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抗战期间宁波中学迁嵊情况与贡献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钱越民 2012年12月21日16:53:22 

  在《嵊县教育志》上,记载着抗日战争时期,曾有五所外地学校迁来嵊县办学。它们是:杭州私立清波初级中学、省立宁波中学、省立绍兴中学、省立锦堂师范和省立蚕桑职业学校。这在当时,对嵊县发展教育事业、解决青少年求学乏途问题,进而为培养人才,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和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并且也为推进抗日救亡运动起了不小作用。

  现经查阅有关资料和访问当年的知情人,特对久负盛名的宁波中学来嵊办学的情况和贡献作一记述。

  宁中迁嵊缘由

  1937年7月7日,日军制造事端,挑起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8月13日,日军又在上海发动大规模进攻。11月,上海沦陷。12月13日,日军攻入南京。12月24日,杭州失守。顿时,抗战形势十分严峻。到1939年5、6月间,日军侵占了舟山地区;敌机又不断轰炸宁波,致使宁波处于危急境地。

  其时,为避战祸,杭嘉湖地区的好多公立学校相继解散,宁波也有不少学校停办。社会人士认为宁波中学不能留给日本人,应设法自行坚持办学。省教育厅适于1939年夏将省立处州中学(今丽水中学)校长赵仲苏调到省立宁波中学任校长,以主导宁中前程。赵仲苏(1899—1955)是东阳县巍山镇人,1922年毕业于湖北武昌高等师范学校,曾先后在杭高、两浙盐务中学任教,后又在处州中学任职8年。他于7月到宁波上任后,认为维护宁波中学的有效办法是迁离宁波,于是提出到150公里外的嵊县太平一带继续办学。但一时遭到不少宁波籍师生、家长和地方人士的反对,甚至怀疑这位外来的校长可能将宁中带往自己家乡那边,从而使宁波失去一所名校。赵校长忍受着被猜疑的委屈,日夜奔走,苦口婆心地争取各方支持;他又发出《告家长书》,陈述迁校之必要,表示一旦抗战胜利,定将学校迁回宁波。终于,得到多数家长和爱国人士的理解,又得到省教育厅的批示同意,赵仲苏校长最终凝聚众议,拍板迁嵊。

  宁中在嵊情况

  在1939年的炎炎夏日里,依靠政府(时国共合作)和民众的支持,师生员工同心协力,克服公路已破坏的困难,通过肩挑手扛,或用木船竹筏,千辛万苦地将学校的档案资料、图书仪器、课桌床架,甚至硕大笨重的钢琴和乒乓球桌等校具,辗转三百余里运抵嵊县太平。按事先联系,借用了太平、坎流、石砩三个村的8座宗祠和1座庙宇,为教学、办公和生活用房,另在坎流搭盖茅房增作教室,并在溪边空地开辟运动场。是夏,立即在甬、嵊两地同时招收新生。随后宁波地区的师生如期赶到嵊县太平,宁中终于在9月1日准时开学。当时以太平为校本部,坎流与石砩各为分部;学校设初中、高中两部。1941年秋,又按省教育厅指示,试办了六年一贯制,并首次录取了7名优秀的公费生。1939年夏全校师生共超千人。翌年更增达30个教学班,约1500名学生。在这时局动荡不定、生存艰难困苦的流亡岁月里,宁中来嵊坚持办学,真是一项爱国为民之大无畏的果敢行动,实在令人震撼与钦佩。

