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巳年中秋佳节,由学生的相约,我乘车去崇仁镇赵马村,与七八十岁的同学聚会,这真是:月到中秋分外明,师生团聚倍觉亲。他们陪同参观赵马村文化礼堂、老年乐园等场所,使我对赵马古村的深厚历史文化,以及美丽乡村建设有了进一步的了解。但有一个问题在我的脑海中萦回着:古村赵马的村名是怎样来的呢?
走进赵马村,使人联想到《百家姓》中,首句“赵钱孙李”的“赵”,第十三句“鲁韦昌马”的“马”。莫非赵马村是赵姓、马姓二家族的合居处。其实不然,此地一直以来聚居着费氏家族,现在费氏要占全村总的住户和人口数的70%以上。那么,为何取村名为赵马?笔者了解赵马村的历史后,便查阅有关志书、家谱,并经过一番考证,才明白这个村名的来历,非同一般呢!
据《费氏家谱》记载:南宋建炎期间(1127-1130),费氏祖先嘉瑞公,自辗转浦桥来孝节乡[1]游览,见秋山秋湖[2]峰峦秀丽,林木葱郁,掩映于澄波碧浪中,是居家读书之佳境。于是,携眷属琴书迁居秋山之麓。未数年,他励志攻读赴考,一举成名,官居御史。因费氏始祖源自冀州[3]平河,古属赵国。至明朝,费氏后裔子孙繁衍,烟户猛增,发展成为巨族。而“马”在《辞海》中有一条目释义为“特大”之意。因而,撷取“赵”、“马”二字,作为费氏村名也。
由此可见,古村取名赵马,主要为了纪念冀州的费氏始祖,以及辗转剡县迁居秋山之嘉瑞公。其寓意是:希望费氏后裔饮水思源,不忘先祖开创费氏家族,不忘艰苦创业精神,不忘淳厚、俭朴的族规、家风,代代相传,发扬光大。赵马这个村名非常含蓄,意义深刻,具有个性特色,在嵊州市众多的村名中是少见的。
赵马距今已有880多年历史,真正是一个历史文化深厚的古村落。
(本文作者:退休教师,现住城关。)
注释:
1、清乾隆《嵊县志》载:孝节乡在县西二十里,属二十五、二十六都,辖二十九个庄。乡区域较大,东至大洋、方田山;南至马仁、横墙弄(今名横下);西至赵马、赵(绕)溪、后(柳)岸、西山头(楼);北至横岗、仰当湾。逵溪花田庙为孝节乡乡主庙。民国期间,孝节乡改称广利乡,赵马划归甘霖区范摩乡。解放后,赵马属崇仁区春联乡,今由崇仁镇管理。
2、据《嵊县地名志》考查,秋山,即今赵马村西葱翠的后门山,费洪标烈士迁葬于此。秋水,古时村北面是湖,湖旁绿树成荫,碧水荡漾,风景如画,是人们游览之处。后湖被泥沙冲积,遂废湖建成湖荫庄,即今上、中、下三个湖荫村。
3、冀州,在今河北省南部,是全国费氏家族的发祥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