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市首届名师工作室的启动仪式上,张秋达老师作了表态发言。在这个发言中,他说了两个关键词与导师、学员共勉:一个是坚守,教师能否坚守自己的职业操守,许多时候决定了学生的未来走向;一个是行动,从再次做一个称职的老师开始。坚守与行动,成为他们工作室的使命。
提升教育素养
福建一位名叫陈日亮的老师曾指出:“语文就是语文,还有一个重要的使命就是要让学生喜欢语文。……不少老师是以学生厌恶语文、讨厌语文课为代价,换得学生一点可怜的分数,自己居然还得意于成绩比别人高了0.5分。一个讨厌语文的学生是学不好语文的,一个不好好学语文的学生,精神是残缺的;一个老师摧残了学生对语文的兴趣、对母语的热爱之情,这是语文教师最严重的渎职。”要让学生喜欢语文,首先需要教师不断提升自己教育的素养。
工作室的导师和学员们对此有十分清醒的认知,他们选择了读书。画家张大千说:“作画如欲脱俗气,洗浮气,除匠气,第一是读书,第二是多读书,第三是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导师和学员们始终记得于漪老师的告诫,不爱读书的教师不会成为优秀的教师。为此,工作室将《语文学习》《中学语文教学》《语文教学通讯》《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规定为导师与学员案头必读杂志。同时,定期购买了大量书籍,开展研读体会撰写,课程研讨、论文写作、专著交流等活动,以期取长补短。
改良教学行为
分数很重要,是学生、家长的命根子,也是教师、学校的立身之本。但当一个人在回忆青少年的时候,其记忆中除了分数还是分数时,这是一件令人沮丧的事,也是教师和教育的悲哀和失败。
为了让学生获得分数的过程,少一点痛苦,多一点幸福;少一点单调和乏味,多一点丰富和有趣,工作室的导师和学员们从学生的多元需求出发,以精品选修课程的开发与建设为抓手,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导师率先垂范,主持开发的《中学生古典诗词鉴赏》,成功入选第一批100门浙江省中小学精品课程。张晓瑜的《沿着唐诗之路的足迹》入选绍兴市第二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浙江省第五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李莉的《嵊州方言的传承》入选绍兴市第二批普通高中推荐选修课程。
拓展成长之路
台湾作家张晓风在《我交给你们一个孩子》一文中写道:“今天清晨,我交给你一个欢欣诚实又颖悟的小男孩,多年以后,你将还我一个怎样的青年?”面对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教师有责任让他们健康成长。
这就需要教师不断行走在成长的途中。陶行知先生曾说:“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先生之最大的快乐,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眼睛向外,同外面高层次的人才合作,请他们为导师的提升指点,为学员的成长把脉、引路,这成为工作室的一项重头戏。为此,工作室的学员专程去诸暨学习取经,同周红阳老师的名师工作室合作,共同开课,相互点评、讲座。于是,王荣生老师的博士生童志斌来了,工作室就请他谈谈古诗文教学的新理念;《教学月刊》副主编方龙云老师来了,请他谈谈当前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宁波市名师、江东区语文教研员刘飞耀老师来了,请他谈谈汉语形象与语文教学;浙师大《语文教研》常务编辑廖向东老师来了,请他谈谈莫言的创作之路及其对语文教学的启示……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思想的注入,增添了学员们前行的力量。
工作室成立以来,张秋达老师的《自我的表达与表达的自我——张秋达作文观》在《教学月刊》的“名师”栏目中被推介,其本人第三次被市委、市政府命名为专业技术拔尖人才、学术技术带头人,学员李莉被评为省级教坛新秀,学员应栋梁获市十佳教坛新星,学员商建飞所在教师团队获感动嵊州教育2014年度人物,学员张晓瑜为市名班主任培养对象。
但是,工作室的老师们深深知道,教育本应该为了“成人”,不是让学生更顺从,更愚蠢,更奴化,而是让学生更加独立,更会思考,更有能力。这一切的改变,需要教师首先做一个有教育理想、有教育情怀的人。因此,脚下的路还十分漫长,他们将栉风沐雨,风雨兼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