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道风光真胜绝 此中照见古人多
大凡长乐人,就不会不知清水塘的。因为这里的水,清澈照人,一年四季,冬温夏凉,即使是大旱之时,这井泉也是喷涌不息。它位于街南王虎路中段,四周是高屋林立,多有不规则的小巷子,四通八达。三口水塘,从西到东排列,依次为食水井(水井现改造成圆形,上浇铸了井圈)、洗菜塘和洗衣塘。三处水塘,历来就区分得十分清楚,受用者也是严格遵守,不敢丝毫冒犯。现在,虽然家家早已接进自来水,但附近的,甚至更远一些的居民,仍然爱用清水塘的水,为此,打饮用水、洗涤的人还是络绎不绝。洗涤用的塘沿,用石板或水泥砌得四角方方,塘边道路,也打扫得清清爽爽。凡过往的人们,见到这村中塘境,无不为之叹观,见其汩汩而涌的清泉,忍不住都要掬手喝上几口。
长乐镇上所以多清泉,原因是长乐镇基,多是古溪流冲刷淤积而成,且地近南面的高山深谷,林木茂盛,地下水充沛,不仅泉眼多,而且泉甘水洌,得天独厚。
清水塘原名“鉴清池”,知道的人不多。那是在明代永乐年间,长乐前段下园派始祖钱善乐,在塘边建有书斋,叫“鉴清轩”,此塘便得之为名。相关“鉴清池”的历史记载很多,在《长乐钱氏家谱》中有许多古诗,都有吟咏“鉴清池”的。后来大概是其名不够通俗,就改称现名。
对于“鉴清”的“鉴”字,原来写作“鑑”,我查了一些资料,知道它通“鉴”,“鉴清”两字的意思,监督监察自己是否清廉。善乐先生是位富有的读书人,在长乐,乃至全县有一定名望,他在清水塘边构筑书房,取名为“鉴清轩”,并自号为“鉴清”,以明胸志,自加约束。
我们长乐钱氏,自德茂公钱植,从天台迁居肇基以来,人丁兴旺,一姓独大。钱植的三个儿子分别为中段和前、后段的始祖,后来,前段又分出东房和西房,东房又有两支系特别繁盛,即下园祠堂派和八脚祠堂派。现在一村三四千人,多是这两个祠堂的后裔。下园祠堂的始祖,便是长兄鉴清先生善乐,八脚祠堂的始祖便是他弟弟讷庵先生善和,他生了八个儿子,所以纪念善和的讷庵公祠,又俗称八脚祠堂,它坐落于清水塘附近的东北面,曾用此办过竹编厂,村幼儿园,现已失修,为村民堆积杂物之用,左厢房辟为佛堂,供老人念佛。而鉴清先生的下园祠堂,坐落于离此不到200米的大街下市头街北。1949年后,为政府的粮管所,现几经改造,已成了个体商店与商品仓库。前不久我曾依图索骥,走进去看过,里面相关祠堂的建筑或标记物,早已荡然无存。我查阅了他的传记,上云“行颢三十七,讳善乐,字应朋,号鑑清”。他出生在公元1400年,是明第二个皇帝建文两年,他逝世于1458年。他的生卒正属于明朝早期,是国家较为太平之时。他为人“和平温厚,风致翩翩,处州里多美誉,博闻强记为师友所推崇,尤工五字诗,清新俊逸,至读者不能释手。”当然,多次记载他临池而建设的“鉴清轩”书房,更是无法考寻,我们只能从一些留存古诗文中,臆想罢了。他著作颇多,曾著有《鉴清先生集》多卷,但遗憾的是,遗作全部遗佚,留存于家谱的一首《踏灯词》,也是他的十三世孙钱镕可山先生,从吴山旧书肆中购得的两卷《雅音续钞》中,发现并抄录得之。我录于下,从而揣度鉴清先生的诗情。
踏灯词(钱善乐)
髻挽乌蛮试晚妆,衫裁白氎学霓裳。
私邀女伴门前立,不避灯光避月光。
纵观此词,也只是才子佳人之作,但后两句,艺术性还是比较强的,让人遐想的东西也多。他私邀的女伴是谁?为什么可以不避灯光,要避月光?当然,明月里的嫦娥,总比人间“女伴”要漂亮得多。对于其中更深的隐语,我是不能分析出了,在那时,也是凡人,也是青年才俊,也有人的情感,也曾风流过,也是活生生的人,远比后来他作为长乐钱氏一派始祖,高高坐在祠堂上方,被人供奉的祖先像,要鲜活亲切得多。
景因人遇,名由诗彰。“鉴清池”(即清水塘)所以如此出名,除了其水质好之外,还因池边的人以及他们吟咏的诗。与鉴清先生同时代及稍后的一批文人学士,为鉴清池及鉴清先生留下了许多诗篇。
鉴清轩为应朋先生赋(明·高蕡)
斜对方池结草堂,寒光长日映书床。
夜深月出碧窗静,疑在鉴湖坐钓航。
鉴清轩为应朋先生赋(明·袁鈜)
