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长毛入剡战事琐记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施钰兴 2013年09月13日14:39:18 

  对太平天国运动有两个截然不同的评论:清朝及民国视其为“匪”为“寇”;解放后则赞为“农民起义”,清朝的“贼寇”变成了“英雄”。

  对太平天国的称谓也有两种截然不同的叫法:清朝、民国称“发逆”、“洪杨军”,解放后则称“农民起义军”、“太平军”。

  笔者在收集整理太平天国运动的资料时,不涉及政治倾向,以白描形式实事求是地记录和整理、研究那段历史。称呼则用民间的普遍叫法——“长毛”,或中性词——“太平军”。

  1861年10月长毛入剡,1862年10月败离嵊县,在嵊州军事存在整整一年。与长毛抗衡的主要是地方民团,大小战役不计其数。大的战事在同治《嵊县志》、民国《嵊县志》中有所记载,有的记录于家谱、个人文集、碑记等,最多的是流传于百姓口碑之中。但县志记载过于简略,家谱、个人文集、碑记等记载不易找见,百姓口碑经过几代人的流传真实性需要辨别真伪。对研究这段历史增加了不少困难。

  现整理短文10则,作抛砖引玉之用,希望更多的文史爱好者重视和研究“长毛入剡”的历史课题。

  1.徐春荣抗击长毛发迹

  白岩村位于仙岩镇西面的大山上,坐西朝东。村里大多姓徐,是嵊县徐姓旺族发祥地之一。

  白岩村有位名叫徐春荣的秀才,原在村里设馆授徒,教书为生。但白岩一带地瘠民穷,能读得起书的人不多,收入菲薄。徐春荣课余研习医药与文王八卦,以此增补家用。咸丰初年,洪秀全的太平军席卷湖南、湖北、江西数省。曾国藩委任彭玉麟筹办水师。此时,浙江尚未蹂躏,根基未动,粮饷兵源丰厚。彭玉麟于咸丰四年(1854年)在浙江征募水勇,徐春荣前去投军,被“玉麟征入”①。在杭州受训三月,因不习水性而返回家乡。一面襄办村里团练,一面继续设馆教书、看病卜卦。

  咸丰十一年辛酉(1861年)四月,太平军攻入金华。浙江不少地方闻风响应,社会骤然骚动,匪患蜂起。咸丰十一年五月,小股长毛流窜到仙岩一带骚扰②,仙岩遭受抢劫。方圆十数里乡民谈匪变色,有钱人家纷纷携眷逃往外地。徐春荣得知长毛骚扰仙岩后,立即召集本村团勇,保卫白岩村。

  白岩村的房舍层层叠叠,建在陡峭的山坡上,后屋的地坪比前屋的后檐还要高。出门爬坡,下地挑担。村前有一条长约里许的石级陡道,俗称“白岩岭”,白岩岭是进村的唯一大路。

  徐春荣带领团勇,分别把守进村要地。长毛闯进谢岩村后,望望白岩村一片畅阳,房舍整齐,认为必有富户。于是,从白岩岭蜂拥而上。徐春荣正好埋伏在岭上,一见长毛爬上岭腰,用弓箭、飞枪投掷。那时长毛配有火枪,而白岩村的团练用的都是刀矛枪箭。长毛发现团练抵抗,自己处于不利地形,立即分散作“土匪仗”。所谓土匪仗者,是指定一个汇合地点后,化整为零,各自为战,互不牵制,并且不守据点,打得过就打,打不过就逃。长毛常用此法,官兵往往被这种奇怪的打法乱了阵腿。徐春荣当过水勇,受过正规训练,听说过长毛惯用的“土匪仗”。见长毛四处分散,认定必是“土匪仗”,急叫团勇也四处分散,只准伏击不许追敌。如一旦追敌,必遭长毛火枪之害。双方打了一阵,由于长毛人生地不熟,渐渐不支。其中一个首领被徐春荣抓获,其他长毛四处溃散。

  夜里为防长毛报复,徐春荣派人堵塞了几个通往村里的山路通道,只留下白岩岭官路进出。号召村民一旦发现匪情,有锣的敲锣,没锣的敲打铜踏盖报警。村遇警报,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丁一律到祠堂集中,分派御敌任务,投入战斗。是夜,通村灯笼、火把彻夜不灭,巡逻队伍人影攒动。溃散的长毛见村里把守严密,不敢进犯。

