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管办:注重建章立制 服务重大项目
| 摘要:今年1至8月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开展交易677项,实际交易额36.7亿元,增收节资3.79亿元。 |
近日,市公管办对涉及房建、水利、市政及交通四大行业部门投标管理实施细则和招标文件范本作最后定稿的修改。市公管办党委书记竺勇凌说,近年来,伴随着我市大手笔的城市建设,不断加大的投入力度,需要更加法治、阳光的规范化运行监管体系。
据介绍,2003年出台的《嵊州市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从与时俱进的角度,在一些环节上必须进行改进和完善。市公管办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重点就评标入围办法和评标管理制度进行探索改革,着手建立“1+4+N”的制度体系。经过两个多月的反复论证和起草工作,《嵊州市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办法(修订)》已与9月1日确认通过,与之相配套的一系列制度文件也已经陆续发文。
“完善后的管理办法有利于进一步激活市场主体,规范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管理,对市政府投资项目综合监管工作意义重大。”竺勇凌介绍,市公管办还将结合管理办法,对评标专家、招标代理等进行相关业务培训,促使他们能尽快适应新规则。
今年以来,市公管办坚持以“三个更好”为抓手,深化公共资源交易管理的综合监管,提高交易平台运行水平和服务质量,推进公共资源交易制度化、规范化和信息化建设。今年1至8月份,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共开展交易677项,实际交易额36.7亿元,增收节资3.79亿元。
同时,市公管办还以提高政府采购服务水平,提升工作效能为重点。今年来,组织开展业务“大讲堂”讲座、开展中层以上干部上业务课,通过请专家作专题讲座、请企业家讲企业管理、请党校老师讲学等方式,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干部职工素质。
5月份,市公管办组织全市政府采购业务培训,全市政府采购从业人员、评审专家和协议供货商共250多人参加培训,邀请上海教授来嵊讲课,进一步提升了广大政府采购从业人员业务能力,提高了政府采购的工作效率,收到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为了更好地完成2015年履职目标承诺,市公管办将进一步开发和运用信息化手段,创新载体,建设网上平台,推行网上政府采购,建设信息化阳光窗口。如电子辅助评标系统的稳健运行、指纹面像考勤系统的规范运行及绿城电商模式的积极实践等。
与此同时,为推进2015年度服务市重点工程项目建设活动,市公管办还推行全程跟踪的“保姆式”服务,责任到人,实行标前走访制、标中包办制、标后回访制,促使各项工作更加公平公正、规范高效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