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雅安村的人文与梯屋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吕先义 2015年09月16日16:30:10 

  雅安村开址于宋理宗景定二年(1262),距今750多年,始祖为吕汝霖,是规叔公的玄孙。贵门吕氏宗谱中有一篇《龙山山居记》,类似于现在的村志,就是讲雅安村的起源和发展的。又雅安村的最早建筑为“元通庵”,即现在贵门乡敬老院旧址。起因是祖璟公之子吕谅于宋景定二年病逝于东阳任上,运回安厝于万工沼(现在的万工塘)边,其后裔族人结草木蔽风雨日夜守望。后吕谅公入葬龙头山现在的榧树下。因龙头山全是石头,无土覆以坟丘,遂动用千人上山填土,是谓千工冢。搭草棚守望之地后来就建造了元通庵。元通庵又叫下庵,因在贵门、白宅墅、后宅等村人看来,元通庵处在地势较低的地方,为写起来方便,又叫下安。雅安村古称龙山,“以龙称状其形也”“以庵著原其始也”,至于下安村叫成雅安村,大概是“下”与“雅”嵊县人口音相同,笔者看到一块门牌,写的是“嵊县第三区雅岩乡雅安村”,据查这是抗日战争时期所设的大区小乡,“乡”相当于现在的行政村,而写成“雅安”就更文雅了。

  古人写的村志多是原生态的,《龙山山居记》开宗明义写道“我吕氏散居其中者,梅墅最古而龙山最盛。盖龙山介群山中,前则秀峰耸起(秀峰为独秀峰),后则双溪曲绕;村落依山层叠如龛,下有清池皎然可镜(指万工塘);(四周)乔木参天,有烟霞之气;飞泉泻涧,有琴筑之音……”。“势虽幽僻,有原田沃壤之利,以至登山可樵,钓水可食;朝闻莺唱,夜听鹿鸣……”在剡西人中有“北有小昆,南有雅安”之说,这是讲村居地形极为相似,皆是梯屋组成村庄。城里人皆知梯田,连报刊荧屏也有锦绣般的照片展示,而对梯屋,可能有些陌生了。其实,梯田与梯屋类似,皆依自然地形而建,所不同者,一为耕作土地,一为居所。雅安村的梯屋是为聚居所需而形成的建筑群落,到目前,雅安村还是嵊州吕氏人口聚居最多的村庄,全村约500多户,绝大多数姓吕,光吕氏人口就有1000多人。

  早年,梯屋多为两层,都是石砌坎墙造成一地坪,在此坪上建成房屋。从楼上开后门而出,即是上一个地坪上的底层房屋。这样层层叠叠,依山坡砌坎墙建房,就形成了村庄宜于自然采光的梯次型的建筑群落。雅安村整个村庄坐北朝南,中有一条叫馒头岭的石嵌大路,相通各住房出路,直到万工塘边,才有一狭小平畴。原先的万工塘是一处沼泽,面积达十亩,后来沼泽淤塞成为缓坡之地。而万工塘又为村庄所必需,所以又耗费一万人工(包括兵工)疏浚遗沼,筑堤砌岸建塘,故称万工塘。万工塘边至今还在的最早公共建筑是创于明初的吕氏宗祠,它是嵊州吕氏最早的宗祠,又称明禋堂家庙。民国之初,直到新中国成立,上世纪六、七十代,都是区、乡的办学之所。雅安村的庄基,相对于中间一条馒头岭,东西两边各有一隆起的山丘,居东者为龙头山,居西者为柏树墩,这两处山丘,也算是离村最近的云山高处,小时候是我放鹞的地方。依高丘地形顺势而下建造梯屋,屋向朝南,就不得不有点偏东偏西了。站在云山高处看雅安的梯屋,只见黑瓦片的屋顶鳞次栉比,高低相连,错落有致。村民建造梯屋,聚居于斯,是为了过日子。因此保证梯屋的牢固就成了最要紧的事。首要是坎墙必须砌结实,以牢固的坎墙保障梯屋不倒塌;其次是排水要有出路。雅安村的梯屋都挖有后坑,那是让雨水、屋檐水冲刷而下的通道。而作为一个村庄,一旦任雨水顺势乱流,没有固定通道必造成坎垮屋塌。雅安村幸有一条石砌阴沟汇通村中大部分排水直泄万工塘。这条阴沟经过村中低洼处的里塘,里塘可以汇集上半村的排水,水满后就从塘边的阴沟排出。阴沟都埋在梯屋的底部,不占面积,阳沟的水都流入阴沟。从这阴沟的规划可以想见当年村庄的建设一定是有总体规划和设计的,虽然处在小农经济各自为计的封建社会,为了村庄的安全和宗族繁衍,也不得不服从这总体规划和设计。

