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娃娃”有人爱
家住里南乡蒋山村蒋家湾自然村的张春艳和同龄人有着“不一样”,她患了一种叫“成骨不全症”的病又称“脆骨病”,被大家称为“瓷娃娃”。张春艳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在她的成长路上,有着一个坚实的后盾——学校老师和一个义工队。
像“妈妈”一样的老师
2013年9月2日,15岁的张春艳来到了甘霖镇中学七(4)班。对张春艳这样一位特殊学生的到来,班主任老师黄寒冰在思想上已有着充分的准备。
“她的情况比较特殊,我肯定要多花心思。”黄寒冰告诉记者,因为张春艳情况特殊,学校领导专门给她安排了一个人的寝室。她到校的第一天,黄寒冰就帮忙为她买齐了各种生活用品,并精心给她安排了座位,让她既方便和同学交流,又方便出行。
瓷娃娃,顾名思义,就是最怕碰摔这样的事情。黄寒冰说,在生活中,大家最怕的就是张春艳摔倒,平时总是小心翼翼护着她。但还是有意外之事。今年1月13日,张春艳不小心在寝室滑倒,左腿肿得厉害。黄寒冰说,如果这样的情况换成她自己,一般吃点药、贴个膏药了事。但对张春艳来说,她不敢那么大意,就立刻带张春艳去医院,拍了片,看了医生,直到听到医生说没事,黄寒冰才松了口气。可是,那次摔倒后,张春艳自己已经走不了路,更不用说到四楼的教室去上课。为此,黄寒冰就每天背她上下楼梯,直到她康复。
“在生活上,黄寒冰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着我。”张春艳说,天冷的时候,学生宿舍没有热水,黄老师就每周都推她去镇上的浴室洗一次澡。看到自己没有合适的毛衣,黄老师便给她织了人生第一件线衣。
周末,别的同学都回家了,而张春艳因为腿脚不方便,只能寄宿在学校。黄寒冰老师怕她一个人在寝室里太闷,就带着她在校园里散步,或者让她坐在轮椅上,推着她去街上买鞋子、衣服等生活用品和她喜欢吃的水果。节假日,为了她,黄寒冰取消了所有的旅游计划。“因为,我走开,她吃饭就有问题了。”黄寒冰说,学校食堂在周末和节假日里都不开的,假期里,张春艳的一日三餐就是她烧的。一般家里吃什么,张春艳也吃什么,为了照顾她,黄寒冰不能随处走动,即使有事情,她也只能匆匆走,匆匆回,因为她心中始终惦记着张春艳。在张春艳的心里,也已经早已把黄寒冰当成了妈妈,她对别人总是说:“黄老师就像我的妈妈一样。”
像“姐妹“一样的同学
除了老师的关爱,还有同学们无微不至的关心。为了帮助张春艳,甘霖镇中学7(4)班还特地成立了20多人的义工队,来照顾她的生活。
“我们发动成立义工队,同学们都很积极的,都要求帮助张春艳。”黄寒冰告诉记者,当时,学校考虑到张春艳是个女孩子,就选了19个女同学,并对这些同学进行合理安排,具体分工,共同来照顾张春艳的生活。其中6个住校的女生以周为单位(周一到周五)轮流为张春艳买早饭、晚饭,打开水,护送她上楼、下楼。其他通学的同学分为三组,也轮流负责帮张春艳打扫寝室卫生以及打午饭,送饭到教室并陪她一起用餐。每到周五,大家都会有序做好交接工作。
“同学们一年来细心地照顾着我,让我很感动。”张春艳说,在一年生活中,发生了许多让她感动的事迹,记得去年期末,她脚扭伤了,许多同学为帮她,上课都迟到了。那一次,张春艳本想自己尝试走上四楼教室,可正当她艰难地走了几个台阶时,被同去上课的义工队同学看到了,她们马上停下来陪她走路。“因为我走得慢,而且当时马上就要上课了。”张春艳说,她多次叫同学们先上去,但同学们都说,让她一个人走不放心,最后,大家齐心协力将她护送到教室。
“同学们帮我的事情好多好多,她们就跟我的姐妹一样。”张春艳说,还有一次,甘霖赶集了,当时,同学们都去了,她其实也很想去街上看看,可考虑到自己腿脚不方便,就打消了这个念头。这时,义工队的沈杭萍和周梦佳来了,得知张春艳的心思后,两人便让张春艳坐在轮椅上,推着她上街去玩了。那一次,张春艳玩得很开心,感受到了来自同学们的关爱。在学习上,义工队的同学也给予了张春艳许多帮助。只要张春艳一有学习上的问题,同学们都会抢着帮她解决。张春艳说,她以前一直都是数学不好,但义工队的李滢同学数学很好,每次,只要张春艳不会,李滢就会仔细耐心地讲解,一次又一次,直到她懂为止。在李滢的帮助下,她的数学成绩提高了不少。
老师和同学们点点滴滴的关爱,让“瓷娃娃“张春艳深深感受到了社会大家庭的温暖。她说,有那么好的老师和同学陪伴着她、帮助着她,她的心很温暖,很温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