  第二天,徐春荣把匪首解押县衙,县令审堂后把匪首枭首示众。县令向浙江巡抚王有龄报功,王有龄赏给徐春荣六品军功③。

  时,孙士达,叶圣言驻守白峰岭。因闻徐春荣之名,聘他为营中文案④。

  八月,太平军攻入东阳,孙士达撤出白峰岭,只留叶圣言部驻守,嵊县告急。十月初六日,太平军范汝增部由稽邑陶隐岭入嵊。又黄呈忠、周胜富两部由诸暨上谷岭攻入嵊境,各拥众数万。初七日,范汝增部攻陷嵊城。

  在范汝增部攻陷嵊城时,徐春荣兵败被抓,欲以一死了之。转念“一死不足为勇,不死不足为怯”⑤,遂生一计,诡称效忠太平军。长毛首领信以为真,放他出城。不久,徐春荣率领乡勇随民团攻城,不下,兵驻白岩村。咸丰十二年(1862年)十月又随民团攻县城。太平军离嵊城西去,徐春荣所部尾随追至东阳,奉命率乡勇驻守白峰岭⑥。此时,原驻守白峰岭的孙士达已官升浙江统领。徐春荣带乡勇投入孙士达军中,并调杭州边防。因军功,赏五品军功⑦。

  徐春荣后入刘秉璋军,屡有战功,官至二品。

  注:

  注①、②:《光绪甲午重修徐氏家谱》

  注③:刘秉璋《剡北白岩徐氏宗谱》

  注④:瞿鸿机、钱玉兴《光禄大夫杏林观察五十寿序》

  注⑤、⑥、⑦:《光绪甲午重修徐氏家谱》

  2.银申麻皮杀长毛

  银申麻皮是龙亭山下人,从小学过武术,又身材魁梧,有几分蛮力。

  一天傍晚,他从茶壶岙回龙头山老家,路过南岩山,在一个山弯里遇上七八个长毛。长毛抓住银申麻皮,从他身上搜出几斤黑芝麻。长毛不认识黑芝麻为何物,以为是铳药,就把银申麻皮剥光衣服,打了一顿后才放还。

  银申麻皮因光着身子不好走动,就躲在山上等天黑后回家。过了一会儿,又有四个长毛路过。他看见长毛眼里就出了血丝,两手各捏着一块尖角石头,待长毛走近,猛地从山上扑下,当即扑杀一个。然后他夺过长毛的朴刀,往另外一个长毛砍去。长毛毫无戒备,冷不丁半路杀出个程咬金,正在迟疑之间,银申麻皮的朴刀又砍下了一个长毛的头颅。另外两个见势不妙,扭头就逃。银申麻皮本乡本土,常在此地砍柴伐木,不论大路小路毛狗路,闭着眼睛也能步行如飞,故意把那两个长毛赶进绝谷。长毛见无路可逃,转身拼死搏击。那里还是银申麻皮的对手,三下五除二,刀光闪过,那两个长毛的脑袋应响落地。

  银申麻皮剥了四个长毛的皮服,掳走了长毛夺来的东西,背着长毛的刀枪回家。从此后,银申麻皮经常与拳友们扮起长毛模样,去杀长毛。①

  当时龙亭山下是个人口不足百人的自然村,是从和尚殿分出的施姓聚居地。

  不久,银申麻皮组建起龙亭山团练,自任练长,与同族同宗的和尚殿团练结成“互结藩篱,守望相助”的同盟,使龙亭山下、和尚殿一时成为强盛的“大后方”。民国版《嵊县志》中记载:“龙亭山下、和尚殿庄,团勇百余名,甚劲。男妇老弱奔避者不下二千。自辛酉冬历十余月,洪杨军不得上山。” ②

  注①:1998年笔者与和尚殿移居台湾的施玉均老人去后湾村采集《家谱》资料时,由施义焕、施法洋等老人讲述。

  注②:引自民国版《嵊县志•卷二兵事》第31页

  3.火烧上碧溪,屠杀瓜渚庄

  今鹿山街道施任村东面,古时有一个四面环水的村庄,叫瓜渚庄。瓜渚庄的东面、南面是上下两个白虎潭。下白虎潭东面上碧溪村,是袁氏家族聚居之地。南面牛头山是一座壁立的红色猪肝岩山,山麓与溪潭之间有一条斗折蛇行的崎岖小路,俗称“红岩头下”或“红岩头岭”。

