州日报》于2003年12月31日宣布停刊。2004年1月,出版发行《今日嵊州》,继续发挥市委市政府的喉舌作用。目前,《今日嵊州》为四开八版,其中“武哥热线”、“视窗”等许多栏目得到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五、其他报纸
1、嵊州中学历史上的报纸
三十年代,嵊州中学成立艺林社,出刊《艺林》。班级出的刊物有《瞻山》、《野火》。继而出版《晨钟》校刊,为学生提供文艺创作的园地,丰富课余文艺生活,陶冶高尚情趣。学生踊跃投稿,教员积极指导,刊物办得极有生气,形质并佳。仅就1936年9月至1937年1月,共出刊《晨钟》10期,刊发散文百余篇,诗歌30余首,故事4篇,文体活动报道10余篇,以及读书笔记,科技小品若干篇。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历史地反映了当时学生勤学苦练,忧国忧民,团结奋进的精神风貌和丰富多彩、生气勃勃的校园生活和校外活动,为嵊中校史保留了宝贵的资料。1958年出版以宣传报道师生帮助农村抢收抢种为中心内容的《双抢战报》,后以此报为基础,改为《红星》报,宣传报道师生勤工俭学等活动。由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既有思想政治教育,又有文艺欣赏,此报曾在1959年9月的北京勤工俭学展览会中展出。60年代起,出版《嵊中青年》,“文革”后更名为《晨钟》,由学生会、团委主办,以板报形式刊出。
2、企事业单位的报纸
改革开放后,特别是90年代中后期,全市各局、部、委、办和事业单位及大型商贸企业大部分都创办了自己的报纸或者杂志,如:《嵊州资讯》、《嵊州之声》、《嵊州师训》、《嵊州交通安全》、《今日天华》、《剡山风》、《晨南》、《红旗园报》、《越乡文化》、《爱德外国语学院报》、《嵊州春秋》等等,不再细细述说。
相信嵊州新闻报刊业一定能够经受住互联网带来的信息大爆炸的冲击,嵊州新闻报刊的明天一定会更美好。
(本文作者:浙江省新昌县人,现任职于新昌县大明市中学,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中国报协集报分会会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