轩对方池数亩宽,幽人长此倚阑干。
箇中领得无穷趣,风静云收月一丸。
鉴清轩为应朋先生赋(明·金挚刚)
半亩方塘引活泉,凿开空碧倒青天。
檐梅卧影元蛟蛰,屏竹飞光翠凤骞。
洗马昨教浮月窟,浴鹅谁着撼云軿。
槐阴古巷出梁路,酾酒重临濯锦川。
鉴清处士双挽(明·上虞谢迁)
家声吴越裔,诗思孟韩俦。
云谷长肥遁,弓旌不可求。
旧书存手泽,余庆善孙谋。
贤助偕相老,于今土一邱。
他们的诗,都是一些凭吊缅怀之作,或咏池,或叹人,最后归结为“贤助偕相老,于今土一邱”,文人的幽思,挚友的叹息。其中高蕡的“夜深月出碧窗静,疑在鉴湖坐钓航”,形象地写出登临鉴清轩时的独到感受,有一种闲情逸志,将清水塘比作鉴湖,鉴清轩比作多钓船,有一定的欣赏价值。
我们长乐钱氏后裔,读书人多,尤其是在明清两朝,结社讲学,吟诗作画,人才济济。对鉴清池,也有许多诗文。月舟先生昌帆和东屏先生钱轼,都生于嘉庆年间,他们的诗都写有《鉴清池怀古》,颇为出众。
《鉴清池怀古》(月舟先生)
水色年年绿,高风不可寻。
池波明镜似,照见古人心。
昔年高咏处,异化尚风流。
池水有时竭,池名终古流。
月舟先生系武肃王二十八世孙,长乐始祖钱植第十九代孙,中央段人,为不可多得的贡生之一,他“性情温和,肚量恢弘,家颇裕,饭粗服浣,有古人风,慷慨好施”,“客至对酒,论史口滚滚如悬河下”,他好文善诗,研究史书,还精通医术,是远近闻名的好医生。他的诗风清新,意境明确,本诗在缅怀先人的同时,能由此及彼,评述古今,一句“池波明镜似,照见古人心”,以“池波明镜”起兴,赞美鉴清先生及先人具有清水一般的心。
《鉴清池怀古》(东屏先生)
池边人去草芊芊,池水澄鲜似昔年。
金碧楼台齐倒影,渔樵蓑笠共流连。
句成白氎吟犹韵,集号青嵓恨未传。
苗裔可能承旧德,结庐还自对清涟。
《鉴清池怀古》(东屏先生)
潋滟波光鉴影虚,昔贤曾此赋闲居。
但余诗酒家风在,终与田园俗事踈。
调水有时归试茗,临轩镇日看游鱼。
至今遗迹无寻处,春涨溶溶绿浸裾。
东屏先生名敦循,又名栻,字思安。也是中央段人,比月舟先生晚生一年。他英年早逝,活了三十五岁。他的一生虽短,但生前才气横溢,很早就“名噪文坛”。第一首诗的一、二句,人去楼空,而池水依旧清涟,一下子牵动了缅怀之情。三、四句,面对水中金璧楼台的倒影,鉴清池的水确是清洌可爱,不光引文人的雅兴,就是“渔樵蓑笠”普通百姓,也是“共流连”,后面的“苗裔可能承旧德,结庐还自对清涟”。是从“清”处着眼,写景抒情,托物言志。第二首的五、六句,有两个鲜活的细节,“调水试茗”即烧水泡茶喝,和“临轩看鱼”而且整日的,一付闲适的文人情致,跃然诗中,是诗人对鉴清先辈的遐想,也反映出他自己潜意识的一种意愿。可这样的境界,如今又在何处?他自己也叹“至今遗迹无寻处”,而看到的是“春涨溶溶绿浸裾”,失望之意虽不十分强烈,但遗憾总是隐隐在胸,这与他一生多病,生活并不如意有关,行传说他“屡膺号荐,天不永年”,正是。
清道光甲辰恩科举人钱宝珊,字鹄龄,号小泉先生,武肃王第三十一世孙,他是当年名倾一时的书法家,他的诗也是灵气实足,可读性很强。《鉴清池怀古》两绝,可略见一斑。
《鉴清池怀古》(清·钱宝珊)
鉴清池水软于纙,淡淡烟痕护绿波。
共道风光真胜绝,此中照见古人多。
《鉴清池怀古》(清·钱宝珊)
池色空涵万象幽,鉴清轩记几经秋。
遗编犹有遗孙读,时听书声出小楼。
可以想见,他所生活的年代,鉴清池边的鉴清轩应早已不在,比他更早的诗人都“无寻处”了,但在诗中,他还能感受到“遗编犹有遗孙读,时听书声出小楼”,艺术的再现,形象地诉说,实在是高妙。
我再一次静立清水塘边,面对碧玉如镜的池水,回顾历史,人生确是短暂;阅读一代代诗人诗作,犹如清泉,一波接着一波,清新荡漾。塘边的建筑,小镇的风物,几经变迁,人非物非,而临池而咏的诗情画意,伴随着清洌的泉水,一直滋养着并将永远滋养着后人的心灵。
风光虽是平常,但塘水如镜,照见古人,也照见今人。
(本文作者:原长乐镇开元中学校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