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越州多古桥。横卧在嵊州市崇仁镇下相村村东、相氏宗庙东南侧的小石桥名曰永安桥。下相村的永安桥亦是越州的一座古桥。
据《义门相氏宗谱》记载,嵊州相氏始祖相湛(962-1043),原藉山东青州,以贤才仕剡邑主簿,退职后隐居崇安乡嵩山,即今石璜夏相。他生二子。一日次子相琬(1000-1083)游五龙寺,返回途经永富乡,流览山川,苍苍郁郁竟夕优遊不忍去,即分族于斯成克义里,建永安桥。
清道光二十年(1840),古永安桥破损,族人相周诗、相兆祖等人倡导捐资重建,现横卧善水今人叫桥头圳的石桥,即1840年所建永安桥,此桥至今已历173年。
永安桥由两部分组成。
其一,为三折边形石拱桥体,桥面长1.90米,宽0.82米,厚0.22米,矢高2.10米。桥面由整块青石板铺成,两端二级石阶落坡,石阶与桥面青石板间各用两块呈内倾斜45°角的矩石支撑,矩石直插小河河床底部。百余年来石桥任凭洪水暴雨冲击,巍然纹丝不动,牢固异常。
桥板北侧中央阴刻“永安桥”桥铭,两旁有“道光庚子七月重建”和“周诗、兆祖、兆玘、周礼、兆渊、君权、荣祖、廷富、廷兰、有礼、增福□□、□□、□□”等人资助建造者的姓名。
桥板正面中央刻有横竖线条构成的一个叫“猪娘棋”的棋盘图案,供村人闲暇之时弈棋娱乐,遗憾的是此棋的弈法近乎失传。
其二,有各长4.20米,宽0.70米的三块长条形青石板铺成的平板桥,平板桥紧连石拱桥的南侧,以供族人劳作行走。1974年,由于村人车辆通行的需要,在三块青石板南再加了一块桥板拓宽了通道。
下相村的永安桥造型独具匠心,是座实用功能与艺术造型巧妙结合之桥,在众多石桥中实属鲜见,被浙江省《古桥遗产分类目录》(四)列为省著名古桥之一。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遥想173年前,我们的前人在没有现代机械和吊装设备的情况下能制造出如此精美绝伦的桥梁,真叫我们后人击掌叫绝。无疑它凝结着先辈们的智慧和辛劳。
永安桥旁有一棵枝繁叶茂,亭亭似华盖的百年樟树,它于1923年春由村人相香瑞、相银珂所栽。樟树、古桥、流水、宗庙天然一体,成为下相村的一自然美景。
下相村永安桥还与该村相氏族风紧密相连,在永安桥南向300米处原有与永安桥同样跨向,全用卵石砌成的圆拱桥,名曰新安桥,又叫新庵桥,现为便于车辆农机的通行已拆改成平板桥,千百年来下相相氏族风,凡婚丧者须先过新安桥,再跨永安桥,以示新安的开始和永安的归结,族人无一例外。
永安桥记述着相氏族裔繁衍生聚之历史,见证了下相千年浮沉衰荣之嬗变。(本文作者:嵊州市崇仁镇下相村人,中国农业银行嵊州支行退休,嵊州市老同志围棋联谊会秘书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