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新修的《嵊州市志》载:2002年,全市有楼姓人口5531人。楼姓人口数位居全市姓氏人口排名35位,其中谷来镇的楼姓人口约在1500人左右,是继谷来镇马、黄等大姓之后的又一重要姓氏,主要分布在谷来三村的岩潭、楼家坞、马溪村的楼家桥、上显潭村的东园里、横山村的下显潭等自然村落。探究楼姓的渊源与发展,对于研究姓氏文化和地方文化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一)楼氏渊源
楼氏,出自姒姓,以祖上封号为氏。黄帝历五世而生禹,禹治水有功而赐姓“姒”,禹受舜禅让而称帝。大禹之子启建立夏朝,传至桀,昏庸无道,为商所灭。夏桀的两个儿子仲和、仲礼遂避祸于会稽,改姓“娄”。周灭商后,武王十三年(公元前454),追封先帝后裔,得禹三十六世孙云衢公,曰:“无木不成楼,犹无水不成源也!”举为谏议齐侯,封于杞(今河南省杞县),以主夏祀,随封为“东楼公”。东楼公是楼、娄、夏等姓的共同祖先。云衢公后代子孙遂以祖上封号“楼”为姓。
东楼云衢公像
东楼公四十二世孙楼重玉(64-131),讳讫,号雄樵。文韬武略,世袭仕宦,汉永元七年(95)升三军府总都尉,随窦宪北伐匈奴,建立奇功。汉安帝赞其功绩曰“凌蛮消雪,握阵屯云,功高汉室,掌执武文,边寇安静,王业乃兴”,加授麒麟阁护军都宪,赠太师。汉顺帝永建六年(131)五月十二日薨于朝,享年六十八岁,钦命侍郎李汪送柩还乡,御葬于乌伤(今浙江义乌)香山。由李汪撰墓志铭,提其碑曰:“汉阳嘉御葬太师重玉楼公墓”。周围建墙垣,华表森立左右,复建一庵以护茔,后又御制太师楼重玉神道门额曰“总朝精忠”。重玉公配冯氏、任氏,累封宜人,进封一品夫人。
重玉公传十一世至楼玺(492-551),讳大宝,别号兆基,世居长安嘉会里,自幼聪慧,南朝梁武帝天监元年(502)入仕,奉旨出守南昌,升奉政大夫,平洪信州之乱有功,于天监六年(507)春三月加封太子少师,进封南昌郡王,终于玉笥山(在今江西省吉安市峡江县县城西北10公里处),御葬长安万冈山,配应氏,封郡夫人,生一子名应天。
楼应天,字维则,南朝陈武帝时授武职左仆射,公定省之节,靡间晨昏,勋业未著于朝,而孝行实尽于家,后因荣封赠平定宣简正惠公。配柯氏,赠一品夫人,卒葬九龙万岗山之原,生一子护。
楼护,字君卿,隋炀帝大业初授辅国上将军,征吐谷胜,加封相兼宣国事赐九锡靖五侯,大业九年(613)勅书褒封,并封妻伍氏为“忠中郡主夫人”,生师清、师德、师直三子。楼护于大业十三年(617)为避隋炀帝暴政迁居越州会稽,卒葬小叚山。长子师清,隋恭帝义宁二年(618)封紫衣大师,云游名山,不知所终;次子师德,字宗仁,唐高宗时任河南节度使,至武则天长寿二年(693)任同平章事,勅赐凤阁鸾台出将入相,为人宽厚,并举荐狄仁杰为相,卒葬于宁州,其后世子孙亦居斯焉;幼子昱,讳师直,唐中宗时任代州刺史,颇有政声,时人立祠祭祷,后升金台御史都宪大夫,其迁居婺州东阳县三十三都信坑(今丰墰水库上游),成为迁居东阳之楼氏始祖,卒于武周长安四年(704),葬东阳二十三都花园(今南马镇花园村),配黄氏,封节孝夫人,生一子名雅。楼雅,字大峦,号清庵,唐时为中书舍人,娶越州剡邑太平里裴知进宰相之女为室,卒葬黄信坑口。
楼皓云公像
(二)迁居谷来