  初在太平开学时,初中学生主要在石砩村的刘家祠堂和郭家祠堂授课,高中学生则在太平的清风公祠、渔稳公祠和坎流村的应家祠堂学习。后来六年一贯制的初一新生先在石砩开课,一年后移至坎流茅房教室里学习。校本部设于清风公祠。另在清逸公祠设图书馆和仪器实验室,西崖公祠为音乐教室和女生宿舍。为敷教学所需,还借用过沃基村的祠堂也作音乐教室。太平、坎流、沃基互为邻村,近在咫尺,石砩与太平则相距约五里,师生教课和听课、参加集会或体育活动,不论寒暑晴雨、白昼黑夜都得奔走于田间小道,可谓艰苦备尝。但学校的教学管理、师生的教风学风都非常严正规范,集体纪律也十分完备严明。如师生一早起床后,以军事化的要求迅速整理好内务,立即上体育场进行早操或跑步锻炼。赵校长带头执行生活制度,总是一早亲临学生寝室进行巡查,有时还摸黑起床后,提着灯笼从太平赶到石砩同初中部师生一起进行晨间锻炼。为鼓舞学生以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面对艰苦的生活条件,又使受到生动积极的思想素质教育,教务主任吕漠野和音乐教师陈有文分别作词和谱曲,编创出了包括《起床歌》、《早操歌》、《进餐歌》等等的《宁中生活组歌》。如《早操歌》:“起来,起来,同学们,别等那公鸡三番两次的叫。青年是人类的春天,青年是民族的珍宝,要……”有的歌词里还有“泥土太少栽不起参天树,基础太松盖不起摩天楼。没有结结实实的身体来担负,学问、聪明、道德、技能这都是没根的萍草在水面上浮……”这些歌词在隔了七十余年后的今天,有的老校友还能哼唱出几句来。

  当时宁中学生满怀爱我中华、仇恨日寇之激情,十分珍惜这一学习机会,都比往常更加发奋刻苦地努力学习。时因煤油紧缺,在晚上只能是各人一盏一芯的桐油灯(称搁釜),在昏暗的灯光下埋头看书和作业。每逢星期日,有许多住校生分散在田间地头和溪边树下捧书阅读或朗声背诵英语。时虽战事消息频传,但学校仍能抓紧进行各项教学活动,除尽力做到正常授课外,还让各班自编出刊墙报,并进行评比;举行爱国抗日的文艺晚会,演出《黄河大合唱》、《打回老家去》、《活捉汉奸汪精卫》等节目。其时浙江省政府转撤至金华地区,宁中合唱团因而曾特去金华进行抗日宣传活动;学校体育活动也很活跃,既举行田径运动会,又有学校男女篮球队和排球队,还和校外球队进行友谊比赛。那时高中部设有军事课,学校有十多支步枪,军训教官则有短枪。初中部学生曾统一穿童子军服装,男生戴帽穿制服,女生剪齐耳短发,穿裙装。当时还曾在万松林搞军事露行,举行营火会活动。

  之后抗日时局日益紧张,师生高度警惕敌情变化。1941年4月14日,绍兴沦陷。4月19日,宁波陷敌。日军飞机不时前来我县骚扰,疯狂地进行高空机枪扫射和俯冲投弹轰炸。已踞绍兴、诸暨等地的日军随时可能窜袭我县,因而宁中师生进行了多次化整为零的疏散演练和连夜向南山紧急撤离的演练。

  1942年元旦,师生千余人在坎流村大祠堂集会迎新年。上午八时许,赵校长正在台上报告当前形势和应变措施时,突然日机来袭。此时师生已来不及向野外疏散,临危不惧的赵校长立即果断地大声喝令大家就地卧倒、不准走动和跑出祠堂门外。由于平日训练有素,师生一律迅速匍伏在地。日机在长乐、太平上空低飞盘旋,寻觅袭击目标。不一会,敌机的机枪扫射声和俯冲投弹的爆炸声接连响起……事后获知,此次有7架敌机进行了疯狂轰炸,致使长乐和太平被炸死19人,炸伤15人,炸毁民房40余间。赵校长在太平的住处大门也在轰炸中受损。幸好全校师生在紧急情况下未暴露目标而无一伤亡。这年春天,赵校长和一位工友跋山涉水数百里,不畏艰险地穿过几道封锁线,去浙南景宁向转撤在那里的省教育厅报告宁中情况并领回学校所需经费。有一次学校总务人员在外地采购得粮食数千斤,不料在东阳县境被拦截,赵校长立即赶去东阳找县长据理力争,终使被扣大米运回太平。5月,日军拟三路进攻金华,企图夺取衢州飞机场。中旬的一天,数股日军调动,过境我县。宁中师生得讯后连夜负重冒雨撤至南山雅安村。到达后天将黎明正欲休整时,又忽闻敌情,赵校长迅即决定,师生再次紧急转移,撤往时属东阳县的玠溪村。隔不多久,一股日军在窜往东阳县城的途中,袭击了白宅墅村和雅安村,野蛮地进行了烧杀掳掠。幸好宁中师生转移及时,未遭祸害。后来又得悉,在5月18日和19日,流窜的日军还在长乐行凶,杀人抓夫,烧毁大街店屋数十间;又太平建成才15年、曾是宁中本部的清风公祠也被焚毁,.由此宁波中学也就不能再回到太平一带办学了.。

