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嵊州新闻网
雅璜村消失的古塔、古庵、古树
来源:嵊州新闻网 作者:周茂森 2015年12月18日15:54:32 

  我在《剡源民谣与民风》中说到雅璜村最早的住民是明末逃来避祸的朱元璋的后代,因为文章的主题关系,割舍了一个重要的史实,就是和朱姓难民同来的还有一个扮作和尚的明军将领,身材魁梧,像鲁智深一样。他隐姓埋名,在村西南两片树林外造了个西坂庵,独自隐居,距村约2里。和尚偶尔来村里走动,大家知道他力气大,在河埠头洗被的妇女爱叫他帮绞洗被水,他总是一个人就轻易地把水绞干了,有一次竟把一床八幅被(冬天用的最大的被面)拧断了。于是关于和尚的事作为传奇代代相传,家喻户晓。

  和尚圆寂后,就葬在西坂庵西南约百米的一片树林里,村民给他造了个和尚塔,没有碑文和其他文字。塔身全用石板砌成,底层约1丈见方,第二层约5尺见方,第三层是两个相叠的大石球,下面的略扁,有谷箩大;上面的稍小,蒜头形,总高约1丈5尺。此片树林从此就叫和尚塔,旁边的水塘叫和尚塘。塔周围树木森森,藤萝攀缠,隐天蔽日,日本佬来时,我家和不少村民就逃到那里躲藏。解放后树木砍光了,只剩个塔,成了理想的看牛场。我和看牛伙伴常爬到塔底层的石板上下军棋,走猪娘阵,或仰卧看蓝天白云,挺立观远方村舍。此塔1952年拆毁,有些村民原以为和尚来头大,名声响,塔内定有金银珠宝,想发点横财;拆开以后大失所望,塔内有两只上下相扣的土缸,缸内只有一些骨头,别无他物。和尚没留姓名、深藏不露,躲过了杀身之祸;和红尘断得彻底,光身来去,如此也算善终。和尚塔的数十块石板有的作为桥板,有的作埠头,有的修整村前水池时作了石阶,也算是对隐居地的一点报答。

  和尚去世后,西坂庵成为历代没有住房的穷人的栖居地:朝南3间平房,中间一间有菩萨数尊,前面有香案,常年香烟细绕;东边间是卧室;西边间里端,放农具杂物,外端是厨房兼膳厅,中间一张八仙桌,四周几条长板凳。屋前有2分田大的院子,有鸡舍、狗窠、羊栏和茅厕,还有瓜棚和菜畦,中间一条沙路通向院门。院门外两旁各有一棵垂柳;院前有分把大的晒场;晒场前有个两亩大的缸泥塘,大小两个相连,像个药葫芦,塘内有莲藕和菱角,靠晒场的葫芦塘边有石板做成的埠头,西岸有数株桕树和老柳,农民戏称小西湖。另有庵旁公田3亩,供住户使用,无力自种可出租,条件是须长年供应到庵内休息的农人的茶水。最后的住民是来自西白山深处上西坑村的戴连根一家3口。连根是孔乙己式的人物,爱穿淡蓝色长衫,不善农活;颇有文化,常给村人代写书信和文书契约,赚点小钱或吃顿便饭;爱喝酒,但不“窃书”,不说“之乎者也”;性格柔弱,平辈人喊他“连根番薯”,人缘很好。

  初级社时,田坂里的许多树林都已砍光,劳动休息时无处可去,我们生产队的田地多数在西坂庵附近,就到庵内去乘凉,喝茶,谈天,嬉闹,吃点心,斗嘴逗趣。连根老婆随和热情,有时还为我们煮老南瓜和红薯吃,有时则炒南瓜籽或葵花籽、罗汉豆,供大家享用。我们也不做作,如在自家一样。秋天,莲藕和菱角成熟时,爱活动的年轻女人会趁歇工借主人洗浴用的木盆(大小和形状大抵和如今的浴缸相当)背到缸泥塘采菱尝鲜。歇后开工,队长就灌一排竹筒(大毛竹做成的盛茶器具,长约50公分)六月霜茶到田头备用。当然来休息的还有其他队的社员和看牛的老人或小孩,白天总是热闹的和乐的,不会有告密诬陷和搬弄是非,是世外桃源,也是农民沙龙。奇怪的同是这些人在村里开会时,却时有为派工和工分,按劳分配和按需分配等问题争吵,是不是晏子说的“水土异也”之故?

  俗语说,“三年不动匠,人家不像样”,连根家是不用担心“不像样”的,农民中有的是各式能工巧匠,只要他们开个口,立马就有人动手,比自家的事还尽心。

  可惜,这个让人留连忘返的西坂庵于1968年被夷为平地了,为的是增加亩把地的政绩。气魄确实大了,一马平川,了无遮拦,像个东北大平原,但是从此以后,20里方圆的大田坂连个乘凉躲雨的地方都没有了。此时连根已死。其子桂喜无力娶妻,和老娘移住到村里10多平方米的小屋里,既失根基,又少劳力,生活陷入困境。

  令后人奇怪的是:当年赫赫有名的王族难民为什么会选择这个角落避祸。我想主要是这里偏僻,虽是平原,但树林很多,是个不为外人知晓的桃花源似的地方。我祖父辈的老人说,民国初年时,从外地进来不到近村还是看不到村子的,何况300年前呢。我小时还有许多处树林,名称如下:村西北有乌珠庵;村西有大乌珠、新坟棚、大蜘蛛、小蜘蛛、乌龟头、和尚塔;村南有烤老鹰、下沙丘;村东有三角坟棚。从村东北到村东隔剡溪(现在叫郯城江)是国印山,直到石璜都是茂密的松林。除国印山外,那些地方生长的大多是乌珠树,也杂有少数松树、枫树、樟树,三四个人围不过来的树不少。只说离村最近的三角坟棚,十多亩大的地方就有十多株大乌珠树,树身朽空了,树冠却茂盛,树洞可容五六个人。这种树生长缓慢,长到如此苍老,树龄定比北京煤山崇祯吊死的那棵树要大。这里树木穿插,葛藤缠绕,荆棘丛生,日光难进,阴森可怖,大人们常告诫自家的孩子:树洞里有豆腐桶鬼,要滚出来吃人。不要说小孩,就是大人也不敢贸然独往。可惜三角坟棚中的老寿星没有煤山老寿星那么幸运,在大炼钢铁时,这里大摆战场,老寿星们和永福庵数顿重的铁弥勒就灰飞烟灭了。

  10年前,在杭州和外省的老友希望我把老雅璜的地图画出来留存纪念,但沧海桑田,60多年前的有些地形路貌已记忆模糊,倒是上述三处是老人们很怀念的,所以就写了出来,况且三处古迹的兴衰带有时代的印记,有些值得咀嚼的东西。

  (本文作者:长乐镇剡源村人,退休教师。)

  相关文章
编辑:何东铭
嵊州市融媒体中心主办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平台支持
嵊州新闻网版权所有.保留所有权利. 浙新办〔2004〕47号. 浙ICP备05017992号
网站简介 |  版权声明 |  广告服务 |  联系方式 |  意见反馈