  长毛进入嵊县后,小股长毛多次进犯碧溪村与瓜渚庄,抢劫财物无数。瓜渚庄、上碧溪等村纷纷组织民团抗击。瓜渚庄有一位名叫施乃溥的人,原在县衙当文职,咸丰辛酉年(1861年)11月,太平军占领县城后避居老家瓜渚。由于长毛骚扰,战事不断,他携妻带子去新昌避难,路遇太平军,逃到山上藏匿。长毛上山搜捕,掳其子施嘉涣。施乃溥奋力夺儿,妻、儿三人被太平军乱刀砍死,其女乘乱投水自杀①。消息传到瓜渚,庄人无不愤慨。为报妻儿之仇,施去请同族宗亲银申麻皮来助阵杀长毛。银申麻皮在瓜渚庄也有几个拳友,又性格豪爽,一请就到。

  那年冬季的一天,瓜渚庄人得知消息,有一大队长毛从嵊县县城出发,路过上碧溪与红岩头岭,开往苍岩、澄潭方向。他们请来银申麻皮,在红岩头岭布置战阵。战阵设伏后等了一天一夜未见长毛影子。正当意志痪解之时,忽然探得长毛已过了小砩桥,一路朝燕窝村、碧溪村、红岩头奔来。

  待长毛走上红岩头小路时,银申麻皮指挥拳友喊声四起,从山上滚下石头与木头。长毛见无路可逃便纷纷跳江逃命。此时,大队瓜渚庄人撑着竹排木船从水上赶来,把落水的长毛杀得片甲不留。瓜渚庄人多势众,又登岸杀贼。此时,上碧溪、苍岩民团赶赴红岩头,打得长毛大败而回。

  过了数天后的一个深更之夜,长毛分成两路,一路开进上碧溪,放火烧村,一路乘着竹排、木船偷偷地包围了瓜渚庄。上岸后烧杀抢夺,把庄里的男丁抓到村口土名“风水墙”的地方,那里有一口很大的池塘,把抓来的男丁抛入池塘,用箭射、刀砍、枪刺,杀尽为止。一个偌大的瓜渚庄就这样衰落了。

  注①:引自民国版《嵊县志•卷十七•义烈》第3页

  4.小招妹刺寇剁肉泥

  据金桥太婆讲述:金桥太婆的小姑小招妹,年十八,生得花容月貌,已许配人家,准备年底完婚。长毛洗劫瓜渚庄那天,小招妹被掳,欲以奸污。小招妹答:“愿去家里床上侍奉。”数个长毛挟持小招妹去她家。当第一个长毛进门爬上床沿时,小招妹摸出枕下的剪刀往长毛肚里直刺,长毛叫了一声倒在床下。小招妹轻轻开门,叫另一个长毛进去。长毛刚跳入门槛,小招妹的剪刀又刺进了长毛的肚子。等在外面的几个长毛听见有人倒地的声响,前去看个究竟。见同伴倒地,操起朴刀把小招妹剁成肉泥。

  5.长毛火烧钱家岭

  同治元年十月,一队长毛路过长乐经贵门开往金华。路经十八弯时,南山民团在鹿门书院阻击长毛。长毛被挡于十八弯下,死伤惨重。长毛的指挥官退回长乐(当时长乐驻有太平军,连营数里),用重金收买了一个向导,从钱家岭抄小路进军,迂围到贵门袭击南山民团的后路。驻守贵门的南山民团前后两面受敌,最后被长毛打败。

  长毛占领贵门后,见人就杀,见物就抢。向导见长毛抢来那么多的财物,起了贪念。就向长毛讨要,长毛抓过一把金银首饰掷给他。过了一会又讨要,又给了一把,接连三次讨要。第三次讨要时,长毛首领拔出宝剑要杀人。向导见势不妙,连忙从屋里逃出。首领一声呼喊,十来个长毛一齐追捕向导。向导慌不择路,逃上柴山,一溜烟逃得无影无踪。长毛就从钱家岭返回追寻,来来回回找了好几次,都不见踪影。就把建在钱家岭的芦峰禅院、玄坛庙、胡公庙放火烧毁。村民看见山上的寺庙浓烟滚滚,不敢上山救火。就这样不但寺庙被烧毁,还引火烧到岭上的树木。等长毛退走后,村民才上山救火。