  1942年7月14日,日军侵占嵊城;接着强派民夫加紧修复嵊长公路和东长公路。1943年春,日军在东阳巍山设据点。4月16日,日军侵占长乐并设为据点。玠溪与长乐、巍山三地位置呈三角形,分别相距30、50、60里。在玠溪复课的宁波中学为防日军突袭,日夜轮班派出受过军训的高中男学生去贵门和岱马岭两地设卡放哨。若发现日军来袭,立即向学校报警,以迅速应对。师生每日清晨打好被包,备好学用必需品,甚至灯笼蜡烛,然后才上课,随时准备撤离或疏散隐蔽。其时有一支具一定装备和战斗力、番号为“唱凯部队”的国军(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西南干部训练班第一突击队),在嵊县与东阳的毗连地区活动,不时打击日军。这支部队与宁中关系很好,在其数次袭敌获胜时,师生曾前往慰问,部队则让有的学生骑战马返回。后该部认为宁中在玠溪离敌太近,且这一带已为敌我交火之战场,所以诚告学校为安全计必须尽早南撤。宁中遂提前放假,师生在民众和部队的协助下,于8月份按计划经墨岭、大盘,跋涉约150里,撤迁至磐安县大皿村。后悉唱凯部队不久被调离浙江前线而去内地。

  1945年8月15日,日本战败后宣布无条件投降,我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结束。因宁波的宁中校舍遭受破坏而一片荒圮,故校园和用房须加整修和重建。这样,已在大皿办学两年的宁波中学只得在那里滞留半年。最后在寒假期间将学校档案资料、图书仪器和各种校具,经仙居、临海于1946年1月运回宁波,使学校于春季在原址如期开学。赵仲苏校长终于实现了他七年前许下的诺言,把一所宁波中学完好地交给了宁波人民。

  宁中对嵊贡献

  在抗日救亡的特殊年代里,宁波中学迁来嵊县太平办学,时近3年;接着又在玠溪(玠溪于1955年8月由东阳划归嵊县)办学1年又3个月,合起来可以说在嵊共达4年之久。这于宁波中学来说,无疑是其校史中该予浓墨重彩地书写的一段史实,因其意义如同当年北大、清华和南开内迁至昆明合办西南联大、浙江大学转移至贵州遵义继续办学一样。而对我们嵊州来说,那可是给我们带来许多无可估量的好处,并且有着积极而深远的社会影响。

  嵊县在宁中来嵊之前,仅有一所只有初中的嵊县中学,抗战时曾先后迁至寺前、马仁和廿八都村办学。由石璜前白竹村人裘冲曼创办、抗战时由裘颂兰任校长的杭州私立清波初级中学于1937年12月迁来嵊县,先后在石璜、开元等地办学。另外还有1938年春,由从青岛回归家乡的坎流村邢传新开办的嵊县私立坎流战时中学生补习学校。1939年6月,邢传新为救落水学生而殉职,致该校停办。按上述情况,当时县内青少年能上初中的人数极少,高中在县内则无学校可读。1939年8月,宁波中学内迁来太平后,立即在当地招收初、高中新生。这使本地青少年上中学读书有了可能,且就地入学,生活上比较方便,经济上负担较轻。所以宁中在嵊四年中,嵊藉青少年入学的人数不少。据天津大学热能工程系热能研究所博导吕灿仁教授回忆:他1940年秋从嵊县中学初中毕业时,因家境贫寒,不可能去外县上高中;适巧宁波中学已在太平立定脚跟,正大量招收战地青年,所以他有幸与同班不少同学前往太平,考入了该校高中部。他家在博济镇楼下村,离太平不过约15华里,住校后每星期六可回家一趟。省立宁中不收学费,又可交米入伙,费用不大。他就在太平读了2年和玠溪读了1年后,在兵荒马乱的1943年夏毕业。随后和同学结伴步行十多天去浙南的云和县(时为浙江战时省会)报考大学。当时江浙闽皖的考生很多,录取率仅约十分之一,但宁中毕业的考生,多能如愿考中,然后可公费读大学。他认为上世纪四十年代,嵊籍子弟有机会进入高等学校的大多受惠于宁波中学,估计人数当以百计;若加上读初中而受惠的则约在千人左右。他们多在数年后将成为新中国的有用之才。现悉,除吕灿仁教授,上世纪80年代著名的解放军防化专家商燮尔(上沙地人)、节能专家尹锡勋(尹家人)、出色的数学教师绍兴稽山中学校长裘敬熙(崇仁人)等,都是抗战时期就学于在嵊的宁波中学而得以成长发展的。