  梯屋的屋基面积都不大,一般是几分地,号称“台门”的梯屋面积大一点,也不会超过半亩。平地上造屋,只要请木匠、砖匠即可,雅安村造屋则要先请支坎头的技匠,村中还真出了不少坎头匠。方井头的吕荣见就是一个支坎头的技匠,后来建造象鼻水库时他还成了有名的土专家,以土办法解决了不少技术上的难题。雅安村村民造屋,都十分珍惜土地,从不占用正规耕地。行文至此,也要讲到雅安村的耕种之地。那耕种之地,村民统称田坂,其实没有多少水田,大多是旱地坡地。梯田都在山湾里,面积都不大,还有放不下一口稻桶的稻田。有一处平地水田较多的田坂叫“下成蹊”,地名就是“桃李无言,下自成蹊”的缩语(土改时土地证地名写成“下陈溪”),从吕氏祖先取的这个地名,也可以看出村民对土地的珍惜,对水田平地的向往。这种珍惜土地的好传统至今还保持着,雅安村虽然造了很多新房,大多没有占用耕地,有的新房就是劈开石坡,以石基为地坪造成的。尽管现在的新房越造越高了,有三层的、四层的,还有五层的,在设计装修上也比老梯屋讲究,但梯屋的样式仍然没有改变。

  由万工塘边经馒头岭走到方井头,那是公路未通时,一条走出村庄,到长乐赶市的必经之路。方井头村口有一路亭,俗称横路廊。亭子的两根横梁上写有一副对联:水复山重行行且止,迎鸿送燕纷纷然来。亭子有对联并不稀奇,而把对联写在横梁上却不多见。对联装饰在屋柱上叫楹联,在门边叫门联,而在梁上,是否可称梁联呢?这个路亭不是梯屋,却取了个“梯云亭”的名字。由亭子而下,是整齐的36级台阶,用36块长条石板铺成。据说此亭是明末清初建造,以当时的技术条件,运输这36块石板就够艰难的了。据老辈人说,36级踏步两边还有两棵大枫树,都是合抱之粗,绿荫如盖。路亭伴配古枫,成了村子不可多得的风景。炎夏之际,常有村人走到枫树下乘凉聊天。我生已晚,只见到过一棵枫树,这枫树有三人合抱之粗,已显老态龙钟,仍勉力支撑一片蓝天,给人若大阴凉。不料,竟于2005年7月23日,在无雨无风之天轰然倒地。瞬时以它奇伟槎枒之躯,挡住了道路,压倒了茶山,还因倾斜之力压垮了坎头。有不少村民循声赶来,看到古树倒地,都觉可惜。原来是因树中空洞力不能支,失去平衡而倒地,也算是寿终而去。

  雅安村座龙山之基,南有九州层峦,独秀峰特耸;双溪润山泽地,争鸣淙淙;万工塘镜面敞亮,尽揽天光云影;横路等松阵列队成龙,蛇蟠山、爬蟹山巨树成栋,郁郁葱葱。其清妙秀异之气降而生人,蕴之为德性,村人喜读乐耕,不乏人才:文有举人燮煌,遍写贵门山水,诗文一色空灵,作主旗杆台门;武有进士培廉,手能举起石臼,职掌守备浙闽堤塘。

  还是回到梯屋上来。我对村民在老式梯屋里生活的情景至今记忆犹新。有些梯屋在底层靠后坑的墙上开有后门,夏天炎热之时,在后坑摆上长条凳,再放一块木板,睡午觉是很凉爽的,似乎有凉气从坎墙的石头缝里吹出来;还有的则利用人家的坎墙搞起绿化、美化,往石头缝里塞进一点泥土,就能种花、种草药;有的人家则利用潮湿的后坑,挖个小井,还能积点水,作洗涤用。因为梯屋居住集中,村庄里召集会议、动员公益事情、宣传政策都简易方便,从土改合作化到人民公社,党和政府的一些号召,村民们都是从铁皮喇叭里听到的。宣传员站在龙头山或柏树墩,拿起喇叭筒一喊,村民们都能听到,更有耳灵腿快好动的小孩义务转告,很少留有听不到的死角。有时顺风,喇叭筒里的声音还传到邻村后宅呢。梯屋,可说是丘陵地带农耕文明的产物,是农民因地制宜的劳动创造。村民以梯屋的形式聚居于雅安村,可能还有自然环境择优而居的考虑。曾有古诗写雅安村的地形风景:“指点飞龙下碧空,岚光遥接鹿门东,一山烟雨迷离外,十里风云变幻中;掉尾溪边清几许,举头崖际翠千丛,蜿蜒自是钟灵秀,大地盘旋气象雄。”这诗里有几个地名,鹿门即今贵门,掉尾溪即汇集文公泉顺流而下的下陈溪。它描写的是自然地形风景。其实,雅安村的梯屋,更是独特的风景,那是多少代村民劳动创造的风景呀!

  (本文作者:嵊州市贵门乡雅安村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退休干部,从事宣传文化工作30多年,边疆工作43年退休回沪定居。)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