  注:2008年嵊州政协与嵊州市统战部合编《嵊州寺庙》一书时,黄菊英等作者去常乐寺采集资料,常乐寺负责人钱雪庭等长者口述,由黄菊英记录在《常乐寺》一文中。

  6.保贞节母女死于乱刀下

  咸丰十二年春,长毛骚扰长安村。村民王世贤的妻子胡氏带着十七岁的女儿王金妹从山路逃到石道地村避难。才知刚进石道地,迎面碰上一群长毛。长毛见金妹姿色楚楚,两人挟持而去。胡氏奋力反抗,与长毛搏击。长毛连砍十八刀,胡氏倒地,大呼女儿:“清白做人,宁死不能被污!”声绝而死。女儿王金妹见娘亲倒毙于血泊之中,嘴咬长毛。长毛把她摔在地上,金妹爬起与长毛搏击,亦被长毛连砍十数刀而死。

  7.苍岩抗击长毛三事

  一、头颅盖酒坛

  监生俞寅,字虎林。喜读书,亲师友,狂饮酒。咸丰十一年(1861)冬,长毛攻入苍岩,人们纷纷而逃。俞寅被长毛掳到新昌,劝其投降,作长毛书记长。俞寅不屈不降,辱骂长毛。长毛怒而断其头,以盖酒坛。

  二、一母三子投水而殁

  咸丰十一年(1861)十一月十一日,长毛火烧苍岩镇。俞秉礼妻金氏生有六子,抱幼子携第五子而逃。逃到村口被长毛劫持。一个长毛用刀尖指着第五子的脖子,道:“你若从我,我放你一条生路。若不从,先杀你儿,再剖你腹!”金氏道:“大路人多,请去屋角。”长毛喜出望外,导前而行。金氏乘其不备,挟第五子跳入江中。金氏第四子德昌,时年九岁,先已逃上狮子山避难,闻母弟三人死于非命,哭泣沿江寻尸,见长毛,以石击敌。长毛追捕,德昌跳江而殁。

  三、监生俞作霖巷战丧三亲

  同治元年(1862)八月,长毛围攻苍岩,苍岩团练上阵保卫。双方激战一天,团练力寡难支,退回村中进行巷战。监生俞作霖伏在自家弄口,白刃斩杀长毛2人,长毛蜂拥而上。俞作霖逃入家中,与长毛周旋。长毛掳其妻袁氏,叫俞作霖投降。俞作霖不允,长毛杀其妻。又掳其女五妹,再次叫俞作霖投降。俞作霖继而与长毛血战,长毛杀五妹后,围捕俞作霖。缚至太尉堂前空地,杀后示众。

  8.安其招血染大岭关

  嵊县、东阳交界自古有三隘:白枫岭、柞关、大岭,是宁绍两府的西南咽喉,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

  咸丰十一年辛酉四月,太平军攻入金华。八月,据东阳。浙江巡抚王有龄委派绍兴士绅孙士达①、参军叶圣言领提标兵2500名守关。历月余,由于敌焰益张。孙士达畏敌撤兵回绍,参军叶圣言坚守如故。至十月初,叶圣言借嵊城空虚为名,撤兵退入嵊城。三关交由两县地方民团驻守。

  驻守大岭关的任务,落在太平乡安宅村民安其招头上。咸丰十一年十二月,长毛万人攻大岭。安其招手下的乡团兵只有300人,又后无援军,怎能敌得过兵强马壮的太平军?而安其招仅仅是个没有经过正规训练的团勇,但他胆大细心,与300团勇众志成城,据险为战,以一当百。首战旗开得胜,自辰时杀到午时,大岭关不但寸土未失,还杀敌数十人。安其招为破敌阵,采用奇策,率勇士百人,绕到敌后以击长毛的指挥中心。不幸被强敌围攻,安其招火速杀开一条血路,拥兵上山,布阵而战。至傍晚,被长毛乱箭射死于阵上,他死而不倒。其余阵亡者五十余人。死者勇毅,生者仍坚守阵地。