  有人分析,那时宁中、绍中、锦堂师范等多所外地学校迁来嵊县,全都落脚在西乡办学,由此对长乐、太平、石璜等地在战乱时期的商贸繁荣和逐渐形成的重视教育、崇尚文化的社会氛围都起了不可小视的促进作用。又宁中和从杭州迁来的清波中学等校的师生中都有地下党和进步力量的活动,这为提高当地人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革命觉悟产生和发挥了积极的影响。宁中为宣传抗日救国,曾组织歌咏队和演剧队,在太平、长乐等地演出节目,激发农村群众同仇敌忾的爱国情怀。据校友回忆,当时戏台下有观众义愤填膺地喊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赶走日本鬼子!”等口号。1941年寒假,宁中还到崇仁在慎吾公祠举行了抗战音乐晚会。

  当时,宁中师生曾做了不少利民的好事,如在石砩村举办夜校,教农民群众识字,一时参加夜校学习的多达百余人;在太平为泥泞小路挑沙铺石,使路人行走方便等。有一天,坎流村突遭火灾,师生闻讯后即前往扑救,纷纷以脸盆等一切可用盛器打水灭火,有的冲入失火户及其邻居室内,奋力将各种家具和生活用品搬抬到屋外安全的地方。有户人家在野外劳作时,忽见村里火光冲天,慌忙赶回家里,但见家中物件大多已被搬出,损失已大为减少,心里真是十分感激。

  办学已有一定著名度的赵仲苏校长是很重视师资素质的。他从宁波邀请来一批教师外,在嵊县又延聘了一批嵊籍的优秀教师,著名的有吕漠野(上沙地人,任宁中教务处主任)、吕渔溪(黄胜堂人)、俞易晋(乌岩人)、邢传校(坎流人)、邢学皋(上湖人)、张寄苔(湖嘴头人)、周剑飞(石楼堆人)、应怀新(坎流人)、倪圣时(上沙地人)、钱希乃(白雁坑人)、刘章新(水竹安人),还有搞财务的职员施景山(和尚田人)等。这提高和扩大了嵊县教育界的地位和影响,并为嵊县日后发展教育事业积聚了力量。

  在宁中于1942年5月被迫撤离嵊县后,许多嵊地的学生因经济和安全等原因,不能随校内迁而辍学在家。这在社会上成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所以一些人士表露了希望救助失学青年的愿望并发出了呼声。长乐、太平、开元乃至石璜一带,村落密集,人口众多,办一所中学很有必要;且有离长乐不足5里的原阳山书院的房舍和宁中留下的一批校具(有保险箱、办公桌、黑板、床铺、炊事用具等一百多件)可以利用,所以在1942年秋阳山战时初中学生补习学校便应运而生了。四年后该校改名为嵊县私立阳山初级中学(即今长乐中学前身),首任校长便是原宁中教师钱希乃。这是宁波中学迁嵊带来的后续效应之一,是我们永远不能忘怀的。

  (本文作者:毕业于萧山湘湖师范,从教44年,曾任职嵊县城关镇教办主任。)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