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鲜血铸就光明——记刘琼花女士英勇就义的事迹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倪国铭 李水华 2014年09月10日16:31:33 

  嵊州市黄泽镇兰洲村中,有一块黑黑的大石头,静静地立在村道旁,默默地蹲守了70年不肯消失。那是因为有两位英烈为了村中的26名地下党员以及全村村民的生命安危而献身的事迹,还未完整载入史册!

  杀害两位地下党员时刽子手磨刀的磨刀石

  1945年8月12日,浙江保安部队陈柬夫部将村民聚集在兰洲村浇花池大坟堂前,企图用狂妄的叫嚣和血腥的屠杀来扼杀新生的地下党和群众的革命火焰。刽子手在这块黑黑的大石头上磨刀霍霍,浙江保安部队行刑刽子手反手拿大刀,大刀从身后往前一抹,竺春生人头落地鲜血直喷,他是兰洲村党支部书记,时年28岁;刘琼花因为披着长发没有一刀砍下头颅,而是连砍数刀直至鲜血满地。刘琼花是地下党与新四军的交通员,英勇就义时年仅31岁。

  刘琼花女士,1914年出生于新昌县灵山乡兰洲村(1961年后划归嵊县)。她童年生活非常不幸,父亲早故,母亲改嫁,由其奶奶抚养成人。人生过早地经历这种不幸与坎坷,使她的性格坚毅而屈强;祖孙一老一小相依为命,贫困的儿女早当家,刘琼花从小就练就了胆大能干品格。

  成年后,刘琼花嫁给了一江之隔的嵊县金庭镇后山村村民竺方坚。竺家无田无地,家庭贫困,家中还有一个老母,一家三口,靠打工度日。两人后来生有二子,一家五口生活十分艰辛,更为不幸的是竺方坚积劳成疾,于1939年吐血病故。由此家庭的重担落到了刘琼花身上,一个女人家难干重活,因此就想起做生意的念头。上世纪二十世纪初嵊州东乡是蚕桑区,后山村还是一个交易集镇,上海厂方在后山村设有收购点。刘琼花借了点钱,凭借当地资源做起蚕丝土布茶叶之类的小生意,跑单帮返销于余姚、宁波等地,来维持一家人生活。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与国民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开始在人民群众中发展抗日力量。1937年8月,竺邦运(1938年8月,任中共新昌县工委书记)受组织安排,从上海回故乡兰洲村,开展抗日救亡活动。同年12月,由竺邦运介绍吸收竺均苗入党,在兰洲村播下了第一颗中国共产党的种子。1938年7月由竺均苗介绍竺香仁、竺根灿入党。从此新昌县第一个农村党支部成立,拉开发动群众、抗捐抗税、护送交通、筹集物资,配合四明山中共嵊县地下党组织的活动。

  刘琼花跑单帮做生意,要走村串户,奔走在商埠码头,经常经风历雨,目睹国民党军队的所作所为,明白了谁在维护工农利益,谁在积极抗日救亡,地下党新四军已经对她产生不可磨灭的影响。

  1938年至1941年,兰洲村已经拥有11名地下党员。兰洲村支部为了便于活动,先后建立两个外围的群众组织,一个叫“兰洲村读书会”,向群众灌输爱国主义和革命的英雄主义思想,启发、发动群众起来抗日;一个叫“兰洲村战时合作社”,对外是一个经销单位,经营项目是群众日常需要的农产品与生活用品,实质上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地下联络站。

  刘琼花经常往来后山与兰洲之间,一是兰洲村里还有一位曾经相依为命的奶奶需要适时探望;二是与“战时合作社”有生意往来。来来往往,时间一长,便参与了兰洲村地下党外围组织“读书会”的学习,从认同、拥护地下党的抗日主张,渐渐地成为地下党的支持者和拥护者。

  1944年初,国民党浙江保安部队围攻四明山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根据地,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因装备很差,处境十分困难。竺春生接到上级指示要支部做布鞋与筹办子弹等。这在当时困难是很大的,全靠党员动脑筋想办法,发挥各人特长。刘琼花是走村串户的生意人也属外村人,但又是对兰洲村知根知底的熟人,做传递情报工作有诸多便利。从此刘琼花在竺春生的引导与领导下,一边以合法小商贩身份跑单帮做生意,一边为新四军与兰洲村支部之间传递情报。情报或藏于鞋、或藏于笠帽、或藏于发结,情报主要是送到凤凰山。那时,山上有一个土地庙,信就放在土地庙里的石香炉下,组织上安排专人来取情报,有时还送到四明山,眠牛山等地。曾经有一次被抓起来了,怀疑是为地下党送情报,是当时村里人把她保出来的。至此刘琼花已经不是一个外围组织成员,而成了一个了解兰洲村地下党运作的机密核心成员。

[1]  [2]  [3]  下一页  尾页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