  安其招御敌有方,又得地利之便,既死而不乱。长毛疑有伏兵,数日不敢出战三隘。

  注①:孙士达,字祝堂,会稽人。起家寒儒,却善于经营。太平军兴,入绍兴团练,驻守白峰岭,后调任浙江统领,入曾国藩、李鸿章幕,官至布政使衔署理直隶津海道(天津海关道道台)。在任横征暴敛,搜刮民膏致富。罢官后,为原籍所不齿,遂寓居常熟,广置华夏及田产。并在北门大街建祠堂一所,名曰“树德堂”。——引自《虞山镇志》

  9.支氏荷花山避长毛

  清朝咸丰十一年夏秋之际,长毛抢掠嵊西。支鉴路村组织青壮年保卫村庄,老弱病残及妇女、儿童去白柴爿大山深处的荷花心山避难。荷花心一周约300余亩山林是支氏上代太公所有,山上建有泥墙屋十数间,平时由望山佬居住,炎热夏季支氏子孙可去避暑。一旦发生战乱,可作避难场所。长毛造反时,支鉴路村已有300余口,上山避难的就有200余人。山上的房屋容纳不下,就在山上就地取材建起草屋,垒起大灶,饭食采用供给制,由家长太公执掌。在山上住了三个多月,山下平安后才迁回村里。

  10.吕清源呕心沥血抗长毛

  吕清源,字月艇,黄胜堂人,诸生。咸丰庚申(1860年)春,太平军进军浙江,社会动荡,山匪横行。有一股山匪明目张胆地在白天抢劫城南民宅,被团勇擒获11人。县衙因局势突变,有意偏袒匪徒,欲以从宽处理。吕清源挺身而出,引经据典,据理力争,最后促使县衙按大清律将匪徒斩首,以平民愤。

  余姚邵侍郎奉命督办浙东团练,坐镇绍兴。绍兴绅士孙某拿着邵侍郎的公文到嵊县长乐镇,为浙东团练募捐。长乐钱氏富甲一方,孙某觊觎已久,肆加恫吓,几近敲诈勒索。吕清源得知此事,赶赴长乐,与孙某侃侃与争,驳倒孙某,孙某无奈而退。①

  辛酉(1861年)冬,太平军分股攻入嵊县。嵊西山口村有钱镇雄、钱镇岳两位叔伯堂兄弟,从小练习武功,咸丰二年(1852)中壬子科武举人②。咸丰庚申太平军从江西进入浙江金华等后,全省县乡设团练局,村设团练。乡设总练长,村设练长。钱氏昆仲双双入办团练,推钱镇岳为练长。镇岳弟镇军亦有三分武艺,随兄入团练,保家护村。

  团练组成后,钱氏昆仲率众围剿新昌土匪。不久吕清源与钱氏兄弟率团练在胡岭追歼太平军。一时名声鹊起,成为嵊西劲旅。十月初,太平军从诸暨攻入嵊县,钱镇岳率团抵抗,分兵把守要隘。与太平军开战,初战告捷,斩杀长毛数人。不料,太平军调集万余兵马,左右夹攻团练。钱镇雄、钱镇岳身先士卒,血战长毛。钱镇岳左右冲突,斩杀四名骑兵,使敌不能前进。后长毛以鸟枪齐射,钱镇岳中数弹死,钱镇雄脑部中弹亡,钱镇军战死,吕清源被掳到东阳巍山。时,南山团勇攻破驻扎在甘霖、长乐的长毛军营,长毛怆惶逃往东阳。南山团练乘胜追击,追到巍山,吕清源乘乱逃回嵊县。③

  同治元年(1862年)十月五日,吕清源参加嵊县民团攻克县城之役,太平军溃败,逃离嵊县。县令委派吕清源主政善后局,事无大小,必亲历亲为。街门之事,县令必咨询于吕清源。由于劳累过度,四十四岁英年早逝。④

  注①:引《嵊县志•卷十六义行》)42页

  注②:引《嵊县志•卷十一选举志》34页

  注③:引《嵊县志•卷十七义烈》1页

  注④:引《嵊县志•卷十六义行》)42页(本文作者:现任职于嵊州市委统战部。)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