根据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楼维城主修的因公堂《上显潭楼氏宗谱》的《纂修家谱序》记载:“……暨后十世祖皓云公因官任绍兴路教谕,即赘居会稽廿六都上显潭,公举三子,长诗、次读、季谨……”,再查阅世系图,可知:楼玺四世孙师直公生子名雅,楼雅生乾、元、亨、利、贞五子;长子楼乾生璇、徵二子;璇生潮、睿二子;睿生桂、桥、梓三子;梓生皓云。
楼皓云(892-977),为大禹九十七代、东楼公六十二世孙,行高六,字高云,号天瑞,生于唐景褔元年(892),梁乾化二年(912)登进士,时年21岁,授官绍兴路教谕,其雅好山水胜迹,常与文人雅士吟风弄月,觞咏自娱。宋太平兴囯二年(977)亡故,享年86岁,葬会稽上显潭村之和尚山(即今谷来镇上显潭村五联自然村土名湖荡山)。因其在唐末赘居会稽廿十六都东土乡上显潭村妻子何氏家中,称为迁居上显潭之楼氏始祖。今谷来镇上显潭村在明成化八年(1472)以前一直属于会稽县二十六都东土乡。根据《嵊县北山风土录》载:“界牌岭,在谷来镇北一里许,岭南嵊县富顺乡,三十一、三十二都,岭北旧归会稽东土乡。自明朝成化八年(1472)割于嵊县,即为嵊县五十六都。”因楼皓云赘居上显潭在唐朝末年,东土乡尚未划归嵊县,故家谱中记载为“会稽县二十六都东土乡”。
(三)迁移分布
谷来镇楼姓主要分布在岩潭、下显潭、楼家桥、楼家坞、岩潭、东园里等自然村落,即基本集中在当时的会稽县二十六都东土乡范围内。据道光二十九年(1849)的《纂修家谱序》记载:“……公举三子,长诗、次读、季谨。读公派分枫川今暨邑楼氏族蕃,未悉其裔;诗公之派历九传而至智九公始择迁于岩潭,又越六世,寅三公为岩潭之一世祖,谨公亦历九传而至智四公为上显潭一世祖,又越六世方一公派分二房员三、员四,班班可考”。结合世系图,可知:
诗公之孙秉直生文芬、文芳二子,文芬传四世至本远公,本远公生一子名煜,行智九,迁居岩潭(即今谷来镇马溪村下岩潭自然村),其五世孙楼廉生一子名权,行寅三,分迁上岩潭(即今谷来镇谷来三村岩潭自然村)。
读公赘居诸暨枫川之桓桥,生孟钟、孟铿、孟铜、孟镐四子,孟钟生秉彝、秉伦二子,其后不详。
谨公生子孟佥,任广东香山县迪功郎,赠奉议大夫,生子名秉中,秉中传六世至本达公,本达公生一子名爚,行智四,宋嘉泰五年(1205)进士,任广州安抚使,南宋时因与权臣韩侂胄不合,根归故里上显潭村,自号因公堂,是为内记因公堂一世祖。
楼爚生一鸣、一言、一飞、一枝、一谔五子,幼子一谔中南宋淳佑进士,官居徽州府绩溪县知县,其孙名楼当道,元延佑元年(1314)举贤才而任官,当道公得一子名元礼,元礼公得一子名文昌,文昌公生五子,其后子孙繁衍,云云而系。文昌公之孙仁荣(1352-1419),行常一,号留耕,于明初迁居本县石璜镇楼家村,成为楼家迁始祖。
(四)楼氏排行
清嘉庆二十四年(1819)罗振主修的因公堂《楼氏宗谱》记载的岩潭村排行自四世起为:寅贵昌盛,廉参望泰,华嵩林凤,承先裕后,英雄豪杰,文武圣神。同治十三年(1874)楼应琮、楼丙照重修的因公堂《楼氏宗谱》将“华嵩林凤,承先裕后,英雄豪杰”调整为:华蒿伦起,进朝廷恒,慈祥恺悌。
(本文作者:1982年12月出生,嵊州市谷来镇人,绍兴市乡土文化研究会会员,现任职于杭州市住房保障和房产管理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